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張狂 第67節願吃苦中苦

作者 ︰ 艾葉客

張狂臉上帶著笑容,心中卻泛著苦味。

他可是真不願去兗州,與漢軍主力硬踫硬的干一仗。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他說了不算。

管亥何許人也?被「大賢良師」張角,夸贊為「太平道第一高手」多年,在黃巾軍中,乃至整個天下間,都是威名遠揚的存在。而且,他身為張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信望極高,在太平道中的地位,也絕非張狂可以相比較的。

更不用說,管亥這一生,教授弟子無數,就連張狂本人和周倉,都得叫他一聲師傅。如果張狂不同意,只怕管亥開口喊上一聲,張狂手下那些將士,不管是來自「波才帥」殘部的,還是從一開始就跟隨張狂的,都會干脆的拋棄張狂這個渠帥,轉而跟隨「管亥帥」,踏上西去的道路,主動去找漢軍的麻煩。

這些都還不算什麼。反正,只要典韋、臧霸、于禁這些人才還留在自己身邊,張狂其實對那兩千來普通士卒,並不是太在意。

但是,真要是出了這樣的事情,張狂就會被周圍的人認為,是一個不遵上命,不敬師長,背叛教團,恣意妄為的小人。

這,才是對張狂最大的打擊。

當世重名聲。而良好的名聲,首先來自良好的道德。別的不說,光看官府,在召集人才時,都是以「舉孝廉」為主,就可見一斑。

如果張狂的名望大壞,不單以後別想再召集其他人才,就連現在已經跟隨在他身邊的這些人,也未必會繼續追隨。這樣一來,除非張狂以後找個地方,改名換姓,苟且偷生。否則,基本上沒有任何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隨便舉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吧。

第一個告發太平道起義的唐周,同樣也是身為張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執掌「巽」部的太平道教眾,本人才能卓越,風度不凡。

但是,當他一朝做了叛徒,出賣了「太平道」起義的機密,立刻就成為太平道最為痛恨的叛徒。凡是太平道信徒,對此人的痛恨,還超過了對任何一個漢室官吏的怨恨程度。

而漢室朝廷的官員們,也因為唐周的行為,對他極為鄙視。即使唐周身為鎮壓黃巾軍起義的一大功臣,也沒有給他任何好處。

根據張狂兩世為人的見聞,這樣一個能力超強的人才,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無論是當前,還是後世,張狂都從來沒有听說過此人的任何後繼消息。

張狂自然不想成為唐周第二。而且,在得知管亥即將到來的消息之後,張狂在反復思量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巨大的弱點。那就是……

——名望不足!

在未來的規劃中,張狂是想要繼承「大賢良師」張角的名望,用于號令數年以後再次興起的青州黃巾軍和徐州黃巾軍。

可是,憑借張狂目前在泰山附近,闖蕩下的那點兒名望,能夠壓制得住幾年後那些擁眾數萬、甚至數十萬的黃巾軍首領嗎?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招募人才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名望,誰會來投奔一個天知道是誰的無名小卒?

別看天平軍現在擁有周倉、典韋、于禁、樂進、臧霸等歷史名將,似乎是人才濟濟的樣子。但是,仔細回顧一下,這些歷史名將,全都是機緣巧合之下,外加上張狂竭盡全力的誠心招誘,有些還使出了非常的手段,才甘心成為天平軍中的一員。

但是,直到現在,主動來投奔的人,也基本上是些貧民、流民。幾個月下來,張狂還沒有在主動投奔者中,發現什麼像點樣子的人才。

當今亂世,身為黃巾軍中的一員,想要出名,除了與敵人們真刀真槍的干上一場,似乎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只要本部的兵力不多,即使名頭大一些,想必也不會被漢室當做眼中釘來處理吧?

若是實在不行,到時候,帶著天平軍向哪個山頭上隨便一躲,想來皇甫嵩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閑心,來搜捕一支藏身在深山中的「殘軍」吧?

話說回來,張狂心中反復思量一番後,發現這一路上,也是風險伴隨著機遇。所以,他決定,冒一回險,看看在這一路上,是不是還可以再收羅幾員三國名將。

富貴險中求!

