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146章打球中暑而病死

作者 ︰ 未知

群眾基礎很重要!

漢唐時期尚武精神濃厚,軍人地位頗高,漢代封狼居胥是男兒畢生向往的目標,而到了唐朝重武輕文達到頂峰,唐朝楊炯詩曰︰「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很直白,書生地位低,還不如軍中的百夫長。李賀的《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更是將書生無出路怨恨發揮到極致,你們都看看凌煙閣上那些功臣中封過萬戶侯的有哪一個是書生呢?可是剛過了五代十國,到了宋朝尚武風氣就空前缺失了。

那個時代,大量的精英階層進入軍隊,軍隊的素質很高,戰斗力很強。

正所謂,盛極而衰,物極必反。

到了宋朝,創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國策,文臣和武將的待遇差距很大大,直接導致武將地位低下,文人地位則高高在上。實行的軍事領導體制往往文臣任正職,武將任副職。使得軍人社會地位不高,軍隊招募對象多為災荒饑民,並十分推崇,認為"天下獷悍失職之徒,皆為良民之衛",也就是說潛在的反抗者變為拱衛朝廷的士兵,可謂一舉兩得。

北宋規定新兵入伍,即在臉部或手臂刺字,以標明軍號,還可以防止士兵逃逸,因為官府可憑刺字逮人。

在士兵臉上刺字,宋朝雖不是首創,後梁殘暴的皇帝朱溫讓人在士兵的臉上刺字,如果私自逃命,一旦被抓獲則斬立決,但宋朝刺字成為制度。

所謂「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傷」.有誰願意在自己肌膚上刺字,「有不肖子弟從軍,父老親族而不齒之」一般人恥于從軍,從軍者大都是出身低賤的人,在當時的人看來士兵的地位和罪犯相差無幾。

結果是,「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

宋朝貶武,始于皇帝提倡,後成為社會風氣,以武為恥。

若是太平年月,這也沒有什麼。可是如今是亂世,如今必須要依靠武將打天下,依靠士大夫能抵抗住金軍嗎?

趙樸搖了搖頭,金軍打來,士大夫只有兩個下場,一個是從賊,一個是自殺。

原本,他只是打算單純的檢查一下八字軍的戰斗力,可是王舞月那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下子點醒了他,是該以檢閱八字軍,從而提升全民的尚武精神了,可能會「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發生沖突,引動士大夫的反撲。

不過如今,趙樸已經不在乎了。

尚武之風消失,固然讓華夏少去了軍閥割據的危險,也使國防能力下降,時刻面臨著民族危機。不扭轉社會風氣,崖山之慘然會發生的,後來明末一幕幕屠殺也會再次浮現。他輸不起,一旦輸了,輸掉的將是百年國運。

…………

很快,八字軍實戰演習的消息傳播開來,只要是有品級的官員,都可以前去觀戰。

隨著這一幕消息傳播,一些敏感之人隱約之間,似乎發覺了什麼。

此刻中書令府邸,黃潛善有些膽戰心驚,因為不久之前,他的佷兒被人打了,下面更是廢了。當時他氣憤至極,只想要拼命,找那個家伙算賬,可是很快得到了消息,那個人竟然是皇帝陛下,頓時間憤怒變為恐懼。

在惶恐不安中,等來了這個消息。

「實戰演習!」黃潛善心中思索著,「這是陛下重武的開始,看來又要重視武人了!」

戰爭的來臨,讓武人勢力必然得到膨脹,想要壓制武人勢力,已經不可能了,唯有從中獲取利益最大化。

黃潛善心中升起了不好的預感,心中思緒雜亂,理不出一絲的頭緒,只能是前往右丞相汪伯彥的府邸。到了府邸才發覺,汪伯彥、範宗尹、趙鼎、杜充等人都是匯聚在一起。

朝堂內大臣都是匯聚一堂,有的是議和派,有的是主戰派,平時間在朝堂之上,爭吵不斷,似乎要拼殺個你死我活。只是此刻,卻是心平氣和的匯聚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士大夫,不管是主和還是主戰,都是士大夫內部糾紛,可以調和。而此刻卻是士大夫與武人的對抗,沒有調和的可能。

此時,匯聚一堂,討論著八字軍實戰演習的問題。

「陛下,開始重武了!」

「我們安插在八字軍的人數,有一半的人被丟了出來!」

「先是武備學堂,又是實戰演習,陛下好大的手筆呀!」

「我們文人,多次想要插手八字軍,卻被陛下避開了。八字軍,名為天子親軍,其實全是一群武夫,一旦對陛下不利,發生兵變,一切晚矣!」

在場的各個文人抱怨不已,這位陛下什麼都好,就是太重視武將了,把他們這些文臣丟在一邊,棄之不用,如何不讓他們揪心!

而汪伯彥坐在那里,臉上也滿是憂郁,有些搞不懂這位陛下的性格了,可是如今他是朝中士大夫的首腦,不得不開口︰「陛下,這是要當神宗皇帝呀!神宗皇帝當今勵精圖治,想要當一代聖皇,于是任用王安石變法,而王安石性格執拗偏激,青苗之法多有害民之處;五路討伐西夏,結果是屢戰屢敗,丟失了大片領土,十幾萬將士散血疆場!」

「陛下,這是要重蹈神宗皇帝的覆轍,我等皆為朝廷棟梁,當為皇帝掃清奸臣,還天地一個太平!」

汪伯彥大義凜然道,至于其中有幾分真話,那就值得深究了。

…………

在應天府,暗流在涌動。而此時的金國卻是進入了黃金時期。

隨著金宋戰爭再向南擴展,金軍已佔領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金太宗以元帥府統轄華北軍政事務,左、右副元帥分掌兩河地區,故時稱「東朝廷、西朝廷」,完顏斡不離以右副元帥領燕京樞密院轄河北。完顏斡不離統轄河北軍政四年中,得劉彥宗、張通古、趙元等原遼、宋官員的輔佐,府州縣官署缺員,皆選漢人中勛賢有人望者任之。擇良吏招撫境內避戰亂保山砦者,使歸田業,使得在戰爭中受到摧殘的河北社會經濟有所復蘇。

一切都向著好的發展,原本危機四起,到處都是義軍橫行的河北,有了一絲和平的氣息。

不過這時意外出現了。

因為一場打毬,引動了一個重要人物的死亡。

毯,是中空充氣的皮球,「八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燀了水中揉。一包閑氣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毬是用杖來擊的,因此,打毬又稱擊毬,擊毬運動者是騎在馬上,揮杖而打,並且分成兩朋(隊),設立兩門、兩孟(網),以球子打入對手的孟為勝。

打毬,實質上就是馬球。

完顏斡不離是馬球愛好者,喜歡打毬,玩得興致勃勃,結果樂極生悲,中暑了。

在夏季中暑的人很多,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可能伴有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高熱等等。夏季中暑者,很多很多,不過中暑死亡者太少了。

而完顏斡不離玩馬球太過癮了,結果打毬中暑而死。

ps:感謝iceer74對宋朝財政問題的評論。此刻寫書才知道,書到用處方恨少,需要查很多的歷史資料。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