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恐怖軍 006干練之才

作者 ︰ 火林鵬雲

006干練之才

大丈夫生逢亂世,豈能為一平庸者,當平天下,收台灣,滅倭賊,飲馬東京灣!把你們這些外國雜毛全部趕出中華去!——王耀武

1937年1月11日,經過德國教官們七個月的殘酷訓練,參訓的**軍官無論戰術修養,還是新式武器操作,或者是體能方面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這一天,程智和張彝謨他們來自51師、58師的兩批軍官分別指揮著江西的兩個保安旅進行實兵對抗演戲。雙方正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點將台處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年僅三十三歲,帶兵打仗厲害有猛將之稱的第51師師長王耀武前來視察訓練情況。

王耀武是第74軍的第二任軍長,他在江西剿共戰爭中作戰勇敢,帶兵得法,才28歲就身居少將旅長之職,後來在抗日戰爭中大放異彩,帶著74軍打遍了大江南北,以上高、常德、雪峰山三戰最為出色,憑戰功出任方面軍司令官和山東省政府主席。蔣介石稱贊王耀武「善于帶兵,有指揮才能」。因為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的戰功尤其顯赫彪炳,所以當時有「寧踫閻王,莫踫老王」之謂。在軍界長期流傳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黃埔一期學員,山東人)。

1904年,王耀武出生于山東泰安市上王莊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字佐民。

父親與兄長早亡,在精明能干的慈母培養下成長。那時候的農民家庭要想出人頭地,就得讀八股,考科舉。

九歲的耀武入私塾苦讀,拜張寶亭先生為師,熟讀四書五經。

十九歲那年,王家家道敗落。而已經是民國十多年了,讀八股,考科舉,成為了歷史,十年寒窗,渴望一朝金榜題名成為了泡影。

王家敗落,在當地已經沒有了田地,一介書生,去為別人打短工,也干不下來。耀武就只能投親到天津,在天津租界的一家煙草公司里當工人。他主要負責生產好的煙草打包、裝箱、搬運到貨車上,當然還有原材料的搬運、廠房的打掃等等。

煙草刺激的味道讓耀武的嗓子和眼楮辣的流眼淚,呼吸幾乎窒息。

這一天,是發薪日,煙廠廠長的小舅子顧和負責發放工人的薪水。顧和身穿一套黃橙橙、皺巴巴的西服,開著有些黑油亮的白色襯衫領口,西服左上房的口袋里插著一塊白底紅邊的絲手帕,散發出一陣低劣、刺鼻的香水氣。香水氣中還混雜著生肉的氣味,造成一種難聞的怪味。

顧和自己還開著豬肉鋪子,當了個小老板,依仗姐夫是廠長,在廠里對工人們作威作福的。

輪到耀武領薪水,顧和算計道︰「喲,秀才來領薪水了,上個月,你搬煙草灑潑半箱,扣一個半銀元,兩次外出到廠房外偷懶,扣半個銀元,廠區宿舍居住費一個半銀元,水電使用費一個半銀元,本月加收保證金一個半銀元,上個月你加班四天得一個銀元,這個月,你的工資是十一個半銀元,恩,給你。」

王耀武在煙廠每個月的薪水是十六銀元,被這麼一弄苦死苦活,三分之一的薪水沒了。

「其它的我都承認,但是兩次外出到廠房外偷懶,我不服,我是受不了那股刺鼻的味道,才出去透了口氣,又回來干活的,前後兩分鐘的時間都沒有。」

「哎,沒辦法,吃哪碗飯就得受哪種氣,你實在受不了這種味道,你可以不干啊。」

「哼,你這個插根大蔥裝大象的豬日的雜種,老子不干了,把我的薪水結清,老子卷鋪蓋走人。」

「喲,喲,喲,秀才別罵人啊,按照廠里的規定,你沒有干滿一年,那六塊五保證金,只能退還給你兩塊哦。」

「兩塊就兩塊,舀來。」氣憤異常的耀武也別無它法。

辭別天津的耀武經一名遠方親戚介紹,來到上海馬玉山糖果公司當售貨員,工作條件比煙草公司好多了,但是這仍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上海是中華經濟最繁華的城市,其中各種新思維、新思潮都在上海傳播,來到上海後,耀武也接觸了各種新鮮思想,志向逐漸明朗起來。

