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一百一十七章 鳳仙搦戰(上)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更新時間︰2013-12-10

廖牧默默地轉過身,低聲而道︰「世事無常,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往今來,改朝換代,不過常事。什麼皇圖霸業、什麼太平盛世最終不也是煙消雲散?有些事本就不必過于執著,如何抉擇全在于你

一滴如同珍珠般的水珠,在月光的照耀下,發著點點光華,從一張白皙如玉的臉上滑落。

「師傅,別說了

耶律鳳仙的哽咽的聲音里,帶著幾分抖顫。廖牧又是長嘆了一聲,眼神里多了幾分唏噓,忽然宛如陷入了回憶之中,自顧自地說道︰「我那日閑著無事,看了看宋軍的擺陣,發覺其中由那鄧雲所率的隊伍,擺得最為嚴整,看似簡單,卻是暗含兵法之妙,變化極多。不禁想起許多年前一位故人,想他大多與我那位故人有些關系。想當年我與他本是志同道合的總角之交,也是知己對手,我倆時常以沙盤石子以擬戰場,互相對陣,卻總是兩敗俱傷,不分上下。想一過多年,不久我听聞他已逝去,想要分出勝負,已無可能,心中實在遺憾。不過如今看來,上天待他不薄,向不論那鄧雲與他什麼關系,起碼他學了我那故人有八分本領。我的好徒兒,你看在為師多年苦心栽培的份上,何不替為師去爭一爭這口氣。待為師他日百年歸老,黃泉之下見到那老東西,也能揚眉吐氣!」

耶律鳳仙不禁心頭一緊,咬了咬翹唇,腦海里那身影忽地又再出現,下意識地便答道︰「師傅吩咐,徒兒定會照辦!」

廖牧聞言,轉過身來,吟聲笑道︰「呵呵。好!此下宋軍正在操練兵士熟悉軍器,而恰巧孫恭武又重傷在身,你正好引兵前去,教那些宋人無心操練!!」

這一夜,廖牧比以往都要精神,與耶律鳳仙復習了許多兵法陣法,耶律鳳仙雖都記得滾瓜爛熟,但听廖牧重新一說,卻又發覺有另一番道理。師徒兩人,都是精神奕奕,就在關上談話,直談到三更時分,才各去歇息。

到了次日,宋軍寨內,陽光普照,一部部兵士在諸將指揮下,練習著操作一架架不同的軍器。且看沖車隊那里,這些裝甲沖車是一種安有八個車輪、高五層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兵卒,其它四層裝載攻城的戰斗士兵,車身用大鐵著其轅端,前端戰馬皆批重甲。因極為復雜,操練起來最為困難。不過韓世忠卻非尋常之輩,各分隊伍練習,這數日里,兵士也漸漸熟悉,按照韓世忠的指點,也是略有小成。而王剛則率領兵士操練霹靂投石車,在各個方向立以標志投打,這軍器比較簡單,王剛操練起來也是容易。至于鄧雲那些敢死隊將士,則負責雲梯車,這些雲梯車其為笨重,擺動起來而且極為不便,為了令兵士快速熟悉,鄧雲先令他們只顧推動雲梯車,听令前、停、轉、進,漸漸熟悉後,再以一高坡處,以教兵士練習乘雲梯登高。

劉延慶雖是服軟,讓大軍熟練軍器,但暗里卻想孫恭武傷重,遼人群龍無首,心急如焚,恨不得早些發軍,大舉進攻。韓、鄧、王等將都看出劉延慶的想法,故而每日操練都是十分緊湊,少有歇息。

這日,諸軍操練剛到一半,忽有斥候急報,言有一部千人遼軍就在數里外的平川擺列陣勢,率軍乃是一女將,揚言要與自軍兵馬斗陣。劉延慶听是一員女將,不禁大怒,後來又听心月復將領說這女將大概就是那耶律鳳仙。劉延慶才不由面色一緊,命人召回諸將,暫止操練。

