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院長,我們工產黨人的終極目標必然是為了實現工產主義社會而奮斗終身的。」
說完這句話,李凱新深深的吸了一口手中的香煙,隨即按在煙缸里掐滅了,咳嗽兩聲後,隨即打開了筆記本電腦中的一個文件。
「張院長,各位首長,現在看到的將是我們這次會議最為重要的部分,這部分內容是由我們艦隊參謀團隊花費了近一周的時間從1938年之後一直到2016年共和國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而規劃的我們黨的發展方向。
其中對于我們黨的革命方向,我們認為應該堅持無產階級革命與工業大發展相結合,全力驅逐敵寇並統一全國,最終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的建立。」
「凱新同志,無產階級革命我知道,我想問問為何要與工業大發展相結合。」
「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們的無產階級革命不能只是思想斗爭和政治斗爭,更應該體現在經濟斗爭之上。
因為只有那樣才能提升我們組織所代表的生產力,才能讓我們工產黨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真正靛現出來,只有那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民願意接受我們工產黨的思想和理念。只有那樣我們黨才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持也更容易獲得無產階級革命。
而如何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光靠我們的理念所具有的的先進性是不夠的,生產力是什麼,生產力就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
那麼這種物質力量是什麼?當然就是科學技術與工業能力。只有在科學技術和工業能力上的進步才能提升我們所代表的生產力的先進性。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加速無產階級革命的進程。」
「凱新同志,先進生產力取代落後生產力我們大家都懂,但是如果說科學技術和工業能力就是生產力,那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且不是在這方面投入的更多,也更先進,而且他們也掌握了絕大多數的勞動工具,我們工產黨人怎麼才能在生產力上比他們更具有先進性呢?」
「張院長,你說的沒錯,就是因此,資產階級革命才能輕松的讓資產階級取代封建貴族階級,也正是因為兩者所代表的的生產力實在差異太大,使得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對整個西方世界破壞並不嚴重。」
「你說的這些我們都已經知道,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為何發展科技和工業就能讓我們戰勝資產階級,最多只能說我們可以與資產階級一樣實現工業化及科技發展,獲得與資產階級一樣的生產力,就算我們發展的比某些資產階級的生產力更先進,也最多只是比資產階級稍微有所提高,但是在根本上並不能實現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階級之間的差異。」
「是的,張院長說到了關鍵,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發現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主義地點是私有化與資本逐利,特色就是自由經濟與小政府。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其實資本主義本身其實也是存在壓制生產力的發展的。而這就是我們所代表的的生產力必然比他們先進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幾個方面。
首先資本主義的私有化與資本逐利地點,導致整個資本主義國家,其內部資源是分散而無法受到管制的,政府在資源調配上更多的是采用吸引的方法。那麼勢必導致其只能用利潤更為豐富的項目或者技術來吸引社會的資源的投入,這樣就會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當一個舊技術或者舊行業還具備豐富的利潤時,對其代替的新技術是會被不由自主的壓制的。因為一個新技術剛出現時必然是成本最高的時候,他的利潤並不能吸引那些就行業的資本家改弦更張。
這個在後世的能源行業特別明顯,以後的世界已經是石油能源廣泛使用的時代,一直到2011年全球石油產量36億噸,石油在整個世界的經濟生產活動中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石油本身儲量有限,使用時對環境影響惡劣,整個世界都一直在呼吁尋找新的能源,對石油墊代能源的研究從50年代起就開始發展了。
但是從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這個新興替代能源的研究一直被世界上的幾個超級石油巨頭壓制著,凡是出現有前途的新興能源技術,這些石油公司都會采取各種手段對這些研發團隊進行收購或者排擠,使得這些新技術並沒有被更好的發展,而是生生的被掐滅在襁褓中。
為什麼會這樣?新能源的出現可以說是更先進生產力出現的標志,這些資產階級為何不願意掌握而是要消滅他們呢?
