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恐怖軍 175貫徹精神

作者 ︰ 火林鵬雲

175貫徹精神

老子帶著你們打敗仗,蔣委員長照樣要槍斃我!——張靈甫

暮色降臨,殘陽如血,湖南大山邊上如瓖金邊的落日,此時正圓,光芒四sh ,刺人眼膜如夢似幻,好不真實。最後一絲殘陽打在地上與萬物融為一體,金光璀璨,吞天沃日。

絢麗的晚霞在天上鋪了一層又一層,把萬山映得通紅。

南岳會議帶給人的震動是巨大的,看來委員長抗戰的決心是鐵定的,所有還存著僥幸心理的將軍們該清醒了。

為及時向部隊傳達南岳會議精神,張靈甫、蔡仁杰一回來就通知全師各團排長以上、師直各部班長以上的官佐連夜開會。大家認為,長官晉升,當然要表示歡迎,所以當他倆一進小禮堂,即全體起立,熱烈鼓掌。陳公勇甚至激動得帶頭高呼︰「恭喜張師長、蔡副師長執掌帥印!」明燦、高敬、常寧等人更是群起響應。蔡仁杰對此急忙擺手,示意大家不要這樣張揚,張靈甫則以他慣有的冷峻目光橫掃會場一眼,然後將手杖橫擱在講台上。見長官臉上毫無喜慶之色,掌聲這才稀落下來。

「有何喜可恭,還鼓掌?當不好師長,老子帶著你們打敗仗,蔣委員長照樣要槍斃我!」接著,張靈甫取下軍帽,喝令全場︰「全體立正,為廖師長、為本師所有烈士默哀三分鐘!」

會場于是一片肅穆。

默哀畢後,張靈甫有感而發,首先從南岳會議的開幕式說起。將他對委座訓示的理解、對前任師長的評價、和對作戰訓練等方面的若干要求娓娓道來。針對性極強。加之音色洪亮,且不乏警句、排比句,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也信手拈來,顯得既有氣勢,又通俗易懂,很是震懾人心。這是他接任師長後對全體官佐的第一次演講,也是他一生中為數不多的長時間演講︰

「南岳會議第一天,委座就和全體同志一起起立。首先向全國死難烈士默哀,然後合唱《國歌》,大會閉幕再唱《義勇軍進行曲》,從今往後,本師也要沿襲這樣的制度,來鼓舞我們的士氣、紀念我們死去的袍澤。

「剛才,大家恭喜本人和蔡副師長,說心里話,升任師長,本人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實無喜可言。委座再三要求大家反省︰抗戰歷經四年。倭寇疲弱衰竭,為何作戰還會失利?蓋因我們的軍隊不如從前。所謂不如從前,並不是說我們的武器差次,也不是說下級官兵退步,而是說高級將領升官太快、地位太高,不求進步、不思學習、目中無人、矜驕自滿,以為什麼人都不能教訓我,甚至驕奢y n佚、走私牟利,平時不能將軍隊練好,戰時定不能將敵人打敗。所以,本人捫心自問,我張靈甫有何德何能方可擔當此任?惟日後刻苦奮勵,與眾弟兄同進退、共生死、建功立業耳!

「本次會議上,委座專門以曾文正為例,說明虛心好學之重要。委座說,曾文正當初治軍平亂,屢敗屢戰,仍忠貞自效,最後轉敗為勝,並沒有旁的秘訣,就在于他肯學習,肯研究,不惜虛己下人,不吝隨時請益,自己雖貴為統帥,但對幕僚秘書畢恭畢敬,尊之如嚴師,視之如錚友,主官如此虛心接納,部將當然忠誠愛戴,以道義相扶持,以氣節相砥礪,以學問相輔益,掃蕩長毛的事業自然不會失敗。