少時,諸將紛紛听令趕來,王剛輕視耶律鳳仙乃女流之輩,主動請纓。劉延慶甚喜,扶須笑道︰「你需多少兵馬?」

「遼人已無上將,只知派女流來戰,末將不欲欺人,教人笑話,百人便可!!」王明面色一震,單膝跪下,拱手就道。

鄧雲聞言眉頭一皺,正欲說話,不過韓世忠卻是搶先說道︰「不可!這耶律鳳仙雖是女兒之身,但听聞她精通兵法,行兵布陣亦是了得,豈可輕視!」

「哼!不必多說,若然不勝,甘願受罰!」王剛冷哼一聲,張嘴便道。劉延慶听了心頭一壯,不等韓、鄧兩人再勸,便下落號令,命王剛率百員精兵應戰,王剛領命速退。劉延慶遂又令諸將隨他前去觀戰。

卻說,耶律鳳仙點齊千余精兵,擺陣已畢,教眾人搦戰。等了約是半個時辰後,見宋軍營寨方向出,一隊百人兵馬沖出,為首之將乃是一員老將。耶律鳳仙看了,心中暗笑,便知那些宋人小覷自己,故意只領百員軍士來戰。

耶律鳳仙把手中紅旗長槍一舉,嬌聲厲喝,千余精兵立即各做變動,漸漸成一字長蛇陣拉開,密密層層。王剛剛擺定陣勢,見遼軍陣勢忽變,卻是以為虛張聲勢,並無上心,立即大喝一聲,前隊騎兵听令猝然沖出,望遼軍戰陣飛馳而去。王剛隨即又教兩翼刀槍步兵準備,但見長蛇陣一亂立即撲上廝殺。

與此同時,耶律鳳仙見得一隊騎兵先來,英氣秀目精光一閃,喝令一起,陣中‘蛇尾’先是擺動,中間處凹起,眼見宋軍騎兵一到,中央凹起處的弓弩手听著號令一發,亂箭飛射。霎時間,驚呼痛喝,人仰馬翻,那隊宋軍騎兵便被射翻大半。隨著耶律鳳仙令聲喝起,陣里蛇頭、蛇尾倏然而動,撲上廝殺。王剛見狀,面色大變,急策馬飛起,令兩翼兵馬隨他接應。

此時,在某處高地的劉延慶一眾人里,鄧雲面色大變,疾呼叫道︰「不好!!王將軍危矣!!」

劉延慶听言,不禁心頭一把揪緊,卻又是半信半疑,面色多了幾分慌色,緊緊望去,正見王剛領軍剛到敵陣,便被遼人包裹圍住,一片屠殺,那王剛還有七、八從騎都被擒住,其他人大多戰死,剩下的也紛紛被擒。

「天下人都說宋朝早已沒落,卻未想到竟不堪至此,我一區區遼人女子,卻也能擒得你等軍中上將!!」耶律鳳仙心知宋人那些軍中要將必在某處觀戰,聲若鳳鳴,威風凜凜,絲毫不損色于那些沙場悍將之威!

「哼!!婦孺女輩,竟敢口出狂言!!看本都統如何擒你!!」劉延慶怒得雙眼如在冒火,王剛乃是他心月復要將,如今竟被一女子率兵所擒,這等屈辱實在讓他臉上無光,便是急欲出戰,一雪此恥!

「都統大人且慢,殺雞焉用牛刀,末將不才,願為你擒下此女!」就在此時,韓世忠慨然而出,聲若虎嘯,字字鏗鏘有力。劉延慶剛才看過耶律鳳仙的陣法,見識過她的本領,其實心里也是沒底,這下見韓世忠請戰願出,頓時心頭大喜,扶須笑道︰「世忠所言甚是,只不過此戰只可勝不可輸,否則待會遼人說我等輪番欺負一個女子,也實在不好听!」