做出了這個決定,張狂心中如釋重負。當他把即將出兵的消息傳達下去之後,天平軍將士們也都一個個歡聲雷動。

這一個多月的閑居,讓張狂手下這些,或者野心勃勃,或者忠心太平道的戰士們,憋得極為難受。如果只是呆在泰山這個山區險地,坐觀外界的成敗,未免也太對不起將士們那一顆顆要求上進的心髒了。

軍中第一要事,當以糧草為最先。

一萬三千斛糧食,一百三十頭羊,四十頭豬。這是張狂在計點自己的物資之後,贈送給管亥部黃巾軍的糧草。天平軍如此大方,讓管亥軍在羨慕之余,也極為感激。

要知道,對于黃巾軍來說,向來不是愁沒有人,沒有兵器,只是愁沒有足夠的軍糧。只要手中有糧,為了混一個肚兒圓,絕對有不少貧無立錐之地的流民願意加入黃巾軍。而接受了張狂軍的大方捐贈之後,管亥軍也就不好意思,再去打天平軍剩余物資的主意了。

當然,到了這一步,對于將張狂所部收編的想法,也被管亥果斷的拋棄了。只要張狂遵循「大賢良師」的指示,起兵救援「卜己帥」,管亥就既沒有名義,也沒有實力吞並張狂部。

對于這般大方的捐贈,天平軍內部也有不少人極為心痛。

但是,張狂在考慮了運送這些物資,將會對天平軍行軍速度造成的拖累之後,還是果斷的只留下兩個月的軍糧。有張狂的命令,泰大師和于禁等人的支持,臧霸、周倉等人,也只好收回了自己的意見。

饒是如此,天平軍隊伍中車輛之多,輜重之充足,也讓管亥部的黃巾軍士卒羨慕不已。雙方合軍之後,在路上沒走幾天,管亥軍就流傳起這樣一首歌謠來︰

「前軍穿鞋,後軍赤腳。前軍披甲,後軍衣少。前軍肉食,後軍吃草。」

前軍,就是天平軍。張狂既然要積極表現,干脆就一口氣積極到底。他以天平軍兵精將勇為理由,自告奮勇擔任前軍。這種大無畏的革命主義積極精神,自然深得管亥軍上下的贊賞。

卻不料張狂心中,本就是想要趁機練練兵,磨礪出一只少而精的強兵來。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張狂並不介意,天平軍的數量在目前的基數上損失一半。

他的目光,現在依然在盯著數年之後才會發生的漢帝駕崩,軍閥混戰局面。

不過,這個未來,到底是發生在四年以後,還是五年以後呢?

張狂有些記不準了。

畢竟,他在後世,只是一個「真•游戲玩家」和「偽•歷史愛好者」。

就這樣,一只人數達到一萬四千人以上,基本由精壯男丁組成的黃巾軍大軍,行進在兗州的官道上。

xxxxxxxxxxxxxxx

張繞將手握在環首刀的刀柄上,坐在一輛牛車上。與他一樣,忍受著沒有減震器而產生的顛簸,安靜的坐在牛車上的人,足有三百之多。

這三百人,有的是張繞的部眾,有的是管亥帥派出來的精兵。除了武藝出眾,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跑步速度快,耐力強。

他們,是由黃巾軍大帥管亥親自選中的,用于快速反擊的精銳部隊。目標,就是那些不知死活的地方豪強私兵隊。

本來,由于管亥軍所部人員眾多,裝備精良(相對的),讓所過之處的地方豪強們,兩股戰戰,憂心忡忡。

這樣規模和裝備的軍隊,不是那些只有數百可戰之士的中小豪強們,可以對抗的。

但是,從這只大軍的前進速度中,不少的有識之士看出了蹊蹺,從而放下心來。

日行四十里,這是以管亥的統軍能力,所能保持的最高行軍速度。如果再加快速度,管亥就不能夠保證,在到達東郡附近與卜己軍匯合時,手中還能夠掌握多少部眾。

畢竟,在太平道中,管亥是以武力著稱,並不是很擅長統帥大軍。黃巾軍統御最強的幾個人,依次是「波才帥」,「馬義元帥」,「張曼成帥」,「卜己帥」和叛徒唐周。能夠將手下的一萬多人管理好,已經接近管亥統兵的極限了。

為了保持這樣的行軍速度,盡快的與「卜己帥」大軍匯合,管亥軍沒有主動進攻沿途所經過的塢堡,還盡量避開了縣城的官兵。

然而,讓管亥始料未及的是,這樣的示弱行為,並沒有讓己方的麻煩減少。相反,卻讓途經地區的官兵和豪強們活躍了起來。自從出了泰山郡,進入濟北國開始,地方武裝勢力對大軍的襲擊,就突然間變得頻繁多了。

對此,管亥也相當的煩躁。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巾張狂最新章節 | 黃巾張狂全文閱讀 | 黃巾張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