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對于西北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西北政府進行了農業稅改革,頒布了新的《農業稅征收法》,規定土地擁有數量超過300畝的地主,將提高每畝土地的農業稅征收力度。
相當于從此以後,地主再也無法翹著腳在家里收地租了。首先佃租被大幅度削減,佃租招收超過每畝25公斤糧食即是違法。再則,這次農業稅一提高,每畝折算一下,這25公斤糧食竟然還不夠交農業稅,自己還要倒貼個一筆錢。
至于請長工,西北政府又頒布了最低工資標準,西北地區民眾的工資不能少于每月4塊銀元,如果采取落後的生產力,竟然還要虧錢,雖然虧得不多,但這意味著土地將不存在利潤。
地主們想要鬧,卻沒辦法鬧。煽動老百姓抗稅?這不是天荒夜談嗎?西北政府這次還下調了自耕農農業稅,土地少于50畝的自耕農一律免稅,至于佃農,那就更沒有什麼稅收了。
不過地主們接下來卻淡定了很多,西北政府並非是不給他們活路,而是要把他們整合起來。
他們有三條路線可以選擇,一種是直接賣錢,把土地賣給墾殖公司,一種是以土地入股墾殖公司。第三種是以土地換取輕工業企業股份。
現在誰都知道,西北輕工業賺錢。這幾年下來,西北的變化誰都看在眼里,那輕工業就像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只是以前西北集團並不允許他們插上一腳。之前西北集團沒有吸納民資,而民資辦廠也可以,但是西北集團在對輕工業領域施行壟斷經營,導致那些民資工廠根本就競爭不過,首先西北集團賣給他們的機器貴,第二稅收上沒有優惠,運費上也沒有優惠,管理模式上也不如西北集團先進。
如今可以用土地入股企業,自然是讓很多地主非常心動的。盡管這些土地確實很重要,因為土地是最根本的資源,就算是山窮水盡,種點地總不會餓死的,在本末問題上,這些地主還是分得很清楚,但問題是現在西北政府不允許他們大量掌控土地,胳膊擰不過大腿。而且,他們還能留個三百畝,也還算不錯了,日後就算再落魄,還有三百畝地,總是餓不死的。
西北政府各地方政府,在年初向各地主發去了邀請,讓他們參加產業重組會議,商議土地換股份,或是出手的問題。
這些地主們絕大部分都去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世界已經工業化時代,賺錢的不是土地,而是工業。而農業是工業的基礎,因此我們要讓老百姓都吃飽肚子,那麼就得把土地資源利用好,經營好。但是各地區的農業技術水平良莠不齊,投入資金高低不一,導致很多土地資源被浪費。我可以明確的和你們說,就算是西北政府不提高農業稅,那麼你們的土地日後依舊不賺錢。為什麼?因為土地頂死就是那麼大的產出,但是糧食價格呢?糧食價格將會下降。為什麼?因為新的農業技術已經出現,我們西北集團已經研發出了高產抗倒伏小麥,還大批量制造化肥。在我們西北集團的經營下的土地,一畝地可以產出**百斤小麥。你們如果自己經營土地,要買到高產抗倒伏小麥沒問題,買化肥也沒問題,但是價格上就更高了,但是不用高產抗倒伏小麥種子和化肥,你們又更吃虧。話說谷賤傷農,你們就算是留著土地,也不可能賺到多少錢。」
「相比之下呢!發展工業卻是前途無限,工業規模可以不斷擴大,土地規模可以嗎?辦工廠一年可以產出的利益,也許投入一萬元進去,一年就能收回兩萬元,而農業可以嗎?而且你們只要入股西北集團旗下的企業,就肯定包賺。為什麼?因為沒有什麼惡性競爭,西北集團將每種企業拆分成三家,這三家只允許在一定價格內進行良性競爭,這依舊是變相的獨家生意。」
一群地主參加了這個會議後,一個個都被煽動得兩眼放光。經過一番宣傳之後,很多地主一回去就把地契找了出來,然後跑去入股企業。
有些選擇入股輕工業,認為這個輕工業當前景氣,利潤看得見,最穩妥。
但是有些地主卻看到,這樣一番土地兼並下來,西北集團的農業墾殖公司將壟斷西北的糧食生產。
這意味著什麼?
