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大明 第一章救命草催命符

作者 ︰ 未知

曾經听老人說,死後有輪回,善有善報,惡有惡果。朱青峰很確定自己死了,但卻不確定自己現在這種處境,到底是善報,還是惡果?朱青峰清晰的記得,就在剛才,自己還身處崇禎的陵墓之中,然後是墓穴崩塌,將自己掩埋在深深的泥土之下。本以為自己的一生至此就將劃上句點,但現在的情況有點沒料到……

「朱由檢,這算是你的報復嗎?」墓穴塌了沒關系,穿越也可以不計較,甚至是穿越成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兒子,朱青峰也權當是盜掘明思陵,攪擾亡靈的因果報應。可這張象征希望的紙條卻讓朱青峰蛋碎了一地。

‘太子殿下驚,臣已聯絡義士,子時劫獄。便與韃子拼個魚死網破,亦保太子周全。’朱青峰的目光始終不曾離開這張饅頭里吃出來的紙條,微皺著的眉間已溢出些許細密的汗珠,而每次都會對目標進行充分了解的朱青峰也理所當然的對此段歷史尤為了解。讓朱青峰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功課沒能讓冥器增值,倒是造就了朱青峰此刻的心驚。

朱青峰憑借預先做好的功課,抽絲剝繭的解讀著這唯一的線索,很快便明確了此刻的處境,韃子是漢人對滿情人入關前期的稱呼,可以確定現在為公元1644—1645年間。並聯太子身份和現在身陷牢獄的處境,自己無疑就是崇禎皇帝那位在歷史上下落成謎的兒子。此刻,自己被關在韃子的手中,也就可以肯定尚在京城之內,而這無比耀眼的身份,理所當然的會讓滿清高層所重視,那關押自己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後清朝之滿清十大酷刑的衍生地,明朝最嚴密的監獄—詔獄!

最讓朱青峰心驚的卻不是yin森森的牢獄,朱青峰清晰的記得在自己魂附這具身體的時候,飯菜就已經在此地。換言之,歷史上的明末太子朱青峰也應該收到了這張紙條,可他還是死了。原本還抱有一絲期望的朱青峰,眉頭皺得更緊了。現實**果的強ji n了這個美好的期望,空留遺憾和回憶兩個孽種。

若是直接被明思陵坍塌的巨石砸死,朱青峰只能自認倒霉,可現在朱青峰穿越了,還沒等朱青峰體會這奇異的幸福,打擊便接踵而至。給朱青峰一個十死無生的希望。

朱青峰微皺著眉頭,目光再次回到手中的紙條,甚至能感覺到毫無可能青史留名的義士那沸騰著的滿腔熱血。可他們的熱血換來的卻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更大的傷亡。不僅如此,這很有可能是滿清高層yin謀。就等前明余孽來救自己,而後將他們一網打盡。屆時,自己便失去了利用價值。那這讓人滿懷希望的救命草,無疑就成了閻王的催命符。

朱青峰雙目微閉,解了愁字眉,舒展著鼻翼,呼吸著這腥味頗重的空氣。盡量調整那比方才已快近一倍的心跳節奏。黑暗中,朱青峰甚至能預見到那必敗的營救後,一個個義無反顧的面孔將會和自己一起被綁縛刑場,告別美好人世的血腥場面。

而這救也死,不救也活不了的‘尷尬’局面唯一的解,似乎只能由朱青峰主動避開這場營救。基于前情考慮,朱青峰得出一個總結—越獄!

方才還渾濁于紊亂思維中的目光,瞬間恢復了那諸多閱歷鍛造出的深邃。確定了方向,朱青峰的腦子里滿是關于越獄的各種橋段和方式,卻沒有一個情況適合朱青峰當前的處境。

學《基督山伯爵》里的愛德蒙•唐泰斯那樣裝死?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單憑這個無比耀眼的身份可能左右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滿清八旗是否能建立滿清朝廷這一點,雄才大略的多爾袞便不會打絲毫馬虎眼。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肖申克那樣挖地道?且不說沒有工具,便是有了工具,要想撬開這與豆腐渣工程呈絕對反比的青石板也不是一兩天的工程。單是需要消耗的時間,朱青峰便支付不起,遑論其他?

時間逐漸流逝,朱青峰的情緒反倒平復了許多,微弱的光亮並沒能照清朱青峰的臉龐,那雙深邃的眼眸卻在微光閃爍的黑暗中如同伺機捕獵的野獸。沉靜後隱藏著驚人的爆發力。思前想後,朱青峰唯一的選擇只能是破處了!

殺人這種事,無論在法律‘嚴明’的後現代還是在被稱為徹頭徹尾法治社會的大明朝,都不是小事兒。得到的結果也基本相同,無非償命而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可朱青峰現在已經是在等死的人了,何不放手一搏?如果這心態算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朱青峰不介意將衣褲也一並褪去。畢竟,一個連道德底線都能放棄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豁出一切去干,不要臉不要命去拼!

朱青峰舀那雙還算光滑的筷子在地上不緊不慢的摩擦著,腦子里卻在過濾著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基于擅長在聆听和閱讀中總結過去,在實踐和經歷中瞻望未來的習慣。朱青峰迅速在腦子里完善了將要實施的計劃。

當光滑的筷子足以輕易刺破皮膚時,朱青峰才停止了手上的動作,抖動了一下

手腳,對這具新的身體力量和體質有著充分的了解後,朱青峰堅定著心緒行至鐵門前,雙手抓住那僅能伸出手指的柵欄,在這無邊的寂靜中叫響了新生的第一聲︰「來人啊!」

不消多時,一個渾厚的回應在走廊的遠處傳來,略帶些火氣的聲音,似在震蕩著每一間牢房︰「大半夜的不睡,吵什麼吵?」話音剛落,一陣步履沉重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隨後一個身穿鐵甲的漢子已到得朱青峰所在的牢門之外。

對方的怒喝,朱青峰毫不在乎,迅速接下了對方的話茬︰「大哥,這里是詔獄吧?」(水火不入,疫癘之氣充斥囹圄。具有拶指、上夾棍、剝皮、舌、斷脊、墮指、刺心、琵琶等十八種,史稱︰「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于法。後為清廷形式上罷黜,實為滿清十大酷刑之衍生地。)

獄卒不禁有些驚訝︰「喲,你小子知道的還不少呢。我都是今兒個才知道這地方叫詔獄。」

滿清初佔b ijing,體制尚不完善,類似朱青峰這樣的「極度重犯」,自然要關押在守衛最為森嚴的地方,而詔獄無疑就成了首選,照朱青峰的推測,清廷不可能將關押太子之事流傳出去,但身為明朝太子朱慈烺(朱青峰),自然知道詔獄所在,而獄卒的驚訝,無疑也印證了朱青峰的猜測,他們並不知道詔獄第三層關押的是什麼人︰「傳聞詔獄一向是有進無出。只怕我命不久矣!」

;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流大明最新章節 | 風流大明全文閱讀 | 風流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