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114章局勢惡化

作者 ︰ 未知

夜間,又是顛鸞倒鳳,不盡的歡愉。

第二天時,趙樸離開了大名府,回到了外邊的軍營中。

三天的時間,大名府拿出一百萬貫犒賞三軍,又拿出三萬擔的糧食,幾百頭豬犒賞軍隊,趙樸也知足了,懶得再呆在大名府。

來到大名府,是來要錢要糧食的,要來了之後,他也知足了。至于大名府的官員**問題,趙樸懶得理會,反正大名府不久之後就要陷落了,反正他不打算在大名府建立根據地,**就**吧!

從離開軍營,到大名府逛了一圈,僅僅是三天時間,可趙樸卻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在大名府,他看到的是一個王朝走向衰落,最後的狂歡,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在軍營中,他看到的是一只強軍的出現,一個生機勃勃波的新政權的建立。

槍桿子里出政權,只要是牢牢的握緊槍桿子,政權會有的,江山會有的,驅除金軍也會實現的。

此時,八字軍已經完全的進入了正軌。

在訓練大綱的指導下,全軍上下依舊在緊張的訓練中,各個小隊,各個大隊,各個營之間在對抗著,戰斗力在不斷提升著,

訓練中,沒有太多的花哨,一切追求逼真,追求訓練場就是戰場。抱著灰色布子的箭鏃齊刷刷飛動,好似下雨一般,鴛鴦陣聚合之間,不斷的殲滅著敵人;而隨著鼓聲的變化,號聲的變化,鴛鴦陣變化為了散星陣,迎接先了沖擊而來的戰馬。

而這時,一個個戰車快速的組合,形成了阻礙戰馬前進的鐵壁。

一切井然有序。

此刻若是與金軍交戰,可能依舊是勝少敗多,可再也不像過去那樣一片倒的大潰敗。

而其中,變化最大的則是王舞月。

出身軍事世家,是她自幼對戰爭有著出奇的敏感,對于鴛鴦陣的指揮,對著陣法之間的相互變化,就連是趙樸也是暗自吃驚,不愧是將才。

將有五材十過。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則無二心。十過者︰有勇而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潔而不愛人者,有智而心緩者,有剛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總之,名將只是相對的,百戰百勝也是相對的,每個將領都有相應的優點,也有致命的弱點。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將領,正如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般。

而趙樸看來,將領分為三大類型,一類是善于勇猛沖殺,是勇將,悍將;一類是有的人善于管理後勤,善于動員,嚴密軍紀,這是智將;第三類則是,善于臨陣指揮,指揮大軍,如臂所使,這是名將。

而仔細的數落了一下手下的將領,王彥屬于綜合類,三點都具備,比較平衡;而王大牛,趙三河屬于勇將,沖殺在前,與敵人戰斗還行,可是管理後勤有些不足;而李泉屬于特種作戰,這類大兵團作戰,不行。

而王舞月在臨陣指揮,如臂所使,快速反應上,堪稱最強,就連是王彥也不如。不過她的缺點則是不善于後勤管理。

「還是人才缺乏呀!」趙樸恍然間,有些失落。

這個時代的比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比拼。

而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則是全名動員能力和軍事實力的比拼。

兩次宋軍南下,看似是大宋與金國的戰斗,其實只是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四個地區與金國的比拼。在淮河以南,四川一帶,根本沒有受到戰爭的波及,依舊是平靜如昔,絲毫感受不到戰爭的氣氛,書生們依舊上青樓玩樂,官員們依舊貪污**,後備軍隊也沒有動員。

而金國卻是為了這場戰爭,動員了管轄地區眾多的戰馬,各族的百姓,還有投降而來的宋兵,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動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

在民動員上,已經遜色了一籌。

而在軍事實力的對比上,金軍都是騎兵,步兵也是精銳,這些士兵都經過來十幾年的對遼戰爭,戰斗經驗豐富;而宋朝雖然有著百萬的禁軍,但是吃空餉嚴重,很久沒有訓練,早已經是豆腐渣了。

雖然有西軍戰斗力較強,不過還是遜色一籌。

在將領上,有著完顏斡不離,完顏粘罕,完顏婁室等一大批名將,他們都是經歷過滅遼之戰,騎兵快速突擊,迂回包圍,各個戰術運營巧妙。

而宋朝呢?金軍威逼汴梁,竟然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將領,只能是李綱一介書生,充當首都衛戍司令。

