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匪 第一百九十五章 奸賊禍國(中)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好,你等出去吧。對了,明日傳老夫號令,命諸將嚴管麾下部署,若有濫殺無辜者,絕不輕饒。」劉延慶輕輕擺手,遂令左右告退。

一夜過去,劉延慶卻自那噩夢後,難以入眠,渾渾噩噩不覺中已發覺天色已亮,剛洗漱完畢,走出臥室,卻見一人來報,言梁思成遣人來見,已在殿前等候。劉延慶聞言,面色一變,心中不知為何總是忐忑不安,不過也無怠慢,即趕而去。

少時,劉延慶坐定,遂將梁思成所派之人召入。來者是個中年大漢,拱手拜禮畢,奉上文書。劉延慶接過,眉頭緊皺,即把文書拆開而觀,看了一陣後,面色勃然大變,奮然而起,帶著幾分忿怒驚呼起來,遂急再看,臉色連變,最後更是變得黑沉可怕。

「你且退下!!本都統若是有事,自會喊你!!」劉延慶冷聲而喝,那將士也是心靈,唯唯諾諾而去。

「老賊禍事,禍事吶!!他暗取居庸,分明是逼我就範!可如今燕雲,若是貿然交接,必然人心動亂,老賊不懂治軍,其麾下必定生亂,即時燕雲必定亂事紛紛!!前番為國犧牲的諸多烈士,皆枉死也!!」劉延慶面如死灰,痛聲大呼,怎奈此下韓世忠、鄧雲、王剛等得力部將皆不在身旁,無人議事,再者局勢緊迫,那梁思成隨時都有可能引兵直逼燕京,刻不容緩。

想到此,劉延慶憂心忡忡,霎時間面青唇白,臉上毫無血色,好似老了十多歲。

劉延慶呆坐足有半個時辰,忽然下令召城內諸將來見,教眾人務必穩定燕京局勢,不可生亂。諸將听聞皆疑,紛紛詢問。劉延慶遂將梁思成暗取居庸之事告說,諸將听罷,都是震怒。

一將急忙勸道︰「梁思成素來與蔡京、童貫等奸臣蛇鼠一窩,狡猾奸詐,都統大人若去,恐遭不測!」

話音一落,又一將神情激動地說道︰「此言甚是!都統大人若去,即成甕中之鱉,若這梁思成真有歹心,都統大人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依末將之見,都統大人可先整備城內諸軍,速召王、韓、鄧三將歸來,老賊那邊便用拖字訣。待王、韓、鄧三將趕回燕京,老賊縱有十萬大軍我等亦不懼也!!」

「可若是如此,我等豈不成了亂臣賊子!!?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老賊大軍已兵至居庸,哪還有空閑時間,若再拖延,悔不及也!!即時我等可一邊高掛免戰牌,據城而守,一邊又派人稟報陛下,曉之利害,等候消息!!」

隨即殿內一片大亂,幾個將士紛紛而出,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執起來。劉延慶見狀,長嘆一聲,更是牽掛王、韓、鄧三將,其中尤其是鄧雲,他雖然入伍不久,但最是多計,心思慎密,而且總能逢凶化吉。

「若早知今日之事,當初就不應遣他出兵。」劉延慶暗暗一嘆,遂一震神色,沉聲喝道︰「夠了!老夫已有主意,諸位不必再爭了!!」

劉延慶此言一出,諸將不由紛紛閉上了嘴,前頭兩席幾個將士面面相覷,一人先是問道︰「不知都統大人所意?」

「交接實乃陛下之命,天大地大皇命最大,且不論這梁思成有何居心,他都道理。再說陛下遠在汴京,也不知燕雲此處局勢,我等縱是遣人稟報,也是無用。我已決意前往居庸赴議,只望能說服梁思成,至于是生是死,全憑天意也。」

劉延慶眼定神凝,淡淡而道,似乎早將生死置之于外。諸將聞言無不變色,想要勸時。劉延慶忽地起身,沉聲喝道︰「諸位隨我多年,忠肝義膽,各個都是英雄豪杰,只望但有萬一,且以大局為重,莫要因一時之氣,毀了一世英名!!燕京,就交給諸位了!!」

劉延慶此言一出,諸將無不眼中含淚,紛紛哽咽而應。劉延慶遂令眾人退去,同時又召梁思成麾下入見,告知明日一早便會起程,盡量在晌午時分趕到。那將士听令大喜,速告退而去。

且說,那將得令,星夜兼程,速趕回居庸關。次日黎明方到,報與梁思成。梁思成大喜,重賞之,遂急尋秦檜商議。

「那劉延慶麾下有不少猛將,由其那韓世忠、鄧雲皆有萬夫莫敵之勇。太尉大人待會還需謹慎為上,若見此二人陪伴同來,且看我眼色行事,萬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只怕落得如童貫一般下場!」

秦檜面色一凝,沉聲而道。梁思成也是听得心驚肉跳,連忙應道︰「賢佷所言是理。當初那童貫便是輕視此二人,落得身敗名裂。若此二人果真隨那劉延慶同來,我自會小心為上。」

隨即兩人又是商議一陣,便速令人安排布置議席之事。漸漸地不覺已是晌午時分,梁思成正在關外營地大帳等候,連遣人去探無果,心中正是焦急。就在此時,忽有人來報,言營外十里,一彪人馬正往趕來,莫約有十數人隨行,為首之將正是劉延慶也。梁思成聞報,面色一震,忙問道︰「可見有韓、鄧二人?」

