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業.
這兩個是**初期所有矛盾的根源,只是在現在這個時期,無論革命份子還是所謂的清流份子,他們所注視到的都是清朝體制問題,立憲或者共和,或者是其他——譬如學習曰本什麼的。
沒有人關心所謂的農業,所謂的工業問題,他們在乎的只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權術,體制問題。而整個國家,如果絕大部分的的注意力在這上面,那就證明,這個國家至少還需要一大段的時間去模索前進的路。當然,這種大環境其實根本無法避免,造成這種環境氛圍的罪魁禍首是滿清政斧本身。
因為以清國本身的改革歷程來看,這算是一個緩慢發展認識的過程。就是這一個緩慢認識的過程,造成了現在的**初年整體的認識誤區。
這個過程,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覺察到工業的萌芽階段。這個時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的時間。清國的一些聰明人,認識到了清國戰艦和外國戰艦的差距,所以就有以恭親王為首的政治集團搞了一個自強運動。自強運動的初衷便是要讓清國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也可以自己制造出什麼戰艦之類的,以夷制夷嘛。大方向算是對了,如果清政斧以這個為基本國策,堅持四五十年不動搖,沒準清國的工業基礎就起來了。可惜的是,這一項基本國策以一場很淺薄的甲午戰爭的失敗而被評定為失敗的決策。從而導致清國的一些人又搞了自我否定,認為單純的工業,暫且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
而工業讓國家強大不起來,那又是什麼呢?
憑什麼曰本的工業基礎還不如清國,但他們卻發展起來了?甲午戰爭的失敗,讓一些人又開始意識到這樣下去是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一些人又對國家的基本政策產生了懷疑。
這種意識就帶來了一些人終于認識到學習工業可能只是一些皮毛上的東西,要想讓清國強大,可能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譬如英國曰本的制度?這一個時期,算是一些人的自我探索時期,年份也在甲午戰爭以後,在這一個時期,因為清國的一些認識還不太明確,導致他們也不太敢亂下政策,相反這一種無為而治反而讓民間的工業起來了。
清國的私人工廠,在這一個期間增加了幾十倍!可是,民間工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在1900年前後,一些清國人終于認識到清國與別國的差距本質其實是在方方面面的體制制度上,于是在一些有志之士的提議之下,這一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代表,提出了關于制度上的改革。革命一詞,也大概在這種時期出現,從而導致現在的**初年大家關注的革命都是體制問題,君主,或者君主立憲制或者是共和問題。清政斧也是在這一個階段突然意識到了他們或許找到了正確的路子。從而也搞出一個什麼十五年預備立憲的政策。這一個表態,就宣布清政斧也是認為他們的落後不是工業,而是體制上的問題,只要把體制改了,中國遲早會追上世界的。可惜的是,這樣的決定,還有可能仍然是錯誤的。工業萌芽認識與探索時期,清國人就花了二三十年,然後迷茫時期,花了將近十年,最後在到探索體制的這段時期——這一段時期,那可就長了。至少,北洋時期的這個階段,可以分化成為探索制度階段,這一個時期政治活躍,言論**,其各種言論的繁華可以比擬春秋的百家爭鳴。在這個階段,無論是學生,工人,還是領導,每一個都能討論各種共和,**的問題,參與程度至少超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而在這個時期,各種黨派,各地軍閥的出現,也標志著體制探索問題達到了最高程度。這種全民討論政治體制的時期,好麼?歷史證明,在這個尋找對錯的階段,國家工業發展遲緩甚至一度停滯。**初期,**海軍噸位達到八十多萬噸,可是直到**掌權,在1926年重新規劃海軍的時候,整個**的海軍軍艦的噸位反而只有六七十萬噸。工業的代表海軍軍艦噸位不升反降,這意味著在這樣一個探索制度的時期,人民的心思都跑在那虛無縹緲的制度問題上去了。直到抗曰戰爭開啟,這個時候的**也才意識到中國的工業化程度,貌似太低。可是意識到有用嗎?一系列的爭論對錯,消耗了中國人從1911到1937的黃金二十幾年。以至于曰本人打來的時候,中國的土地只能夠一步一步退讓,原本富饒的土地,硬是要來一個悲壯的「焦土抗戰」。一個探索制度的時期,人民的心思都跑在那虛無縹緲的制度問題上去了。直到抗曰戰爭開啟,這個時候的**也才意識到中國的工業化程度,貌似太低。可是意識到有用嗎?一系列的爭論對錯,消耗了中國人從1911到1937的黃金二十幾年。以至于曰本人打來的時候,中國的土地只能夠一步一步退讓,原本富饒的土地,硬是要來一個悲壯的「焦土抗戰」。
這是誰之過錯?
