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黑市拳,必須說說「江湖」。
「江」、「湖」兩字分開使用時單獨成詞,作為專名固然特指長江和洞庭湖,作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詞既不是「江」,也不是「湖」,更不是兩個專名分開解釋後的簡單相加,也與「三江」、「五湖」的共名無關。
在中國文化中,「江湖」是一個意義特殊的專名,「江」、「湖」兩字僅僅是詞素,不能單獨成詞,也不能分開釋義。更重要的是,「江湖」這一專名的特殊意義,決非從唐代豪俠小說到當代武俠小說對此詞的事後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時代早就有的。
民間社會的江湖文化與專制朝廷的廟堂政治相對。因此並非先有「俠客」,後有「江湖」,而是先有意義特殊的「江湖」,後有縱橫笑傲的「俠客」。
這是因為,此詞的真正詞源出自始終不被儒家中國承認為正式經典的中國文化第一元典《莊子》。
《莊子》全書使用「江湖」一詞凡七處——
以上是我查字據典找出來的結果,本來是簡簡單單的一件事,結果這些老朽把他們祖宗的尿布子都扯出來了。
什麼中國文化,盡是玩兒一些愚民的文字游戲,以抬高那些學究的擺著糊涂的更糊涂。
原本的意思呢,我是想先從「人在江湖」說起,自然必須先弄清「江湖」兩個字的意思。
想不到查了半天找不見北了。
這就是中國文化,越弄越復雜,這些臭文人真正的是「該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什麼,就是指的「人在所處的世界里由不得自己」。
現在回過頭來,回到主題。
卻說盧達從家里逃跑出來,後來就遇見了魏大爺的干爹。
魏大爺的干爹姓韋名大海,大小是個掌門人,是白鶴拳的掌門人。
那個時候的掌門人,可不像現在的掌門人前呼後擁,但是也得到處跑碼頭,不跑碼頭就活不下來,怎麼還會支撐一個白鶴拳的攤子來嘛。
此白鶴拳是不是彼白鶴拳不得而知,筆者知道的是魏大爺師傅的師傅也是跑碼頭的,白鶴拳就是如此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的。
什麼叫「跑碼頭」嘛?
「跑碼頭」,一開始就是指過去的演藝人員,進行走街串戶的鄉鎮演出,歷來是評彈藝術扎根群眾、汲取營養的重要手段,也是演員安身立命之所在。
可是,武林中人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到江湖上賣藝,也稱之為「跑碼頭」。
中國本來是徒手格斗技術大國,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但是雍正四年,清廷的皇帝下了道著名的「禁武令」聖旨,民間人士要「練武」就只有打「黑市拳」一條路。
可以說「黑市拳」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中國人已經被迫打了幾百年的「黑市拳」。
頑強的習武傳統加上惡劣的環境,讓中國的「黑市拳」江湖味道很濃,「跑碼頭」便成為那些武林中人生存的主要方式。
魏大爺的干爹韋大海和幾個跑江湖的草台班子有聯系,但他們並不是草台班子的人,他們還是以習武為主。
只有這樣,才可以與唱戲里頭的「武戲」混淆在一起遮人耳目,也就逃避了官府的檢查。
到後來,這些武林中人就開始單獨「跑碼頭」。
韋大海和自己的老婆藍藍牽著幾只毛猴,一邊逗猴兒一邊習武,開始了他們倆單獨「跑碼頭」。
結果叫剛剛去了陽江的小盧達遇見了。
小盧達從小就喜歡看耍猴,他跟著老爸從小就耍猴,在這里遇見猴又離不開了,他每天除了討吃要飯就是圍著韋大海夫妻倆轉。
也是當有事,那一天的下午,就在韋大海夫妻倆牽著猴兒路過一個公園門口的時候,三個猴子不走了,韋大海夫妻倆就教訓起猴子來。
耍猴子的人知道,再沒有拿捏住猴子的時候,不可以對猴子往死里打,這樣猴子會發急,如果猴子要是發了急,就要與主人拼命了。
看來,這三只猴子是被公園里的猴子吸引住了,一個勁兒就是不走,韋大海掄起鞭子就狠狠地抽向那只母猴,母猴呲牙咧嘴地護住小猴兒,公猴兒急了。
公猴兒亂蹦亂跳,一下子跳到藍藍的肩膀上去了,韋大海一鞭子抽了過去。
雖然你韋大海是白鶴拳的掌門人,要知道猴子雖然不會白鶴拳,卻是機靈。
就在韋大海的鞭子即將要落到公猴兒身上的時候,這只瘋狂的公猴兒一閃跳到了韋大海的腦袋上,拼命地抓住了韋大海的頭發。
耍過猴兒的人知道,現在韋大海的情況非常不妙,這只公猴兒馬上騰出手來就要去摳韋大海的眼楮。
韋大海一時情急,還沒有反應過來。
藍藍聲嘶力竭地發出一聲驚叫,圍觀的人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