「人要謙虛,不可狂妄。當然,我們是軍人,軍人要有軍人的豪氣,倘若別人問︰能不能打勝仗?你不必謙虛,說自己不能,說自己帶兵、練兵、作戰樣樣都不行。所以,軍人的豪氣當是目中無敵人,而不是目中無人。廖師長作戰英勇,且能武能文,堪稱一員儒將、虎將,但自視甚高,易發牢s o,常與軍座鬧別扭,不听指揮,撈刀河之戰甫一失利,即負氣出走,將個人意氣置于戰場紀律之上,一世英名如此斷送,委實可惜。在座諸位,請捫心自問,有無蔑視長官、中傷他人、甚至抗令不從之類等舉動?委座訓示︰對長官信仰、對部下信任、對自己自信,有此堅定之信仰——」張靈甫以手杖擊敲講台,神情凜然道︰「我們全體才能精誠團結、戰力堅強!」說著,他順手將右額前一綹劉海一扒,語鋒一轉,說起了三國故事。

「周倉效忠關公,關公效忠劉備,不為威武所屈,不為金帛所動,不為權色所誘。所以,精誠團結,貴在忠義,義不負心,忠不顧死張靈甫加重語氣強調道︰「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本人當和蔡副師長一起竭忠盡能,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按照委座訓示,從部隊的組織、訓練到教育各方面,切切實實作一番檢討和改進

張靈甫整整講了一個小時。

蔡仁杰則站在他身邊,也整整站了一個小時。

會議進入尾聲,張靈甫和台下弟兄的一段對話,不經意間引起哄堂大笑。笑話的起因是他在最後闡述治軍方略時,引用了兩段諸葛亮的名言︰「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軍火未燃,將不言寒;軍幕未張,將不言困;暑不揮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孔明又曰︰善將者,養兵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喪之,饑者舍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

蔡仁杰插話道︰「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對!」張靈甫頜首繼續自己的思路說︰「上下同y 者,勝。今後,弟兄們有何見解、有何困難,但說無妨

話音剛落,常寧就在台下起身︰「報告師座,本人有話想說

「好,請講

「我們北方士兵吃不慣大米,那飯粒一顆顆比槍子還硬

「那就吃軟飯嘛,本人就喜歡吃軟飯張靈甫月兌口而出。哪知台下傳出一陣竊笑聲,笑得他莫名其妙,心想自己沒說錯什麼呀。他的胃不好,當年在西安求學時,為臨摹文廟的碑帖,專注得常常饑一頓飽一餐,落下胃病,更沾不得硬米飯,只能吃有助于消化的面食,但南方的小麥卻不多見,炊事班總是盡量跟他把米飯蒸得很軟和。所以,張靈甫理直氣壯地反問一句︰「吃軟飯難道不對嗎?本人提倡大家都吃軟飯!」

這一下全場暴笑,連剛才想笑又不敢笑的常寧,更是笑得肚子抽筋,蹲在地上直叫喚︰「哎喲哎喲,我笑不得、笑不得了

一直肅立在他身邊的蔡仁杰,也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個書生氣十足的老伙計呀。湊著他的耳邊,把「吃軟飯」的另一層含義作了一番解釋。

「你看看你們,平時腦子里都裝了些什麼,何不裝些高尚的文章、雅致的情趣?」張靈甫哭笑不得,把額頭上的那綹劉海又向右邊一扒,然後拎起手杖,向前一揮︰「散會!」

從此,張靈甫那扒劉海的經典動作、「吃軟飯」的反問句式,成為弟兄們茶前飯後津津樂道的傳統劇目。「吃軟飯難道不對嗎?」模仿這句話的時候,還要左手叉腰,右手一扒額頭。接著,從這一句話,又延伸出另外一些曖昧的反問句︰「吃豆腐難道不對嗎?」回應者則一本正經地說︰「本人提倡大家都吃軟飯、都吃豆腐!」

在五十八師,還有一句經典名言,那是蔡仁杰發脾氣時的口頭禪︰「你姆媽個侉子!」也讓弟兄們津津樂道。這句粗口,武漢人常掛嘴邊,意思就是「你娘的大腿」。蔡仁杰發起脾氣來,就好這一口,話雖粗,倒也不太邪。有趣的是,若用北方話說「你姆媽個胯子」,則南腔北調,十分搞笑。

當兵打仗,可能下一個時刻就光榮了,爆些粗口,也能舒緩一下壓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第一恐怖軍最新章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文閱讀 | 中華第一恐怖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