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邵這是瘋了,還是傻了?」
張狂將帛書在案幾上一推,含怒罵道。
韋笑揚了揚眉毛,苦笑一聲,說道︰
「我跟他不熟。這封信,只怕是黃劭被漢軍給逼急了,病急亂投醫罷了!」
張狂平靜了一下怒氣,沉聲說道︰
「笑話!黃邵不過是當年‘震’部張曼成大帥手下的一個小帥,居然敢這樣呼喝我‘太極’部!傳揚出去,他就不怕丟臉嗎?」
所謂「震」部,「太極」部之類,是當年張角還在之時,對天下的太平道分支進行的一種管理劃分。
張角借鑒太極八卦之意,將坐下八大弟子,按照傳教區域所屬的方位,劃分成「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部,又將直轄于自己的太平道道眾,統一劃分為「太極」「陰」「陽」三部。
張狂自認為他是張角的親佷子,向來理所當然的以太平道核心道統——「太極」部自居。而張狂的那些部下,哪怕其實並不信奉太平道,也都對張狂屬于「太極」部一事堅信不疑。
當然,並不是所有太平道殘余部分,都承認張狂的「太極」部身份。不過,在擁有了目前勢力最大的並州太平道郭太的支持之後,其余太平道殘部,一般也就只好裝聾作啞,並不對此直接否認。
向來以太平道正統自居的張狂,面對葛陂黃巾軍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貶低,心中極為不滿。但是,若是要為此就怎麼怎麼樣,張狂還不至于如此沖動。
「瞧瞧這句是什麼?‘若背道令,天下共擊!’黃邵這小子,好大的口氣!」
看到最後結尾的兩句。張狂反而不再憤怒,看著韋笑,苦笑道︰
「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做個了結了……」
韋笑耷拉著眉毛,輕聲說道︰
「你不是早就料到了這個結局的嗎?」
兩人所說的事情,是關于太平道內部的分裂問題。
早在「大賢良師」張角時期。太平道就是一個結構組織相對松散的教派。別的不說,張角坐下的八大弟子,各個都獨霸一方,擁有一伙自己的死忠。只要想想,並州太平道郭太,居然可以拒絕張角「八州並舉」的起義號令,蹲在並州就是不動,便可以看出一斑來。
自從張角病死,張梁、張寶相繼戰死以後。殘留下來的太平道,更是完全失去了統一的指揮,紛紛各行其是,堪稱是一盤散沙。
期間,也有像青州太平道首領管亥這樣的大豪,曾經出面,想要召集太平道殘部,再建一個統一的教團。只是。管亥的這次行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讓分散各地的太平道余眾,徹底顯露出了**勢態。所謂的太平道,其實早就已經四分五裂,只是維持著表面的統一了。
如今,伴隨著太行軍接受漢室朝廷的招安,其他太平道殘部。終于找到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在大義的名分下自行其是。那只葛陂黃巾軍,是如今勢頭最大的黃巾軍。伴隨著自身實力的擴大,葛陂黃巾軍的首領,終于忍不住。想要嘗試對太平道余部發號施令了。
而這種胡亂的發號施令,張狂就算用腳趾頭去想,也能推測出來,這樣做的唯一結果,就是太平道各個殘部之間,徹底的翻臉,連表面的統一,怕是都保持不下去了。
——太平道,終于要成為歷史了嗎?
張狂這樣幽幽的想到。好在太行軍內部,這幾年一直在用對張狂的個人崇拜,來緩緩取代對太平道的信仰。要不然,在太行軍決定招安的時候,那些堅定的太平道信徒,必然會在那時鬧出難以收拾的大事情來。
不過,憂傷感慨什麼的,不是張狂的性格屬性。僅僅片刻之後,張狂就從葛陂黃巾帥黃邵的來信中恢復過來,口授了一封回信給黃邵,讓韋笑抄錄後送到葛陂去。
沒辦法,作為後世的電腦打字高手,張狂就連鋼筆字都寫得不怎麼樣,何況是用古代的毛筆來寫字呢?再說,他就算是不怕字丑,想親自動手寫,只怕有很多字,也不會寫。
誰讓張狂在後世,一直生活在使用簡體字的社會里呢?
