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到這田黃作假,一般有幾種方法,一種就是用強酸浸泡做假,這個跟翡翠的B貨是一樣的道理;」田老既然說開了,也就不藏私,這些年他辦那個古意軒就有普及的含義在里面。
「第二種就是用色澤接近田黃而肌理似有蘿卜紋的石材,把它打磨成卵石狀,並用硬器點鑿或放于進硬砂中翻滾,然後沾上土或著色,再放到高溫中蒸煮,使其顏色外形與無皮碉黃石相似,這種假田黃乍看之下,極似真品,需要透過外表悉察肌理才能分辨,一般其所謂的蘿卜紋紋理錯亂;
還有一種就是貼皮,在石頭上貼上顏料涂染過的石皮,用藥水高壓加溫,再磨制,這種方法跟硬木假紫檀也是一樣的,其缺點就是浸泡過的石皮很松脆,顆粒粗大,渾濁不透,干結如疤,還有就是難以受刀,雕刻時也只能刻制組線條景物,不能精雕細刻。」
「田爺威武!」孔四一個大大的馬屁奉上,他擺攤也常有買些各地奇石,不過價格都很低,正常人都知道那就是工藝品啦,就像老頭子說的,明明賣你一個工藝品,你非要當寶貝買著,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不過還別說,這種人真不少!
吳晨听得入迷,差點忘了自己的正事,見孔四給大家續茶,才想起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搞了半天都在討論這方印石的材質上了。他見田老一口氣說了那麼多,也不好馬上就問,就想等老爺子喝口茶歇了口氣再說。
還好孔四知道吳晨疑惑所在,等了一會,先替他問了出來,這方印章到底是不是戊祥的私章,還是後人仿的。
田老沉默了一會,搖了搖頭,說道︰「我只能肯定的是這塊印石的確是田黃,要說戊祥的私章,不敢確定,這里面疑點頗多,其一石頭的包漿似乎沒那麼老,除非當年刻了之後沒有怎麼用過。不過話說回來,既然是私章,除了作為私人印信之外,也是主人的玩物,應該是經常放在手邊把玩才是;其二石材印章應該是從元代王元章開始;其三田黃是在明清才開始盛行;雖然疑點不少,但是要說後人仿制也有點說不過去,誰得了這麼一塊極品田黃,會眼巴巴的去仿制戊祥的印章?這些我都無法解答,印章收藏一直比較冷門,關注點主要有篆文、刻法、印泥、質地、外形等等,除了材質方面,我對于制印本身也不是很在行。」
最後一句話說得吳晨跟孔四都是一愣,看來真是術業有專攻啊,像田老這樣的收藏家都只是一知半解。孔四嘟囔了一句,早說呀,前面說了那麼多,都沒有最後一句有份量啊。
「呵呵,你們也別擔心。」田老見他們的表情,呵呵一笑,「我雖然一知半解,不過我有個老友,姓劉,那真是大家!就是上次說過帶你們去拜訪他的。我對印章這點見識也是從他那里學來的。剛好他最近會回廣府,到時候帶你們一起去拜訪一下。」
吳晨跟孔四也只能唯唯稱是,至于什麼姓劉的,沒听說過,估計是什麼專業教授之類的,這些人雖然在行業外名聲不顯,不過在專業領域那可是權威。
雖然無法鑒別出來,不過既然聊得開心,田老還是給他們稍稍普及了一下印章的一些常識。天朝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
所以自古就有一門專門的學科叫「金石學」,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就是有名的金石學家。♀璽印也是「金石」的一種,關于其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
但是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比如戰國時期,主張合縱的名相蘇秦佩戴過六國相印。近幾年來,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歷史向前推進了數百年。也就是說,印章在周朝時就有了。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于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在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凡在戰場上虜獲的印章必須上交,而官吏遷職、死後也須月兌解印綬上交。
其它有不少如官職連姓名的,以及吉語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實品。此外在戰國時代嫡器和標準量器上,以及有些諸侯國的金幣上,也有用印章蓋上名稱和記錄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圖記性質的符號,也被流傳下來。
