大明虎臣 第332章 環形戰造成的後果

作者 ︰ 曾經淡然

孫大勇采用的是騎兵環形戰,這種戰術自然是來自周虎臣.

采用這種戰術有孫大勇的考慮,因為這里的地形地勢很適合這種戰術。

面前是一個南北貫通的戰場,而兩側是高坡,橫向寬度約三四里,這三四里的地形相對平坦,很適合騎兵作戰。

額森其實就是想采用襲擾戰術,既然巴達禮要試一試明軍的深淺,額森也就不客氣了,為了降低自己手下的傷亡,他這種戰術也是出于無奈。當然,額森打不過就要逃,如果明軍不堪一擊,他也不介意去勇敢一下。

距離開始拉近,明軍騎兵的隊形是線型,而且有些偏右,速度好像也不算快。

勇敢的長生天子民們開始嚎叫,這是即將沖擊的前奏,而也就在這時,明軍騎兵開始改成偏左斜向沖了上來,沖擊的方向是蒙古騎兵的右翼。這是騎兵作戰的常規戰術,騎兵要閃出空間,而右手是持刀的手,雙方正好可以交戰。雙發的速度越來越快,斜向沖擊是接戰的前奏,騎兵作戰無外乎弛射和近身搏斗,當然,現在還有明軍的馬上火銃射擊。

很近了,雙方騎兵已經進入了百步之內。

突然間,明軍的排頭騎兵加大了轉向角度。

在蒙古騎兵的不解中,明軍騎兵繼續向自己的左前方奔馳,而且角度越來越大。緊跟著,這名排頭騎兵的馬槍舉了起來。馬匹的節奏是一種起伏狀態,隨著這種起伏和加速,這名明軍騎手的戰馬形成了橫向。

火銃聲沖破了隆隆的馬蹄聲,明軍騎士的第一次擊發落空了,因為沒有一個蒙古騎兵落馬。

有第一聲火銃就有第二聲,就有無數聲,而第一名排頭的明軍騎士毫不理會這些蒙古騎兵,他在繼續飛奔,仿佛就像在逃出戰場,並不願意和蒙古人進行近距離搏殺。

沒有機會開弓放箭的蒙古騎兵終于有人被擊中,一名騎兵身體明顯的一震,他一頭栽落于馬下。這時候火銃聲不斷在響起,當沖上來的明軍騎兵達到橫向就會毫不猶豫讓自己的火銃擊發,隨後他們緊跟著前方的騎士縱馬而去。

不停的有明軍騎兵在跟上,在射擊,也不停的再向前跟進。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而落下戰馬的蒙古騎兵也在增多。還沒有進入弓箭的射程,蒙古騎兵只能埋頭繼續前沖,至于士氣誰也說不清,反正要做出樣子給那些貴人看,至于自己的生死,要靠長生天來保佑了,實在不行就要逃了。

這時,排頭的明軍騎士已經在向回迂回,他身後擊發過火銃的明軍騎兵也在緊緊跟隨,而這些騎兵的身後的騎兵還在擊發自己的火銃

赫然是源源不斷,明軍的騎兵在源源不斷的跟上,飛奔、擊發就是他們的任務,隨後縱馬而去。

最前面的騎兵歸隊了,後面的騎兵還在一個個縱馬而上一個循環不斷的圓形成了這個圓不停在射出呼嘯的彈丸,而它好像還在向前慢慢滾動。沉悶的火銃聲無休無止,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這就是環形戰術,也叫循環戰術,周虎臣教授的戰術,一種在小型騎兵作戰中很有效的戰術。

這個戰術的優點就是沒有休止的攻擊,騎兵只要按照指令行事,只需要擊發自己的火銃,沒有敵人可以靠近,建州人不能,被建州人征服的蒙古人更不能。

生存的原則決定了蒙古人沒有拼盡自己力量的勇氣,不斷的傷亡讓額森果斷的發出了撤退的命令,雖然這個命令看似及時,但還是有些晚了,因為蒙古人不了解火銃的可怕,也不了解明軍的勇氣和戰術。

