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局長家屬同意讓出職務的消息,是由黃一平、趙瑞星為主策劃,也是由他們出面散發,「三劍客」自然不知是計。
據說,「三劍客」得到消息後,額手稱慶之余,還專門進行了內部分工︰賈大雄盯住組織部這塊,堅決不讓趙瑞星再鑽了空子;苗長林主要負責面上的協調,積極制造有利于胡春來接班的輿論;于樹奎則負責出面聯絡拉票,做些牽線搭橋的工作。由此,足見他們對胡春來這個局長位置的重視程度。
「老趙啊,既然教育局局長位置空出來了,那就馬上向廖書記請示一下,抓緊組織對教育局班子和胡春來考察,盡快把該走的程序走了。」組織部長賈大雄連連提醒、催促趙瑞星。
過去洪大光主政時期,這類事情一般都由賈大雄直接匯報。可是,自從趙瑞星擔任了常務副部長,總是越過他這個常委、部長,與廖志國進行單線聯絡。漸漸地,也就養成習慣,他這個部長便被架空了。這次為了胡春來,他只好反過來求趙瑞星。
「好的,我一定將賈部長的意思盡快報告給廖書記。據我估計,這件事操作起來應該非常簡單。畢竟胡局長正處多年了,這次由副撥正實際上也不是什麼提拔,何況他在局里也主持工作好幾年了。這個情況,相信廖書記也不會有什麼不同意見。」趙瑞星答應得很爽快,而且一反常態多說了幾句。
果然,趙瑞星當天下午就指令黨政干部處,趕緊調出康局長與胡春來的個人檔案,著手準備相關資料,並草擬好二人的免職與任職報告,以便向廖書記匯報時用。
趙瑞星異乎尋常的快速反應,讓賈大雄非常滿意。以前,賈大雄幾乎從來不進對方辦公室,這天卻破例踱到趙瑞星辦公桌前,拔了小熊貓超長過濾嘴香煙,還聊了些家長里短的閑話。
賈大雄盯緊了組織部,苗長林積極在教育系統制造輿論。
苗長林作為唯一的專職副書記,名義上協助市委書記廖志國的工作,似乎什麼皆可過問,也什麼皆能管,實際上卻沒有明確具體的分管部門,更多時候也只是會議主席台上的擺設,或者接待宴席上的陪襯。當然,苗長林不是那種謙虛的角色,憑借官場資歷以及在陽城的根基,尤其是垂涎中的市委書記的寶座,驅使他必須主動出擊,積極爭搶地盤、籠絡人心、擴大影響。平時,除了廖志國直接掌控的組織部、軍分區不怎麼好插手外,其他幾個常委負責的條塊,他都盡可能見縫插針去過問。
教育這一塊,除了市政府那邊有專門副市長分管外,按照歸口管理的範圍,市委這邊應該劃到宣傳口子,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艷麗是主管領導。所幸,馬艷麗年紀輕、資歷淺,任職時間不長,對陽城政界的權力斗爭還未介入情況,因此對待苗長林比較尊重,很多事情常請示、匯報、討教,系統內的大小會議也喜歡請苗副書記參加,而且張口閉口苗書記指示如何重要。而苗長林哩,經前後左右一番比較,也給自己找準了定位︰政府那邊,市長秦眾深沉內斂,頗具個人野心,表面和氣內心孤傲,不太喜歡別人干預其領地;政法委一塊,下邊都是執法、司法機關,相對獨立,業務性強,隨意插手只會引起無端猜疑與非議,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紀檢一頭,也是敏感區域,許多事情同省里直線聯系,書記何長來又是廖氏親信,當然不必過于記掛;也只有馬艷麗的這個宣傳口子,管理的多是清水衙門,權力不大但社會影響並不小,單位小、結構散卻便于插手,故而可以放心涉足過問。其實哩,所謂過問也不過就是平時多跑跑,主席台多坐坐,有些話多講講,上邊來了人多陪陪。有介于此,苗長林平時與教育界聯系就相當頻繁。加之,又有胡春來在那里主政,教育系統就更成了苗長林的一塊自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