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三百一十六章 梁思成之死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一道血液潑灑在梁思成的臉上,只見他瞪大著眼,臉上的溫熱似乎令他找回了一絲神智,可帶來的卻是絕望。而漢明的麾下,見漢明被韓世忠砍死,不但沒有憤怒,反而各個都是懼怕敬畏,紛紛放下兵器投降。

「太尉大人,放下兵器,投降吧如同戰神一般的韓世忠轉過身子,目光冷然地望著梁思成。他並無忘記,當初就是面前這個人害死了他視如師長的劉延慶。

「慢!韓將軍,可讓我與太尉大人說幾句話?」這時,秦檜從走趕來,笑容可掬地問道。韓世忠眉頭一皺,沉吟一陣後,還是點了點頭。秦檜遂邁步走向梁思成。梁思成見了秦檜,立即氣得又是渾身打顫,手中刀柄擰得死緊。

須臾,秦檜靠近了梁思成,周圍的人都緊緊地看了過去。不過秦檜卻有意壓低聲音,輕聲道︰「太尉大人,看在你待我有提攜之恩。我便再教你一計。經過今夜一事,你反叛罪名便難以洗刷,不但遺臭萬年,你家人更難免一死。不過若你當場自刎,我倒可以勸說蔡相和汪少傅,只定你個畏罪自刎的罪名。如此一來,起碼你的家小還能保住性命

秦檜聲音把握得很好,其他人都是隱隱斷斷續續地听到一些,只有梁思成听得清楚。梁思成听罷,面色劇變,忽然眼發凶光,擰刀猝地發作。不過秦檜卻早有準備,身形一躍,饒是如此,還是被梁思成這一刀逼得連退數步,幾乎摔倒。

韓世忠見梁思成忽然發作,以為他要拼死搏命,大喝一聲,正欲趕去時。梁思成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地動舉,只見他即轉刀望自己咽喉上一捅,頓時血流如泉,人已死絕。

韓世忠瞪大了眼,看著梁思成倒在血泊之內,猛地轉眼瞪向秦檜。秦檜卻是毫不理會,快步邁過梁思成的尸體,趕到樓台之內,向汪伯彥拱手拜道︰「小吏營救來遲,令少傅大人受驚,實在該死

「哼。秦檜看來你這些年成長了不少啊汪伯彥板起臉色,或者是要掩飾自己剛才的?才的窘相。

秦檜听了,畢恭畢敬地連忙答道︰「那也是少傅大人昔年教授之恩,小吏一直謹記在心,不敢有忘

「好。也不枉老夫在蔡相面前替你說好話秦檜听話,忙拜禮謝過。原來,秦檜曾經在汪伯彥座下學文,乃是汪伯彥的徒兒。汪伯彥門生眾多,不過他卻也無料到其中並不起眼,家境平凡的秦檜能得到當朝權勢最為龐大蔡京、梁思成的賞識。不過如今梁思成已成過去,朝廷以蔡京一支獨大,此番秦檜立下了不少功勞,想必日後將會飛黃騰達。最可怕的是,秦檜不過才三十歲出頭,如此年輕的他,日後會達到什麼位置,實在難以計量。

汪伯彥一時腦念飛轉,面色一斂,道︰「你竟然還記念老夫教授之恩,日後便與昔年那樣稱老夫做老師。你我師徒可攜手,在蔡相麾下共建一番功業

秦檜聞言,雙眼一亮,連忙答謝︰「學生定謹遵老師教誨,一切听老師安排

就在汪伯彥、秦檜師徒兩人談話間,韓世忠麾下人已把場地清理干淨。韓世忠遂領諸將趕來向汪伯彥問候。汪伯彥也恢復以往嚴苛的神情,微微頷首,與秦檜投去一個眼色後,便說倦了要回去歇息。韓世忠派人相送,也教呼延通帶弟兄們回去。

而聰明絕頂的秦檜,似乎也猜到韓世忠有話要與自己說,正好汪伯彥剛才也有示意,便留了下來。

須臾,樓台內只剩下秦檜和韓世忠兩人。韓世忠面無表情,緩緩轉身,望向秦檜,冷聲諷刺道︰「秦大人料事如神,韓某當真佩服啊

秦檜听話,淡然一笑,不緊不慢道︰「韓將軍謬贊了。再說韓將軍如今已是正三品正侍大夫,明日之後更是十萬大軍的統率。大人兩字,秦某實在不敢擔當。♀若是不嫌棄,直呼我名便好

「秦檜~~p給我把話扯開~~!!」驀然,韓世忠暴聲一喝,如同頭發怒猛虎。秦檜面色一變,眼楮不由眯了起來。韓世忠冷哼一聲,即道︰「你能料先今夜之事,是因為根本就是你在後教唆梁太尉!!可你卻早投向了蔡相那邊。我看今夜你給我那密諭,恐怕也是蔡相為你討來的是吧!!?」

秦檜听後,面色微微一變,笑道︰「韓將軍說的什麼話?秦某怎麼都听不懂?」

「哼!韓某平生最痛恨就是你這種自私自利,不忠不義的鼠輩。秦檜你一開始便打著左右逢源的意思,像你這種鼠輩,只要哪里有利,便往哪里去鑽,毫無忠義可言!!總有一日,你還會做出些叛國害民,誣害忠良之事!!」韓世忠步步逼緊,凶戾的虎容幾乎貼在了秦檜的臉上。

而秦檜依舊一副笑容可掬的神色,淡淡道︰「韓將軍放心,秦某定會將你今夜之話謹記在心,日後時刻提醒自己,絕不敢行差踏錯。否則有個萬一,秦某可就要死在韓將軍手下了

韓世忠緊咬鋼齒,虎目內流轉著赫赫殺光。他有一種直覺,那就是面前這個弱不禁風的書生,日後很可能將會成為堪比甚至還會超越奸相蔡京的大奸臣,如此禍物定要趁早鏟除!