張狂的回書,雖然有專人送信,依然花費了差不多一月的功夫,才被送到葛陂黃巾帥黃邵的面前。
其時,黃邵正帶著一幫汝南的黃巾小帥,齊心合力,擊敗了漢室朝廷派出的征討軍,西園軍下軍校尉鮑鴻所統領的五千漢軍。在這個志得意滿的時候,黃邵對張狂的回信,只是略微過了一眼,就冷笑著扔到一邊。
「‘漢室會當有變,年內可期’?哼哼,果然是叛徒的口氣!」
在一旁議事的另一黃巾軍大帥劉闢,接過張狂的回信,仔仔細細的看了兩遍,有些半信半疑的念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南華老仙有言,漢室會當有變,年內可期。’黃帥,听說張帥可是得到過,大賢良師傳授《遁甲天書》的。听說,他的預言,向來都很準的?」
黃邵對劉闢的話,並不正面回應,只是冷笑一聲,問道︰
「一個明知道‘漢室會當有變’的家伙,偏偏就要接受漢室的招安。老劉,你就不覺得,這家伙的心思,很是不對嗎?」
「就是!不說別的,光以他接受招安的行徑,就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張無忌了!」
帳中的另一位黃巾軍大帥龔都,也開口否定張狂。劉闢听了只得嘆了一口氣,問道︰
「張狂那里,是沒戲了。管帥那里,有消息嗎?」
能夠被龔都這樣的黃巾軍大帥稱呼一聲「管帥」的,只能是青州黃巾大帥,曾經的「太平道第一高手」,管亥。
管亥自從數年前,于兗州谷城縣的鏖戰中被皇甫嵩大軍擊敗,就一直被傷病困擾,隱居在青州的山林里,很少出面。
如今,各地的太平道殘部,依靠被荒年饑荒逼出來的那些流民,準備再次發動全國範圍內的黃巾大起義。作為「大賢良師」張角坐下,碩果僅存的兩位大弟子之一,管亥在天下太平道道眾心中的地位,遠遠高過黃邵、劉闢、龔都等人。
黃邵搖搖頭。劉闢、龔都二人都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不過,有消息說,益州的米道,好像已經發動了。」
所謂的「米道」,全稱是「五斗米道」,正式名稱其實應該叫做「天師道」,由道家大師張陵所創立,在益州一帶極為流行。之所以這一派道脈,會被外人稱為「五斗米道」,是因為但凡入此道者,或者被道中的「祭酒」治好了病的道眾,都要出五斗米,作為謝禮。
張陵死後,「五斗米道」在張陵之子張衡手下,越發的發展壯大。
不過,張衡在數年前已經亡故,其子張魯年紀還小,並未掌握道中的大權。目前,「米道」的話事人叫做張修,曾經響應過中平元年的「黃巾起義」。與太平道的關系,不算遠,卻也不算太親近。
只是,益州太遠,而且道路艱難,極為閉塞。固然有「五斗米道」起事,對關東的戰局,也不會有多大的幫助。好在漢室的第一波討伐軍已經被打垮,葛陂黃巾軍還能夠擁有一段時間的發展機會。
「仁大師那里,可有漢室的新消息?」
這位「仁大師」,乃是太平道在京師雒陽埋藏的一顆暗子,有幸逃過了中平元年發生的那次,京師太平道大屠殺。漢室的不少動靜,葛陂黃巾軍都是從他那里,搶先一步得到傳聞。
不過,為了自身的安全起見,「仁大師」從來都不在別人面前露面,就連已經成為一方黃巾大帥的黃邵等人,都不知道這位「仁大師」,到底是姓甚名誰。就連黃邵本人,也只是通過一條偶然間發現的通信渠道,與這位神秘的「仁大師」接上了頭。
「漢室已經將鮑鴻那狗官下獄了!」
黃邵能夠擔任葛陂黃巾軍的主帥,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能打,而是因為在他手中,有一群編制完整的諜報人員。所以,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每當天下發生了一些大事,其他的黃巾軍首領,都要到黃邵這里來獲得消息。
這樣一來,久而久之,黃邵在眾人之間,就隱隱成為了領頭人。
听到鮑鴻被下獄的消息,黃巾軍諸帥紛紛表示滿意。不過,由于鮑鴻展示出來的戰斗力並不算強,眾人對鮑鴻的結局,其實並不太在意。
在意鮑鴻將要落得個什麼下場的人,除了鮑鴻的親朋故舊之外,還有一個,卻是他的老上司,大將軍何進。(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