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這麼多好吃的?喔,老爸,你怎麼啥都往回帶啊?山珍海味帶回來也就算了。這大米飯你帶回來干嘛啊。咱家啥時候斷米缺面了?再說這又不值錢,你帶它干嘛啊?」
姚嘉欣邊一樣一樣的扒拉著姚父在參加完老哥的金婚宴會後,所帶回來的各種菜肴,邊很不解的問著父親。姚父很不高興的白了姚嘉欣一眼訓斥道︰
「不值錢?啥叫大米飯不值錢?大米飯不值錢你不吃能活下來嗎?天天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你能吃的下去嗎?沒有大米飯你能長這麼大嗎?
農民為了種這些稻米,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風吹日曬的容易嗎?那能用值不值錢來衡量嗎?難道你們老師沒教你‘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詩嗎?」
「哎喲,我的老爸。你能不能別再動不動的就像搞批判大會似的,上綱上線的教訓人家?我只是問你一下,你這就東拉西扯的都扯到哪兒了??」
「你這丫頭,怎麼說話這是?什麼叫我東拉西扯的。我是強調一下,讓你們注意節約。現在的浪費成風,不就是因為你們的節約意識不強造成的嗎?」
姚父邊不依不饒的呵斥著姚嘉欣,邊把那些還沒開盒的米飯都放進冰箱里。姚母看到姚嘉欣很不高興的撅著嘴,就有些心疼的勸說著老伴兒。
「行了老東西。你說的這些和咱家欣欣沒多少關系。你啥時間看見咱們欣欣浪費過那些東西了。別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呵斥欣欣。再怎麼著,也是你的親骨肉??」
「正因為是親骨肉我才說她。換了別人我還會說嗎?行了,不說了。你趕快把那些海鮮吃了。再不吃,就算不上是海鮮了」
「謝了老爸!這還差不多。」姚嘉欣說著就準備把那些打包回來的海鮮舀進廚房加熱。姚母看了一眼姚嘉欣就嗔怪般的嘟囔道︰「瞧你這點出息。
一點海鮮,就讓你樂的找不著北了。這麼大了還是個長不大的小饞貓??」
「你看我媽說的。誰不喜歡吃點好吃的?要是照你這麼說,那不都成饞貓了?要不我給你留著,讓你也變一會饞貓??」
「去!少給我沒大沒小的。找打把你!」姚母嗔怒的舉起手假裝生氣要去打姚嘉欣。姚嘉欣邊敏捷的躲開,邊做了個鬼臉,就提著那些海鮮調皮的往廚房走去。
姚嘉欣知道,父母並不是像她那樣貪吃嘴饞,或者怎麼著。只不過是不忍心讓那些東西浪費掉。父母這代人不僅是勤儉節約了一輩子。
更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他們對饑餓的威脅所帶來的痛苦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可不是嗎?他們所出生的年月。大多是中國正處在戰亂和災荒年的特殊歲月中。
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里。能保住命就不錯了,更別說吃飯了。在他們後來的成長中,又趕上了很多特殊的饑荒階段。在那些年月中能有口吃的就很不錯了。
那里還有心思去考慮吃飽或者要吃好。那吃什麼山珍海味對他們來說不就更是奢望了。好不容易熬到開放了、富裕了、生活好了,吃穿不愁了。
可他們又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又到處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什麼都給子女省著。盡管很多做子女的一時半會兒還真適應不了他們的習慣。
但不能不承認他們這個習慣還真是個很不錯的優良傳統。要不現在怎麼會又開始發揚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呢?就是因為現在的鋪張浪費太嚴重了。
我們每次聚餐或者參加什麼宴會的時候。總能發現很多時候一桌子菜都沒怎麼動。就直接被服務員收回去倒掉了。或者會剩下一大半的菜被倒掉。
要是普通一點的菜還不那麼讓人心疼。可很多時候都是滿桌子的山珍海味。很多人一輩子都見不著的東西就那樣被浪費掉了。
怎麼會不讓人心痛?更讓人心痛的就是浪費成風了。很多人很多時候還執迷不悟、不知廉恥的習以為常。說起國人的鋪張浪費,那簡直是聞名遐邇。
據一則新聞報道,國人每年浪費掉的糧食夠養活好幾個貧窮小國的人們。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糧食就那樣白白的被浪費掉了。可是。在貧窮的邊遠地區。
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們為了吃飽飯而四處奔波勞作著。這就不能不讓我們在心痛之余感到悲哀。與此同時也說明我們的發展和國民素質還急待提高。
可不是嗎?在國民素質等各方面比較發達的國外,上至貴族名流,下到普通百姓等,都很少能看到鋪張浪費的場面,甚至就沒有。這些除了要歸功人家的國民素質比較高之外。
就得說人家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良好的社會風氣。去過國外的人都知道,發達國家的人不僅素質比較高,而且社會風氣也非常好。幾乎人人都在崇尚勤儉節約。
他們吃飯,一般都是自助的。也就是吃多少盛多少;吃什麼盛什麼,這樣就有效的避免浪費了。不僅如此,人家吃飯基本上都是光盤族。
不僅要把菜吃光了,而且還要把里邊的湯汁都吃喝干淨。甚至還要用面包擦一擦。看到這些,我們真是慚愧的無地自容。很多時候,我們的國民都要把剩一多半的飯菜倒掉。
更別說要喝湯擦盤子了。那在很多人看來豈不像乞丐一樣的掉身價丟人嗎?很多時候,許多人還特意把剩湯剩飯作為一種炫富的手段。
不說別的,想想都覺得心痛、悲哀!好在我們國民中的有識之士,已經身先士卒的號召國人做個‘光盤族’了。這多多少少會讓我們感到些許的欣慰。
不知姚嘉欣是饞到家了,還是受了這種號召的影響,反正她就不停的嚼著她老爸帶回來的那些海鮮。就在她撐得不行了時,就只好向老爸求助。姚父看著姚嘉欣那饞樣就樂呵呵的問道︰(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