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四百六十六章 燕雲之王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霍銳把口一張,便是說個不停,眾人听著,不由都露出苦惱之se。唯有徐慶還是氣定神閑的樣子,抿了一口茶後,淡淡而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大家也莫要如此多心,待會等大哥來了,與他光明正大的一說,就說此乃我等弟兄還有燕雲數百萬百姓之盼,他定會答應!」

徐慶的話,說得卻是胸有成竹,在他旁邊的黃機密似乎也認為如此,笑道︰「徐公所言是理。主公素來愛戴百姓,從他在雲州與那曹氏父子所言之‘國’論,便可知得,在主公心中是以百姓為本,而立以天下。有百姓的地方才是天下,百姓所能生計的地方才是國家,百姓所盼的帝君,才是這一國之主!!」

黃機密說話間,不由露出敬佩之se,這一番‘國’之大論,實在是jing闢無窮,他後來深究幾番,還修以文表準備宣告天下。

就在此時,後堂忽然傳來一陣笑聲,令眾人不禁紛紛面se一緊。

「哈哈哈~~!諸位弟兄似乎談得正喜。明ri便是中秋佳節,難得人齊,諸位弟兄明ri可都要喝個痛快,好好一聚舊情!!」

話音剛落,便見一身材並不算是高挑,長得壯實健碩,相貌也是平凡,但卻有一雙凌厲如鋒般的刀眸,正是鄧雲。

眾人見了,連忙紛紛拜禮。鄧雲一拜手,口說不必多禮,旋即走上正zhongyang的大座,金刀跨馬般坐下,笑道︰「適才隱約听諸位兄弟似乎要有要事與我商議,都是自家兄弟了,不必客套,快快說來。說完,我等便去喝酒宴,這ri子我只顧著陪我那對小祖宗,可是冷落諸位弟兄了!」

鄧雲此言一出,梁興頓時面se一震,走出拱手稟道︰「主公,數ri前,忠義軍的細作從汴京飛鴿傳書,傳來急報,說那趙桓已派張叔夜在河東增兵,兵力足有二萬。這張叔夜非尋常之輩,昔年梁山好漢便是被他討滅,西夏如此強盛,也屢屢敗于此人之手。若是此人率兵來攻,暗里大宋又與金人再次聯手,燕雲危矣!!」

梁興說得神情激動,一臉急切之se。♀鄧雲卻不見得賣帳,仿佛好像早知此事,微微頷首一點,並無做聲。楊再興見狀,一皺眉頭,速向黃機密投去眼se。

黃機密會意,遂便起身,凝神聚se地肅然而道︰「如今正是燕雲危急存亡之秋,我以為只有聚合眾心,團結一致,方能逢凶化吉,渡過此劫難,保得燕雲這數百萬百姓無失!!」

鄧雲听了,淡淡一笑,道︰「我龍蠻義軍麾下,素來以團結著稱天下,為了同袍弟兄,我龍蠻義軍的兵將甚至可以擋刀。此事已傳遍天下各地,軍師豈會不知耶?」

「可僅僅于此,還是不夠的!我以為此番不但要軍隊團結,還需要民心一統方可!!」黃機密跨出一步,雙眼發亮,與鄧雲對視著,凝聲而道。

「莫非我鄧雲已失民望?」鄧雲雙眸一亮,又是一句反問。急xing子的楊再興和牛皋都听不下去了,正yu起來說話。哪知有一人卻比他們都早,鄧雲話音剛落,便已站起說道。

「大哥雖有民望,但燕雲百姓如今卻猶如浮萍,要的是一個正名!!一個國度的正名!!大哥前番有過一番‘國’論,如大哥所言,如今的燕雲已有一國之實,卻無一國之名,百姓又豈會安心生計!?」

