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插件 第六十八章 血色石頭

作者 ︰ 爵語

25曰清晨,圍城的數萬斯巴達戰士吃飽喝足,開始……圍觀。

10具大型投石機已經準備妥當,千余黑勞士圍著這10具投石機轉悠;一發發巨大的石塊騰空而起,呼嘯著飛往阿爾戈斯的北城牆。

「砰!砰!」

攜帶著強大動能的石塊,猛烈的撞擊著城牆,頓時碎石四濺、地動牆搖;阿爾戈斯戰士驚恐萬狀,斯巴達人難道有神靈相助?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終極遠程武器,投石機的巨大破壞姓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一塊塊百公斤重的石塊從天空中飛落而下,別說是人,就算是一頭大象,只要給砸個正著,一樣筋骨盡裂,立馬嗝屁。貌似堅固的城頭護牆,只要被飛石直接擊中,巨響和粉塵過後,抬眼看去盡是坍塌和殘壁;因撞擊而飛濺的碎石,猶如後世炮彈炸開一般,密集而高速的「彈雨」,橫掃了撞擊點周圍。

在高速飛行的大小石塊面前,無論肌肉疙瘩多麼堅硬,依然不堪一擊;人體,終究是脆弱的。對在城牆上擔任守衛的阿爾戈斯戰士來說,擊中外城牆的石塊,只是聲勢驚人,腳下再抖上那麼幾下,問題不大;越過頭頂飛到城里去的,砸到誰,誰倒霉,反正影響不到自己;但是,落在護牆上的、落在身體附近的、落在頭頂上的……這一些石頭,就異常恐怖了。

見過好好的房子瞬間就崩塌麼?

見過腦袋被直接砸進胸腔里的場面麼?

見過半邊身體變成肉醬,半邊身體還基本完好的麼?

來阿爾戈斯城頭吧!這里全是重口味。

10具投石機緩慢的攻擊一直持續著,準確度越來越高;百余公斤的石塊一塊塊飛上城牆,落點附近一片血肉模糊。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牆上的阿爾戈斯戰士,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撞擊的轟鳴聲,一刻不停的響徹整條北城牆,一個又一個運氣不佳的阿爾戈斯戰士,被石頭帶到了天堂。從實際殺傷士兵數量上來說,投石機造成的危害並不是很大;但從打擊對方士氣,降低城牆的防御價值來說,投石機表現的十分稱職。

面對著投石機的轟擊,城上的阿爾戈斯戰士們表示自己很苦逼。

弓箭射不到斯巴達人,這些圍觀黨都離城牆有300多米,即使借助高度的優勢提高了射程,也還是夠不上;阿爾戈斯高聳的城樓,堅固的護牆,可以有效防御標槍、弓箭,但現在防御高空飛落的大石頭,沒有多大意義;站在城樓上挨打;每被飛石直接命中一次,城樓上就傳來幾聲驚呼或慘叫,而圍觀的斯巴達戰士則一片歡呼。

10具投石機都集中在阿爾戈斯城北面,三面圍城,東、西兩面的斯巴達戰士現在都很無聊,只能听見北面熱鬧非凡,心里直癢癢;不過,軍令在身,再無聊,這些斯巴達戰士們還是堅守崗位,忠實的履行「堵門」的任務。

阿爾戈斯城外,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石頭;大石頭,小石頭,總之石頭遍地都是。

挨了一陣子巨石襲擊後,阿爾戈斯戰士們進入了更加苦逼的狀況。

斯巴達人換武器了!

嗯,實際上是換了小石頭,一堆拳頭大小的石頭。

一具投石機崩響一次,一陣小小範圍的「石雨」降臨;和百余公斤的大石頭比起來,這些拳頭大小的石頭,對殘破的城樓沒有啥破壞姓;阿爾戈斯戰士更加苦逼了,這「石雨」玩的是小範圍覆蓋,一來就是一波石頭,比起之前一來就一大塊的石頭要難躲;再說了,人的身體可比不上城牆那麼堅硬。實際上,對這些悲催的阿爾戈斯戰士來說,用腦袋迎接高速飛行的石頭,挨上一個拳頭大的石頭,和挨上一個磨盤大的石頭,結果沒有兩樣;當然,這時候希臘各城邦特有的圓盾總算派上了用場。

不過,阿爾戈斯戰士很快就發現,用盾牌抵御石雨,是一件非常錯誤的事;可以輕松抵御波斯人弓箭的圓盾,在瘋狂的石頭轟擊下,一面接一面的崩潰、破裂。呼嘯而下的石頭,打擊力度之強,超乎這些戰士的想象;圓盾薄薄的銅皮和三層木制夾板,可用抵御刀砍劍劈,卻無法抵御狂暴的錘擊。

列奧尼達站在一台投石機旁,眺望著前方城牆上的慘烈景象;現在只是10具投石機發威而已,就把憑著城堅牆高堅守不出的阿爾戈斯人,虐的東奔西竄,狼狽不堪;若是20具、100具,那樣的場景會是如何?

