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構登位(下)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五五之數,五五之數…」吳乞買听了,口中吶吶有詞。忽然,吳乞買眼神一亮,笑道︰「昔年,我大金與大遼決戰,天下人都以為我大金必敗無疑,以當時局勢來說,勝算更不足一成。但最終我大金卻還能攻破大遼,殲滅一國,憑的就是我大金將士的血性。如今我大金起碼有五五之數的機會,為何不就勢一搏!!?只要取得燕國,無需數年,天下便盡屬于我大金!!」

吳乞買的話如有一種煽動人心的魔力,斡離不听話不由膽氣一壯,慨然而道︰「陛下竟有此決意,佷兒願效以死力!!」

「哈哈哈~~!!好~~!!如今最為緊要的是準備這兩年後的戰事,朕有意效仿兀術鐵浮屠大軍的裝備,起碼加配五萬,分予你和斡本兩人。同時,再大力加造攻城利器,他日攻打燕國之時,定可為之大用!!」吳乞買不愧是一代梟雄,決意一定,很快便有了想法。斡離不听了,卻是眉頭一皺,道︰「可這般一來,資金方面…」

「呵呵,這點你就不必多慮。當年我大金擄掠遼人各地,還存積不少錢財,而且朕這些年也存了不少。對于朕來說,這些不過都是身外之物,與天下江山相比,不足一提。」吳乞買不緊不慢笑道。斡離不听了,敬佩無比,遂也願盡散家財,以做資助。兩人隨後遂各做分析,認為若是大金以傾國兵力殺往燕國,在兩年內必可分出勝負。而宋人那里,內亂起碼持續數年,就算內亂平定,也是元氣大傷,未有數年難以恢復,以宋人懦弱的性格,也不敢來襲。

于是,兩年後進攻燕國的,決議就此定下。

卻說,岳飛還有劉光世等人擁護趙構日夜兼程,馬不停蹄,正往汴京趕去。哪知,半路忽然遇到李綱派來的心月復,說太上皇命在旦夕,教眾人盡快趕回。趙構一听,頓時面色大變,打起精神,立即帶領眾人望汴京拼命趕去,終于在兩日後,趕到了汴京。

緊急時候,趙構也顧不得太多,馳馬徑直趕入宮殿,在前殿外正見一眾老臣在等候。趙構急問之,听說趙佶正于乾坤宮內,連忙下馬趕去。

待趙構趕到乾坤宮外時,忽然听得哭聲連片,四周侍臣、婢女、妃子無不跪下,還听得李綱慟哭之聲。趙構連忙奔入,見李綱還有幾個皇子、妃嬪都在床榻邊痛哭。

「父皇~~!!!!孩兒來啦~~!!!」趙構猛地跪地,一邊痛哭,一邊跪行趕去。

康熹二年十月。宋人的太上皇趙佶駕崩,李綱率眾臣宣告趙佶臨死前的遺表,宣告天下趙桓當年身為君主,卻臨陣逃月兌,後來畏敵而與金人暗中和議,將國家之屏障宗老帥害死,實乃無德無才之君,依照太上皇遺命,冊立趙構為新君,位登大寶,統率社稷。

趙構當日登基,李綱還有一眾老臣子,兼之岳飛、劉光世等年輕將臣一同擁護。不日,韓世忠聞訊率兵趕回,也擁護趙構為新皇。趙構大喜,登基後,一面準備趙佶的後事,一面又封賞一眾有功臣子。其中封韓世忠為護國大元帥,岳飛為金鵬上將,劉光世為驃騎將軍,其麾下心月復皆有賞賜。又立李綱為國相,其余擁立有功的老臣子一並加以封賞,又封賞其余一眾王族之地。

至于趙桓,趙構立他為楚王,真定、襄陽等地皆為其賞地,以作安撫。

卻說趙構初登大寶,正是意氣風發之時,率一眾臣子日夜不休,商討國事,命李綱等老臣子,穩定社稷,命韓世忠、岳飛等將,加緊操練大軍,平定國內各處亂事,勵圖精治,大有要創一番作為的態勢。

另一邊,趙桓听說趙佶病死不久後,趙構便在汴京登位,自是大怒不已。♀哪知,其麾下一眾臣子,都以為趙桓大勢已去,皆有前往汴京之意。

趙桓失了民心,又失了正統之位,一夜之間,半頭斑白,如同痴瘋。被逼得喪心病狂的趙桓,更派心月復死士,將那些欲要投往汴京的大臣,一一殺害,弄得真定府內,人心惶惶。

這日,趙桓收得趙構傳來的奏表,立即大發雷霆,不但將奏表當場撕碎,還將趙構派來的使者處斬。

「趙構你這野種,竟敢奪朕的皇位,朕與你勢不兩立,勢不兩立~~!!!」

趙桓嘶聲咆哮,披頭散發,猶如厲鬼,殿下臣子無不嚇得跪伏在地,戰戰栗栗,唯恐激怒趙桓,不敢出聲。唯有秦檜面色如常,淡淡道︰「陛下,事到如今,你大勢已去,不如就此做一方王侯,也能享盡榮華,安度晚年。」

「哼哼哼~~!!安度晚年??秦檜~!!你是不知我那弟弟的性子,他城府可深得很!!如今他表面是在安撫朕,但暗地里恐怕早已開始計算著要如何殺害朕了!!!」趙桓嗤笑一聲,發狂地嘶著嗓子叫道。