壟斷意味著暴利。當然這是關乎民生的農業,西北集團不可能通過這麼沒有技術性的手段來盤剝老百姓的錢。但就算不是暴利,其利潤絕對也是穩定在一個限定範圍之內的。中國有四億多人口,糧食不愁銷路,棉花也不愁銷路,而且西北集團有先進農業技術,抗倒伏高產小麥,加上化肥,農業生產成本低。
看到西北集團擁有這些優勢的地主,則毫不猶豫的用自己的土地入股西北集團的農業墾殖公司。
西北在這一年展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產重組、並購。西北之前沒有什麼工業,重組與並購的對象就是土地。
除了農用土地,還有城市土地。
每一座縣城的繁華路段的商鋪,西北集團大規模買下。這種不動產對于西北集團來說也是有極大利潤的。
現在買下,經濟發展了,這些繁華地段的商鋪、土地都將升值。如果要搞什麼新的城市中心,那麼肯定是財團搞的,等于說繁華地段的土地,都將一直掌控在財團手中,如此一來,西北集團在商業上的競爭力將是沒有什麼商業力量可以抗衡的。
西北的商人,同樣或是用自己的資產入股西北集團旗下的股份,或是用錢買股份,也大量入股西北集團。
經過一系列的資產重組、並購之後,西北政府對于西北的掌控已是穩如泰山,滿清是無論如何也撼動不了的了。
因為那些地主、商人已經被西北政府綁在了西北集團的戰車上,這輛戰車走得順利,誰都有錢賺。
相當于滿清如果要消滅西北政府,這些地主、商人的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而他們將會大力支持西北政府對抗滿清政府。
同樣的,他們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慫恿西北政府不斷的向外擴張。因為只有擴張才能掌控更多的市場,更多的市場意味著他們能賺到更多的錢。
一番的資產重組之後,西北財團正式形成。這個財團以西北集團為核心,擁有成千上萬的小股東。
當然這些股東不似德國容克財團那樣是核心成員,這些小股東全是外圍成員,因為西北集團這個母公司的股份是不讓人參股的。
相當于這種模式,可以整個中國的地主、商人都拉進來。然後用大家的錢,一起將工業做強做大。
但是這些小股東們,能不能做強,做大,就得看他們自己是否懂得看市場形勢了,市場繁榮時期只要他們肯狠下心來貸款擴張就能賺錢,而經濟蕭條前只要進行戰略收縮,則可以守住財富。
如果他們看不清經濟形勢,那麼很容易被西北集團這個大莊家一口吞掉。
這就像是養蠱一樣,成千上萬的股東中,最後將會誕生出一大批適應市場經濟的大資本家,但是也有大部分的股東折戟沉沙。
同樣的,一些商人自己另起爐灶開公司,這都可以。如果經營得好,有出彩的地方,西北集團將會收購他們的股份,然後給他們很多方面的幫助,讓他們做強做大。
西北財團,在這一年徹底形成,這個財團掌控著西北大部分的土地和有價值不動產,同時掌控著西北所有工業。
相比之下,日本財團卻遠成。
此時的日本,有八千多家企業。看上去是很嚇人,但實際上那些公司規模很小,而且資源分散,沒有形成財團,無法整合整體力量以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和極高的發展速度。日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形成了財團,而且是四大財團。
西北只有一個財團,而且是一個寡頭財團,寡頭財團也就是股東少,盡管股東看上去很多,但核心就一個。
等于說西北財團,即有此時世界金融霸主羅斯柴爾德財團的寡頭優勢,也有日後美國國際財團吸納民資進行發展的先進模式。這兩點優勢,鑄就了一個極為強大的核心,就像是最高級的發動機。
日本工業此時是以紡織業為主,佔產值的40%,這對于西北財團來說,超越日本工業是非常簡單的。
紡織業有個屁的難度啊!西北集團有棉花產地,又有先進設備,還有自己的市場,怎麼玩也比日本強。
重工業方面因為鋼鐵的帶動,西北財團的重工業發展速度絕對是能用飛速來形容。加上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到生產領域,生產力也在快速提升。
而且西北財團的鋼鐵產量,已完爆日本,唯一有差距的,就是造船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