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戰神 第091章︰冶金技術突破

作者 ︰ 鈞申

這一年對于沈凝雲來說是一個很忙碌的一年,主要是生產線建設的問題。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沈凝雲終于與郭士銘等人將自行車、摩托車、汽車、拖拉機的零部件標準確定下來後,又建設起了流水生產線。

這些生產線圖紙已經確定下來,各零部件制造廠也全面鋪開,到1907年就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可觀的產量了。

在張掖鋼鐵基地,沈凝雲提出的頂吹、底吹轉爐煉鋼法經過近四年的模索,終于是取得了成熟的技術。

轉爐煉鋼技術是有極大的優勢的,爐齡高,生產快,適應性強,建設成本低,比平爐煉鋼高效率得多。質量方面,轉爐鋼的質量經過幾年的模索下來,已接近平爐鋼。

「這一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我們中國的煉鋼技術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冶金生產力已經大幅度超出歐美。」白成明欣喜萬分的對沈凝雲做了報告,「有了這種技術,那些高酸性碟礦石我們也能夠冶煉,這種鐵礦石的進口價格是非常低的,我們還可以從國外進口高酸性鐵礦石,在冶煉過程中我們還能制取硝酸。」

「嗯!這個方案不錯。」沈凝雲給與了肯定,此時西北工業一定程度走的是出口型模式,有出口必然要有進口,否則只是拿到一堆不能吃的黃金白銀,等于是給人做事,而內部建設所能投入的勞動力就少了。

因此必須也要進口,但是進口工業商品不符合西北利益,因此進口原材料是很好的模式。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規模太小無法發揮生產力優勢。所以我們要建大爐子,先建一個日產500噸的轉爐吧!然後再向1000、2000的層次跨越。但是要注意一點,我們必須封鎖這個技術。所有進鋼鐵廠工作的工人,都要土生土長,工程師必須思想過硬,有充分的民族精神。同時還要防止工人與外界頻繁接觸。」沈凝雲對白成明交代道。

「是,少帥。」白成明對這方面也十分認真對待,這年頭國與國之間,拼的就是鋼鐵。就是太祖時期,還是拼鋼鐵。

此時西北冶金業有了轉爐煉鋼技術,自然是一次的跨越式發展。要知道,蘇聯在二戰後還是發展平爐鋼。轉爐鋼是日本在6、7十年代開始發展的東西。原理並不復雜,以當前西北工業有內燃機和電動機的前提下,轉爐鋼並不是什麼難題。難點在于意識,有沒有發展這方面技術的意識。

就像是一層紙,一捅就破的。

因此要嚴密封鎖這個技術。生產力的高低,國家先進還是落後,是取決于你比別人高多少的。就如後世的中國,比古代生產力高多了,但還是發展中國家,因為生產力比不上歐美。

有了比歐美更高的生產力,那麼中國就是先進國家。

轉爐鋼的出現,使冶金方面的生產力大幅度滇高。

就技術封鎖方面,還是比較簡單的。鋼鐵冶煉,其實不需要太多工人,特別是這麼高的生產力的狀態下。

就如後來的美國,鋼鐵產量高達1億多噸,鋼鐵工人只有20萬在崗。當然,美國用的煉鋼技術,主要還是轉爐。只是他們的轉爐建得很大,有些則用了更先進的電爐。

要把轉爐造得足夠大,生產成本才能降低。

此時美國最大的煉鋼爐,日產250噸。而西北集團要建設的是日產500噸的轉爐,實際上爐子都差不多大,但是轉爐效率更高。

等于說西北鋼鐵,在崗工人數量不會超過20萬以上。要想反間諜,首先要做的就是封鎖轉爐鋼消息。再則,能接觸到技術的工程師要簽保密協議,還要對其接觸的人群進行排查,這方面軍情局有相關制度,企業也有其意識和制度。普通工人方面,能接觸到技術的不多,但在招募時也要防範被間諜混入,這一點還是比較好把關的。日本間諜最為活躍,不過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甚至是從小把日本孩子送到中國,讓中國人將其養大,然後從事間諜活動。

