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清當軍閥 開放 (2)

作者 ︰ 向往

但是隨著明末各種災害頻起,稅收加重,義軍頻起,滿清入侵,烽煙四起,幾乎明初定下的制度都變得名存實亡,流民才是大明軍方最頭疼的問題。

自古以來,除了一些野心家,普通百姓造起反來,都是為了混口飯吃,中國的百姓就是如此,只要有一口吃的,只要還能活著,就絕不會去造反。

就像毛太祖那時候,精神思想高度統一,可是餓死人那時候,思想再怎麼統一,也要吃飽肚子才行,在那時候都有大量的口北遷進行蘇國境內,何況是思想統一還沒那麼嚴重的明朝。

有一個能吃飽飯的地方,在這個時代可是人人向往,陸地上亂戰頻起,雙方大軍對峙,普通老百姓根本就過不來,但是出海總可以,幾乎是傾家蕩產的就為了坐船出海,最後蕭遠拍板決定給那些商船一定的補貼,所有商品八折優惠,使得商隊攜帶著更多的沿海百姓前往新村。

人員大量的遷入,使得新村的房屋等一下子就變得不夠用起來,就連那套清潔設備都不夠用了,不得不再次增加了兩套,保證每個來的人都可以痛痛快快的洗個澡。

這人一多,就雜了起來,畢竟他們是人,而不是木頭樁子,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僅僅是剛剛入門的時候就出問題,比如男子剪發女子放腳這一塊。

女人放腳絕對是強制性的,三十歲以下,必須要放腳,否則的話你根本就無法勝任新村的任何工作,女人的地位低下,雖然有些人說些什麼,可是這並不影響什麼,放就放唄,反正這的人都這樣。

可是男子剪發這塊卻不行,古人講究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對于這種情況,蕭遠也沒有使用強制手段,多是采用自願,所以現在的新村有很多人還是盤著長發的。

蕭遠心目听新村,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極強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到新村來,任何人也可以隨意的離去,只要不危及新村的安全就行。

正是這種開放,使得新村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人口就急劇增加到了三萬人之多,由一個村,迅速的膨脹為一個縣的規模,使得蕭遠不得不從台灣、呂宋等地進口了一大批的糧食,才算是穩住了新村的糧食危機,這麼多人,打下來的那些糧食還不夠半年吃的。

人口的增多,使得新村原本很多默認的機構得已轉正,管人口的,管治安的等等構架都搭了起來,教育中班的那些學員們一下子就派上了用場。

只不過他們學習的時間還短,使得新村如今的行政管理上一踏糊涂,幸好暫進還處于半軍管狀態下,大部分的事情都由軍隊來做,倒也給了這些剛剛走出大教室的學員們一個適應的時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明清當軍閥最新章節 | 回到明清當軍閥全文閱讀 | 回到明清當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