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43章擊退金軍

作者 ︰ 未知

歷史上,神臂弩的命運很是悲劇。

在宋神宗時代發明,大量裝備在軍,可是到了元朝開始失傳。善于騎射的蒙古人,看不上神臂弩。而到了朱元璋時代,神臂弩徹底失傳,僅僅是在《永樂大典》上,描述而已,權當是藝術品,而不是戰斗工具。

從此之後,神臂弩徹底消失了。

神臂弩的消失,總是讓後人扼腕不已。

這時,趙樸隱約有些明白,神臂弩為何會消失。武器太先進了,也未必是好事情。

神臂弩,制造耗錢多,不適合騎兵,破碎率高,缺乏完善的修理,注定是悲劇。

由此及彼,趙樸想到了秘密武器——火繩槍,燧發槍。

這些武器,命運與神臂弩有些相似。神臂弩在戰場上屢建奇功,但是真正起得作用不大,至少遼國、西夏、女真,以及後來的蒙古,就沒有大量裝備神臂弩;

而火繩槍,燧發槍,也是大量裝備在軍,只是起到的作用不大,經常扮演著燒火棍的角色,將士們寧願使用刀槍,也不願意使用火繩槍,燧發槍。而清軍,也沒有大量裝備火繩槍。

宋朝、明朝都是重視先進武器的裝備,卻是忽視了後勤,忽視了實用性,注定了先進的武器,還不如落後的武器實用。

「看來,火繩槍,燧發槍,至少在很長時間內,只能是我的玩具,而不是戰場上制式武器!」趙樸不由的想到。「因為後勤跟不上,制造業跟不敢。維修人員跟不上……這些問題不解決,新武器更多是扮演著奇技婬巧!」

今天這場交戰,讓他明白了很多。

………………

在趙樸胡思亂想的時刻,戰場已經激烈化了。

金軍騎兵反復沖殺,悍不畏死,一波接著一波,好似潮水沖擊,連綿不斷。戰車大陣搖搖欲墜。一次次面臨崩潰的邊緣,可八字軍戰士還是頑強的抵抗著,不斷的用人命抵擋著。

這一刻,所謂的戰略、戰術,一點用處也沒有,唯有頑強的意志,看誰堅持住了。誰就是最後的勝利。

在劇烈的戰斗,神臂弩發射頻率太高了,導致大部分的神臂弩走向了報廢。戰士們不得已只能是使用硬弓,還擊金軍,在射擊頻率上大為降低,導致遠程打擊不足。前線的壓力加大。好似烏龜殼一般的圓陣,漸漸被敲開來大洞。

短刀手,長槍手,與沖擊而來的騎兵,劇烈的踫撞在了一起。騎兵的沖擊速度很快。借著戰馬的力道,將擋在身前的兵卒撞飛。立時骨斷筋折。而在撞飛的那一刻,長矛手毫不猶豫的刺出了手的長槍,將戰馬扎上一個血窟窿。

而短刀手,更是向戰馬馬腿下鑽,可能會被金軍的戰馬踩死,可能會被劈下來的刀劍砍死,但是他們沒有選擇,還是義無返顧的向馬肚下面鑽,然後砍向了馬腿,刺向了馬的肚。

戰斗分為殘酷,血淋淋的!

但是這一刻,雙方都沒有退縮,都沒有向後跑路,都是勇猛的砍殺向敵人,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殺死敵人。

八字軍戰士,在拼死戰斗著,為保護皇上而戰;而金軍戰士,也在拼死戰斗著,為元帥的賞識而戰斗。

戰斗到了最後,雙方的陣型早已盡混亂了,戰車兵也拿起手的長刀戰斗;而長矛手也是幾人一伙,圍攻向一個金軍騎兵;弓箭手早已盡丟掉了弓箭,操起長槍,或是戰刀,砍殺向敵人。而金軍在沖進陣內後,戰馬的速度下降了下來,失去了速度,威力也隨著大減,戰馬不再是助力,而是累贅。一些金軍騎兵,干脆跳下了馬,揮舞著陌刀,或是狼牙棒,砍殺向了八字軍士兵。

金軍沒有明顯的步兵與騎兵區別,上馬就是步兵,下馬就是騎兵;有馬就是騎兵,沒有馬就是步兵;需要馬戰斗時,就是騎兵,不需要馬作戰時,就是步兵。在騎兵與步兵的轉化,運轉靈活自如。

雖然是混戰,雙方陣型大亂,可八字軍還保持著以小隊為主的戰斗單位,這都是鴛鴦陣影響所致。整個八字軍,以小隊長和副隊長為核心,進行沖殺,小隊長陣亡了,副隊長頂替,整個小隊凝聚為一起,縱橫拼殺。

而這一方面,金軍就差了很多,金軍是天生的將士,在戰斗磨練出的強軍,戰斗力當之無愧的強大,可是紀律上就差了很多,在戰斗好似散沙一般戰斗,即便是一些金軍士兵組合起來戰斗,也多是無意識的,沒有形成模式。

「殺呀!」

「沖呀!」

雙方都在拼殺,都在死戰,都已經殺紅了眼楮,只看衣服不看人,看見衣服不符,就上前砍殺。

在混戰,唯有央高台一帶,還是保持著隊形,有著二百多的近衛,護佑在趙樸身旁,還有五百多的武備學堂學員護衛外圍。

這些武備學堂學員,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血淋淋的廝殺,慘不忍睹的殘肢斷臂,猙獰尸體。