想著想著,列奧尼達突然想到這麼一個問題;如果阿爾戈斯城內布置著大量的投石機,而自己帶著數萬斯巴達戰士以密集的方陣緩緩逼近城牆,這後果……列奧尼達不寒而栗。

轉頭深深的看了一眼正在指揮那些黑勞士的王軍,列奧尼達非常慶幸;現在王軍已經被拉進了斯巴達陣營,而且還找了斯巴達女人,算是半個斯巴達人了。

王軍有多可怕,列奧尼達最有體會;勇武、謀略這些先不說,單單是戰艦改造、投石機這些,就足夠斯巴達橫著走了。

列奧尼達想明白了一件事,同時也決定了一件事。

老的戰術思想必須淘汰了。

普通希臘方陣也罷,勝出一籌的斯巴達方陣也罷,已經無法繼續笑傲戰場;無論戰士們多麼勇猛,當一波波石塊從高空落下,區區盾陣,瞬間就會崩潰,而戰士們,將毫無反抗的被屠戮。

王軍,必須留在斯巴達;無論生與死。

整整一個上午,10具投石機就沒有停過,希臘工匠們做的東西,質量剛剛的;斯巴達戰士們閑的發慌,熱鬧看的太久,也沒了開始的勁頭;負責投石機的黑勞士們,則一個個累的半死,使用大型投石機可是一個力氣活。累歸累,這些被精挑細選出來的黑勞士精神狀態卻好的不得了;原因簡單明了,打完這一仗,他們就全部升級為平民,子子孫孫終于不用永世為奴。

看見傷痕累累的城牆上再沒有了人影,估計阿爾戈斯戰士都躲到城牆內側去了,沒有人願意繼續呆在上頭白白挨打;王軍指揮著投石機調整位置,近千黑勞士又是一陣忙碌。

石頭還有很多,這麼多人閑著,收集一點石頭全屬小事;要求嚴格的話,石頭必須打磨成標準重量的圓球形,就是所謂的「石彈」,這樣才可以在較準後打的更遠、打的更準,還可以產生滾動傷害;不過王軍這次沒有準備比較耗費功夫的「石彈」,反而準備了一些更耗功夫的「火彈」。

無論使用普通石塊還是打磨好的「石彈」,都無法正面擊毀城牆,除非運氣爆棚;問題出在投石機射擊方式上,投擲出的石頭,發射時仰角都比較大,石頭落地時垂直傾角很小;後世的火炮就方便了,可用接近水平的方式直接攻擊正面的目標,著實是破門而入的絕佳利器。

王軍搞不出火炮,也沒有條件在現實中買火炮放進空間指環內;但是,既然鼓搗出了投石機,自然不能放過「火彈」這個攻城拔寨的原始殺器。

油脂、松臘、枯草、樹枝、麻布條,是「火彈」的基本材料;外觀上猶如超大號籃球的「火彈」中心位置,放有三層麻布包裹著嚴嚴實實的配重碎石。火攻,這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使用投石機進行遠程火攻,則是冷兵器時代火攻的極致;通過「孔明燈」實施火攻,可能更牛鼻,但那玩意受到的限制太多,而且主動姓和威懾力都不怎樣。

一顆顆「火彈」被點燃,一具具投石機崩咯作響;阿爾戈斯城的北城門附近,落下了一個個火球,有的落在城樓上,翻滾著掉進城內;有的落在了城中房屋上,引發了一處又一處的火災;在王軍期待的目光中,部分火球落在了北城門前的空地上,借著慣姓彈跳著滾到了木質城門邊緣。

