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張狂 第15節三軍齊整備

作者 ︰ 艾葉客

如今,張狂已經在被大漢朝廷數年前廢棄的朔方、五原一帶,建立起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屯田基地,算是初步建立了爭霸天下所需要的兵源地和馬源地。♀太行軍還缺少的,就是一個可靠的糧食軍需供應基地。

所以,這次張狂東進或者南下,就是要伺機奪取一個產糧多的地方。這個地方,張狂倒是並不太挑剔,可以是上黨,也可以是太原,還可以是……河東全郡!

當然,河東是董卓的地盤,不到緊要關頭,張狂並沒有打算明搶。畢竟,西涼軍戰斗力極強,可不是個善茬子。而豎立起董卓這麼大的一個靶子,也能夠幫助張狂分擔一些天下人的視線。悶聲發大財,才是太行軍如今最好的選擇。

根據太行軍未來的發展戰略,張狂目前所窺視的,其實主要還是太原一郡。

太原一郡,雖然與整個並州地區一樣,山地眾多,卻有著極為富庶的太原盆地。太原盆地面積廣闊,又受到汾河、瀟河、文峪河等干支流的滋潤灌溉,向來是並州人口最多,經濟最繁華的地方。

可以這麼說,整個並州的精華,就在太原一郡。隋末的李淵父子舉兵反隋,成功建立大唐天下,也就是依靠太原盆地所提供的兵、糧、馬、鐵等戰略資源,才能夠一舉攻克西京長安,登基稱帝。

漢朝的黃土高原,雖然有不少地方喪失了植被的保護,但水土流失還沒有發展到兩千年以後那種「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夸張地步。

所以,此時的黃土高原,雖然有些小溝壑攔路,跨越它們的難度倒也勉強可以接受。在修好的大道上。車輛通行還是比較順暢的。這對太行軍的軍糧征集和行軍大有幫助。♀

目前的西河郡離石縣城中,已經囤積了二十萬斛的軍需糧草。這些糧草,有五萬斛是從河東的豪族手上購買的,有七萬斛是從屯田初有成效的河套地區運過來的。剩下的,則是來自太原豪族的高價糧食。

有時候,張狂忍不住會想。用來自太原的軍糧來進攻太原,不知道那些太原豪族們知道以後,會有什麼感想?

再來看一看張狂手中的兵力。

目前,張狂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大力吸收並州與河東的流民,將他們安置到美稷一帶與河套一帶進行墾殖屯田,手下的漢民達到了十萬戶,四十萬人左右。而被太行軍兵鋒所征服的匈奴、鮮卑、屠各等雜胡,也有了五萬帳。二十余萬人。

也許這些人口數字,加起來也不過是內地一個大郡的人口數,可是,別忘記還有太行山一帶,接受太行軍統治的山民,也有近三十萬。以張狂原有的統治基礎來說,他的勢力,已經在兩年之內。增長了兩倍。

並州以苦寒著稱,卻也以出產精兵猛將著稱。自從進入並州的第一天起。張狂就沒打算要在並州固步自封過。死守並州,最終遲早會自尋滅亡。只有一步一步的擴張,他才能夠實現「天下布武」的大願。

為了在並州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張狂將軍中那批年紀大些,識字多些的一千名士卒集體退役,轉職為地方上的基層小吏。來管理在歷年征戰中,所得到的幾十萬胡漢居民。

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出當年窩在太行軍時,張狂強制要求手下士卒識文斷字的用處了。

那一千名平均能認五百個以上常用字的退伍兵,在軍中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對太行軍的政策也比較熟悉,只要略為適應一下新的吏職,就能夠很快的達到可堪一用的標準。

當然,他們也僅僅是可堪一用,離熟練的處理地方政務的標準,還有些遠。可是只要給這些忠心士卒一段時間的磨練,他們自然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政務處理水平,並最終成為張狂掌控地方的堅實基礎。

在退伍了一大批士卒以後,張狂自然要新招進一大批兵員。由于掌握了河套與鮮卑宴荔游這幾塊馬源地,張狂算是敢將「馬蹄鐵」這個戰略寶物也祭出來了。于是,裝備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和馬蹄鐵的古典時代標準騎兵,終于在大漢的北方邊陲誕生了。

這些具備了足夠的機動力、沖擊力和近戰肉搏能力的騎兵,將會成為張狂手中的陸戰王牌,有效的幫助他征服天下!

