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190章議和再起

作者 ︰ 未知

李綱再次貶官了,貶到江西某個地區當團練使,一摟到底。♀

時間在流逝,而戰爭還在繼續,局勢一如意外的敗壞。

婁室率西路軍南下到達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從上游履冰偷越渡過黃河,率軍出龍門山(今山西河津西北),然後沿黃河西岸南下,襲佔韓城、同州,攻破長安(今陝西西安)。

在一次次戰斗中,完顏婁室展現出了超強的軍事才能,先是率兵乘宋軍不備渡河南進,復與範致虛的16萬大軍遇于朝邑,大破之。據守同華的宋軍也聞風而降。婁室軍進而破重兵于潼關,攻佔了京兆(今陝西西安)的許多地方。

在長樂坡,婁室軍伏兵疊起,將數萬應援京兆的宋兵全部殲滅,于是很快奪取了京兆府,並將其經制使傅亮活捉,繼而降服鳳翔、隴州等地。不久,鳳翔因宋廷暗中策動而叛金,婁室料定宋廷必派軍增援,便事先在通往鳳翔的要道設下伏兵,然後率軍直逼鳳翔城下。婁室軍先破援兵1o余萬,後將此城攻拔。

宋軍不甘心失敗,援軍紛至,婁室以不足兩萬之雄師,橫掃西北戰場。他身先士卒,料事如神,兵鋒所指,無堅不摧,竟在一日之內,清晨敗敵3萬于武功,正午復敗3萬宋兵于近地,連夜破15萬援軍于渭南。常勝將軍完顏婁室之名,遂威震天下。于是他揮師進?延,並攻伐其所屬州郡,旌麾指處,敵兵束手,遂招降宋將折可求,收麟、府、豐三州及諸城堡。不久,又擊潰晉寧軍,殺其軍帥徐徽言。

西京(今山西大同)陝府又叛,婁室率軍再次討平之。破重敵于渭水終南,接著轉戰西北,無人可敵。

在陝西,宗澤頑強的抵抗著,只是西軍內部矛盾重重,他又是一個文人,想要靈活的駕馭他們,很是困難,一次次失敗,艱難的支撐著。

所幸的是在一次次失敗中,西軍也開始適應金軍的戰斗模式,敗仗的數量越來越少,靠著關陝的險要地形,金軍想要速勝已經不可能了,漸漸陷入了焦作狀態。

而宗翰則是率領中路軍南渡黃河,攻佔汜水,後引兵東進,以東京為攻取目標。只是在東京汴梁激戰了十幾場,拼殺不休,戰斗不止。宗翰所部損失較大,而汴梁已經沒有攻克,這讓金軍氣餒不已。

此刻,宗翰知道,此時的汴梁已經不同于上一次的汴梁,想要攻克汴梁已經不可能了。

這次的宗翰沒有犯二,不在像上次圍困太原一年般,圍困汴梁。而是繞過汴梁,攻擊其他地區。若是汴梁的守軍,出兵救援,正好殲滅宋軍于郊外;若是宋軍不救援,正好方便他擄掠。

分兵已經不可能了,分兵既不能及時救援,也不能守住汴梁。張所無奈之下,只能守住汴梁。

失去制約的宗翰,攻勢越發的猛烈,先後攻陷汝州、鄧州、均州、房州、唐、蔡州等,戰勢一片大好,更是攻破了襄陽城,襄陽城被洗劫一空,又席卷其他地區,中原地區,除了汴梁和極少數地區之外,盡數淪陷。

「襄陽還是淪陷了!」趙樸看著戰報,默然無語。

傳回來的情報,極為簡略,只是寫道,襄陽已成人間地獄。

「那個僧人悟能還好嗎?」趙樸不由的想到了那個僧人,心中有些感傷。♀那個僧人很好,送了他一串佛珠。若是沒有這場該死的戰爭,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只是戰爭摧毀了一切。那個老僧還活著嗎?

宗望號稱菩薩太子,他很少屠城,若是他攻陷了襄陽,那個老僧還能保全性命。

可是如今是宗翰?

