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124章登基九五

作者 ︰ 未知

一天的休整之後,全軍出發,向著百里外的南京行進。

此南京,非是後世的南京。

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先後建置兩次,北宋置應天府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宋太祖趙匡胤在後周曾任歸德節度使,治所在宋州,故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升宋州為應天府,應天府南京位居北宋陪都。

南京應天府,是太祖的發家之地。

到了應天府之後,在一股暗流的涌動之下,勸進的風波開始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誰當皇帝,這並不重要,士大夫也不在乎這些。重要的是,必須有皇帝存在,扛起大宋這面旗幟。

如今汴梁城破了,兩位皇帝被擄走了,而張邦昌當了偽朝的皇帝。他這個皇帝,是金人立下的,名不正,言不順,不僅是朝堂內外的士大夫不服氣,百姓不服氣,就連是張邦昌自己也覺得名不正言不順,不敢以寡人,朕自稱。

這時,大宋立國已經一百六十多年了,盡管在對外上軟弱無比,可是內政上還是不錯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士大夫可以自由言論,從底層百姓到上層士大夫,都對趙宋皇室心存感激。

宋朝皇室,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而此刻,趙樸是最佳的入選。

在大宋,當皇帝賢能,才德很重要,可是根正苗紅更為重要。儀王出使金營,臨危不懼,給士大夫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後來救援河東,又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皇室嫡系一脈,只留下了他,于是他當皇帝也是必然了。

當然了,不能自立為皇帝。

儒家喜歡矜持,喜歡含蓄,喜歡內斂。

當皇帝,勸進很重要。就好比當年的黃袍加身一樣,大將們給趙匡胤披上黃袍,與趙匡胤自己披上黃袍,差距很多,前者是人心所望,後者是亂臣賊子。

最後的答案,已經揭曉了,可過程還是要走的。

首先的應天府府尹、通判等人勸進,不過被趙樸退拒了;後來,又有大量大臣推薦,可是趙樸還是拒絕了。終于,最後李綱、宗澤等大量有名望的文臣出現了,各地的州府知州,談判,大儒、名流之人,紛紛匯聚在一起,第三次勸進,趙樸這才答應。

三次推讓,方顯示誠意。

媳婦熬成了婆,終于最後還是披上了龍袍,坐在了那個位置上。趙樸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望著一個個山呼萬歲的聲音,心中微微激動︰這就是當皇帝的感覺嗎?萬萬人之上,一言為天地法,執掌一切的感覺嗎!

真小人不可一日無錢,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

終于當上了皇帝,沒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沒有錦繡河山,沒有能臣賢將,有的只是破碎的山河,一個爛攤子,有的只是大宋的正規軍全數覆沒,只留下流民軍;有的還是時時刻刻,虎視眈眈的金軍。

當上了皇帝,只是這個皇帝的位置,極端的不牢固,好似坐在火山口一般,隨時將會被吞沒。

而在場的諸多大臣,他多數都是不認識。即便是一旁的太監介紹著,各個大臣的履歷,趙樸還是一片茫然。不過也不是沒有用,至少混了一個臉熟,身為皇帝不需要記住每個臣子的外貌,姓名等等,只需要被臣子認識就行了。

而在諸多大臣中,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李綱與宗澤。

在汴梁時,趙樸就認識李綱,只不過那時的李綱意氣風發,一副要力挽狂瀾,一副救民于水火之中,渀若是聖人轉世。遠遠看著,有種清高,驕傲。而此時,經過一連串的挫折之後,李綱成熟了許多,少去了傲氣,少去了清高,多了幾分厚重,幾分滄桑。

隱約間,此時的李綱頭上多了許多白發。

而宗澤則是一個老朽,一副書卷氣,看著他,似乎就想到了《斗破》中的藥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人是最大的財富,少掉了年輕人的激進浮夸,多了幾絲深謀遠慮。之前,種師道,是大宋的寶貝;如今宗澤,則是大宋的寶貝。

原來的宋朝朝廷人馬,早已盡被金軍一鍋端了。此時趙樸登基當了皇帝,就開始大封臣子,組建小朝廷,一些冷衙門,自然不需要任命;而一些關鍵的,要害的部門,則是要任命給各個大臣。畢竟大家伙擁立他為皇帝,就是為了此刻的收獲。

只不過,任命官員時,趙樸有些發愁。

宋朝的中樞機構,有些腫庸,機構層疊厲害,例如,兵部之外有樞密院侵奪了兵部的職權,並升為中樞機構;唐朝吏部、兵部分別主管文武官員的銓選,此時另設審官東院管文銓,審官西院管武選;戶部尚書、侍郎職權,已由三司使(五代時並戶部、鹽鐵、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為三司使)取代,被稱為「計相」,其權位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禮部之外有禮儀院;刑部之外有審刑院。

看著一個個官名,趙樸就有些頭疼。

所幸的是,留守在南京的太監很是有本事,大概的講述著各個官職,還有要封賞的對象,這讓趙樸大概的心中有些了鋪。最後,總算是封賞完畢。諸多的官職,都是給了那些從龍之功的大臣,而李剛、宗澤也是封賞了一番。

封賞的官職太多了,有幾十個,趙樸也懶得記憶。

不過,趙樸卻是牢牢把握住一點,那就是緊緊抓住軍權,尤其是抓住禁衛軍的軍權,槍桿子里出政權,這是哪個時代都不變的真理,而緊緊抓緊嫡系的軍權更為重要。

八字軍此刻也是媳婦熬成了婆,由過去的義軍變為了禁衛軍,專門保護趙樸安全。

王彥、王大牛、李三河、李泉等人,也是成為了禁衛軍首領。

王大牛的名字,太土氣了,難以匹配此時的官職,于是趙樸賜名為王守義。于是,世界上再也沒有王大牛,只有王守義,為君王效忠,為大宋守義。

李三河名字,也不行,趙樸賜名為李破軍,意思是指破軍斬將,所向披靡。

p︰更新遲到了,寫作遇到了瓶頸。

而此時豬腳總算是當上了皇帝,有了發言權,有了改變歷史的權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