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演義 玄武湖中閱水兵 後梁臣眾盡降陳

作者 ︰ 陳純綱

公元586年(至德四年)春正月初二,陳叔寶先是頒布詔令說︰「堯設立諫鼓,禹叩拜說真話者,尋求異等的人,早著于前代規範,推舉埋沒的人才,又聞知于往日典章,這是治道的深遠規則,帝王的切要事務。我以薄德弱才,繼承宏大的統緒,未能作到虛己待人,日夜思慮,各項事務多有紊亂,四方視听不通暢,很想听到正直之言,采納他們的計謀。王公以下,各自推薦所知道的人,廣泛征詢管理庫房的人,直到奴僕,一人有能力,片言可采用,我都將親自听取,等候開導。」懶

接著,他又進行了一番人事安排︰

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伯山晉升為鎮衛將軍,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晉升為驃騎大將軍,鎮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沙王叔堅晉升為中軍大將軍,安南將軍晉安王伯恭晉升為鎮右將軍,翊右將軍宜都王叔明晉升為安右將軍。

卻說岳陽王陳叔慎,字子敬,高宗第十六個兒子。少年聰敏,十歲能寫文章。太建十四年(582),被立為岳陽王,其時年紀十一歲。至德四年,任侍中、智武將軍、丹陽尹。此時,後主尤其喜愛文章,叔慎輿衡陽王伯信、新蔡王叔齊等朝夕陪侍在旁,每有應詔賦詩,常被贊嘆稱賞。

這日,陳叔寶召來叔慎、張式、陸瓊、顧野王、謝伸、陸瑜,姚察等九人,在臨春閣大開盛宴,輕歌曼舞,賦詩作樂。蟲

陳叔寶滿飲美酒,笑道︰「今以《有所思》為題,望諸君踴躍賦詩。」說罷,他口佔一絕道︰

「杳杳與人期,遙遙有所思。

相望景偏遲,夢來還自疑。」

不一會,姚察等陸續吟出詩作。

叔慎見叔寶經常為賦詩耽誤了大量政務,對此「有所思」實在太多了,至此,不由吟誦道︰

「開基誠不易,守業任尤多。

何當揮鐵馬,射日定洛河。」

叔寶听了,大喜,笑道︰「好詩,好詩,真不愧是咱陳室才子,北定河洛,朕何嘗不想,在此與諸位共勉,來,賜酒一杯。」

然而叔寶卻不思振作,只是派遣周等人到隋朝外交斡旋。至德四年二月十五日,叔寶設朝,宣布任命︰

任命鎮右將軍晉安王陳伯恭為特進。立皇弟叔謨為巴東王,叔顯為臨江王,叔坦為新會王,叔隆為新寧王。

夏五月初七,立皇子陳莊為會稽王。

就在詩詞歌舞與上朝之中,秋天到了。陳叔寶下令,前往玄武湖閱兵。

九月十七日,陳叔寶在滿朝文武的簇擁下,來到玄武湖畔,開始閱兵。陳列戰艦檢閱軍隊完畢後,叔寶宣布設席宴請群臣。眾人齊呼萬歲。

席間,叔寶眼見軍容嚴整,士氣高昂,環顧群臣,不由詩興大發,揮毫賦詩一首︰

幸玄武湖餞吳光太守任惠詩?

?寒雲輕重色,秋水去來波。

待我戎衣定,然頌大風歌。

任惠大喜,連呼︰「好詩,好詩。」

當時叔慎在旁,見狀略作沉思,當下朗聲道︰

「郁郁鐘山樹,浩浩玄武波。

浩氣沖牛斗,君臣同作歌。」

叔寶大喜,贊道︰「真佳作也。吾當賞之」忙命樂官譜曲,歌舞助興。

四日後,他任命鎮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伯山為東揚州刺史,智武將軍岳陽王叔慎為丹陽尹。又過了九天,百濟國派遣使者貢奉地方特產。

十月十六日,叔寶任命尚書僕射江總為尚書令,吏部尚書謝為尚書僕射。

十一月初三,下達詔令說︰「惟有刑罰可制止殘暴,惟有德行可生成萬物,依仗天地人,百代帝王不改變。然而世上沒有冒死之人,時代很少有犯顏直諫者,渭橋上驚動馬匹,沒有听到朝廷上的爭辯,桃林逃走了牛,沒有見到這方面的意旨。雖然剽悍劫掠輕率傷人,按道理應用刑,但對愚昧而且又不會說話的人,應加以同情寬容。政事缺乏良策,又慚愧沒有知人善任的英明,要謀求不用刑罰而治,哪可得到呢?所以日夜相繼而痛念,背靠斧形花紋的屏風而哽咽。加之日月合聚而輪廓闕失,五星如連珠而緯線舛誤,黃鐘獻上陰律,和氣開始萌生,冬季已到中間階段,冬至在即,利用時機寬恕過失,或許得宜。可大赦天下。」

