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言淺淺 第144章 那一場倒霉催的演出

作者 ︰ 修身齊家

送走了娘子和老丈人、丈母娘,老豬又開始勤勞耕作了。♀

錯了,是更加的勤勞耕作了。

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呢!農作物加速生長是會減產的,一旦減產,娘子是會不高興的,娘子不高興,全家都會不高興的。

這可是很嚴重的事情。

老豬打算,先種一茬,收在自己的儲物空間里。等回來後,再種一茬,兩次並一次,那效果,杠杠的。老婆回來的時候,怎麼著也是增產豐收的景象啊!

所以,老豬穿起他是慣常練功用的,那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腰間還是系了一條花布手巾,這不是當點綴用的,那是用來擦汗的。

所以,劇組找來的時候,一起子人見到老豬,老豬就是這一副模樣。

導演倒是覺得這一副樣子極好,免了服裝設計師的設計,就照著老豬這一身,做了十來套,當做道具服了。

無奈,這一副料子好,不易磨損,倒是成了老豬最後的形象,定格在了一起相處那些年的人的心中。

就算老豬後來換了一身衣裳,倒被老孫說了一句︰「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給打擊了。」

以後,老豬連同他兒子豬小弟,都是這一身打扮。

這衣服好啊!輕便,耐磨,耐髒,練武種田兩不耽擱,免去了招蜂引蝶的麻煩,多好!

這也是老孫第一眼就能認出豬小弟的具體原因。

說起老豬和老孫的革命友情,還得從演他們師傅的那個不靠譜的人族御弟唐玄奘。

作為人族女皇伯賞曌的義弟,這個唐玄奘是有點本事的,至少人家通讀道佛儒三家經義,嘴皮子利索,很得伯賞曌的賞識。還有一點,這人窮怕了。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禮義廉恥,卻把面子工程做的極佳,連玉帝和王母都難得統一的稱贊一個人,還是一個沒有一點法力的人,由此可見一斑。

也是,一個窮小子,家里窮到連送兩個兒子去出家的窮苦人家。短短兩年時間,從什麼都不懂,到破格錄取,不要僅僅是智商的問題。也絕不是刻苦讀書就能解決的,很多東西,不是我陰謀論。你懂的!

這一次,神族難得一見的要選撥一位人族作為宣傳片的男一號,唐玄奘費了好一番心思,各番造勢,拜了十三個師傅才學到的哪一點子知識。在朝歌,撐足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得了的名聲,讓他難得的歐了一個選拔機會。

而這小子,緊緊地抓住了這一次機會,從王母到玉帝。以及太白金星為首的群臣,沒有一個不覺得他是個好人的,就算他做了什麼錯事。也絕對是情非得已。

這小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完全能和金大俠某本巨著里的韋爵爺相提並論。

前面不是說了麼,玉帝和王母極為待見這人族和尚。當然也就會有人十分不滿,尤其是那些依附于玉帝、王母。看著他們臉色,依著他們的崇信程度而吃飯的那一幫子人。

寫劇本的那個,就是其中之一。

得罪了編劇,自然沒有好果子吃。

雖然通篇的好話,把唐玄奘拱上了神壇,可轉眼間就給他安排了一個莫須有的身份--金蟬子轉世,其肉身有奇特功效,食用後可以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多少人的美夢啊!

劇本里那是被各種妖怪垂涎,事實上,這個消息一傳出去,豈止是妖族的動了心思,七族里不知道底細的,沒幾個不動心思的。

這樣一來,擔任他徒弟的四個演員可是有苦難言了。

這丫的,當著人一臉正義凜然的樣子,背著人,只知道端師傅的架子,躲在他們身後,保住自己的小命,最是不可靠了。

老豬和老孫師出名門,也就不說了。沙和尚半路出家,雖然有些道行,可畢竟沒有名師指點,功法不得力,只能算半個戰斗力。小白龍就更不行了,偷吃還被抓,要不是看在他家勞苦功高的份上,也沒有他將功補過的份了,早就被抽筋扒皮什麼的了。

就這麼一群豬一樣的隊友,還要服從師傅的指揮,老豬覺得自己特別的二。

所以,在爭角色的時候,老豬是除了師傅以外,最先選定角色的,二師兄嘛!好吃懶做,出工不出力什麼的,最適合老豬了。

劇本才寫到二十回呢!就開拍了。

五分之一的進度啊!可見王母鬧得,玉帝有多難受了。

五天時間寫二十回,寫手也不容易,所以,劇情狗血一些,我們也可以理解。

只是老豬本就是趕鴨子上架的,以來沒有建功心切的老孫那麼愛掙表現,二來也沒有不知內幕,一心想去神族覓一良師的沙和尚那麼勤快,三來有丈母娘撐腰的老豬,底氣要比將功補過的小白龍足。所以,老朱選了這麼一個角色,正和他們的意,第一印象的印象分就高了不少。

即使後來,一旦出了問題,老豬就嚷著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伙,賣行李、嚷著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也沒能讓這一群人對老豬丟了好感,人本就是為了媳婦才來湊的角,著了算計,不像他們,得看著人家臉色過日子。

特別是老孫,他本是一個石猴子,雖然做了弼馬溫,可也沒結識幾個人。打架他倒不怕,怕的是人家友情演出的有靠山的妖怪些。每每這個時候,帶上老豬,拿了他的名帖,壯了自己的名聲,老豬還不計較,多好的人呢!

所以,日後老孫雖然日日喚老豬呆子,可真心把他當兄弟來看了,老豬吃飯喝酒不落下他,立了功還送給他,有了過自己擔著,這樣的兄弟,多難得!

得一交一輩子,不是!

尤其是得了如來金口玉言︰「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莫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于我教,且喜汝隱惡揚善,降妖除魔,全始全終,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斗戰勝佛。」後,老孫更是打心眼里稀罕這個假師弟。

不過,再怎麼喜歡,也要分道揚鑣、曲終人散的。

這一出戲,演了好些年,被一干演員吐槽無數,好歹是完了工。

高夫人早就跟參演的如來打了招呼,老豬是高老莊的人,打發個差事,還是要回高老莊的。

如來雖然看了這麼些西游記的電視連續劇,對老豬無甚好感,還是耐著性子,給了評語。

「豬悟能,而如今你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唐僧取經,卻又有頑心,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老豬撇了撇嘴,淨壇使者什麼的,真真沒意思透了。不過好歹不在玉帝老兒手下當差,管他什麼之物,都好啦!

這下子可以回家陪媳婦,生孩子去了。

至于其他人,老豬可沒想管,猴哥那是看在一起吃苦那些年上,這才關注一把的!

*d^_^b*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狐言淺淺最新章節 | 狐言淺淺全文閱讀 | 狐言淺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