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小農民 第一百八十四章美食故事

作者 ︰ 掙錢買房

吃了一會兒孩們就嚷嚷著吃飽了,想要出去玩。

「叔叔,我吃飽了!我去抓魚可不可以?」天天歪著小腦袋問王勇。

「恩,行!不過你要听明明哥哥的話,不許調皮知道不?」王勇和藹地囑咐道。之後又回過身來對早就吃飽了,正一副躍躍欲試地想要離開飯桌去玩的明明說道︰

「明明,天天他們都要比你小,你是大哥哥,要照顧好弟弟妹妹們,知道嗎?」

明明小家伙一听,就眼楮一亮,挺著小胸脯說︰「恩,我是哥哥,他們都要听我的。」

王勇一听明明的這句話,就知道自己的希望肯定要落空了。正在想著怎麼才能留下這幫調皮搗蛋,沒人看著估計都能把天給翻過來的孩。突然一個聲音的響起,王勇眼前一亮,想到了主意。

「媽媽,我還要吃豆腐。」

天天的小朋友,那個小胖墩大壯,正指著一盤麻婆豆腐對他媽媽說道。因為小家伙剛剛學會使用筷,這要對付這盤軟軟的女敕豆腐,完全是在他的能力之外。這讓十分喜歡這道菜的他很是著急,但自己有對付不了它,只好出聲讓媽媽幫忙。

「大壯,叔叔問你,你知道這是什麼菜嗎?」王勇看著正盯著那盤豆腐流口水的大壯說道。

還沒等大壯回答呢,天天就在一邊接過了話茬,揮舞著兩只小手回答道︰「我知道,我知道,叔叔,我知道。」

「好,好。那你告訴叔叔這盤菜叫什麼名字啊?」

「麻婆豆腐。」

「恩,天天真聰明!」

听到叔叔夸獎自己,小天天立刻就驕傲的四下里得意地看著自己的小伙伴。只是還沒得意多久,就听見叔叔繼續問道。

「那天天你知道它為什麼叫麻婆豆腐嗎?」

這句話問出來,回答他的是一片左右搖個不停小腦袋。不過。王勇還是小看了天天的聰明,小家伙兒拿出了自己的殺手 ——問媽媽。

「媽媽,媽媽,為什麼它要叫麻婆豆腐啊?」

望著一臉不解,仰著小腦袋問自己的兒,喬曼愛憐地抱起天天。放到自己腿上,一臉疼愛的說道︰「是因為發明這道菜的是一個臉上長著麻的婆婆,所以大家就叫它麻婆豆腐。」

天天听到媽媽的解釋,立刻滿臉興奮地回頭對王勇說道︰「叔叔,天天知道了。因為它是一個麻婆婆做的,對不對?」

看著一臉興奮的小家伙。王勇搖搖頭。這個動作頓時惹來了桌上這幫孩父母的驚訝。怎麼回事?難道不對嗎?不應該啊!這個故事自己听到的也是這個版本啊!

「好了,都坐好,听叔叔給你們講一講這道菜的故事。到時候你們要告訴身邊的其它小朋友哦!。」

王勇招呼著已經成功被自己把注意力給吸引過來的一幫小家伙兒做好,一邊將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

在清末民初的四川成都北門外,府河轉折之處,有一個叫萬福橋的地方,萬福橋的北端有座城隍廟每到夏季。城里人就會蜂擁而至來這里乘涼喝茶,特別是清明,秋,那更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

這天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從鄉下到城里謀生,看到這里車來馬往,人氣很旺。于是就在橋頭邊租了一間茅草屋,開了一家小飯館。

這夫妻倆,男的叫陳春富(也有說是叫陳森富)。女的叫溫巧巧。

起初,倆人覺得自己本錢小,本事也小,只是隨便賣一點小菜便飯,提供些茶水。掙倆個錢養家糊口罷了。

當時飯館附近有一家王姓豆腐坊,那豆腐做的細女敕,綿軟。每天早上總會做上幾板豆腐放在飯館門口招攬客人。而這條路上呢,來來往往的經常有一些挑著豬肉,牛肉販賣的小販。路過的時候也會進到飯館里歇歇腳,等待客人。