對外可以繼續宣稱用平爐技術,轉爐技術則不見報紙,不宣傳。

轉爐鋼的生產力,將使中國的重工業生產力迅速增長。

只要生產力上去了,整個社會每個人再加把勁多干點活,在戰爭潛力的建設的同時,民生也就上去了。

06年,西北工業也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因為股市的出現,為西北企業提供了一個融資的平台。

西北的股市,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融資,從而將那些積壓的無效資金流通起來。當資金流通速度越快,效率越高,那麼一個國家就越發達。

同時西北也涌現出了第一批民企,很多商人、地主轉型辦實業,填補了財團所無法顧及到的領域。

西北的工業商品種類開始一個完善的階段。

民企如果辦得好,在一些財團空白領域,財團會對其進行注資,從而民企獲得了更多的資金,同時也享受到了財團擁有的資源,還可以在政策上有一定優惠。這樣一來,雖然股份被財團控制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但是民企老板賺的錢卻是更多了。

西北政府還鼓勵學生創業,鼓勵他們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同時這一年西北也推出了專利法,鼓勵學生、工人改善生產技術。

沈凝雲雖然懂得制造業,但是並不是所有領域都懂的。因此還是需要靠文化群體及工人對生產力進行不斷滇高。

不過制造業依舊是核心,只要制造業技術上去了,整體上的實力也就上去了。

產品創新方面,沈凝雲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來自後世的人自然知道什麼樣的商品是很有競爭力的。

06年西北推出了深受女性歡迎的、衛生巾,以及之前搞出來的過濾嘴香煙,開始在歐美地區暢銷起來。

過濾嘴香煙出現後,在歐美地區迅速流行。卷煙制造業是此時西北一個比較發達的產業,06年隨著塑料在包裝上的應用,西北的出口型香煙用上了很超前的包裝,紙盒加透明塑料膜,看上去有點反光透亮,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

中國的商品質量其實都不錯,如茶葉、生絲這些,但是在歐美賣不好,主要還是包裝上不符合歐美的市場審美觀。

隨著後天社會的發展,社會越來越繁華,也越來越浮躁,質量很多時候只是排在第二位的了,第一位的反而是包裝。只要包裝得好,同樣的質量,卻能賣出十倍的價錢,這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更高。什麼黃金搭檔,幾塊錢的維生素片,賣個幾百塊。什麼腦白金,那不就是坐飛機用來調時差的玩意,包裝一下也是幾百塊。

西北包裝業正在財團機制及市場經濟制度下快速發展。06年西北塑料制造業成功制造出了編織袋,取代了傳統的麻袋。廉價的編織袋,降低很多大宗商品的包裝成本。如化肥、水泥那些玩意。

合成橡膠工業發展較為迅速,實驗室內制取出來的合成橡膠已接近天然橡膠的質量,西北橡膠合成工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膠、縴維方面,西北已具備了前兩者,沈凝雲又接著上馬了合成縴維的研究項目。

冶金方面則向低合金鋼、合金鋼研究開進,低合金鋼主要是造橋梁等建築用的,汽車也可以用到。低合金鋼與合金鋼是高級鋼材,附加值高。

張掖鋼鐵基地除了建設一座日產500噸級的轉爐,日後五年間,每年建造一座日產500噸的轉爐,從而使鋼鐵產量提升100萬噸。到了1910年,西北鋼鐵根據當前計劃的建設量,鋼鐵產能會形成100噸轉爐鋼,以及160噸平爐鋼,鋼鐵產量將達到260萬噸。

後面還會有建設項目,因此1910年的時候,鋼鐵產量將超出260萬噸,至于超出多少,要看接下來增加的建設量了。

鋼鐵產量確實可以更快的增加,不過這玩意也要看市場銷量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可以進行爆發一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鋼鐵不愁銷量。