巨大的圓形騎兵陣以極快的速度變成了橢圓形,橫向的騎兵在增多,火銃聲更加密集。避無可避的殺戮在繼續,正在向前沖擊的蒙古騎兵就是逃跑也需要回頭的時間,而時間就是生命的消失。

毫無還手之力的傷亡讓額森痛得眼冒黑光,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還要承受這樣的巨大損失。我沒有想和你拼命,竟然這樣對待自己,沒有天理啊!

無論如何,額森的人還是逃出了這個巨大而又沒有休止的圓形陣的殺傷範圍,這種作戰方式畢竟不是沖擊姓的進攻,它需要一定的特殊環境和機會,對逃出攻擊範圍的敵人無可奈何。

站在高坡觀戰的巴達禮黑著臉扭頭看向滿珠習禮,本來充滿期待的滿珠習禮也已驚呆了,他迷茫的看著前方的戰場。

短短時間就是不下千人的死傷,這樣的騎兵太可怕了!

只是听說很強,但這是強嗎?這是明軍嗎?短短時間,眼前的明軍騎兵沒有損失一個人就取得這樣的戰果,這仗怎麼打?

「不可力敵啊!」看到滿珠習禮的表情,巴達禮感慨了一句。

滿珠習禮的理解能力很強,他豈能不明白巴達禮的意思,不就是避其鋒芒,做一個縱深的戰斗方案,隨後在采取相應的應對方法嗎?

「明軍鋒芒畢露,但這是我們的領地,我們還有數千里的縱深,讓長生天的子民暫避一時,明軍沿途必定補給困難,完全可以拖垮他們。」

猶豫了一下,滿珠習禮還是妥協了。他的發言無疑同意了巴達禮的意見,這等于回到了原始,使用拖延戰術看風向,建州人

的失敗為什麼要自己頂缸?以明軍的習慣來說,他們不會長期佔據肥美的草原,這豐碩之地將來還不是屬于自己。

生活在領地的牧民遷徙不難,收起蒙古包,驅趕著牛羊立刻就可以換一個地方去放牧,去生存,想要回來隨時可以回來,領地照樣是蒙古人的領地,如果上面沒有了建州人的壓制前景好像更美好。

已經心驚膽顫的蒙古貴人們紛紛表示贊同,不過也有人不贊同,因為這里是喀喇沁部的領地,喀喇沁部首領固山貝子,扎薩克固魯思奇布當然不贊同,可巴達禮隨後的話讓他只有把他的不贊同憋在心里了。

「誰不听號令願意和明軍作戰都可以,但若引火燒身引來無邊的紛爭,以後本汗不會派兵相助。明軍此來不善,所以本汗會派使者與明廷聯絡,盡量避免戰火的蔓延。咱們長生天的子民屬于這片土地,明人不擅長牧羊,所以他們遲早會撤回去,將來,在場的各位誰也不會缺乏自己的牧馬之地。」

建州人的威壓尚存,巴達禮的話很隱晦,但這種隱藏在內的話誰都明白。明軍不是來攻打蒙古各部,來攻打誰大家心里清楚,而明人不適應在廣袤的草原山地生活,將來必定要退回去,沒有必要和他們拼命。

保存實力誰也會,擅長看風向向來是蒙古頭人們的一大特色,和滿清最親近的滿珠習禮很不願意,但他知道自己的不滿無法對抗巴達禮和絕大部分人的決定。在這非常時刻,上下齊心才是蒙古部落的選擇,于是,聚集在一起的數萬蒙古大軍開始緩緩後撤,不久,一名騎士飛馬而出奔向了明軍的騎兵隊伍。(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虎臣最新章節 | 大明虎臣全文閱讀 | 大明虎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