因為利潤!當時石油工業的利潤基本屬于暴利階段,200%的利潤可以很輕松的實現,特別是美利堅,他們更是通過經濟及軍事的綜合手段掌握了全世界的石油資源,因此美利堅更不會讓石油墊代品出現。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後期,由于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對石油工業的詬病已經開始在資產階級國家內部發酵,並成為了一種新的主要矛盾,資產階級國家為了保證自己政權的穩定,不得不開始對新興環保能源進行政策傾斜。
另外,也由于歐共體的出現。由于美利堅已經把控了石油資源,而歐共體必須為自己找到一個在能源供給上不會受制于他人的關鍵手段,為此加大了對新興能源的研發投入,再加上我們華夏共和國同樣在新興能源上的投入,才使得本來堅不可摧的石油工業的技術壁壘被打破,太陽能,風能等技術開始進行廣泛的應用與發展。
但是由于石油行業對新能源行業的打擊,使得這些新技術失去了近40年的黃金發展期,因此當人們遇到了嚴重的全球變暖和空氣污染時卻沒有辦法拿出更好的能源替代方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全球環境的每況愈下。」
「凱新同志是說,由于利潤與資產的私有化,資產階級本身會壓制科技和技術的發展?」
「是的,這個在現在看來不明顯,為什麼,因為科技發展還沒有到達瓶頸,對技術的投入與產出還是能體現出相當豐厚的利潤的,因此資本家們願意對技術研發進行投資,並且利用專利等手段保證自己的技術可以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利潤。
但是技術的發展本身也是有他的發展規律的,技術從最初的個人研發逐漸發展到團隊研發,從一開始的小投入大產出慢慢的過渡到大投入大產出,最後技術研發會逐漸分化,出現基礎技術研發與實用技術研發,在基礎技術研發上甚至會產生大投入零產出的現象。
此時資本主義中對于這些沒有產出或者投資產出比很小的技術研發就會慢慢的放棄。但是,技術本身是樹狀結構的,一個基礎技術很有可能是多個實用技術的基礎,所以資產階級的短視會造成這些基礎技術不被重視,甚至放棄研究。
資本主義國家並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因此各個西方國家的政府對待這個問題,一般都采用理論研究在大學,實用研究在公司的模式。
為什麼?因為在西方,大學本身是非盈利組織,依靠募捐來獲得資金,所以大學可以靜下心來進行理論研究,而不用考慮產出。這種模式看起來很美好,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本身是逐利的。
雖然由于國家稅收等政策,導致資本家不能無限制的收斂自己的資產,在交稅和募捐兩個選擇中,後者明顯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前期,這種技術發展上的短視並不明顯。
但是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與小政府卻導致整個資本主義社會會有規律性的經濟危機,這種危機的產生我想我不用在這里再闡述了,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已經說明的很清楚了。
面對這種定期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如果不通過外部來消化危機,必然導致自身國家內部的經濟體系崩潰,從而導致資本縮水,資本更趨逐利。
屆時研發資金流向理論研究將會變得更少,小政府又無法對資金的流向進行干預,也無法避免整個社會的經濟動蕩,最終那些無法產生足夠利潤的技術研發將會停止,無法產生足夠利潤的工業生產將會終止或者移往國外低成本地區。
這些就是後世21實際後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直到2016年,歐洲的金融風暴依然沒有停息,多個國家政府宣布破產,美國依然無法提振國內經濟,靠外債度日。日本持續近30年的經濟低迷沒有起色,整個世界的理論基礎研究縮水了73%,實用技術研究縮水30%。
特別輸技術研究,由于空間技術屬于大投入小產出的典型,到2016年整個世界除了我們華夏還在進行穩定的大規模投入之外,世界其他國家基本停止了對空間技術的進一步的大規模投入。
美利堅退役了他所有的航天飛機,減掉了NASA每年70%的預算,俄羅斯除了進行商業發射幾乎不再觸及新技術領域,歐洲的空間技術研發基本停止,空間研發預算被削減了90%,日本和印度雖然依然保持著投入的增加,但是他們的目的不是研發,而是不想被我們丟但遠,因為那樣很沒面子。」
說到這里,李凱新呵呵的一笑,隨手又抽出一支煙給自己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