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綱授教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而宋軍那出戰小將,正是韓彥直。(八?零?書?屋)韓彥直見陸文龍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無堅不摧的鋒芒,不由心頭一驚,忙抖數精神。

驀然,陸文龍大聲一喝,驟馬便起。韓彥直也不怠慢,即飛馬迎住,手中長槍舞得密不透風。陸文龍雙槍卻是更快,或掃或刺或挑或搠,竟將韓彥直死死壓制住。

「嗷嗷嗷~~!!戰~~!!」韓彥直嘶聲大喝,渾身氣勢驀然暴漲。陸文龍面色微變,見他槍速忽然加快,手里也不敢怠慢,奮勇迎住。

這時,兩軍陣內驚呼不斷。由其是徐慶身邊那幾個魁梧大漢,噤如寒蟬,他們也非鼠目寸光之輩,這下一看韓彥直的雷厲攻勢,心里已經明白,自己絕非其敵手。徐慶是不想他們犧牲。

而在宋兵陣內,包括韓世忠在內,一眾將士都是面色驚異,韓彥直的本領,眾人是心知肚明,若非超一流的將領,絕非韓彥直的敵手。可蠻軍那小將,看上去不過十四、五歲,竟能與韓彥直殺個不相上下,而且還稍佔一絲上風。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越殺越快,越殺越猛。梁紅玉遂向董旻投去眼色,董旻會意,立即閃出門旗之外。

就在此時,韓彥直忽地虛刺一槍,回馬望陣里便沖。陸文龍初出茅廬,正欲表現一番,哪里願意讓韓彥直逃走,忙策馬追去,口中大喝莫走。

驀然,一聲弓弦震響,‘啪’的一聲,陸文龍定眼一望,見冷箭射來,口罵卑鄙,右邊銀槍驟起,竟及時打住了冷靜。此時,韓彥直早就回馬來戰,挑起道道槍花。陸文龍毫不慌張,左手金槍迅疾揮動,將韓彥直的攻勢一一抵住。董旻見一箭不中,正欲射第二箭時,徐慶已率諸將來救。♀韓世忠大吼一聲,亦率諸將,奔馬殺出,于是兩軍混殺起來。

陡然,一匹快馬趕入,徐慶听說有一部宋兵快騎,正繞路奔往烏國小城。徐慶聞報大怒,一見陣前的韓世忠,便是怒罵不止。韓世忠听了,不怒反喜,大笑連連。徐慶無心戀戰,迅速撤軍,被韓世忠率兵從後掩殺,死傷不少。

另一邊,話說楊再興正攻城池,忽然城內一彪人馬趕出。楊再興速命左右莫要開火。等那一彪人馬趕來,竟是劉永超派人來投。楊再興听話大喜,立馬命前軍入城。劉永超也依約打開城門,韓青、韓常二將遂率前軍進入。

不一時後,前軍盡入。楊再興正欲押後軍前往時,驀然一部輕騎從後殺來。楊再興一時無備,營中大亂。蘇德尚不知劉永超已投蠻匪,只顧率兵拼命廝殺。

與此同時,在城內的韓青、韓常听到城外殺聲大震,以為中計。

「天殺的狗賊~~!!竟敢使詐~~!!」

盛怒的韓青,拔刀就砍。可憐劉永超根本不知什麼回事,也沒想到韓青忽然出手,哪里躲避得及,頓時被韓青一刀砍成兩半。劉永超麾下將士,見韓青忽然出手,立即紛紛拔出刀刃廝殺。韓常見勢不妙,連忙引兵撲上。

霎時間,城內又是一片殺聲涌起。正在營內廝殺的蘇德,听的城內殺聲傳來,頓時面色一變,急忙命麾下在營內燒毀輜重、軍器,然後速速撤去。有一隊騎兵正好趕到蠻兵堆放**的營地,好幾十個火把一扔,頓時連陣轟鳴暴起,一大片一大片火浪如同翻江倒海般炸了開來。

不少蠻兵逃之不及,被火浪吞噬。♀蘇德立即趁亂逃月兌,剛退出營地,忽然聚得心揪膽寒,一股極其可怕的氣勢,如同盤山一般壓了下來,急忙回頭一望,正見一面烈火巨豹相勢,嚇得面色大變。

「嗷嗷嗷~~!!!小賊,若被我擒住,看我不把你碎尸萬段~~!!?」

那飛馬追來的將士,正是楊再興也。只見楊再興滿臉猙獰可怕,縱馬狂奔,快得如同一道迅雷。蘇德心中害怕,還未回過神來,楊再興馬快,倏地殺到,手中盤龍赤紋槍望其背心就刺。蘇德連忙擰槍擋住,‘ ’的一聲巨響。盛怒之下的楊再興,爆發出來的力量,足以令鬼神懼怕,一槍蕩開蘇德的槍支,轉槍遂是一掃,如同巨豹撲來,蘇德驚呼一聲,便被一槍掃落馬下,滾翻而去。蘇德麾下幾個部將看得眼切,連忙來救,卻被楊再興紛紛飛槍刺落。隨即一隊蠻兵趕來,迅疾便將蘇德擒住。蘇德部下雖想來救,卻又怯于楊再興之威,不久蠻兵紛紛殺來,最終還是選擇狼狽而逃。

