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飛出兩只鳳凰,這可就得比較一下成色了,馮家表現的很謙虛,見人就訴苦,說什麼女兒去北京讀書了,生活不習慣了,生活費高了等等,末尾總得來一句,唉,沒辦法,還得供不是?村里人實在,見識也少,但卻不傻,馮家是訴苦還是變相的炫耀還是分的出來的。于是,人們往往會跟著嘆息,是啊,你家孩子的確是出息,不過,女孩子嘛,可惜了,老郭家的小子也考上了。這時,老馮家的就會帶著不屑的說,專科而已。
有什麼區別?
別人往往會這樣問,一輩子面對黃土地的老馮家那里解釋的清。
所以老馮家看老郭家的小子很不順眼。明明比你強,但大家都不知道比你強,這心里,憋屈啊!
郭姓,是村里一大姓,而郭奕這一家說起來也是人丁興旺,他父親兄弟四人,大房兩子兩女,二房一子兩女,郭奕的父親郭郭明東是三房,一子一女,四房兩子。但這樣的一個大家族,卻並不抱團,一是家里沒有核心人物,沒有向心力。二是小農經濟,大家也不怎麼需要互相抱住,加上兄弟多,妯娌就多,妯娌多了是非就多。
問話的是郭奕的大娘。盡管是郭奕的親大娘,他還是能听出她話里的刺和酸味。在這四房郭奕這一輩中,六男五女,只有郭奕一個大學生,雖然是專科,但前邊說了,莊稼人是不分專科本科的。所以,自家人說話也是帶著酸味的。妯娌們之間,這好勝之心總是難免的。原本郭奕考上大學,其他幾房「輸了」,也便沒有再比的心思,但後來听說,這師範生已經不分配了,要自謀生路了,另三房嘴上說著可惜,但心里那口氣卻出來了——什麼大學生,還不是打工仔一個?
一家人就一定親近嗎?未必!
郭奕笑了笑,隨意寒暄了幾句。他並不是宗族觀念深重的人,誰對自己好或者對自己不好他心里有數。進了家門,正對著大門的是兩間東屋,外間是廚房,里間是冬天住的臥室,夏天是要住在朝南的正房的。正房只有三間,這和農村現在的五間正房不同。正房對面是兩間南屋,都非常陳舊了。郭奕知道,若不是供自己讀書,這三間正房早就扒掉重新翻蓋了。目前,他家的房子幾乎是村里最矮小的磚房了,當然,也有不如他家的,不過,那都是孤寡老人。
在農村,日子並不艱難。那些中學就退學的同學,他們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打工,一年有個幾萬塊的收入是很正常的,而他這「大學生」反而拖了家里的後腿。因為知道兒子不可能重新回到農村,那麼在城里買房就是一個必然的問題,農村人雖然沒有見過太大世面,但也是天天看電視的,高企的房價他們也有所耳聞,所以,老人手里有點錢也不敢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