宗翰是金軍中,最暴力,最殘忍,先是太原大屠殺,如今十九**也在襄陽搞起大屠殺。此刻,那個老僧可能已經死了,去了極樂世界吧。

………………

此刻局勢崩壞到了極點,議和的聲音再度響起。

當趙樸走到朝堂時,一個臣子立刻上前上奏,「陛下,如今我朝一敗再敗,從汴梁遷都到了應天府,又遷都到了揚州,可謂是一退再退。先是丟了河東,河北等地,如今又是丟了山東全部,河南大部,陝西大部,戰線已經由之前的幽雲一帶,退到黃河防線,又退到了如今的淮河防線。如今不能再打了,再打就得亡國,再打下去,江山社稷將難以保存。為了大宋社稷,為了大宋江山,為了黎明百姓,議和吧!」

「陛下,如今我朝接連慘敗,損兵折將,相守而不可得,唯有議和才有出路,唯有議和才能保全社稷!」

「陛下,金軍好似虎狼,二帝已經被擒走了,陛下不能再有一絲的閃失了。若是陛下有一絲閃失,我大宋真的亡了。向金軍祈和吧!臥薪嘗膽,只要修生養息五六年,我朝恢復了一絲元氣,那時再北伐不遲!」

「山東丟了,河南就剩下汴梁一座孤城,再戰斗下去,只能是劃江而治了,淪為了東晉。如今唯有棄卒保車,議和為上,舍棄山東,河南,保全淮河以南的土地!」

「陛下,我們輸不起了!」

文臣們的議和聲音不斷,趙樸大致的掃了一眼,議和的聲音佔據了七層。這些議和者中,不乏前一段時間鐵血抗金派,也不缺乏剛正之臣,更不缺乏有威望的名臣。先前可能觀點各異,此刻卻是空前的統一,一致的要求議和。

議和派,是走向投降派的前身。

趙樸的心情很是失落,若說議和派中,都是奸臣,都是貪官污吏,都是壞蛋,都是文賊,他也認了。

可是這些議和派中,不缺乏清正廉潔如包拯之類的大臣,也不缺乏如韓琦,文彥博之類的名臣,他們人品、操守、氣節,都是被世人所稱贊,可是此刻卻是選擇了議和。

割讓山東、河南等地給金國,說出這些話時,一點也不臉紅。

山東、河南等地,被金軍佔據了,但是缺乏法理上的依據,只要四宋朝不承認,金軍就是侵略者,就是強盜;而此刻割讓,承認河南,山東等地,是金軍的,意味著強盜合法化,變為了主人。

這是讓我當石敬瑭呀!

趙樸心中憤怒到了極點,心中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文人果然不可靠,哪怕是所謂的名臣,所謂的義士。平民都知道強盜殺上門,要拼死反抗,保護妻子,保護孩子,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掙下一個;可是這群文人,面對強盜殺上門,不反抗也就罷了,反而是獻妻求活,美名其曰︰臥薪嘗膽。」

因為太憤怒了,趙樸懶得反駁,罵這樣的垃圾,都覺得丟人。他也懶得殺,不是喜歡那些金人主子嗎?

我找個機會成全了你們,讓你們當金軍的狗!

這一刻,那些議和派,主張割地者,早已盡成為了棄子。

「不可!寧可割肉,不可割地!」一個聲音大聲道,震動的朝堂嗡嗡作響。

趙樸不由的打了一個激靈,仔細看去,原來是趙鼎。

趙鼎朗聲道︰「金軍攻佔了河南,山東、陝西大部,奈何兵力不足,早已經是弓之弩末,繼續攻擊已經是不可能了。在淪陷區,有著大量義軍,不斷襲擾著金軍後方,金軍坐立不安,後方不穩,豈能南下…………」

「趙鼎,你這是陷官家于不義,一旦金軍南下,揚州能守得住嗎?」

這時,朝堂再度的爭吵開了,黨同伐異。對手堅持的,堅決反對;對手反對的,堅決支持,至于對錯是非並不重要。議和派與主戰派的再度論戰。而議和派是多數派,主戰派少數派。

而趙樸發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主戰派與議和派之間,勢力對比,人數對比,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戰局變化而變化。前線打了勝仗,那些議和派人數減少,主戰派人數增多;而前線失利,議和派人數增多,主戰派人數增多。

不論是議和,還是主戰,都帶有投機色彩。

堅定的議和派,或是鐵桿主戰派,很少。

爭吵在繼續,辯論在繼續,這場論戰勝負不在于誰更有道理,而在于哪一方人數更多,嘴巴更多,嗓門更大。人數佔據優勢者,在論戰中處于上風,此時的主戰派節節敗退,士氣低落,可還是頑強的抵抗著。

而趙樸听著、听著,漸漸失去了興趣,不覺間大腦昏昏沉沉,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