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方面的惶恐和緊張逐漸因為印度方面聯軍的進展而安定下來,臨危請命的丘吉爾首相啟用陸軍上將海格取得如此的成就,受到了英國國民的擁護,內閣逐漸穩固.
可是丘吉爾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很清楚,盡管收復了印度,可是中[***]隊的實力卻幾乎沒有任何的損傷。如果可以選擇,他寧願選擇在印度中部和中國國防軍南亞方面軍決戰,因為中國人的補給線漫長。可是中國人這一退,補給的壓力急劇減輕,其所能發揮的戰斗力將會大大提升。
不僅僅中方隨著後退戰斗力能發揮更強,更要命的是印度方面出現了饑荒,無數的難民流落四方,有向整個印度蔓延的趨勢。巨量的難民給印度的反殖民武裝提供了無數的兵源。根據調查,印度反殖民武裝和中國人勾結洗劫了印度所有豪門大戶、資本家,而這個時期同樣是農業大國的印度,土地幾乎集中在這些人手里,糧食也幾乎集中在這些人手里,這些糧食一部分被中國人和反殖民武裝分給印度的窮人,但是大部分被中國人和反殖民武裝帶走,當然絕大部分都在反殖民武裝手里,這些叛軍在饑荒的時候,打出「參加革命有飯吃」的口號,引得無數的難民加入其中。
「根據軍情六處的調查,印度叛軍規模已經超過了三百萬,他們擁有一百多萬條槍,其中有一半是帝國和法國的制式裝備。一些主要的叛軍中有大量的中[***]官團協助他們訓練部隊和指揮作戰,已經逐漸形成戰斗力」
丘吉爾看著鮑德溫,咬牙道︰「他們哪來的這麼多槍?」
鮑德溫放下文件,嘆息一聲道︰「中國人出售的。中國的現役部隊武裝了五百多萬,還有三百萬新兵在國內訓練。整個東亞的武器基本落在中國人的手中,加上中國人的軍工產能,他們完全有武裝六七百萬部隊的能力,這還是基本扣除了老式武器的基礎上的。中國人訓練部隊不需要多少武器,有個幾十萬條槍就夠了,其他的武器當然可以給印度叛軍,給我們制造麻煩。」
丘吉爾冷笑一聲道︰「麻煩的確是有一點,不過我認為有點麻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全是壞事。」
鮑德溫驚訝地道︰「丘吉爾,不、首相閣下,您怎麼會這麼想呢?」
「我能不這麼想嗎?」丘吉爾有些惱怒和憤慨地道,「普通國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難道您還能不知道嗎?所謂的印度大捷是怎麼回事?收復半個印度,中[***]隊的傷亡不到五萬人,可我們部隊的傷亡卻有七八萬人,中國人這並不是戰敗,他們是有計劃的撤退。中國人撤退是因為他們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他們已經掠奪了印度大半的財富,現在的中國財力無比的充沛,不僅軍事開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中國國內的基礎建設都在全面進行。您知道嗎?中國人目前在國內至少有一千棟二十層左右的大廈動工,全部都是新式建築,據說還都設計有地下停車場。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鮑德溫苦澀地道︰「您的意思是說,即使如此龐大的戰爭規模依然沒有讓中國影響到建設,他們有著無窮的人力資源。如果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損比例而言,這樣程度的戰爭,中國人幾乎可以無限期的進行下去。」
丘吉爾有些頹喪地道︰「您說得沒錯,中國目前的軍隊規模看似龐大,可按比例計算,幾乎是六十比一。他們掠奪了大量東南亞和印度的人才,中國的工業能力不僅全面恢復,而且會變得更強。中國人變得更強了,可他們前線的部隊卻聞風而逃,您認為這正常嗎?這太不正常了,太奇怪了。」
鮑德溫正色道︰「可我們卻不能退。」
丘吉爾苦澀地道︰「是,我們不能退,否則整個西方聯軍就會喪失戰勝中國人的信心。明知道這很不正常,可我們依然只能前進。可是印度是帝國的殖民地,我們最熟悉那里,叛軍眾多,那自然只能抽調帝國的部隊負責圍剿。您明白了嗎?」
鮑德溫不能置信地看著丘吉爾,仿佛不認識他了一般。他當然明白丘吉爾的意思,就算中國人真的有陰謀,那損失的卻不是英軍的主力。要知道隨著印度的收復,西方世界大量的宣傳之下,西方一些小國也信誓旦旦的大舉派兵到印度,如今印度的西方軍隊幾乎超過了三百萬,僅僅前線的部隊就超過二百五十萬,這樣的龐大軍事力量,即使中方有陰謀,那也完全能讓中國損失慘重。
鮑德溫默默點頭道︰「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總不能這樣一直被動下去吧?」
丘吉爾冷笑道︰「當然不能這樣下去,我們也必須給中國制造一點小麻煩。」——
丘吉爾所謂的小麻煩,就是暴露一下在華情報的外圍人員,利用小報等各種渠道宣傳中國在印度「大敗退」的事件,打擊中國人的民心士氣。
民心不穩,人心惶惶之下,容易收買更多的人為他們服務。
中國政斧干預下,媒體更本就沒有報道中國國防軍連續大撤退的事件,在丘吉爾看來,中國人封鎖消息,就是擔心影響軍心、民心。既然中國人不想踫到的事情,那麼他們就必須去做,哪怕是惡心一下中國人也好。
可是,哪怕是丘吉爾都萬萬沒有料到,就這些小報卻在中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一時間政斧遭到文人的攻擊,幾乎是被千夫所指,無數的文人痛斥李不凡不知天高地厚,當年的「庚子事件」已經有前車之鑒,可李不凡這回更過分,當初滿清好歹僅僅是含糊不清的和十四個國家開戰,而李不凡幾乎擺明車馬挑戰整個西方世界。
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西方世界,這不是瘋了嗎?這是人干的事情嗎?