眨眼便是公元587年,正月初三,任命安前將軍衡陽伯信晉升為鎮前將軍;安東將軍、吳興太守廬陵王伯仁為特進,智武將軍、丹陽尹岳陽王叔慎為湘州刺史,仁武將軍義陽王為丹陽尹。頒布韶令說︰「柏皇、大庭,在往日鼓動淳樸柔和的習俗,姬王、嬴後,在末年煽起浮薄的風尚,刑書已經鑄造,善良的化育不能融洽,禮義既產生悖誤,奸猾詭詐就出現了。為什麼淳樸習俗不能返回,浮華風尚競相煽動呢?我位居宮中統御民眾,眷念著出民眾于水火之中,頻繁放寬法網,屢次失去邊境,廣大百姓,還是遭至五刑。大概是饑荒使得我們寡弱微薄,遏制它們而使法令更加昭彰。所以處于帝位不喜悅,哀憐這種惠不及眾的意向。現在一年之始,萬國朝見,靈芝獻于陽氣初起時,甘露凝結于歲首,從春季施行法令,上承皇天廣布恩德,思慮和普天之下,刷新七種政事。可大赦天下,改至德五年為禎明元年。」旋即,任命鎮前將軍衡陽王伯信為鎮南將軍、西衡州刺史。

卻說後梁大將軍許世武暗中勾結陳朝荊州刺史陳慧紀,要把江陵城作為投降的進見禮,不料密謀泄露,蕭琮斬殺了許世武後,隋文帝遂以保護梁國蕭琮「皇上」安全為由,詔令征召他入朝。587年八月,蕭琮率領群臣百官二百余人離開江陵出發,到達大隋都城長安。後梁國主前腳剛離開了國家,隋文帝就派遣武鄉公崔弘度率精銳部隊組成志願軍戍守江陵,理由是確保國不受陳朝的大規模進攻,震懾敵人。而真正目的就是打算就此滅了後梁。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刻,楊堅之心也是昭然若揭!當崔弘度的大軍行至襄樊北面的都州時,奉命留守後梁國的蕭琮叔父,太傅、安平王蕭岩和蕭琮的弟弟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瓛開會商量。

蕭岩說︰「楊堅者,豺狼也,他派軍前來能有什麼好事!」

蕭瓛道︰「太傅言之有理,為今之計,莫若向陳朝投降。」

蕭岩說︰「吾弟說得好,此事就這麼定了。」

于是蕭岩派人向荊州剌史陳慧紀聯絡。陳慧紀馬上流星發邊報給朝廷。陳叔寶面對這個燙手的山芋,還真拿不定主意。

魯廣達決然道︰「萬不可接納後梁,目今隋強我弱,如若隋軍以此為借口攻打我朝怎麼得了!」

江總道︰「長江天險,楊堅能奈我何?不若接納為是,如不接納,以後誰敢投誠!」

施文慶道︰「江總說得對,我國人煙稀少,十萬百姓,數目龐大,如果將他們分派至因侯景之亂造成的荒田芫地中,他們一年能為朝廷交納多少貢稅啊。」

魯廣達、蕭摩訶等人堅決不同意接納後梁,江總、施文慶、沈客卿之流定要接納後梁,陳叔寶沉吟半響,還是決定接納後梁。

于是陳慧紀奉旨,率領陳家大軍抵達江陵城下,將蕭岩等國文武官吏及十萬平民百姓悉數接走。楊堅聞知大怒,下令廢掉後梁國的名號。腳下沒有了立錐之地的後梁皇帝自然不能再當皇帝了。隋文帝于是任命國主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公。又派遣尚書左僕射高前去江陵聚集安置沒有降附陳朝的平民百姓;並假惺惺地下令給宣帝蕭、孝明帝蕭巋各撥派十戶人家守護陵墓。江南的陳叔寶也不怠慢,隨即任命棄暗投明的蕭岩為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蕭瓛為吳州刺史。後梁國就這樣從隋、陳兩國的戰略地圖上抹去了。

後人有詩嘆道︰

後梁蕭氏叛隋來,十萬軍民密密排。

無父無君更無義,安得叔寶不疑猜?

卻說自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後,消滅南方的政權,統一全中國就成了北方統治者的必然目標,楊堅代周建隋後,將統一全國作為自己的政治責任,隋朝楊堅當時的考慮是︰突厥和南方的政權皆為隋政權的威脅,但突劂強、南方弱,面對一弱一強,當先弱後強,先平定江南,再集中力量戰勝突厥。但實際情況是突厥騎兵飄忽凶悍,嚴重威脅到京師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先制服突厥,不僅統一江南不可能實現,而且連政權都可能丟失,于是改變了戰略,先集中力量對付突厥,然後再統一江南。此時突厥被早己被制服,于是隋政權開始集中精力討論統一江南的事情。

正是︰

北強南弱己成勢,隋朝何日下江南?

欲知隋文帝楊堅如何制定統一江南策略,請看下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義門演義最新章節 | 義門演義全文閱讀 | 義門演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