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四百八十二章 分道揚鑣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而在懸崖邊上,鄧雲的身影,宛如如徐徐升起的旭日在一起,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大哥,這是我的兒子叫岳雲,這是我近年的所收的徒兒叫張憲,也算是我半個孩兒。來,快叫伯父!」岳飛笑臉燦爛,急與鄧雲介紹他引以為豪的兒子和徒弟。

岳雲瞪大著眼,很是好奇地一直打量著這個有著許許多多傳奇色彩的伯父。這些年來,他從許多人口上,可听過有關鄧雲太多太多的事情了。他的女乃女乃,說鄧雲是他們岳家的救命恩人,若非當年鄧雲不惜性命的跳入河里救了他的父親,恐怕他岳雲還沒機會出生。後來鄧雲又和他的父親,接納他們一家三口,還出資讓他的父親練武讀書。是他們岳家的大恩人。人不可忘本,他的女乃女乃還教他,定要記住這份恩情。

而後來,岳雲又听說鄉里人,談起鄧雲,無不都露出自豪之色,說鄉里出了個大人物,還說鄧雲是個亂世梟雄。也有些人,為鄧雲暗暗惋惜,說當年若非遭奸人所害,或者他如今已是大宋第一名將,若有他鎮守邊境,金人哪敢放肆!?當然也有人暗地里說,鄧雲是天命之子,小時候便聰明伶俐,許多事情比他們這些大人都想得要快一籌,而且從小刻苦練功學文,素有大志。說不定日後,真能開朝創代。

諸如這些話,岳雲听得太多太多,自然也有極少的人,有指罵鄧雲忤逆不忠,不過這些話都是岳雲到了外城縣里或是有外鄉人到村里歇息時所听。而且無一例外都是些憤青書生。不過若要統計,十有**之中,只要提起鄧雲,都是說他好的。由其是鄉里的人,幾乎無不以其為豪,甚至有些人希望鄧雲能早日殺到相州,讓他們可以投靠。

可眼前這個男人相貌平平,除了身上隱隱有一股說不出的氣質,便再無出奇的地方。岳雲看得正是入神,這下忽然听自己爹爹說話,連忙反應過來,吶吶地叫了一聲伯父。

旁邊的張憲眼里,卻是露出幾分猶豫的色彩,不過最後還是依岳飛的話,喊了一聲伯父。

鄧雲笑著點了點頭,先向張憲笑道︰「雷霆火之名,我也略有听聞,五弟你收了個好徒弟。」

「哈哈,大哥謬贊了。這孩子年少氣盛,廝殺起來,就知憑血氣之勇,還需多多學習。」岳飛口上雖是如此在說,但神色卻是欣喜不已。張憲連忙拜禮,甚是謙虛。

「像,真像。」鄧雲隨即望向岳雲,看了他好一陣,眼中露出幾分疼愛之色,吶吶幾聲,不禁伸手抹了抹岳雲的頭,笑道︰「五弟,這孩子與你小時候的神韻真是像極了,而且我看他長得如此壯實,適才見他廝殺,威風八面,恐怕比起你我當年,還有厲害許多。」

岳雲被鄧雲如此一贊,倒是不好意思。岳飛大笑不已,甚是開懷,遂命岳雲、張憲兩人退下。

隨後岳飛與鄧雲一同走到邊崖上,注視著旭日升起。岳飛與鄧雲,互相只提家事,各問候家中尊長。

少時,家常話已經說完。鄧雲面色一緊,默默道︰「時今時勢多變,我雖扎據重兵在廣宗,以震懾太原金兵,又在此處已游擊戰術,擾亂金人之後,本想這計策,萬無一失,只要等宗老帥率兵趕至,憑你和老帥本事,金賊不久便退。但不知為何,這些日子以來,卻一直心緒不靈,覺得會有禍事發生。」

鄧雲口中的游擊戰術,岳飛早有听說,而對于鄧雲的意圖,岳飛也很早便猜得一二,此下听鄧雲所說,正是預料之中,並不覺得出奇,反而嘆道︰「若是大宋有大哥坐鎮,豈會落得如此地步,當初陛下真不該派那曹榮襲擊雲州。♀」

「此事早已過去,不必再提。」鄧雲心頭一抖,擺了擺手道。

「大哥,你果真對大宋再無絲毫眷念!?」岳飛面色一急,雙眸緊緊地望向鄧雲。

鄧雲淡淡而道︰「不久前我在燕京登位,以一‘國論’之說宣告天下,五弟可曾有听過?」

「天下人乃國之本,天下人所忠者,方為國也。此論,小弟實在不知是對是錯。但小弟以為,國以社稷為重,社稷為朝廷所設,君主把持朝廷。因此,天下人當忠于君主,若叛君主,猶如叛國也。」岳飛疾言厲色而道。

「哈哈哈哈~~!!」鄧雲听了卻是忽發大笑,與岳飛謂道︰「五弟,我且問你,君與天下人,又是孰輕孰重?」

岳飛一听,頓時色變,竟然一時啞口無言。

君就算再尊貴,也不過是一人。而天下人卻又千千萬萬,數之不盡。何況常言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此為人所稱道。