在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後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而官印又權力。造紙術出現之後,因為簡牘變為紙帛,封泥的辦法就逐漸廢除,改為印章用朱色鈐蓋,除日常應用外,又多用于書畫題識,遂成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之一。
古代多用銅、銀、金、玉、琉璃等為印材,後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後才開始盛行石章,到了今天,用料酒更雜了,天橋那些刻假章的,如果是一次性用的,甚至連蘿卜都用上。
田老給兩人粗粗介紹了一些印章的一些常識,日頭已近中午,孔四跟吳晨就留下來蹭飯,趁著孔四去忙亂他的山東菜,田老自顧的把玩那方印章,雖然萬分喜愛,但也沒詢問吳晨是否轉讓,吳晨自然也是不提的。
一頓飯後,為了不打擾田老午休,兩人跟他約好等他消息,一同拜訪葉老,就告辭出來了。吳晨想著第二天也沒事干,干脆就約孔四一起去平洲看賭石,孔四一點擺攤的自覺都沒有,爽快的答應了,說啥時候出發給他個電話就成。
……………………
第二天吳晨照舊睡到快中午,吃了個午飯,去開了龍澤的吉奧,搭上孔四,也不知道開了多久,來到平洲的玉石街。平洲素著「玉鐲之鄉」的美稱,主要產品有玉鐲、戒面、小花件及翡翠雕刻件、大型擺件等,特別是玉鐲,手工尤為精致,舉世聞名,此外「平洲扣」也是聞名遐邇。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平洲已成為國內四大玉器市場之一、最大的緬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全球最大的光身玉器加工批發基地。當然,近些年來,由于揭陽市陽美的快速崛起,世界第一翡翠原料集散地的美譽已經被陽美奪走,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具有天時地利的雲南騰沖等地反而競爭不過這兩個地方。
這里雖然出名,不過吳晨卻沒來過,他又不是行內人,之前就算想看玉,華林玉器街盡可滿足他的需求,相比起來,平洲要大的多,特別是賭石毛料店鋪很多,相應的撿漏的可能也就要大很多,因此吳晨才想到這里來。
路上一商量,才知道孔四居然也是沒有來過,他專注古玩倒賣,對玉石反而不如吳晨了解!吳晨暗暗叫苦,這算不算所叫非人?
兩人到了平洲,才知道這里雖然號稱玉器街,卻是個小鎮,多條街道交錯縱橫,許多個玉器城座落各處,最近還建了個民俗村。兩人跟沒頭蒼蠅一般轉悠了半天,終于到了玉器文化廣場,停好車,一打听還真不小心走對了地,這里左擁博物館,右攬翠寶園,輻射平洲玉器舊街,正是中心地帶。
他們打听的那個市場管理人員,听說他們是來賭石的,很好心滇醒他們過段時間這里會有公盤,現在已經陸續有店家往這邊囤貨了,平洲玉石毛料公盤競標場就在對面那座交易中心後面,可以先去看看。
兩個人對于什麼是公盤並不太了解,也不在意,順著那人指的方向,過了大街,到了一個叫「摩斯沙」的毛料中心,看著挺大的,一頭就扎了進去,只覺得涼意陣陣,跟外面的炙熱完全不是一個世界。
進到里面,先享受了一陣冷氣,這才打量了一下,極大的一個毛料市場,看不到頭的通道縱橫交錯,兩邊都是攤位,四周靠牆的還有較大的店面,經營的全是毛料,兩人彷如走毛料的海洋,孔四叫了一聲︰「我靠!這得有多少石頭啊!挖空好幾座山呢吧。」
吳晨也是一陣激動,相比這里,華林玉器街就是小巫了,這麼多的賭石,不愁找不出好的來,拉著孔四就往里走。
跟外面暴熱奠氣對比,這里面雖然人來人往的,卻是涼爽了很多,孔四也沒想到有這麼熱鬧,他總以為這里偏僻如鄉下,只有那些行內之人才會到這里來交易,沒想到這一細看下來,很多人都是跟他們一樣的毛頭小子,來這里混一把的。
國人好賭,國內又沒有什麼可以賭的途徑,難怪很多人都樂意到這里來賭一把,跟買彩票差不多,好歹來到這里任何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沒眼力也可以憑運氣,一旦賭中,合法的一夜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