若是用這原本二十幾年的時間來發展工業,再不濟我們中國人會被一個彈丸小國打的節節敗退嗎?而且,在這期間,不是還有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加速中國工業化的進程。
曰本不也是在一戰之後,那才徹底飛速發展起來的,他們在戰爭中獲得了多少利潤?
歷史上的悲劇,陳立青回來了,自然不會讓它再一次在神州這片大地上上演。
迅速掌握貴州,只是陳立青的第一步。
接下來,他要讓所謂的一些人看看,是制度的問題,還是總體方向錯誤的問題?
中國是不是還得需要皇帝?曰本為什麼還有天皇,可他們一樣發展起來了?
對以後的某位先生的稱帝或者討伐,陳立青沒有興趣。他只是知道,既然邁出了改變貴州的第一步,那接下來就再也沒有誰能夠阻止他。
農業上,陳立青要讓燕京,要讓江南的魚米之鄉的那些人看到,就算是在偏遠的山區,貴州人民也會比他們生活的更好。陳立青也會告訴某些人,只有掌握了所謂的農民兄弟,解決了大多數人想要的基本溫飽問題,那才是共和的基礎。
而工業上,陳立青也會讓某些口口聲聲說自強運動失敗的人看看,到底是我們國家的工業不行,還是某些人領導的問題。
平越雖然小,可是一手農業,一手工業這把火燃起來了,遲早有一天,平越模式會遍布貴州,遍布全國。
陳立青回到平越,總體上就做這兩件事。至于以後的發展問題,以現在貴州的基礎自然是不能再多想。
確定了整體的發展方向之後,陳立青的目光再一次轉移,這一次,平越的一群人,朝著南邊的方向再次進發。
時間流轉,貴州這一個省的讀力很快淹沒在全國各地紛紛讀力的浪潮當中。
11月下旬,全國二十四個省區中已有十四個省和上海月兌離了清朝的統治。宣布讀力的省市主要在華中、華南地區,其中以長江中游的湖南、江西和下游的江蘇、安徽對武漢影響較大。而北方地區各省,由于革命的力量比較薄弱,清王朝的封建統治較為穩固,因而沒有出現讀力的省區,但當地的同盟會員及與同盟會有聯系的革命團體也發動了規模不等的起義和暴動。此外,東北、內蒙、西北的甘肅和疆省、西南的少數民族人民,也先後爆發了反清斗爭。這些起義和暴動,無形之中對武昌起義起了積極的策應作用,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革命**。只是,武昌起義突然引領了全國革命起義的浪潮實在是出乎同盟會的意料,所以同盟會中的黃興,胡漢民等領導人對迅猛到來的革命形勢沒有足夠的準備,缺乏堅強的領導和通盤的籌劃,在各省的實力有大有小,對革命的態度也不相同,參加起義隊伍的更是魚龍混雜,這就使各讀力省份出現了錯綜復雜的局面。
有的省在革命派武裝奪取**後,被立憲派、舊官僚采取陰謀手段,竊奪了實權如湖北、福建。有的省被立憲派分子采取流血政變的辦法篡奪了**,如湖南。有的省在革命洪流沖擊下,迫于形勢,采取改頭換面的手法,僅將舊衙門換上一塊新招牌,江蘇和廣西兩省就這樣干,就宣布一件革命完成。
即使革命黨掌權的省份,也有部分革命黨人很快成為爭權奪利的政客,或者變成了地方軍閥如安徽、山西。這些讀力的省份,相互之間各有打算,內部局勢也不穩定,因此很難做到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但盡管如此,各省的讀力,還是極大地孤立了清政斧,壯大了革命聲勢。同時,由于革命黨人重視做新軍的工作,自武昌新軍打響反清第一槍後,不到三個月,在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四個標的新軍中,先後反正、解散、潰敗的約有七個鎮、十個混成協、三個標,大大削弱了滿清政斧的軍隊力量,有這些,都為最後**清王朝奠定了基礎。
總之,此時神州大地上的種種改變,已經預示著一件事——
這次的起義,玩的有些大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