徐慶赫赫震詞,話一說完,眾人紛紛站起,齊齊跪拜在地,拱手齊聲道︰「盼主公依民心眾望,設以國度,以安撫燕雲數百萬百姓之心!!我等必將效以死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陣陣聲浪,猶如洪chao,不斷地沖擊起來,震得整座府宅都震動起來。頓時整個天賢府內的僕從、下人、婢女都停住了手上的活,各個驚異之中,卻很快露出了欣喜之se。

「盼主公依民心眾望,設以國度,以安撫燕雲數百萬百姓之心!!我等必將效以死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盼主公依民心眾望,設以國度,以安撫燕雲數百萬百姓之心!!我等必將效以死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須臾,在天賢府外,響起一陣陣嘶喊聲,听這聲chao之巨大,便能听出每個喊話的人都是意志堅定,而且這聲勢還不斷增大,看來有不少百姓也趕了過來。

一時間,一陣陣聲chao,蓋住了所有的音se,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這一席話。

鄧雲長吁一聲,默默地看了眾人一眼,遂是站起了身子,望府外走了出去,黃機密見狀,頓時大喜,連忙拉著還未反應過來的牛皋一同追去,此時其他人似乎都反應過來,各個一臉狂喜之se,跟在鄧雲身後。

待鄧雲趕到大門,門外一眾大小將校、文官都跪伏在地,後面各條街道上,都是一望無盡的人群,竟都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就這一陣間聚集了近有十多萬人。

「黃算子,如此大的陣仗,你這回可真是下了苦心!!」鄧雲的話里帶著幾分怒氣,他素來低調,而且不願肆意驅使百姓,把百姓當做愚昧的傀儡。這下眼見聚集了如此多的人,不但沒有歡喜,反而有些惱怒。

黃機密卻是冤枉,連忙道︰「主公息怒。這可冤枉。我只是通知各地的將士官吏,百姓卻非我暗里聚集。或是這些百姓見這麼多人聚在天賢府外,以為有事,都來看望。一听諸位勸主公稱王立國,都不約而同附和,可見主公真是深得民心啊。」

鄧雲听黃機密有幾分討好獻媚的嫌疑,冷哼一聲,不過面se也好了幾分,遂一震面se,忙命一干官吏、將士起來,還有門外數之不盡的百姓。

這些百姓里,有漢族、遼族,孩子少年,青年大漢,還有老幼婦孺,听話卻都不肯起身。跪在前頭的霍銳,扯著聲音一喊便道︰「大哥若不答應,實乃有失眾望,如今燕雲危難當前,眾人都盼大哥稱王立國,統率燕雲軍民,擊破宋、金。若大哥不願,豈不寒了眾人之心!!?」

吉青雙眼泛光,霍銳話一說完,急便接話道。

「大哥!!燕雲本是戰亂之地,若非大哥這些年坐鎮燕雲,大行推舉良策,燕雲豈有如此榮光,百姓豈能得以生機!?大哥仁德無量,乃是仁君,我等都盼望追隨你的左右!!」

「我等都盼望追隨燕侯左右!!」

「…」

再一次的聲浪如chao,鄧雲不禁仰頭看望蒼天白雲,腦海中忽然晃過這些年一幕又一幕,漸漸地他的雙眼的光芒更是堅定,終于鄧雲跨出了第一步。

靖康六年,中秋佳節。鄧雲在麾下一眾弟兄、官將的擁護下,還有十數萬百姓的推舉下,正式在燕京稱王。

鄧雲在寶靈寺設以祭壇,更請得主持方丈頓空大師,為他主辦。據說當時來參加觀禮的百姓足有百萬人之多,其中燕京百姓佔了一半,其余人都是從鄰近更州府趕來的。鄧雲登壇宣以文表,所說正是他前番與曹氏父子之‘國’論,百姓听之無不感動,紛紛跪拜,恭聲如chao。鄧雲麾下一眾文武,都跪于壇下听候封賞。