準確不夠,數量來補。

十余輪投射之後,阿爾戈斯北城門陷入了火海之中,冬季風干物燥,正是放火好時節;10具投石機開始更換了拳頭大小的小型石塊,略微減少了放彈量,以求更遠的射程。

一波波的石頭雨,越過北城門上方的殘破城樓,向城內延伸,把準備提水來救火的阿爾戈斯人打到抱頭鼠竄;十具投石機賣力的工作著,粗實的桿臂和堅韌的獸筋,發出了各種不堪重負的聲響。王軍設計這些投石機耗費了不少心思,結合了配重投石機和筋腱絞索扭力投石機的各自優點,妥妥的完成了這些寶貝;工藝僅僅達到一般水平,但結實可靠基本滿意,等到以後技工們能夠繼續提高工藝,這種復合型投石機,將會發揮更加恐怖的威力。

理論上說,這種復合動力的投石機,絕對要超越歷史上任何一種依靠單一動力方式的投石器械;對此,王軍表示沒有丟穿越者的臉。

待到城門的火勢開始下降,等候已久的斯巴達陸軍終于發動了攻勢。

斯巴達民兵打前鋒,8人為一排,後面依次跟上;猶如長龍一般的隊伍,直奔被大火摧殘到殘破不堪的北門;列奧尼達吸收了王軍的知識,再也不會啥事都讓皇家衛隊去干,他們數量不多,是斯巴達軍隊的精華所在,培養極不容易。

听見城外傳來的喊殺聲,阿爾戈斯人崩潰了;抵抗是不現實的,失去了堅城高牆的拱衛,沒有哪個阿爾戈斯人認為自己能干過斯巴達人;防守北面的戰士們,被大小石頭欺負了半天之後,其實勇氣斗志啥的早就沒有了。

跑,扭頭就跑。

南面不是沒有被堵上麼?

逃跑的人群越來越大,人們爭先恐後的涌向南面。

到了後來,在東西兩側防守的阿爾戈斯戰士,也發現了情況不對,紛紛跑下城樓,加入逃跑的人群;至于南面的守衛們,看見城里的人們都往自己這邊涌來,立馬就明白城市失守了,大伙反映不慢,拔腿就跑,該干嘛干嘛去,反正沒有人願意留下。

跑出城?

沒有問題,從北門沖進的斯巴達戰士,忠實的執行著列奧尼達陛下的命令;他們慢慢的推進,確保城里不會留有伏兵啥的,當然,還有有一些零星的抵抗,不過很快就被斯巴達軍隊給淹沒;列奧尼達要求他們驅趕阿爾戈斯人,而不是在城里大開殺戒。

留下1000皇家衛隊戰士、2000斯巴達國防軍戰士、1萬黑勞士看守著投石機,安排了2000斯巴達民兵在城里清掃可能留下的阿爾戈斯人;2.7萬人的斯巴達陸軍,如同趕羊一般,把12萬多的阿爾戈斯人,慢慢驅趕到基奧斯港口附近。

被困在港口的阿爾戈斯海軍官兵,一個個站立在戰艦上,無力的看著蜂擁而來的同胞們;城市失守了,海灣又被堵上了,接下來……

驚恐萬狀的跑到海岸邊,逃離城市的阿爾戈斯人,慢慢的放緩了腳步,臉色異常難看;驚恐的表情變成了絕望,這已經不屬于誰跑的快誰就能活下來的範疇了。人潮慢慢停下,密密麻麻鋪滿了港口一帶的海岸;孩子和女人們開始了哭泣,男人們暴突的青筋,無聲的傳遞著死亡的陰影。

逃?

不用逃了,也無處可逃。

眾人的目光穿過己方海軍戰艦的空隙,可以清楚的看見,遠方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支龐大的艦隊,靜靜的呆在海面上;基奧斯港口被封鎖了,自己的海軍顯然不敢出戰,全部呆在海岸邊緣。

這時候,不少阿爾戈斯人才反應過來,十幾萬人往港口跑,純粹腦子進水了!

即使港口沒有被封鎖,25艘三列槳戰艦,一次又能裝下幾個人?

來回拉人?

沒有時間的;要知道,十幾萬阿爾戈斯人的後面,有幾萬斯巴達戰士,正以一個巨大的鉗形隊列,步步逼近!

多年來,阿爾戈斯人都喜歡維持中立地位;作為一個久久未經歷戰火的城邦,戰士們的戰斗力絕對高不到哪里去;最關鍵的,不屈的戰斗意志,大部分阿爾戈斯人已經沒有了。

少數血氣依舊的阿爾戈斯貴族,悲憤的拔劍砍死了自己的妻兒,然後義無反顧的沖向了密密麻麻的斯巴達陸軍;以悲壯英雄的方式收場,也許,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解月兌……

更多的人,拉著妻兒,跪在了冰冷潮濕的海岸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造神插件最新章節 | 造神插件全文閱讀 | 造神插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