但若岳飛認同此理,無疑是對自己剛才那番話自打嘴巴。

鄧雲搖頭笑道︰「罷了罷了。你這蠻脾氣素來如此,但若認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但五弟,如今大宋不但君主已失民心,社稷多由奸臣把控,這些年來忠良之士死的死,被罷官的罷官,已僅存碩少,就憑你們這些人如何能支撐這大宋的江山。何況民心並不在大宋這里!?」

好長一陣時間,岳飛並無答話,兩人就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天下之景。過了許久,岳飛長吁一聲,拱手道︰「昨夜若非燕王發兵所救,飛一軍恐已被金人殲滅。但反賊就是反賊,飛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此回權當還你此情,就此撤去,他日若再相見,唯有死戰耳!還請燕王保重!!」

岳飛雙眸爍爍發光,聲音洪亮,眼神中充滿堅定。他知道自己如今已無法勸服鄧雲回頭,或者說在他听說鄧雲那‘國論’之說時,便知鄧雲已下定決心,要爭奪天下,開朝立國。

「哈哈哈~~!那本王還得謝過岳將軍留情了。不送!!」鄧雲瀟灑而笑,他之所以一直沒有勸岳飛來投,是他明白,自己的這個五弟,和自己一樣的固執,在自己所堅持的信念前,是絕對不會向任何人低頭!

岳飛轉身離開,沒有落寞,也沒有惋惜。岳雲和張顯連忙迎來,王貴、張顯、湯懷等人各是微微變色,一陣長吁嘆息後,也與徐慶、楊再興等人紛紛告辭。

少時,听著馬蹄聲漸漸遠去,鄧雲依舊沒有轉身,一陣清風吹過,令鄧雲頗覺幾分寒意。

「天意弄人啊…」

而就在汴京各方廝殺正是混亂之時。在相州卻是發生了劇變。話說,宗澤正欲率兵馳援汴京,忽然趙桓所派的聖使秦陽來到營中。秦陽當眾宣讀詔書,喝叱宗澤與燕軍擅自私通,目無君主,囂張跋扈,罪大惡極,依照宋律,罪當斬首。

眾將听說無不大驚失色,宗澤更是滿臉蒼白,卻沒想到此事竟如此快傳到趙桓的耳中,卻並不打算為自己說情,只懇求秦陽回稟趙桓,予他半月時日,讓他率軍趕回汴京,見金人擊退後,甘願受裁!

秦陽卻是冷笑連連,說宗澤自恃兵力眾多,此下連宋律也不放在眼里,犯了如此不可饒恕的罪孽,竟還妄想苟存性命。王善等賊寇本就憎恨趙氏朝廷昏庸,這下一听,無不忿聲大喝,怒罵秦陽。王善甚至好似頭暴怒的公牛沖起,撲向秦陽,若非宗穎及時攔住,看王善恨得咬牙切齒的樣子,恐怕手無縛雞之力的秦陽早被王善撕扯成碎片。

只不過為宗澤強出頭的王善,卻遭到了宗澤的喝叱。宗澤將王善等人都喝退下去,王善含怨離去。杜充與秦陽暗打眼色,兩人遂一齊說王善等人目無軍紀,冒犯聖使,依照軍規,全都該斬。

宗澤大驚失色,忙替王善等人求情,又說江淮亂賊新投,此下正是國家危難之時,若都斬了,恐軍中多變,便宜了金人。

秦陽和杜充也明白此理,不敢太過放肆,何況這軍內十有**都是王善的兵馬,但若王善一反,他們都小命難保。秦陽遂教宗澤將王善等人各重罰三十軍棍,以儆效尤,此事就且作罷。宗澤多勸無用,兼之軍中不少將士都看不慣王善等人蠻橫。宗澤無奈,只好應允。

于是,王善等人皆遭重罰,在營前示眾,那些下手的兵士,都是杜充的心月復,毫不留情,打得王善等人哇哇大叫,無不怒怨更勝。

夜里,宗澤正是心煩不已,秦陽忽然與杜充來見。宗澤召入,兩人拜禮畢。

秦陽忽然說道︰「宗老帥可是在心煩金兵侵犯之事?」

宗澤不由露出幾分厭惡之色,冷哼道︰「此下王善等人心中都有怨氣,老夫若此時出兵,但若與金人拼殺時,眾人都不肯拼死,反而被金人有機可乘,如何是好?」

秦陽听宗澤話里有指責自己的意思,卻不生氣,笑道︰「此事宗老帥卻不用多心。其實,陛下早與金人有過商議。金人以傾國之兵勞師襲遠,遭到我大宋各軍奮力抵抗,由其汴京久攻不破,未免顧慮,實則金人並非要亡我大宋,卻是早前听說宗老帥收得七十萬賊匪後,曾有言要舉兵討伐,收復太原。金人方才急傾兵而出,先下手為強。如今金人已與陛下冰釋前嫌,只要我大宋給予一千萬錠金子、兩千萬錠銀子、一千萬匹絹帛,以做補償,便願意退兵,與我大宋永結秦晉之好。只不過金人還有一個條件,卻是要太上皇或者宗老帥來作押頭,當然太上皇已一把年紀,身體不好,陛下幾番權衡之下,也只好…」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