韓世忠听罷,虎目迸射精光,張口就欲下軍狀。鄧雲不覺心頭一跳,暗叫不妙,一來以剛才耶律鳳仙把那最簡單的一字長蛇陣竟能演變得如此精妙的本事,便知她絕非虛名之輩。二來,韓世忠素來好勝,而那耶律鳳仙看也非懦弱之輩,倘若兩軍陷入苦戰,恐會落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其實,還有一層關系。原來鄧雲想韓世忠武藝超群,若是兩家陷入僵局,他肯定會兵行險著,突入其陣,以擒殺耶律鳳仙。到時定然混亂驚險。鄧雲自不是擔心那被譽為‘人中奉先’的韓世忠,而是一想到耶律鳳仙會有傷及,就不禁揪心神亂。

突兀之際,鄧雲忽地邁前一步,神色振奮,拱手厲聲喝道︰「韓大哥乃當世豪杰,豈可與女流相斗,弱了名頭!雲願下以軍狀,倘若不勝,提頭來見!!」

韓世忠一听,不禁面色一變。劉延慶亦是不由一怔。楊再興看了,暗暗咧嘴笑起,暗中向韓世忠擠眉弄眼。韓世忠見了,忽然想起某事,頓時哈哈大笑應道︰「兄弟你願出戰,定能馬到功成。竟如此,大哥便也不和你爭了!」

劉延慶聞言,還以為鄧雲欲要立功,兼之前番之事,心懷內疚,便也答應,贊言一番後,便教鄧雲速速整軍出戰。鄧雲領命,遂令楊再興、徐慶兩人回去點齊千人精兵,然後向劉延慶、韓世忠拱手作禮,便騎馬奔出,望那平川戰場先去。劉延慶還未反應過來,見鄧雲獨自一人過去,不覺眉頭一皺。旁邊的韓世忠看出劉延慶的心思,笑聲說道︰「都統大人不必多慮。這些遼人吵得正是厲害。龍蠻子先往過去,一來可震懾其軍,二來亦可先細觀那耶律鳳仙的陣法,如此待其麾下趕到時,便可速佔先機!此所為謀敵于前,方可制敵在後!!」

劉延慶听了,恍然大悟,扶須連連點頭。

且看那千人遼軍大勝一場,士氣如虹,正在齊聲搦戰叫囂,忽然一道馬鳴聲起,隨即一片風塵掀起,眼見一員身騎赤馬,手執龍紋銀棍宋將獨自縱馬趕來,雖只是一人,但氣勢卻不遜色于萬人之眾。

「你等遼人休要猖狂,敢與我麾下敢死隊一戰耶!?」聲威驚天,遼人剎地止住聲勢,紛紛望去,見是鄧雲,皆知其勇,無不面露懼色。耶律鳳仙那張美輪美奐的面容,不禁多出幾分異色,連忙強打精神,飛馬而出應道︰「鄧雲,我等你久矣!我軍屢屢挫敗你手,今日我必要一雪前恥!」

鄧雲見得耶律鳳仙策馬而出,那一襲金雀紅袍,英眉秀目,驚艷至極。鄧雲心頭一跳,神色一緊,應聲喝道︰「大遼勢已極也,回天乏術,若非你等冥頑不靈,何須無謂死傷!!耶律鳳仙,我素聞你聰慧過人,又是那耶律大石之女,何不勸說你父,教其把燕京獻了,尚可保存富貴!?」

兩人目光驟然交接,雖未廝殺起來,卻已是劍拔弩張。只是兩人都不知,自己眼神里暗藏幾分異彩,其實都對對方極為欽佩。

鄧雲年紀不過二十出頭,雖軍職不高,卻屢立奇功,甚至多番挽救宋軍頹勢,反敗為勝,而且武藝深不可測,不但能與大遼第一高手耶律大石大戰數十回合不敗,近日間死在他身上的遼軍上將更是數不勝數,可謂是少年英雄,百年難出之奇才。

耶律鳳仙乃天之嬌女,智慧過人,一般人恐難入她的法眼,也只有鄧雲這般人物,才能撥動她的心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