就算是不爆發,這樣的鋼鐵產量,也足夠碾壓日本的鋼鐵產量了。

鐵礦石的開采方面,西北正在增多鐵礦石開采規模,其中規模最大的變成了鏡鐵山鐵礦開采。

同時各鐵路沿線碟礦石也陸續開發階段,再則就是進口鐵礦石了,這一年西北集團從澳大利亞進口了第一批鐵礦石。並且出口了第一批履帶式拖拉機,以及第一輛汽車。

西北出口的履帶式拖拉機和汽車都比較貴,拖拉機一輛價格達到1000美元,汽車高達3000美元。

不過相比當前汽車動輒五六千美元的價格來說,這個價格算是比較便宜了,而且性能更高。

價格高自然限制了出口數量,但是現在西北的拖拉機和汽車的產量也不高。

倒是自行車迅速形成了產能,06年也出口了第一批自行車,售價為30美元,西北的自行車是有充氣輪胎的,可以說是最先進的自行車,價格自然高一些。但西北自行車的售價雖然高達30美元,但是卻受到了外部市場的歡迎。

載貨汽車也因為性能好,出口的份額都賣光了。實際上載貨汽車西北政府出口的不多,只出口了五十輛。更多的出產都是留著自己用。倒是家庭汽車的出口不留余力,第一批家庭汽車以每輛1000美元的低價格進行銷售。這樣的價格,可謂是低得驚人了。但是其利潤卻也高得驚人。

一輛造價不到200銀元的汽車,卻能賣到1000美元,也就是2000多銀元,其利潤是近七倍。造價之所以這麼低,主要是工人成本低。同時第一條流水線開始作業,家庭汽車的生產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此時產能低,自然也就賣高一點,等產能提高上去了,再慢慢的降低售價,從而擴大時市場銷量。

之所以擠出一點汽車份額拿去出口,主要是為了持續培養市場口碑。否則以當前西北急缺汽車的情況,是不可能拿去出口的。

1906年西北夏收卻是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豐收年,這一年氣候條件不錯,加上大規模用上了化肥、抗倒伏高產小麥種子,西北小麥增產一倍以上。

小麥產量突然暴增,使西北糧食變得非常充沛,首先西北糧行增加糧食儲備庫存,以提高應急救災能力。同時減少海外糧食進口,免得浪費錢。同時降低了糧食售價,使老百姓能吃得更飽。

西北農業的成功,意味著中國在溫飽上的問題可以迅速解決,糧食上自給自足將不是太大的問題。

林啟榮受沈凝雲委派,在農業研究所調撥了一批人手,趕赴海南省和湖北省,西北農業研究所將在海南和湖北各成立一個高產雜交水稻研究基地。

小麥高產問題初步解決,抗倒伏高產小麥的產量還可以繼續提高。但小麥之外還有水稻,要解決溫飽問題,水稻是很關鍵的。

西北小麥實現高產,使得西北農業很輕松的就能養活內部的三千萬人口了。不過除了谷物之外,肉食產量還是增加的。

西北農業研究所當前的研究項目還有高產青貯玉米品種的培育,同時成立了一個畜牧業研究基地,研究畜牧業生產技術。

糧食種植上,西北集團制定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內部擴大生產,加大土地墾荒力度,在保證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進行。二是農墾公司向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方向擴張,同時向外省的地主、佃農、自耕農普及抗倒伏高產小麥及化肥。從而提高黃河、長江流域的糧食產量。

1906年西北農墾公司向陝西方向的擴張還是比較成功的,很多地主主動的用土地入股農墾公司,也有很多自耕農加入到其中,因為自耕農以土地入股農墾公司,既變為西北農墾公司的土地。西北農墾公司是拒不交稅的。相當于那些自耕農不用交稅了,同時在農墾公司工作,每個月能拿到工資。如果不想繼續干農活,也可以分配到西北的工廠里面工作。

