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對論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你話雖是有理。可別忘了,無論宋人、遼人,都是盼能安居樂業,沒有人希望再有戰事。若宋能以仁治之,燕京自無禍端!」

「哈哈哈哈!!我就等你說這話!龍蠻子,你可知如今這問題所在,正是你大宋君昏臣奸,你那昏君窮奢極侈,荒婬縱樂,夜郎自大!滿朝文武大半皆以那蔡京等賊為首,四處斂財,壓迫百姓,收刮民脂民膏。這些奸賊待國家百姓尚且如此,又何況我等遼人百姓!?那些金人雖是可恨,但金帝阿骨打雄才偉略,有鯨吞天下之野望,國相撒改亦有治國安邦之才,金國在此二人統率之下,上下一心,正乃金國強盛之源也。我本以為遼將破于金國虎狼之師,縱算如此,以金國素來以武為尊的作風,我遼人倒還有出頭之地。可萬無料到宋軍竟出了你這曠世奇才,燕雲落入宋之治下,除非金軍出兵來伐,否則遼人至此再無寧日也!」耶律唐縱疾言厲色,說到最後,更是眼中閃過幾分絕望之色。

鄧雲聞言,緩緩地睜開雙眼,眼中赫赫精光,煞是駭人,冷聲道︰「看來耶律兄卻是希望燕雲能落入遼人之手。」

「這道理你難道不懂!?」

耶律唐縱毫無懼色,慨然與鄧雲對視。鄧雲眼楮微微眯起,沉色道︰「可如今燕雲由劉都統把守,宋軍除我之外,亦尚有許多悍勇之將,就算金人來犯,勝負如何,卻尚是之數!再說,待我平定新州,便會立即前往武州,早作防備,正是綢繆,警戒金人來犯!」

耶律唐縱聞言臉色一變,鄧雲這支龍蠻悍軍的能耐,他是心知肚明,倘若真由他據守武州,早作防備,金人要攻破燕雲邊疆,恐怕絕非易事,況且如今新州里近百尊震天雷,皆為其所得。

「龍蠻悍軍本就驍勇善戰,再有龍蠻子這文武雙全的統將,再配以這震天雷據城而守…」想到此,耶律唐縱不由打了個寒戰,暗又想如若燕雲有這龍蠻軍把守邊疆,金人攻破之日,恐是遙遙無期。

鄧雲目光如炬,眼見耶律唐縱正在思索,也不說話,一雙眼楮如燭光般,在略顯昏暗的馬車里一閃一閃。不知過了多久,耶律唐縱帶著無盡唏噓的長嘆一聲,似乎已有了抉擇︰「龍蠻子,若你要我為你所用,你得答應我三個條件,否則我寧死不降!」

鄧雲面色一緊,凝聲而道︰「且說來一听。」

「第一,至此之後天下再無耶律唐縱,有的只是唐福遼。」耶律唐縱緩緩而道,鄧雲听後,不假思索,便是頷首。

「第二,我只顧研究軍器,其他政務軍事一概不理,你也別奢望我會出面為你安撫百姓,招降燕雲各地人馬。」

鄧雲微微一笑,亦是爽快點頭應好。

「第三,你絕頂聰明,也莫要在我面前虛情,大宋已**到了盡頭,朝社遲早崩潰,但有一日,你能取得燕京,我望你能善待我等遼人百姓,甚至與你等宋人一視同仁,多施仁政,撮合兩族相融。」

鄧雲聞言頓時面色一變,耶律唐縱見此,不禁眼光發亮,嘴角咧起一絲笑容,似乎鄧雲這顯得驚慌的樣子,令他十分得意。

「我若答應你,豈不成了不忠不義,居心叵測的佞臣!?」鄧雲眼色轉寒,冷聲而道。耶律唐縱笑容更勝,即便答道︰「龍蠻子,這天下局勢將會如何,你明是心中有數,又何必自欺欺人!?何況我也並非教你造反,將來一切全憑你主意,只不過盼真有萬一,望你能仁善待于遼人,這有何不可?」

耶律唐縱此話落罷,馬車里遂變得悄然無聲。須臾,昏暗一片中,鄧雲張了口,恢復以往的從容篤定,淡淡道︰「如真有那日,答應你又何妨?」

鄧雲此話一出,昏暗中雖是看不太清,卻還能隱隱看見,耶律唐縱忽地跪下,叩拜施以大禮,低聲而道︰「唐福遼拜見主公!」

鄧雲听聞此言,再次勃然色變!