或者感覺到韓世忠的殺意,秦檜退後幾步,拱手拜道︰「蔡相有幾句話,命小人傳與韓將軍

韓世忠一听,眼中殺意不禁收斂,冷道︰「說!」

「蔡相有言,燕雲十六州本屬我漢族之地,寸土不可相讓。如今燕雲局勢正亂,金人與賊軍幾番惡戰,正處休戰時刻。此正乃我大宋取回燕雲十六州的大好時機。再有,燕京乃燕雲之地的門面之地,若能先取燕京,我軍必定士氣大震,勢如破竹。還望韓將軍速做準備,待中秋過後,從居庸關發兵進軍,早破燕京,不負聖望!!」秦檜疾言厲色,徐徐而道。

韓世忠听後,不由面色一變,皺眉喝道︰「不可!再過幾日便是中秋,我軍剛換主帥,正需重整分編。再有梁太尉之死一經傳出,定然軍心潰散,其舊部心月復也會心含怨氣。而燕京叛軍士氣正高,如若我軍急促起兵,必敗無疑!!」

秦檜聞言,心頭一緊,細想一陣也是有理,雖然此事與自己無關,但此下韓世忠對自己怨氣正深,也不妨賣個人情。秦檜想罷,遂道︰「韓將軍所言有理,待明日我與少傅大人細談此事,再與蔡相稟明

韓世忠重重頷首,望向秦檜的神色也有了一些變化,道︰「這十萬大軍不但是我大宋的子民,更是花費我大宋許多錢糧、心血才打造出來的軍隊。如今國庫窘困,又有外敵反賊之患,大宋已無力再打造另外一支十萬大軍,因此每個士卒、將士的性命都是十分寶貴,還望秦大人與少傅大人說明利害。韓某先是歇過來

韓世忠拱手一拜,秦檜連忙扶住,道︰「韓將軍忠肝義膽,對大宋忠心耿耿,秦某自愧不如。你放心,此事我定會辦妥

秦檜心知韓世忠對自己如此客氣,完全是看見這十萬大軍的份上,不過他也沒有拆穿。兩人客氣一番後,便各自離去。

「這叫秦檜的男人,雖無良知,但卻有幾分眼界,能夠看出深淺。這起碼比起那些不學無術的陰險小人要好。哼韓世忠望著秦檜的背影,冷聲哼道。

次日,梁思成畏罪自刎之事傳出,三軍動亂,騷動不已。韓世忠率麾下諸將,安撫各軍,暫時鎮壓。

另一邊,秦檜也正和汪伯彥商議要事。汪伯彥本覺得韓世忠是因為這叛軍首領是他曾經的同袍,顧念舊情,不肯出兵,以為韓世忠所說的都是借口,大怒不已。秦檜見狀,請汪伯彥登上關上樓台。汪伯彥雖疑,但還是依了秦檜。而當汪伯彥見得關內還有關外諸軍亂狀,十萬大軍亂成一團,吵雜不已,喝問嘶吼聲不斷,隱約還听到有人為梁思成喊冤,若非韓世忠還有他的部署震住,恐怕會生出不少禍端,不由臉色連變。

「老師,此事還是要與蔡相說明利害,否則若韓世忠敗下,老師恐怕也會遭到牽連秦檜畢恭畢敬,拱手而道。汪伯彥听話,即答道︰「你所言是理,老夫這就飛鴿傳書,報予蔡相。你教那韓巨虎這些日子捉緊安撫諸軍,千萬不能出任何亂子!!」

秦檜聞言,神色一震,遂領命告退而去。韓世忠听說汪伯彥願意上書勸說蔡京,也是一喜。

約是七、八日後,蔡京傳回消息,予韓世忠一個月的時間,整頓分辨大軍,一月後必須出兵攻取燕京,又命汪伯彥為監軍,秦檜協助左右。

一個月雖然也是倉促,但韓世忠也不敢再有奢求,即命呼延通、董旻、蘇德為將軍。呼延通領兵一萬,其中三千騎軍、七千步軍。董旻領軍二萬,其中五千騎兵,一萬五千步軍。蘇德領軍三萬,其中騎軍七千,二萬三千步軍。韓世忠自率剩余四萬大軍,其余將校于四軍分配,遂開始分編、操練。

話說,在燕京城內,中秋過後已是第五天了。這日,鄧雲听說梁思成于居庸關內畏罪自刎,麾下大軍由大將韓世忠暫時接領。如今韓世忠正分編大軍,日夜操練,疑似要攻打燕京。

鄧雲心知韓世忠厲害,即召麾下文武前來商議。

「這韓世忠我曾與他有幾番作戰,絕非尋常宵小之輩。此番坐擁十萬大軍,若果真殺來燕京,恐怕必有一番惡戰耶律亞虎听鄧雲說罷,不由面色一緊,凝聲而道。

「韓大哥不但驍勇過人,且精通兵法,智勇雙全。昔年因受奸人壓制,未能得以遷升,如今成了十萬大軍統帥,勢如吞天。所幸他接納此軍不久,恐怕還需數月整頓,方可出兵。在這些時日中,我等大可速做防備,以備戰事鄧雲神色肅然,沉聲而道。

「主公所言是理。話說城西十數里外有一處山地,叫做天盆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更是居庸通往燕京的必經之地。主公可立即派人前往打造一座城寨,教那韓世忠知難而退!!」耶律亞虎疾聲而道。鄧雲听了,不由神色一亮,喜道︰「竟有如此險地?那實在是天助我也,速速帶我一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