那來報將士乃是童貫舊部,听梁思成一問,大概猜得其心中所慮,即答道︰「回稟太尉大人,小人並得。」

梁思成聞言大喜,連是道好,速叫其再出去探。這時,席下秦檜凝神而道︰「听聞這鄧雲素來多計,大人且勿掉以輕心。先以禮待之,待時機一到,再行動手!」

梁思成听話,神色一震,暗嘆秦檜機警,便是頷首應好。

不一時,那斥候將士回復再報,言附近一帶不見可疑,劉延慶一行人已快到營外。梁思成听罷,即抖數精神,與秦檜一同出帳,諸將早听令在轅門下等候,待梁思成趕到,眾人遂一同前往迎接。

沙塵漫漫,晴空平川,劉延慶風塵僕僕而來,神色端然,不見喜怒,眼見梁思成騎著金甲寶馬,一勒馬匹,跳落馬下,單膝跪下便道︰「末將拜見太尉大人!」

「小人等拜見太尉大人!」劉延慶話音剛落,身後一眾從騎紛紛下馬拜禮。梁思成急把馬一勒,其坐下駿馬一聲嘶鳴,聲厲響亮,震蕩天地,讓人不禁驚嘆。

「哈哈哈哈!!!劉都統率軍攻破燕京,收復我大宋多年所失疆土,如今可是名震朝野。還有諸位英雄好漢,定也是各個本領高強,不必多禮,快起快起!!」梁思成剛落馬下,便是笑臉迎人,贊口不覺。劉延慶等人遂起,紛紛都是恭敬答謝,一人有得瑟張揚之色。

「嗯。有功而不驕,處事穩若泰山。這劉延慶確是一個了得人物。可惜,可惜。」此時梁思成身後諸將已然紛紛下馬來見,人叢之內,秦檜正眯眼細看,暗暗月復誹道。

這時,劉延慶猝然投來眼色,秦檜立即面色大變,作惶恐之色,拱手拜見。劉延慶皺了皺眉頭,遂以為是個只知阿諛奉承之輩,故無放在心上。

卻說梁思成、劉延慶兩人說了些客套話後,遂各引人馬,望營地趕去。不一時,眾人趕回,一將叩拜于梁思成馬前報道︰「回稟太尉大人,宴席已準備妥當。」

梁思成聞言大喜,即與身旁的劉延慶笑道︰「呵呵。劉老弟一日趕路,定是疲憊不已,待會可一邊飲宴,一邊議事,眼下並無戰事,也不必刻意恪守成規,隨意一點便好。」

劉延慶听話,眉頭微微一皺,認為梁思成治軍松散,這風氣一長,日後必定釀成大禍,不過隨又想如今尚不知梁思成所意何在,還是先靜觀其變,不要自找麻煩。

劉延慶念頭即轉,頷首應道︰「一切依太尉大人安排就可。」

「哈哈哈!!好,好!竟是如此,劉老弟便恭敬不如從命,隨老夫來罷。」梁思成縱聲大笑,即翻身落馬,引眾人趕往大帳。少時,眾人紛紛入帳。劉延慶只帶了兩個將士,而細心的秦檜也早已準備在一處帳篷內備好酒宴,命人把劉延慶其余部下帶去。

須臾,眾人紛紛坐定,因為要商議要事,劉延慶與梁思成對席而坐。自然身為主人家的梁思成那邊的席位要大上許多。

「太尉大人安排真是周到。」劉延慶坐好後,神色一凝,不由贊道。一般如此對席議事,都是兩國之間的用禮。梁思成願意與他對席而議,這足可顯出誠意。

「呵呵。這一切都是我這麾下參謀安排,卻不是老夫的功勞。」梁思成聞言一笑,遂手指向秦檜。秦檜連忙慌張而拜,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劉延慶見是此人,面色遂不禁冷了幾分,輕描淡寫地贊了幾句,卻似乎令秦檜心花怒放,稱謝不絕。

「哼。好一只小狐狸,若非老夫知你秉性,恐怕也被你這般行舉蒙騙。」梁思成看在眼里,也不拆穿。隨後,梁思成向劉延慶迅速介紹了麾下諸員要將,又說了些客套話,便開始了宴席。

梁思成似乎興致極高,屢屢敬酒。劉延慶雖是心中急切,不過還是從容相待。酒過三巡,眾人也吃了一些飯食。

劉延慶見眾人正是高興,面色一沉,忽然問道︰「不知太尉大人此番召末將前來,可是為了交接之事?」

梁思成聞言,眉頭一挑,暗道這老匹夫終于忍耐不住,即嘆道︰「劉老弟深知我心。實不相瞞,前些日子,陛下屢屢下詔催促,老哥也知你的難處,但聖命難違,取居庸關之舉,也實在無奈,還望劉老弟莫要介懷。」

劉延慶听話,面色如常,即應道︰「太尉大人奉旨辦事,實乃天公地道,卻是末將多番延誤,以致如此,實在羞愧難當。還望太尉大人多多包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蠻匪最新章節 | 蠻匪全文閱讀 | 蠻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