秦檜見狀搖了搖頭,心里也听可憐趙桓這條喪家之犬,遂作安撫。趙桓卻是欲要急請兵馬討伐趙構,但吼了幾聲,殿內卻無人敢去領軍。趙桓一怒之下,連處死了幾個將士,最終不得不命其最為信任的心月復秦檜,率領真定三萬精兵,前往討伐。

秦檜領命而退,與麾下幾個將士略一商議後,數日後便引兵出發。哪知過了半月之後,都沒有消息。就在趙桓急得如火燒眉頭,坐立不安時,忽然傳來消息,說秦檜家中家小還有其麾下幾個部將的家小,在昨日夜里逃出了城外,同時南門將領王賓也一同領兵逃去了。

趙桓恍然醒悟,大怒之余,立即命人前去捉拿。哪知忽然前線傳回消息,說秦檜率兵投靠了趙構。趙桓听之,雙眼一瞪,當場氣得吐血。

就在此時,忽然殿外殺聲大作。禍不單行,趙桓還未晃過神來,又听侍臣來報,說城內世族還有一眾官吏聯合一起,舉兵造反,此時已殺到殿外,禁衛軍根本抵擋不住,而且還有許多將士投靠了敵方。趙桓嚇得頓時摔倒在地,听得殺聲愈加響亮,連滾帶爬連忙逃入後堂。

卻說趙桓麾下大將張迪,見趙桓已失民心,又亂殺無辜,迫害臣子,不久前又得到趙構的密函,便是與城內世族、大臣商議,舉兵造反。趙桓昏庸無能,城內世族、百姓無不恨之。張迪在城內可謂是一呼百應,迅疾引兵殺到殿內,卻不見了趙桓的身影,拿住一個侍臣問之,得知趙桓逃去後殿,連忙引兵趕去。

趙桓剛帶上幾個寵妃還有一對兒子,數十個心月復,收拾細軟正想要逃,哪知剛出門口,便遇上了張迪趕來的叛軍。

「昏君!!還不快快受死!!!」張迪大喝一聲,健步如飛,前去抵擋的禁衛,都被張迪亂刀砍開。趙桓急掣出寶劍,忽听一聲巨吼,張迪已經沖殺過來,手起刀落。趙桓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被張迪一刀砍死。

一些臣子看在眼里,無不變色,原本眾人說了只把趙桓擒住,然後交予趙構處置,卻無想到張迪忽然出手,一下子就把趙桓給殺了。

張迪冷眼看著趙桓的尸體,咧嘴笑了起來,很快眼神一移,便盯住了那兩個嚇得大哭,正被趙桓寵妃抱著的孩子。

原來,張迪暗中收到趙構的密函里。趙構暗中吩咐,命他務必要將趙桓還有那兩個孩子殺死,以絕後患。對于趙構的狠辣,張迪不但沒有覺得冷酷,反而覺得趙構處事果斷,有帝王之風!

「別怪我!!要怪就怪你們老子不爭氣!!!」張迪咧嘴一笑,那兩個妃子似乎察覺到什麼,嚇得連忙抱著孩子,拔腿就逃。張迪快步趕上,先追上一個,一劍從其後背刺入,連懷內的孩子也一同刺穿,然後迅疾望剩下的另一個追去,一劍先把那妃子頭顱砍飛,那孩子隨著尸體摔落在地,嘶聲哭著求饒。張迪卻毫不理會,陰狠著臉,將趙桓另一個孩子也砍死了。

看著如此血腥一幕,那些臣子和世族之人,無不變色。不少人心里都是明白,張迪之所以敢如此放肆弒殺王族之人,定是趙構的吩咐,否則張迪絕對不敢如此。

兩日後,在汴京金殿之內,秦檜跪伏在地,畢恭畢敬地拜道︰「微臣秦檜,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哈哈,秦愛卿快快起身,今番若非你明悟大義,率兵來投,朕也不可能如此快平定趙桓之亂!」

坐于龍座之上的趙構,此下可謂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大笑而道。

秦檜連忙答道︰「此全乃陛下龍威浩蕩,趙桓與陛下相斗猶如以卵擊石。微臣曾力勸他順應天意,莫要與陛下兄弟相爭,否則逆天而行,必遭報應。沒想到趙桓不但不肯听微臣之勸,而且還要微臣領兵討伐,微臣自是萬般不願,當日領軍時,見汴京方向有一道金光蕩漾,伴隨龍鳴之嚎,猶如神跡,諸軍皆以為大宋真龍歸位,無心作戰。微臣深思熟慮之下,方而率兵投之,只盼能輔佐真龍左右,就算做一個小吏,微臣也心滿意足。」

秦檜侃侃而言,又知道趙構素來迷信。趙構此下一听,正是大喜不已,笑聲連連。

「哈哈哈哈~~!!秦愛卿此番立了大功,朕豈能讓你做一小吏,這不寒了天下義士之心耶!?嗯,秦愛卿平亂有功,忠義無雙,朕就封你為定國忠義侯,繼續擔任太傅之之職!!」

趙構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無不變色。李綱急跨步而出,扯著嗓子便喊︰「陛下萬萬不可!!秦檜此人城府高深,昔年更是屢屢向金人獻媚。宗老帥之死,甚至有可能與此人大有關系。陛下何不!!」

李綱話未說完,龍座上的趙構便一舉手,沉聲道︰「哎!!秦愛卿乃忠義之士,當初主張與金人和議,也不過是時勢所逼,豈可怪之?朕知當年秦愛卿曾得罪過相國你,但你身為百官之首,可要有容人之心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