工廠里的工作比較穩定,不需要像鐵路工人、建築工人那樣到處奔波,工錢雖然不如工地上的工人,但是卻也是讓外省民眾很羨慕的。

周邊數省的民眾現在都在往西北跑,很多是去西北打工,並非是全家移民到西北。但也有一部分是全家都去西北。特別是很多工人到了西北後,發現西北的社會好得多,稅收不會那麼粗暴,低收入階級幾乎不用交稅,除非是消費時被收了商品增值稅。在西北,就算是失去工作,也不會出現餓死的問題,甚至是還有一定的失業保障。

很多自耕農把土地丟給西北農墾公司,拿了股份後直接移民到西北去了。

西北農業已能更大規模的支撐建設和工業發展,西北政府及西北集團迅速調整政策,開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加大棉花種植面積,以及油料作物種植面積。並且加大移民力度,使西北擁有更多的勞動力。

1906年,新疆鐵路通車,意味著新疆7000萬畝土地將發揮作用。通往漢口碟路也順利修通,西北商品可以直接南下長江流域,西北工業商品市場的規模隨之擴大。

四川鐵路,也已經修到廣元了,最難修的路段已經解決,商品也開始輸出到四川北部,明年就可以修到四川成都了。

接下來就可以將成都做為中心,然後在四川到處修建支線鐵路。

鐵路修到四川,對于西北來說是有重大意義的。四川有農業資源,也有林業資源,還有勞動力和礦產資源,也有商品市場。

當前西北的主要木材來源是熱河和東北一帶,以及甘肅秦嶺山脈。只是甘肅的林業開發規模比較小,秦嶺山脈為中國龍脈所在,林業砍伐規模不大,木材資源很多還是靠進口。西北就木材資源不足的問題,一是大力人工造林,發展人造林資源。第二就是海外進口木材,進口木材雖然使貨幣外流,但是工業出口賺到了錢。西北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工農業發展並非是可以無所忌憚的。

甘肅、青海,以及陝西關中平原碟路支線這兩年下來也修建了不少,甘肅碟路支線已修建得差不多了。

出口型軍工業的發展也比較迅猛,在中國內部市場,滿清編練新軍,一律采購西北的華夏01式步槍,子彈也是從西北軍工業采購。同時軍刀、軍服、軍靴、水壺、軍被什麼的全是從西北軍工業采購的。重機槍、火炮,都是西北軍工業的供應。

子彈和炮彈出口,是當前西北軍工業出口到海外的一個比較強力的領域,西北子彈制造使用流水線生產模式,加之人工成本低,子彈價格比歐美子彈便宜得多。

德國7。92,美國7。62,英國7。7,法國8mm子彈,以及9mm派拉貝魯手槍彈均有生產,只是根據出口數量對規模進行調整。

炮彈也用上了流水線生產模式,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中國子彈開始以價格低,質量好的口碑在世界各落後國家流傳。很多歐洲小國家甚至都向西北軍工廠下了子彈訂單和炮彈訂單。

軍工業是充滿暴利的,就算是以較低價格出售,但是生產成本低,利潤依舊很高。

其實就算是沒有利潤,依舊可以持續。雖然沒有利潤,但本錢起碼賺到的,工人能養活。從而通過這一部分的外匯,購買回一些資源,也就使西北工人實際上還是生產了那麼多,但是軍工業保持了運轉。

軍工業保持運轉,可以積累軍工業生產經驗,擴大軍工業規模,也就提高了戰爭潛力。後世中國就是這麼干的。

軍工業是一個附加值比較高的產業,西北軍工業采用流水線生產模式,生產力到了這個程度,已經不可能虧錢了。

可以說軍工業是西北的優勢產業,生產技術出了重型裝備外,以超越德國。通過出口附加值高的軍火,從而換回附加值低的普通原材料,這是非常劃算的。相當于一個勞動力的成果,換回了更多勞動力的生產成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戰神最新章節 | 民國戰神全文閱讀 | 民國戰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