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莞歌 第二章 雅室(小修)

作者 ︰ 耳東拾玖

雅室

國公府的朱漆大門,還是那樣鮮明,上面的一排排銅錠,如當年一般,閃爍著世家的 赫,似乎是經年不變,兩只石獅子轉頭相望向高掛與門中的藍底金漆牌匾︰「敕造鎮國公府」。

大門幽幽打開,刀光甲鮮的衛士魚貫由里向外鋪開,純熟迅速,我看著兩年不見的七叔,兩鬢似乎染上了微霜,心念一動不知父親和母親……可是看看滿身的風塵,還真不適合現在就去拜見父母,自嘲地搖了搖頭,就還是往悟雅小室那邊去了。

我優雅得像任何一位世家女子一般,還不在回廊,目之所及的一草一木,就像是我從未離開一般,還是記憶中的模樣,似乎時光並不曾在哪里留下什麼痕跡,假山,流水,名花,珍禽,哪一樣,我都不能說出什麼不同來。

甚至錯覺,難道是時光如夢?我不由得恍惚不安起來。

試圖努力的尋找到什麼蛛絲馬跡,目光投向湖中,還是開得正盛喚作六月雪的荷花,再越過假山,那,還是那棵高不見頂的古樹,再看向廊頂,甚至是檐角的銅風箏上的團花,也還是太師少師……

扯出一抹微笑來,忽的明白,似乎不是流年偷換,而是人換流年……

在繪制了仕女的蜀錦屏風後,水汽繚繞出的氤氳,讓置身其中的我,竟然分不出,哪里雕梁畫棟的奢華,哪里是年少時代的旖旎,不禁怔怔,一頭扎進熱水里,頓時烏黑的長發的如海藻一般,帶著經年不曾觸踫的記憶蔓延開來。

那年春天,父親照例在王家的別苑里邀請當時名流宴飲清談,其中就有一位據說在父親少年往北地游學時就認識的隴西李氏,名字已是記得不甚清楚,倒是那人一副狂生模樣,現今還是十分鮮明。

宴飲都已經結束,那人才姍姍而來,一听宴會已散,當下便口出狂言。我那時也在一旁,父親只是不作聲微笑地看著我。

我大步上前,學著男孩子向男子俯身一輯,不知那人是訝于我的年紀,還是看出我是一個小女娃,就就來了興致問道,斜睨著曼聲問道︰「主人家知禮否?」

「百禮只對知禮之人。」

「在下遠道而來,為何如此怠慢?」

那時的我,父兄常說我笑起來時,狡黠得像一只小狐狸,我那樣抬起頭,像一般的孩子一樣,脆生生地疑到︰「敢問明公由何方而來?」

那人不自然地白了我一眼,但真是傲慢無比︰「北地長安……」

「哦,那也難怪,長安一路南來,風景綺麗,也難怪明公滯留途中……只是小子斗膽猜測,區區路途,明公是以來遲。」說著又是一輯。

不明所以,我看他滿臉困惑。只是輕聲道︰「不知明公以為塵世去日幾許?」

他這時倒是乖乖配合道︰「古聖賢尤不知……只知無人可及。」

「那便是了,小子舉目,見日而不見長安,故知日遠而長安近,今日晨起之時日光已然到府,為何明公此時方至?」

那人听著這話,臉色肅然,便斂衣向我躬身長輯。

由那時起,南北皆知南朝鎮國公府上的公子穎悟辯達,越來越多不服氣的名流來府上討教。弄得我不勝其煩,父親無法,對外只是稱我性子淡漠,又自覺才疏學淺,故發奮潛心向學……世人只道鎮國公由出生便被封為衛將軍的大公子在內幃苦讀,從此,建康城中,就無人不曉沖齡便說贏了詭辯名師的神童,王氏的聲望,在父親,叔父們還有姑母的期望中,煌煌如天日。

此後的很多年中,每當阿姆抱著我,悠閑地斜倚在和姨娘們說笑,總是會輕揉我的鬢角,無不愛憐地談起這件事,那時的我總是用低垂著眉眼,掩盡心緒,姨娘們總是贊我謙虛孝悌,可她們卻沒有看到,我眼中慧黠的光芒,正用無不得意的眼神睨我的兄長,那個小名喚作璕狸的男孩,映著他身上描摹著繁復繡線絲綢的光華,露出看似害羞矜持,卻盛得像明媚三春的笑來。

小的時候,我是極喜歡誘捕樹上的鳥兒玩耍的,可是阿姆說烏鴉能反哺,南朝世家認為是吉鳥,我听著,並不明白吉鳥與吉利之間有什麼聯系,難道說鳥兒也有賜給人福祉的神力,即使璕狸的彈弓每每都能把它們射中?

可是,我總沒把這些疑問說出口,而是乖巧的點頭,說一些童聲稚語,逗得老祖宗高興。

可是那淒慘的叫聲啊,像是嬤嬤說得神怪故事里夜哭游魂的哭聲,起初我還是害怕的,可是璕狸得意洋洋地將那罪魁禍首抓到我眼前,一本正經的說︰奈何,烏者,吉鳥也……我才明白,其實,世上只有人嚇人,沒有鬼嚇人。

烏鴉還是一天天不分白晝黑夜地叫喚,我也是一天天的成長著,終有一日,我終于在孔老夫子的書里讀到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實當世,世家尊崇黃老之學,根本不把這位老夫子放在眼里,可是,我總不明白,父親的書案上為何經年不變,都有一本論語。

我當時想著的,前院的大丫鬟欺負剛被買來的小丫鬟,當時那小小的女孩奮力坐起,拼著頭破血流最後還是讓那人道了歉,事情驚動了祖母,阿姆親自問那小丫鬟,為何以下犯上,那人只回答︰是可忍孰不可?

阿姆笑著,可是,從未有過的意味不明在隱隱地閃動,我想,她八成是活不成了,因為,鎮國公府上從不養以下犯上的奴才,今天她可以不听上級的訓斥,那麼極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日,同樣違背主人家的意願。

只是,那天祖母說︰「即使這樣,那你就到郡主那里伺候吧……」

這樣的似海侯門,其實反抗大多的時候是意味著沖動與死亡,而規行矩步的人奉行的是,識時務者為俊杰準則……

她,在那是的我看來,她只是用年少的稚氣比得了阿姆偶然的好奇。

可是我卻是知道為何阿姆要把她放在我屋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魏晉莞歌最新章節 | 魏晉莞歌全文閱讀 | 魏晉莞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