楊再興速命麾下幾個將士前去城下助戰,韓青見援兵殺到,速速打開城門。劉永超部下戰死大半,剩下的都投降了。于是楊再興連夜拔寨而去,先是佔了烏國小城。

另一邊,韓世忠也听說了烏國小城被破,麾下大將蘇德被擒的消息,正是大怒不已。

「蘇德素來謹慎,豈會如此輕易被擒?莫非蠻匪早有準備?」董旻面色黑沉,雙眼發紅,不過還是在壓制著怒火,冷聲而道。

「非也。听回來的將士報說,當時听得城內殺聲大作,蘇德不敢戀戰,撤走時被楊再興追上,不敵敗下,方而被擒。可據前番細作所探,烏國小城起碼還能抵擋一陣,豈會如此之快被蠻匪殺入城內?除非!」

梁紅玉分析說道,話音一頓。韓世忠冷笑應道︰「除非那劉永超畏死投敵,獻了城池。那時,蘇德剛好殺到,城里蠻匪以為是計,便忿起奪城!!」

韓世忠一言道出究竟。眾人听罷,都是紛紛變色。董旻眼神黯淡,嘆道︰「這些年來,我大宋將士越來越沒有血性,一旦到了危急之際,大多會棄戈投敵。此等風氣,若再蔓延下去,大宋難保矣。」

其實眾人心中卻都明白,這種風氣之所以會盛行,全因這些年來大宋朝廷一直都是以懦弱示人,昔年為了和金人和議,不知送去了多少金銀珠寶,輜重軍器。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宋朝廷如此,其麾下將吏便更不用說了。

「莫非大宋氣數當真盡也?」想到此,韓世忠心中那股無力感更加厲害。韓世忠連聲嘆氣,一時間不知說什麼是好。

梁紅玉尚能保持幾分冷靜,速道︰「事到如今,此處已不可久繼,當速速撤軍,退回應州,一邊速做防備,一邊報予朝廷,說明厲害。」

「也只好如此。」韓世忠把頭一點,遂是應下,連夜撤軍退走。徐慶得知後,也無派兵掩殺。待韓世忠退出雲州邊界,遂與楊再興一同迅速穩固雲州,安穩民心,同時又派流星馬報予鄧雲。

話說,趙桓得知雲州被奪,劉永超畏死投敵,大怒不已。而且一開始金人說好會馳援雲州,卻遲遲未有發兵。趙桓因此,對秦檜連番喝叱。秦檜見趙桓大怒,暫不敢多言,諾諾退下。

原來,就在數月前,秦檜勸說趙桓與金人聯手,畢竟一旦蠻匪佔據了雲州,很有可能便會攻打太原。趙桓听說也覺有理,得到金人回復,說願意馳援雲州,方教韓世忠進往烏國小城助戰一同對付蠻匪。

李綱跨步而出,面色慨然,喝聲便道︰「老臣前番便屢屢勸說,說這金人乃豺虎之輩,豈會出兵相援!?可陛下卻要相信奸臣讒言,以致雲州落入蠻匪之手。如今蠻匪佔了雲州,但若開始向應州進軍,恐怕無需多久便能殺到河東界內!而大宋如今北有大金,南下又有賊寇作亂,如何能擋住蠻匪的大軍!!?」

趙桓一听,經李綱這一提醒,頓時面色大變,連忙道︰「李愛卿可有計議!?朕此番定會深思熟慮!!」

趙桓就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急聲喊道。自從他登基做了這個皇帝,大宋的局勢卻並無好轉,反而是愈加的混亂。當然,趙桓雖然才能平庸,但起碼不像他那老子趙佶,對書畫、怪石等旁門左道,沉迷如痴。趙桓也有雄心,想要治理國家。李綱等忠臣也看出趙桓這份志氣,竭力助之。

哪知,自從趙桓鏟除了蔡氏一族後,眼看國家漸漸有復蘇之勢,卻又開始日日笙歌,沉迷于酒色,親近秦檜一派奸臣小人,對李綱等忠臣漸漸疏遠。

這下蠻匪忽然出兵,可謂是給了趙桓當頭一棒。趙桓剛當這個皇帝不久,正是享受著這做天子的痛快,自然不想做亡國之君。

「誒。」李綱見趙桓這才醒悟,竟當眾搖首嘆氣,一副失望之色。趙桓看了雖然心中不快,但如今有求于李綱,自沒有加以喝叱。

「哼!!這老匹夫是越來越目中無人,若非看來你還有幾分本事,朕早就斬了你的人頭!!」

趙桓眼里露出幾分怨毒之色,不過很快就一閃而過。但就這一剎那,卻被秦檜捕捉到了。秦檜低著頭,眼珠子一轉,不由冷笑起來。「老臣以為,那匪首鄧雲,畢竟是我大宋子民,兼之出身庶民之家,若是朝廷願以王佐大義相召,封以王侯之位,其必感激不盡,願為宋所驅馳。竟如此,陛下何不下詔,封鄧雲為燕侯,就如當年朝廷招安梁山泊好漢討伐方臘、西夏,使其為大宋之利刃,鏟除金國。另一邊,老臣以為曹榮並不足以討伐江淮亂賊,可命宗澤為帥,出兵征討。以宗澤聲威,可以仁德而服之,如此一來,那王善必願投之。即時其麾下七十萬賊寇,皆為我大宋所用,豈不是好!?」最快閱大主宰,盡在,歡迎登陸閱讀全文!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