「**!」一名印度大胡子巡捕邊罵道,邊一腳把一名過馬路緩慢的老太太踢出去兩米多遠。

「大娘,大娘,你沒事吧。」耀武急忙把老太攙扶起來,問道。

「沒事,沒事,小伙子謝謝你啊。」站立起來的老大娘感謝道,她繼續說︰「我大中華之地,居然讓這些長毛鬼來蠻橫無禮地橫行,中華無人啊!」

這種外國巡捕在租界里蠻橫無理,任意欺辱國人的事情是三天兩頭常發生的。

「**you!大丈夫生逢亂世,豈能為一平庸者,當平天下,收台灣,滅倭賊,飲馬東京灣!把你們這些外國雜毛全部趕出中華去!」王耀武挺直胸脯對著那名印度巡捕大叫道。

印度巡捕只听懂了第一句話,不知道王耀武其它是說什麼,但是他被耀武的那股氣勢震懾住了。

當時的中華,各派軍閥連年征戰,卻是為一己私利,搶地盤,撈財物,不顧人民的死活。唯一有希望的革命聖地是廣州,有志向從軍救國的青年都去廣州考黃埔軍校。

耀武毅然決定投考黃埔軍校,投軍報國,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再造共和。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數理化和軍事知識,閱讀先進的報紙和期刊。

1924年多,耀武抵達廣州,通過考試,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

在黃埔軍校,耀武刻苦學習,不懂的不恥下問,許多科目都為優秀。

一年多後,1926年1月,從黃埔軍校畢業後,王耀武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1師3團4連任少尉排長。由于其帶兵得法,作戰英勇,引起了師長何應欽和團長錢大鈞的重視,不久就提拔為上尉連長。

二次東征後,何應欽成立第1軍軍部直屬憲兵營,他也是一個用人唯親的人,以其內弟為營長。但他也知道內弟是有多點水平的人,恐怕難擔重任,故掉耀武去當憲兵營一連的連長,告誡耀武說︰「年輕人,憲兵營關系我軍的紀律和聲譽,帶好這支隊伍至關重要,你很能帶兵,所以特意讓你當第一連的連長,幫助營長把全營兵帶好,好好干,大有前途。」

聰明的耀武自然心領神會,他與士兵同吃同住,要求士兵做到的,他先示範做到。訓練時很嚴酷,但是生活中又很關心士兵,一起談心,溝通官兵間的感情。三個月後,第一連就成為了紀律嚴明,戰力凶悍的隊伍。

當然,何應欽的內弟也不是妒賢嫉能之人,他經常把耀武的優秀表現向何應欽匯報,贏得了何應欽對耀武更多的欣賞。同時,耀武也得到了福州地方法院鄭推事的欣賞,把女兒鄭宜蘭嫁給了耀武。

1927年2月,軍校畢業才一年多的耀武再次升官,被何應欽調到第1軍補充團,任第2營少校營長。

同年8月,補充團參與堵擊賀龍、葉挺的南昌起義部隊,戰功不大。

10月,何應欽調耀武到其嫡系部隊第1軍第22師第4團第3營任營長。

1928年春,他所在部隊參加對張宗昌、孫傳芳軍閥部隊的進攻。

5月1日,日本庇護張宗昌,制造了濟南慘案,蔣介石不敢招惹日本,下令北伐部隊繞道前進,撤出濟南。王耀武有意和日本人一打,但又不得不服從命令。

他在自述中寫道︰我當時十分不願退出,我曾向上級堅請向日寇反擊未準,氣憤填膺,忍痛退出濟南。

1930年3月,耀武被軍長劉峙舉薦為**二團中校副團長。不久,在中原大戰中,耀武屢次建功,升任**第32旅第1團上校團長。

**32旅的旅長是劉峙的佷兒子劉夷(又是任人唯親,好像一直是中國人的通病),劉峙也是希望耀武能像在憲兵營時一樣把該旅帶出來。

老劉說︰「我希望你多幫助劉夷,把32旅整訓得和第1師一樣的有戰斗力。」

有過一次經驗的耀武自然駕輕就熟,把在憲兵營時的那一套再次舀出,貴為上校團長的他和士兵同甘共苦,更是讓大家訓練熱情高漲。

當然,劉夷為人也不錯,在劉峙面前為耀武說了不少好話。

有國民黨三號人物何應欽的欣賞,有軍長劉峙的支持,耀武的仕途應該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更是時勢造英雄,第四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不僅使耀武立下赫赫戰功,還使他得到了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領袖的垂青。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文閱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