「名將不是一天造就的,岳飛不知道在那個犄角旮旯呆著,韓世忠也不知在何處。王彥倒是在身邊,不過指揮作戰上還是有些生澀,況且,他只是名將,而不是元帥!」趙樸心中暗自評論著。

此刻,靠著這點實力與金軍比拼,還是有些差勁。

…………

剛剛到了大營內,不到半天的時間,剛剛睡了一個囫圇覺,就被王舞月吵醒了。

「王爺,汴梁又來人了!」

趙樸一下子睡衣徹底消失,打了一個機靈,快快相見。

在大帳內,趙樸遇到了一個汴梁來的人,這人衣裳破碎,神情憔悴,眼神中帶著血絲,似乎是有好幾天沒有睡覺了。盡管這個人狼狽無比,可是眼神中卻是帶著精悍,雙膝跪倒在地,   就是倒地磕頭。

「王爺救命呀,汴梁危機,汴梁被為了里三層,外三層,金軍晝夜進攻,攻擊連續不斷,好似洪水一般,汴梁堅持不了多久了,王爺速速派兵救援汴梁,不然汴梁被攻破,天下休矣!」這個男子跪倒在地上,就是哭訴。

趙樸心中一縮,盡管知道汴梁危險,可是直到此刻,親自听到這個消息,還是震驚不已,汴梁真的要陷落了嗎?

「書信在何方?」

「書信在這里!」男子摘下鞋,從鞋底取出一封信。這封信經過油紙包裹,從油紙上取出一封信,趙樸打開信,只見上面寫道︰「吾弟親啟發…………「

看完信後,趙樸毫不猶豫的道︰「貴使,請放心,我會立刻出兵救援汴梁。「

「多謝王爺!」

「大宋,是我趙氏的天下,我們不賣力,誰賣力!」趙樸開口道。心中卻是道,汴梁陷落已經是定局了,我這個獨木有何必去找不自在。救援汴梁,開什麼玩笑,一萬多人馬,還不夠金軍打牙祭。

…………………………

而此刻,汴梁到了生死危亡的時刻。

宋欽宗一直低估了金軍,在他看來金軍不過一群野蠻人,只要是送上一些錢,足可以讓這些野蠻人離去。可是這些野蠻人,此刻卻是展現出了堅韌的性格,不撞南牆不回頭,不破汴梁不收兵。

幾次進攻,試圖打破金軍的圍困,可是還是失敗了。漕運斷絕,外來的糧食徹底斷絕,百萬的汴梁百姓陷入了絕境,每天都要餓死上千人,數量還在加劇。

這時,希望出現了。

此時金兵已經逼近京都開封,張叔夜到任後立即接到宋欽宗的手札,親自率兩個兒子張伯奮、張仲熊及部下三萬人星夜兼程入京護衛。途徑尉氏地方,便與入侵金兵遭遇,于是張叔夜率軍且戰且進,一路殺敵,于十一月底輾轉到達京都。宋欽宗在南薰門親自接見了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張叔夜。在這戰事危急之際,宋欽宗接連賜予張叔夜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餃,授予簽署樞密院(中央軍事領導機構樞密院的副長官)之職,委以指揮軍事全局之重任。

張叔夜曾向宋欽宗提議說︰「現在敵人的鋒芒正銳,還是請聖駕暫時前往襄陽避兵。」

然而形勢之嚴峻已使張叔夜無法實施撤退計劃。金兵進一步加緊了對京都的圍攻,張叔夜臨危受命,組織宋軍在京畿地區開展了激烈的保衛戰。他親自率軍與金兵連戰四天,斬殺、俘獲了大量的金兵,斬對方金環、貴將二人,取得了局部範圍的戰斗勝利。宋欽宗大喜,派遣使者出京傳遞檄文,告示全國各道,宣揚褒獎張叔夜的戰功,下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並罷免主和的唐恪和耿南仲,而改命主戰的何、孫傅為相,但仍然沒有將領前來援助。

一切似乎都是朝著好的形式發展。

宋欽宗心中滿是喜色,在他看來,大宋還是能人輩出;第一次汴梁之圍,靠著種師道解去圍困;這一次汴梁之圍,靠著張叔夜也解去圍困。

PS︰更新到了,洗洗睡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