而飯館的主要客人都是一些挑油糧的挑夫,每天,他們起早模黑,進城送完了糧油,回到萬福橋時,個個都是人困體乏,饑腸轆轆。

于是就會三五一群,搭個伙兒,大家分攤一下錢,割上幾兩豬肉或者牛肉,或者再來上幾塊豆腐,再端上一個缽,來到飯館。將挑油的油簍倒立,把余油一點一點地滴入缽里。最後他們拿這些食材以及油一塊交給老板娘請飯館代燒。

陳妻溫氏知道,這些下苦力的人口味吃的重,偏好麻辣鮮燙。于是,她就用自制的粗辣椒面加上些花椒面、豆豉,再把客人買來的肉切成片,一起烹制豆腐。

結果,這麼做出來的豆腐,紅亮誘人,麻辣鮮香,而且又熱又燙,挑夫們吃起來解饞、解飽,還解勞。

就這樣陳妻有著「麻、辣、燙」風味的豆腐,一傳十,十傳百,就散布開來。而這位陳妻溫巧巧,人長得白淨漂亮,聰慧賢能,非常討人喜歡,而且性格開朗很有親和力。

她的丈夫陳春富呢?臉上有麻,坑坑窪窪的,周圍的街坊鄰居都叫他陳麻。既然是陳麻的老婆,大伙兒都戲稱溫巧巧為陳麻婆。

豆腐出名了,大家伙兒自然也樂得稱呼它為「麻婆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就這樣被叫了下來。之後經一代御廚,川菜一代大師關正興的改良,麻婆豆腐就這麼流傳至今,成為了川菜的一道極為出名的代表菜。

「故事講完啦,小伙們都听明白了嗎?」王勇笑著香味道自己身邊的一幫小家伙兒們問道。

「听明白啦!」小家伙兒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之後就紛紛七嘴八舌地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

「不是麻阿婆做的,是因為老爺爺才是麻,他的老婆就是麻婆。」

「是因為老爺爺的臉上有麻,他的媳婦兒就被人叫做麻婆。」

「都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麻婆是沒有麻的。她老公才有麻呢?」

「你好笨呢,人家說什麼你都听不懂。」

「哇!伯伯,你好有才啊!」趴在王勇腿上的明明瞪著大眼楮,十分崇拜地望著王勇說道。

在他的小心眼里,自己的伯伯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學問的人。等將來有一天。自己也一定要像伯伯這樣,什麼都知道,到哪里都受人敬佩,那該多厲害啊!

「是啊!今天真是長見識了。王先生真是博聞多識啊!」

「要不是您給我們的講解,恐怕我們還一直都認為麻婆是臉上有麻呢!」

不過也有一些人似乎並不認同王勇所說,面色平靜地看著這一切。一句話不說。代表人物就是小崽兒。

「王勇,你這都听誰說的?真的假的?不是你又編故事逗我們玩呢吧?」

這話問出了所有對此表示懷疑的那群人的心聲,大家都注視著王勇,等待著他的答復。

「逗你玩?我可沒這閑心。這都是听張叔說的,你覺得可能是假的嗎?」

「呃!好吧!既然是張叔說的,那我就信你了!」

「你信他什麼啊!他的話你都敢信?」

話音剛落。大偉就提著一籃稀奇古怪的蔬菜,水果出現在小崽背後。

「大偉?你來的正好,王勇剛剛說了這個和大家知道不一樣的麻婆豆腐的來歷,丫還說是從張叔那里听來的。你是專業人士,你來給我們說說,到底這麻婆是不是臉上有麻啊?」小崽兒迫不及待地沒等大偉和大家打招呼就拉著他開始盤問。

「麻婆豆腐?哦,那是他昨天剛听我師傅說的。」

「你個混蛋玩意。撒謊都不帶打草稿的。昨天我根本就沒見到張叔好不好?」王勇立刻反駁這種對自己名譽造成很壞影響的不當言論。

「行了,行了。既然知道這是真的就行了。對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餐廳的股東之一,全國聞名的伙夫,高偉先生。」小崽兒一臉正經地說道。

