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姐妹打黑拳 第4章   震驚中外的“大逃港”

作者 ︰ 眯瑪然

當時對偷渡者的打擊是異常嚴厲的,而且手段也夠叫外國人大吃一驚的。

那時候,凡不經合法手續前往香港者,都被視為「叛國投敵」,抓到就處以「收容」。

「收容」的後面是什麼,經過無產階級*的人,可以想象得到,那將會是什麼樣的待遇。

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邊防戰士遇到不听命令的偷渡者可以隨時開槍,許多偷渡者被打死在灘涂上和山里。

這種風險極大的逃港風潮,還催生了一個新職業——「拉尸行」。

在鼎盛時期,深圳活躍著200多個「拉尸佬」。

我們只需要想象一下,光「拉尸佬」就有200多個,死的人能少嗎?

上世紀70年代末,深圳蛇口海上派出所曾經規定,「拉尸佬」每埋好一具偷渡客尸體,就可以憑證明到蛇口公社領取勞務費15元。

有一個當年的「拉尸佬」最多的一天,從公社領到了750元,而在他埋葬的50具尸體中,有4個是他的親人。

據寶安縣委《關于制止群眾流港工作的情況匯報》等文件記錄,「1962年,廣東出現嚴重饑荒,大量居民逃往香港。在寶安縣由東至西百余里長的公路上,外流群眾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如「大軍南下,來勢洶洶」。這些偷渡者成群結隊,每人持一根4尺多長的木棒。帶頭的偷渡者公開說︰「誰阻撓我們,我們就用木棍和他們搏斗,沖過去,就算開槍也不後退!」

由于大量外逃,深圳許多村莊都「十室九空」。1971年,寶安縣公安局給上級的《年終匯報提綱》里寫道︰大望前、馬料河、恩上、牛頸窩、鹿嘴、大水坑等許多村莊都變成了「無人村」,有個村子逃得只剩下一個瘸子。

為了收容抓到的偷渡者,當地政府新建了百余個收容所,但常常人滿為患。

在那個年代,偷渡是公開的秘密。那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僅不避嫌,反而會在外人面前炫耀,甚至大擺筵席,大放鞭炮,令偷渡不成功者羨慕不已。

廣州番禺的沙灣大隊,以生產隊長為首、黨支部書記和治保主任全部參與偷渡,幾十名村民到海邊隆重餞行。其情其景使人想起了歷史上人們為大刺客荊軻送行的詞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惠陽澳頭公社的新村漁業大隊,一共才560多人,短短幾個月就有112人偷渡成功。大隊黨支部的6名支部委員,除一名婦女委員外,其余5名都偷渡去了香港。

在這場震驚中外的「大逃港」的洶涌澎湃的大潮里,出現了逃港的傳奇人物和傳奇事件。

有一個人,命運不好,先後偷渡了12次都被抓住,到第13次,邊防戰士看了他都臉熟,而且也知道這些人拼著老命「大逃港」的實情,出于強烈的同情,實在不好意思再抓了,大伙兒不約而同地眼睜睜地看見這個人成功地逃到了香港。

啊,那個可憐可悲欲哭無聲也無淚的時代哪!

想當年,在政府精心建設的社會主義教育堡壘,想法設法樹立起來的反偷渡的「紅旗村」,政府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其結果還是逃掉了一大半。

那個情景,真正的是比現在的戰爭大片都叫人驚心動魄。

這些人為什麼要逃港?

為了活命!

因為他們都是因為貧窮和饑荒,他們個個都是活人,都不想死。

1957年,寶安縣委通過《關于限制農村資本主義發展的幾項規定》,限制社員副業收入不能超過全家全年總收入的30%;社外農民不準開荒,不準棄農經商;「男全勞動力」一年要完成260個工作日;農民家中如果有金銀首飾,都要報告政府,然後收為國有。

1959年,廣東出現了嚴重的饑荒。1960年仍然是一個減產之年。

那個時候,伙食里基本看不到肉和油,就連青菜都很罕見。老百姓吃過蕉渣、禾稈、木瓜皮、番薯藤,甚至一度還吃過觀音土。

當時,寶安一個農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約在7角錢左右,而香港農民一天的收入,平均為70港幣,兩者間懸殊近100倍。

當地流傳的民謠唱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對面8分錢」。意思是指寄信到香港叫親屬匯款回來。

政治上的*,也是逃港的主要原因之一。

1967年「*」開始後,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馬思聰受不了了,借到深圳演出的機會,乘船逃往香港,引起轟動,從而掀起了一場以知識分子和知青為主體、長達10年的逃港浪潮。

在逃往香港的梧桐山上,有一個叫做西坑的村子,寶安縣決心在這里「展開一場殊死的爭奪」,把西坑村建設成「反偷渡的紅旗村」。

村里掀起了一場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所有的牆壁上刷滿了革命大標語,田頭的井水邊,也插上了「抓革命、促生產」的語錄牌。

一到天黑,就組織村民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等。

一時間,西坑村成了寶安全縣乃至廣東全省鼎鼎有名的「紅旗」村。每天來這里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在村外的荒山上踩出了一條小路。

可是,到了1973年,西坑村的大部分青壯年,包括當年反外逃的積極分子、民兵干部都逃到了香港,有個組留下的最大的「男人」,是一個8歲的男孩。

一個逃到香港的農婦甚至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死後,連骨灰都不要吹回那邊去!」

清楚了吧,深圳的所謂大逃港,真正的是奇跡,深圳的改革開放也是奇跡,但是這些奇跡是這些冒死「上梁山」的人,用血和眼淚鋪平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路,我們每一個在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的人,應該不要忘記他們。

一開始,香港政府雖然不承認逃港者的「居民」身份,但對這些偷渡者其實並不拒絕。逃港者們開始在街角、空地處用木板釘出板屋,有些也到大樓天台上搭建,這也形成了香港的「天台木屋」。

逃港者們從事初級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粘紙盒、縫襪子、勾紗等等,工作賣力要求低,為經濟開始騰飛的香港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

到了60年代,由于逃港者的數量越來越多,港英當局開始實施「即捕即遣」的政策。

但是由于香港市民與逃港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逃港者都是香港市民的親屬、朋友或者同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雙胞胎姐妹打黑拳最新章節 | 雙胞胎姐妹打黑拳全文閱讀 | 雙胞胎姐妹打黑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