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談何容易,改革需要的一大批卓有才干的文官。在趙國尚武的氛圍中,這樣的文官很難找。
而秦國卻不同。秦國有重用文官的傳統。秦國打仗不只是厲害在武將上。那些文官有的時候比武將還要厲害。趙國的風氣不同。
不僅僅是趙國一家。六國各家的文官群體中,沒有一個像樣的能夠撐起一片的人物。武將如何掌管文官的事情。趙國的情況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行不通。因為趙王已經表現出對李牧的反感和猜忌。趙國有過不光彩的一夜。那就是兵變。掌握兵權的正是這一點。別看現在君臣之間和睦,但中間的間隙誰都能看得出。
李牧比李左車想的更加實際。李左車年輕。依靠的是一股年輕勁頭來拼搏。但李牧不同。他身上擔負有趙國的重擔,這份擔子讓他想的更加實際。
關東六國看來大勢已去。六國不缺乏武將,最起碼趙國是這樣的。但有武將如何?武將只能勉強抵御秦國的一擊。但卻無法防御來自文官的背後一擊。這些文官有的時候比武將還要厲害。白起如何?不如範睢的一張利嘴。缺乏文官是無法有效的彌補其國家實力的。單靠武將是不現實的。
反觀人家秦國。自從重用這個年輕丞相之後,秦國的變化非常的快,上台才短短一年便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任期雖然只有四年。但這四年的變化。李牧實在是不敢想。總之,缺乏有才干的文官是一塊致命傷。
李牧無奈的搖搖手示意李左車離開。這些不是李左車所能想到的。
李左車無奈抱拳離開。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爺爺不能仿效秦國的改革在趙國作出重大調整。就連那韓國都開始積極的仿效秦國改革。為什麼趙國就不行。這一點他想不明白。
李牧把李左車的說辭全部忘掉。而只是把煤作為重要的標本留下來。回去之後,開采煤炭將成為重中之重。
而在遙遠的齊國。卻在發生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快挖,快挖。」一個田家家丁來回叫道。
「還挖啊。挖這有什麼用啊?」一個農家子弟不耐的問道。
「你懂什麼?我告訴你,我家主人讓你們挖,你們就挖。等燕狗來了。想挖都挖不成了。」家丁不耐的說道。
「挖溝干什麼。把我們埋這啊。」農家子弟回話說道。
「呸呸。你說的是什麼話。」一個老人家過來吐唾沫教訓道。
「小子,嘴巴放干淨點。讓你挖你就挖,到時佛就知道。」說著家丁離開到別處巡查。
「爺爺,挖這溝有用嗎?」農家子弟問道。
「不管有用沒用,讓你挖就對了。」說著老人揮動鋤頭挖坑。農家子弟無語,也只能揮動手中的鋤頭加入進來。幸好沒有下雪,如果下雪結冰成了凍土。就不好挖了。
「主公,我們這樣挖溝能夠抵擋燕軍的進攻嗎?」一個門客著急的說道。
「難道你不看報紙嗎?」田橫看著地圖說道。
「秦國當年就是這麼防止月氏騎兵大軍的進攻的。他們依靠的就是挖溝據守。前面布置鐵絲網。後面的人躲在溝中射擊。我想如此對付燕軍,應該足夠了。」田橫說道。
「恩。主公英明。」門客恭維的說道。田橫對此笑了笑。
「主人,溝已經挖的差不多了。」一個家丁飛快的跑了過來報告。
田橫沒有回復,而是拿起望遠鏡查看了一下。
「不夠,還不夠。讓人繼續挖,向後挖成通道連起來。另外把鐵絲網在前面一道布置起來。特別是那些高地之間的溝,都給挖通,連起來。」田橫說道。
「喏。」家丁離開。
田橫有一個很好的興趣,那就是愛讀報,不僅愛讀,而且還鑽研,他把他不明白的東西都剪下來收集起來研究。他研究過秦軍對抗月氏所有的新聞報道。而且對秦軍的作戰方式很有研究。
如今,他見識到了燕國騎兵的厲害,特別是那種一下子出現又一下子消失的機動能力。他非常的忌憚。但恰巧他研究過秦國步兵如何對付騎兵的戰術。
在齊國和燕國的交界處到處都是平坦的平原,這對齊國的防御來說非常的不利。這樣的地形非常的利于騎兵作戰。如何限制騎兵的作戰成為一個核心問題。
鐵絲網的出現讓這種限制騎兵作戰成為可能。鐵絲網猶如一道牆一樣讓騎兵難以逾越。他們必須下馬。有了鐵絲網還不行,還必須有壕溝。鐵絲網加上壕溝。鐵絲網限制了騎兵的沖鋒,從而降低了騎兵對步兵依靠速度上的沖擊殺傷不步兵。而步兵可以依靠壕溝的掩護利用手中的武器在鐵絲網的阻攔下殺傷騎兵。
不僅如此,壕溝還讓步兵可以有效的躲避對方的火炮打擊。齊軍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不想燕軍那樣。大規模的裝備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和火槍。把身子蜷縮在壕溝內可以有效的躲避炮彈的進攻。
布置陣地不是隨便布置的。在通往臨淄的路上。田橫選取了一段重要的小土丘布置。而且陣地盡量布置在這些地方。並且,在這平坦的平原上土丘的出現是平原中不多的制高點。制高點可以有效的觀察敵人指揮己方軍隊的調動。軍隊進入壕溝調動和站在平地上的調度不一樣。
不過田橫沒有想到一點。那就是,炮兵部隊出現後,他們往往要盡可能的佔領附近的制高點。因為制高點是最佳的炮兵射擊位置和觀察點。田橫無意間的一個布置,讓雙方在未來為高地爭奪戰展開埋下了伏筆。
田橫加快人手布置陣地。他要把高地和平地的這些壕溝連接起來。並且逐漸的延展開來。附近的人不斷的征集起來。好在不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有大把的勞力可以使用。
田橫也拿出自己家中的糧食和錢財散出去。積極的招募人手抵御來犯的燕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