這話立刻就惹來大偉的激烈反擊︰「小崽兒同志,請注意你的言辭!」

「小崽兒是誰呀?」一個小姑娘在王勇身邊怯生生地問了一句。

天天白了她一眼,很自豪地說道︰「小崽兒是我爸爸啊!」

「噗——」

好幾個人都忍不住地噴了。誰也沒想到,長的高高壯壯的孟總竟然有這麼一個小名。尤其是這個小名從天天嘴里自豪的喊出來。

「行啦!別鬧了!你這是過來干嘛?」王勇趕緊勸著倆個已經開始互相瞪眼的家伙兒。

「哦,差點讓這個家伙兒給耽誤事了,都怪你!」小崽兒惡狠狠地瞪了小崽兒一眼。才繼續說道︰「胖說小美姐要回天海了,讓我給弄點咱村的蔬菜什麼的?這不,剛摘得,我正準備再去養殖場弄點黃金蛋。」

「恩,那還不快去!多給小美姐拿點!」

「放心吧。這還用你說啊!對于你的東西我一向很大方的。」

「滾!」

「我也要去。」明明听說伯伯要去養殖場立刻跳了出來。

「我也去,我也去!」看到明明哥哥要走,天天這個小弟自然緊隨其後。

于是,大偉就肩負起孩王的重任,領著一幫喧鬧不已地小家伙兒們穿過餐廳,向位于北山(也就是王勇家後面的那座)半山腰的養殖場,浩浩蕩蕩而去。

「大家別停啊,繼續吃!」王勇招呼道︰「剛才光顧著這幫孩了,趕緊的,咱們繼續吃。」

「吃什麼呀!該吃的都吃的了,這肚也差不多了!」小崽兒歪坐在椅上,吊兒郎當的說道。

「是啊,都吃的差不多了,坐著歇會吧!」

「對,對!這超級蔬菜真是名不虛傳啊!這吃的我是實在不想動了都。可又舍不得放下筷。」

「哥,要不讓服務員把空盤撤了,上點茶水,這還有這麼多水果,咱們聊聊天。你就再給我們講講這名菜的故事吧!」喬曼在王勇身旁建議道。

「行啊,那我就在給你補補課,給你講一個,嗯,就講它吧!「王勇指著桌上的一盤菜說道。

「宮爆雞丁?」

「錯!名字都叫錯了!這叫宮保雞丁!宮保,其實是這道菜的發明人丁寶楨的榮譽官餃。國歷代職官詞典當有這樣的記載︰明清各級官員皆有虛餃,最高榮譽官餃有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太保和太少保。皆大臣加餃或死後贈官,通稱宮餃。

咸豐後,不再用師,而多用保,故又別稱‘宮保’。」

說到這里王勇停了一下,看到大家都在很認真地看著自己等待自己的下,才繼續給給大家述說這道幾乎所有國人都知道,甚至許多外國人業知道的名菜的由來。

丁寶楨治理四川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于光緒十一年死于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太保」。這個官餃正是宮保之一,所以他發明的這道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

丁寶楨十分喜歡吃辣椒與豬肉或與雞肉爆炒的菜肴。所以家里的廚師十分給他做各種用雞肉作原料的菜肴。

一次他到拜把兄長家里玩耍兄長殺雞款待他,因為著急吃,所以來不及炖。兄長就別出心裁的將雞胸脯肉切成雞丁,用雞油爆炒雞丁塊。加上干辣椒,橄欖菜,蒜苗等再加水煮熟。

丁寶楨吃了之後,覺得味道甚佳,贊不絕口。後來便經常制作此菜食用。據說在shndong任職時就經常讓家里的廚做「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

而丁寶楨任四川總督後,一次微服私訪,在一個小酒館里吃到加了花生米炒制的辣雞丁。回到家後,便叫家里的廚加以仿制。從此丁寶楨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女敕雞肉一同炒制。肉女敕味美,很受客人歡迎。

這道菜原本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越穿越廣盡人皆知。

現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酒店,宮保雞丁這道菜可以說是司空見慣。而有些菜單將宮保雞丁寫成了宮爆雞丁,有人認為這也許是烹飪方法為爆炒的緣故。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這些人跟本就沒有弄清楚這道菜的由來。

PS︰求月票!求推薦!求打賞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鄉小農民最新章節 | 回鄉小農民全文閱讀 | 回鄉小農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