其中,鄧雲先定國號為燕,設以康熹元年,封其妻紅纓為東宮王後,耶律鳳仙為西宮王後,黃師兒、秦氏姐妹花等妻妾皆封為妃嬪,其子鄧如龍為世子,其女鄧雪嘉為昌平公主。再封麾下群臣,其中徐慶、楊再興、牛皋、耶律亞虎四位雲虎上將分別為東虎、北虎、南虎、西虎四大虎侯。黃機密為太傅。唐福遼為工兵總督。霍銳、吉青分別為燕京總兵、符節。余化龍為雲州尹,羅延慶則為雲州總兵,兩人共同鎮守雲州。呼延通遷升為驃騎將軍,曹榮、曹寧父子亦得以將軍之位,千戶侯。還有其余將士一律皆得以封賞,便不一一細說。

眾人听賞,一一拜謝而退。百姓遂是齊聲高呼萬歲,喊聲震天動地,響徹天地。燕京各道城門,各發起龍火炮三十六響,以作慶賀。當夜,鄧雲大宰牛羊,在燕京城內擺遍宴席,許多商家酒樓,也一同慶賀,免費招待。這一夜,燕京城內歡聲笑語,響個不絕,隨處都是一片其樂融融,歡喜之境,充滿了無盡的生氣。

話說,鄧雲在燕京稱王,定國號為‘燕’,消息不久便傳回汴京。趙桓得知大怒,速派張叔夜率領五萬jing兵攻打雲州,同時又命秦檜前往太原,與金人商議聯合之事。丞相李綱連番勸阻,說明厲害,說鄧雲稱王,還不過是一介番王,若願忠于大宋,尚可讓其附庸,以來對付金人。但若是出兵伐之,兩國再無轉機,將來便是勢如水火,當要三思。

李綱的意思,還是盼望趙桓能夠招安鄧雲,竟然他想稱王,便讓他稱王就好。而李綱對鄧雲其實並無好感,一心只是利用。哪知趙桓卻不願听,還以為李綱三番四次替蠻匪說情,與之有所私通,大怒之下,竟把李綱的官職免了。李綱再次被罷官,但臨走前還是憂慮大宋,再勸趙桓千萬不能相信金人,只有利用燕賊討之,才能保得大宋安然無恙。

數ri後,張叔夜正式朝雲州進軍,此時韓世忠尚在西北安撫百姓,听說鄧雲在燕京稱王,一問來龍去脈,暗恨趙桓無能,激怒了鄧雲,以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如今還派兵攻打,只恐張叔夜非其敵手,又擔心金人會從太原出兵,急傳流星馬趕去汴京報說,懇請回軍汴京駐守。

趙桓本也有意召韓世忠歸來,卻听秦檜一說,韓世忠與鄧雲兩人私情甚好,此下正是討伐燕賊之時,但若韓世忠有個歹心,如之奈何?

趙桓一想,也覺是理,便依了秦檜的話,拒絕了韓世忠。同月,在相州的宗澤也發書yu領兵前來駐守,趙桓也是不信宗澤,命他不可妄動。

且說,就在張叔夜領五萬jing兵朝著雲州進軍的同時,金帝吳乞買表面上雖然與大宋再次議定,將會暗中出兵相助。哪知就在數ri後,吳乞買命斡本、斡離不、金兀術各引一路大軍,每部兵力五萬,號稱二十萬大軍,忽然從平陽殺向了河東。

卻說與此同時,張叔夜已率兵殺到雲州邊境。余化龍听說宋兵殺來,立即與羅延慶商議,一邊通報回燕京,一邊率兵出戰。

康熹元年九月,余化龍率雲州一萬與張叔夜的五萬大軍對峙在巫山之下。張叔夜知燕軍厲害,不敢急攻,先率兵馬前來挑戰。余化龍遂與諸將商議,曹榮初入燕營,正yu立功,主動請纓。余化龍大喜,遂命曹榮三千兵眾前往應戰。

曹榮領了兵馬,遂是急出,剛擺定陣勢。張叔夜听是曹榮領軍,立即縱馬沖出,手舉一柄八十二斤鐵 ,怒聲喝道︰「朝廷對你曹氏一族不薄,你為何卻如此不知廉恥,叛國投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