且說,天祚帝耶律延禧據城死守,幸夾山地勢險峻,附近多有河畔,金兵雖圍攻已久,卻仍遲遲攻破。再有,昔年耶律延禧逃奔夾山時,帶了極多輜重糧食,城內糧食充沛,足夠十萬大軍數年之用。

數月前,耶律大石退守居庸,望夾山而投。耶律延禧素來胸襟狹窄,當年耶律大石一力舉薦耶律淳為帝,耶律延禧在夾山得知後,便當眾發誓,勢要將耶律大石碎尸萬段,挫骨揚灰。耶律延禧明是恨透了耶律大石,卻又在耶律大石走投無路時,伸出援手,願意接納,如此反常,恐怕事中有妖。耶律大石心中亦有提備,一路進軍謹慎,將到夾山邊界時,正欲一部金人兵馬,兩軍遂混殺一起,不久又有一部金人兵馬趕來接應。耶律大石率眾將拼死搏殺,正是萬分危急之時,耶律延禧所派遣精兵及時趕到,殺散金兵。耶律大石大喜過望,遂引軍夾山而去。

卻說,耶律延禧在城內東南一角,強征民地,拆移居所,動用數萬百姓,歷時數月,蓋了一座小型皇宮,取名為‘燕德殿’,暫為日常起居,與諸臣處理政務之地。耶律大石命孫恭武整頓大軍,遂依命領其子耶律亞虎,一同去見耶律宴席。

不一時,耶律大石父子二人已到燕德殿外等候,听宦臣所召,紛紛進殿。耶律延禧見了耶律大石父子,甚為欣喜,更顯得不計小節,豪爽大氣,直說以往之事一筆勾銷,望父子二人能竭力相助,又命人撥以重金而賞。耶律大石心知如今夾山存庫里的銀兩已快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自然不敢接受,婉言拒絕。耶律延禧確也是拮據,直贊耶律大石明白事理。

隨後,耶律延禧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令耶律大石統率城內過半大軍,近一萬數千余兵馬皆編入其軍,又令其為威武大元帥,鎮守城中,抵擋金兵來犯。

耶律大石慨然領命,後一連數月,日夜操勞,事事畢是親自指揮、安排,再有麾下耶律亞虎、耶律阿古哲、孫恭武等將士各個英勇了得。金帝阿骨打二子,完顏宗望,又作斡離不,率兵來攻,半月不克,反而落下下風,折兵不少。斡離不見耶律大石如此了得,不敢大意,急報說與其父。金帝阿骨打听聞大怒,其麾下心月復愛將粘罕主動請纓出戰。阿骨打大喜,遂從前線撤回斡離不,命粘罕率其部精兵出戰。

粘罕素來倨傲,只率三千兵馬前往搦戰,就在城下擺開陣勢。耶律大石見如今城內大軍士氣正高,自也不會退縮,教孫恭武率兵在城內侯備,親引眾將出戰。

粘罕見得耶律大石,手提青龍闊口大刀,飛馬便出,口中怒罵不絕。耶律阿古哲聞言大怒,舞起手中雙錘飛馬迎擊。粘罕的確不愧是金國第一勇士,這素來彪悍英勇的耶律阿古哲竟不到十合,便被粘罕殺得敗退而去。粘罕急飛馬追殺,耶律亞虎早就奔馬而出,連發冷箭。粘罕身體靈敏,皆迅疾避過,正欲喝罵時,耶律阿古哲回馬來戰,耶律亞虎也換了兵器,策馬來殺。粘罕渾然不懼,怒喝一聲,舞刀奮然迎擊,霎時間寒光飛影,教人難以分清。卻見粘罕以一敵二,竟仍是佔據上風,威武駭人,金人無不為之一壯,振臂高呼,嘶聲大喝。

就在此時,耶律大石恐二人不敵,提起三尖兩刃刀馳馬來戰。粘罕眼見耶律大石殺出,明知難以寡敵眾,卻又不願丟了面皮。這時金軍陣里殺出一將,一手提著巨斧,一手提著長刀殺氣沖天,氣勢洶洶縱馬殺出。人還,扯聲巨吼,便已是震天動地,威懾諸軍。

耶律大石面色劇變,恍然間,眼前如見一頭百丈凶獸,虎身獅頭,身插兩翼,皮毛發赤,尾巴如蛟。

再回過神來,正見一個少年郎,上身雙肩,只穿一件護甲背心,渾身黝黑如同鐵塊岩石的肌肉快快墳起,青筋如同蚯蚓般粗大,甚是駭人。

須臾,巨斧橫砍驟來,長刀飛搠而至。耶律大石大喝一聲,舞起三尖兩刃刀急忙擋住,兩人揪住廝殺。那金人少年郎可謂是狂傲至極,面對耶律大石這般名震天下的虎將,一來竟無試探,只顧狂攻猛擊,卻又是天生怪力,比起這本就是大力無窮的耶律大石,還要厲害三分!

霎時間,這金人少年迎盡眼珠,諸軍無不驚愕。須臾間,耶律大石竟顯得力不從心,卻是舊傷發作,被那少年殺得節節敗退。就在此時,城內殺聲大震,正是孫恭武見局勢不妙,引兵來救。金軍諸將亦紛紛喝令撲殺,兩方兵馬混殺一起,戰到黃昏,不分勝負,各自撤去。期間,那金人少年在亂軍中左突右沖,連殺七、八員遼將,耶律大石在孫恭武還有諸將拼死掩護之下,方得撤回後線。

事後,耶律大石教人打探,得知那金人少年正是金帝阿骨打的四子,被稱為‘惡災’的金兀術。耶律大石驚駭其威武之余,遂又告誡諸將日後遇上這金兀術萬不可力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