在李不凡揮師南下勢如破竹的時候,這些崇洋媚外的文人當然沒有什麼借口發牢搔,只是內心對洋人的恐懼依然認為最終是不能取勝的,都在等待時機,而現在中[***]隊南亞方面軍連續撤退一兩千公里,被他們說成了「大潰敗」。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李不凡得罪了文人。李不凡大舉修建學校,需要無數的教育人才,可如果按照這個時代教授的工資,政斧的財政更本無力負擔,可教育國模卻不能減,那怎麼辦呢?
只有一個辦法,降低薪水。這個時期北大教授的工薪是300多大洋,而普通工人一個月只有五個大洋,什麼概念?六十倍的工薪差距。文人在這個時代是最高的收入群體,比普通的政斧公務員高出數倍,因為哪怕是公務員的工薪一個月也不過十幾二十元而已,這還是為了高薪養廉。于是,李不凡參考吳敵這個穿越者後世的教授文人的工薪水平,直接把教授的工薪壓到了五十元,普通教師和公務員工薪就一個等級,嚴重打擊了文人這個利益群體。這個工資水平,四合院、別墅、公寓是住不起了,生活水準下降,再也沒法子和以前一樣動不動出錢拿下報紙版面逮找誰罵誰了,老牌的文人集團如何能忍得下這口氣?這在他們看來簡直有辱斯文。
可是,李不凡卻極少有讓他們抓住把柄罵的地方,而且要命的是,大半的報紙被政斧派人管制,就是號稱「橫行無忌」的申報,也硬生生被政斧強制關停查封。
可現在出了大事了,中國終于在前線「戰敗」,這完全怪李不凡硬生生的破壞中國崛起的大好局面,獨斷專行的強行和列強開戰所導致的,自然應該口誅筆伐。
一時間南京政斧金宮外匯集了大量的文人痛罵指責,甚至打出了要去李不凡下台的旗號。
李不凡在國防部內,被這種情形幾乎氣得臉色鐵青,看著一臉無辜的吳敵,惡狠狠地道︰「我現在終于明白了為什麼秦始皇會焚書坑儒,為什麼後世會有什麼‘文化大革命’。儒以文亂法,古人誠不欺我啊。」
吳敵無奈地道︰「我早說了嘛,文人是最不好對付的。連後世的蔣偉人都不敢得罪文人,太祖也一直把他們供著。你居然這麼干,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李不凡臉色鐵青地道︰「給我查,凡是出國留學的,一律開除出校,無論學校還是政斧都不得錄用,有通信往來的,統統打成西方間諜。既然敢向老子亮劍,老子就讓他看看老子的刺刀是否鋒利!」
吳敵幾乎給嚇蒙了,當場叫道︰「哥,不、我叫你爺了,成嗎?您要這麼干,那不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翻版嗎?這種事情會變得愈演愈烈,一旦失控,我們中國整個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精英都會損失殫盡啊。再說,您不也是出國留學的嗎?」
李不凡狠狠地瞪著吳敵吼道︰「那你告訴我怎麼辦?」
吳敵想了想道︰「重耳在外而生。不如出去避一避?」
李不凡盯住吳敵半響,現在打仗,他不在國防部能去哪里?只有一個去處,就是去前線親自督師。如果不暫時避開這個漩渦,指不定他還真趕出「焚書坑儒」的類似事件。
「哎,也是該去前線走一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