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恐怖軍 114訓練軍官(2)

作者 ︰ 火林鵬雲

114訓練軍官(2)

讓蔣委員長將來對全體**說,沒有七十四軍就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國min黨!——張靈甫

官兵們席地而做,有的手上拿個本子,有鋼筆,有的手上只拿一張皺巴巴的紙,拿個鉛筆頭。但是他們都目光炯炯有神,神情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

門板當黑板,豎在牆邊,用粉筆寫了一個大寫的「我」字。

「弟兄們,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字?」張靈甫用馬鞭指著門板問。會識字的一些弟兄紛紛回答道︰「這是一個‘我’字

「對!這是一個‘我’字,你我他的‘我’,我們的‘我’張靈甫滿意地點點頭,「下面,我再把這個字拆開——」說著,又在門板上分別寫了一個「手」字、一個「戈」字,當中間隔一寸空白。

「這兩個字,有的弟兄可能也認識,左邊一個‘手’,右邊一個‘戈’,合起來才是一個‘我’字。中華的文字是象形字,一個字的形狀往往和這個字要表達的意思有關聯。那麼,為什麼‘我’這個字要用手拿著戈、也就是拿著武器呢?大家誰猜得出來?可以站起來發言

關帝廟里響起一陣交頭接耳的議論聲。

「報告旅長!」劉驍從听眾中站起來回答道︰「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就知道︰要想不當奴隸、不被奴役、不被殺死,我的手上就必須要有武器!」

「好!答得好!」張靈甫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目光明亮有力。「我要想成為一個d l 的人、一個不屈從于任何侵略者的人。唯一的前提條件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拿起武器來。保衛自己的生命。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衛自己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小日本人口比我們少、國家比我們小,之所以敢在我們中華橫沖直闖、殺光、燒光、搶光,就是欺負我們手中的武器沒有他們好、沒有他們多、我們的實戰技能沒有他們強,所以我們才連性命都保不住。國家國家,是千千萬萬個‘我’組成的,有我才有家,有家才有國。當一個個中華人全都跪倒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那里會有中華民族的尊嚴和z you?那里會有中華民國的進步和繁榮?」

陳公勇這時從第一排位置上挺身起立。心情激動地插話道︰「本人在珞珈山軍官訓練團受訓兩個月,每次經過‘國立武漢大學’的牌樓(1),看見上至高級將領,下至普通學員,莫不把這一牌樓上的名稱倒過來念,念成‘學大漢武立國’!」

「好!說得好!好一個學大漢武立國!」張靈甫大聲叫好道。講歷史、論古今可是他的強項。他即興發揮道︰「大漢,就是中華歷史上統一了西域、消滅了匈奴的最強盛的西漢王朝。兩千年前,北方的匈奴經常以騎兵擾我邊疆、犯我中原,給朝廷和民眾帶來沉重的災難。當時,由于連年征戰。國力空虛,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想找幾匹同樣顏色的馬都找不到。他御駕親征也打不過匈奴,自己還差一點被生俘,萬般無奈,只得納貢求和,甚至以公主和親來求和,但越是這樣讓步,匈奴反而越猖狂,認為我們漢朝軟弱可欺。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大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多次反擊匈奴,一仗比一仗打得好,後來一直打到貝加爾湖(2)才班師回朝,收復了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匈奴人被打得四分五裂,有的南下歸順了漢朝,有的龜縮到大漠以北的中亞和西伯利亞。邊境和平了幾十年以後,又有一支匈奴賊心不死,犯上作亂,攻我城池,殺我信使。當時,有一個擔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的、名叫陳湯的中級軍事指揮官拍案而起,他向朝廷上書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也就是說︰凡侵犯中華的,哪怕他在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滅了。陳湯最後帶兵西出陽關,徹底剿滅匈奴,把他們首領的頭都砍下來帶回了朝廷。現在,我們就是要向強大的漢朝學習,緊握手中槍,苦練基本功,打到東京去,滅了小日本!把倭賊首領的頭顱都砍了帶回來!」

張靈甫的這一堂政治課,既慷慨激昂,又通俗易懂,感染力和鼓動性都很強,課堂上氣氛活躍,弟兄們熱血沸騰,坐在前排旁听的俞濟時、王耀武、馮聖法等長官連連點頭稱贊。更讓軍座感到十分滿意和舒坦的是,本不善于奉承的張靈甫,在講課中不經意間把俞濟時捧了一下。

他是這樣講的︰「委員長在珞珈山軍官訓練團訓話時說:中華軍隊假如都像五十二軍(3)那樣戰斗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听到這句話,兄弟我是很不服氣的,五十二軍關軍長不怕死,在長城抗戰中流過血,我們俞軍長一樣沖在前,在上海抗戰中掛過彩。五十二軍是正宗的zhongy ng軍,七十四軍都于地方團隊,比待遇我們低,比戰功我們不差。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打勝仗的士兵更不是好士兵,本人希望通過全體弟兄們的努力,在軍座的指揮下,進一步打出我們七十四軍的威風,讓委員長將來對全體**說,沒有七十四軍就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國min黨!」

下課後俞濟時滿臉笑容,對王耀武、馮聖法兩位師長說︰「這個夜校辦得好,符合校長提出「統一意志、集中力量」的精神,全軍各師各旅都要分期分批抽調人員來參加培訓

于是,153旅的夜校變成了全軍的大課堂。

今天夜晚的這堂課,由305團團長盧醒參照德軍模式,講解步兵班從搜索前進到發現敵人、展開攻擊的一系列戰術要領和手勢動作——縱隊隊型︰班長帶著機槍走在前,副班長押尾,隊列間距五步距離,如在不能發出口頭命令的情況下,班長的指揮手勢是單臂水平向前抬起;散兵隊型︰全員錯列排開,班長的指揮手勢是兩臂平舉向前,交叉張開;準備戰斗︰班長的指揮手勢是水平抬起右臂,然後握拳朝上垂直舉起,全班應立即臥倒,準備開火,人員間距一般還是五步。「開火」的手勢為高舉單手,垂直向下擺動;「停火」的手勢為高舉單手,水平擺動;「掩護」的手勢為高舉單手,連續兩次垂直向下擺動。

盧醒才講了一會兒,外面忽然響起緊急集合的哨音,張靈甫隨之推門進來,神情匆忙而焦慮。

「長沙發生大火!全體集合,連夜趕赴長沙救災!」

(1)武漢大學牌樓︰位于武昌街道口,為四柱三間沖天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文革期間,牌樓原字跡被毀,現「國立武漢大學」六字為書法家曹立庵于1983年所寫。

(2)貝加爾湖位于西伯利亞南部,鄰近蒙古,著名的「蘇武牧羊」故事就發生在貝加爾湖一帶,後被俄國吞並。(3)五十二軍︰曾是湯恩伯集團主力之一,參加過著名的古北口戰役、台兒莊戰役和第一次長沙會戰等。首任軍長關麟征、副軍長杜聿民也都是陝西人。在後來全盤皆墨、大廈將傾的遼沈戰役和上海戰役中,該軍仍然兩次頑強反擊,並從海上平安撤退。1980年,關麟征在香港病危,急救過程中,醫生發現他身上疤痕累累,才得知這位老人是抗日名將,幾十年前在古北口血戰中被手榴彈炸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文閱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