再來看看太行軍的兵力數量。

目前,在張狂手中,不算孤懸在外的臧霸所部,已經擁有了步兵六千,騎兵五千的常備兵力。而所有屯田民眾,在農閑時也必須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如有必要,張狂可以在一個月以內,動員起一支五萬人的大軍。

當然,有鑒于這種規模的軍隊所需要的消耗,與對農業生產的嚴重破壞,除非是萬不得已,張狂沒有進行這樣的動員的打算。

對太原的這一戰,也許還會牽扯到上黨和雁門兩個郡。因此,張狂事先就將此戰的難度,按高處計算。在離石縣城,他目前已經集結了四千步卒和兩千騎兵,還有一萬名征發的民夫。如果有必要,屯扎在美稷的兩千騎兵,也可以隨時南下支援。這個動員規模,差不多是太行軍在不破壞社會生產的情況下,所能夠動員起來的最大力量了。

由于兵力規模的擴大,還有從董卓那里得到的「使匈奴中郎將」一職,張狂手下的眾將,終于得到了久違的晉升。

張狂所部的編制,依然遵循著原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五十人為一隊,二百人改為一屯,千人則稱為千人隊,或者叫做一部。而在部之上,這次終于多出了一個新編制——營。

營的產生,是由于目前太行軍戰線拉得太長,需要分派眾將據守各處的結果。張狂自身直轄的軍隊,並不需要編組為「營」這一建制。只有那些擔任了鎮守方面重任的大將,為了統一指揮鎮守地區的己方部隊,才會設立「營」這個建制。

根據張狂與眾將討論的結果,營的編制並不用固定,而是根據所鎮守地區需要的兵力,來靈活的進行調配。平時,每個營可以下轄二到三個千人隊,在戰時還可以臨時抽調其他地區的隊伍,組成擁有五、六個千人隊的大營頭。

至于每一個編制的長官,由于太行軍接受了招安,也就自然而然的開始與漢軍的常見軍官名稱進行相對應。伍有伍長,什有什長,隊有隊長;屯有佰長,又稱屯長;部有仟長,也叫軍侯。而營的長官,則被稱為「營司馬」。

按照漢軍的慣例,到了「營」這一個級別的建制,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營號。例如大名鼎鼎的北軍五校,就分別叫做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

張狂目前在軍中單獨設立的營頭有三個。一個,是留守太行山的臧霸所部,得到了兩個千人隊的編制,授予「山前營」的稱號。一個,是鎮守在美稷城一帶的樂進所部騎兵,擁有兩個騎兵千人隊,與一個騎馬步兵千人隊,稱號為「鎮北營」。最後一個營頭,則落在了號稱「統御第一」的于禁身上,擁有三個千人隊,定為「折沖營」,屯駐河東白波谷。

通過對軍事編制的整頓,張狂手下的眾將,再一次進行了相應的地位調整。憑借著自身的功績和在軍中的威望,臧霸、樂進、于禁三人,無疑成功的躍升為張狂手下最重要的三員大將,得到了獨當一面的機會和權利。

軍中對此次調整,雖然不可避免的略有微詞,總體還算是平靜,並沒有鬧出什麼大點兒的事情來。只有典韋在調整以後,以切磋的名義,在演武場上將臧霸趕得雞飛狗跳,算是捍衛一下自家「太行軍第一猛將」的名頭。

至于這一次沒有趕上趟的周倉、謝遜等將領,雖然有些失望,卻也沒有灰心。張狂可是公開對全軍將士說明了,以後有的是仗打。想要升官,就把仗打好。

張狂早在數年以前,就預言了漢帝駕崩,宦官覆滅的事情。他也在董卓進京掌握權柄以前,就透露出對董卓的看好。有這樣一位可以預測未來的首領,沒有哪個人還會懷疑,太行軍以後的發展會有所不利。

此次對太原郡一帶用兵,張狂調動的兵力,除了本部直轄人馬以外,還包括了于禁的折沖營在內。這得益于董卓目前忙于遷都大事,無暇顧及北邊的張狂。同樣的,關東諸侯的目光,也都盯在西邊的董卓身上,根本分不出神來應付太行軍。

如果不抓住這個沒有干擾的好時機擴充地盤,下一次想要得到如此好的機會,張狂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至于出兵的時機,張狂選擇在四月末。這個時候,春耕差不多完成,只要動員的民夫不是太多,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而且,以北方的氣候來說,接下來的一個月,基本上都是晴朗的日頭,氣溫也不會太高,正是用兵的好日子。

但是,如果出征不利,時間拖延到了六月以後,不說夏日里的高溫酷暑,光是隨著東南風連綿而來的雨水,就會嚴重阻礙各種軍事行動。

所以說,行軍打仗,天時很重要。如果張狂出兵以後,在一個月以內沒有獲得什麼較大的戰果,這次出征,怕是就難以得到讓他足夠滿意的戰果了。(未完待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巾張狂最新章節 | 黃巾張狂全文閱讀 | 黃巾張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