一些武備學員,多是書生,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了血戰。在書本上,打仗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打仗是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好似蘇東坡的詩詞一般,浪漫唯美;可是此刻的場景,徹底顛覆了他們的是世界觀,那位指揮作戰的將軍下達的命令很是簡單,直接,死板,一點玄機也沒有,一點奧妙也沒有,沒有一絲的藝術性可言,沒有一點唯美之感。

一切都沒有,唯有廝殺,唯有血戰,一批人死光,另一批人頂上去,直到全部死光,或是擊退敵人。

他們是武備學堂學員,也是戰士。也是保衛皇上的衛士,不斷斬殺者沖擊向高台的金軍士兵。以生澀的手段,殺戮著金軍。

戰斗波及到了高台之下,眾多的侍衛都是臉色蒼白,而只有趙樸神色依舊,依舊在胡思亂想,依舊著思考著使用火繩槍、燧發槍的利弊。

似乎一切,都與他無關;

或者是堅信,死不了。

「嗖!」一只利箭射向了趙樸。立刻被身邊的侍衛用盾牌擋下,四周散亂的箭支,零散射來,都被四周的侍衛擋住,一點也傷害不了他。

這時,一個金軍捍卒,沖向了高台。殺掉趙樸,滅掉這個宋朝皇帝。只是迎接而來的,是鋒利的長矛,犀利的陌刀,而這個金軍捍卒的功夫很高,手的狼牙棒揮動。將招呼向身上的各種武器砸開。然後狼牙棒一揮動,砸在了一個近衛上,這個近衛被活活打死。

而這時一些刀槍刺殺在金軍捍卒上,都是被身上的鎧甲擋住,難以傷及。

這個金軍捍卒繼續向前沖殺。所到之處,無人可當。好似一個人形坦克,不斷的輾壓著前方,不斷前進著。

捍卒一步步上前,距離高台越來越近,似乎潑天功勞近在眼前。

而這時轟的一聲巨響,一個鴿蛋一般的銅丸打出,穿透力極為強悍,瞬間洞穿了三層鎧甲,將金軍捍卒內髒轟成了一個稀巴爛。

「這是什麼?」

臨死的時刻,這個金軍捍卒有些不甘心,只是再不甘心,也只是死人了。

他死在了大號的燧發槍下。

早期制造的燧發槍極為不成功,趙樸本打算制造燧發槍,卻是造出了抬槍。無法裝備騎兵,裝備步兵又不劃算,只能是裝備在近衛軍,專門對付那些武藝高強的高手。

不論是武藝如何高強,一抬槍打下去,鴿蛋般的銅丸飛出,打在身上,管你是陽神功,鐵布衫,還是金剛不壞之身,全是斃命的料。

而這個金軍捍卒死了,光榮的成為第一個死在抬槍之下的金軍士兵。

…………

這個金軍捍卒死後,又有一些金軍捍卒沖向高台,也是陸續被抬槍秒了。

十米的距離,五門抬槍一起發射,近乎是百發百,必死無疑。

善戰的金軍很多,勇猛的也很多,都是百人敵,是戰場上的猛將,正常情況下,想要殺死他們,需要費一些勁,可是在抬槍無恥的圍攻下,紛紛倒下,至始至終,無一人沖上高台。

血戰在繼續,身邊一些大臣,卻是心驚膽戰,有些嚇尿了。

「陛下,請速速移駕,免被刀劍所傷!」這時,一個臣跪倒在地,大哭了起來。

這時,趙樸才回過神來,心暗道︰移駕,移到哪里去?一動不如一靜,在這里不動一下,未必死的了;可是一移動,嘿嘿!」

「卿家放心,吾死不了!」趙樸神情平靜,似乎勝利在握。

他的從容,無疑給四周的大臣,侍衛們,下了一份定心丸。

「看,金軍不是退了嗎?」趙樸道。

眾人望去,才發覺金軍正在緩緩退去;而在撤退時,也是井然有序,一點慌張也沒有。

…………

金軍退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一戰,主要是打士氣;這一戰,主要是打突襲。

金軍遠道而來,本身就是疲憊不堪,就是靠著一股氣,靠著必勝的信念,才堅持進攻;在這股士氣之下,金軍屢屢沖垮敵軍,擊敗一股又一股敵人,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除了這次例外。

騎兵善于遠程奔襲,奔襲而來,一些宋軍往往是沒有來得及擺好軍陣,就遭到了騎兵的距離沖擊,被鑿穿,切割為好幾塊。接著宋軍四處奔逃,金軍就可以騎馬斬殺,揮刀收割勝利果實了,只是這次也是例外。

連續激戰了一個時辰,換了兩次戰馬,騎兵損失近乎一千多,可是還沒有攻克。

久攻不克,金軍士兵已經疲憊,士氣大損,全軍隱約間不願意再戰下去。

而最為主要的是,金軍僅僅三千人,而宋軍也是三千人,以三千金軍進攻三千宋軍,攻擊一方的死亡率高于防守一方,可能戰斗到最後,金軍拼光了,可是宋軍還活著。

在戰斗下去,勝利機會渺茫。

「罷戰吧!」金兀術神色黯然,「原本想要擒住宋朝皇帝,那時宋軍群龍無首,江淮,江南等地,唾手可得。只可惜,天不佑大金,一時間難以攻克!」

距離是那樣的近,一些金軍士兵已經接近了高台,似乎就要沖殺上去,殺了宋朝皇帝,似乎勝利就在眼前,似乎觸手可得,可就是差著臨門一腳,遲遲難以進入。

「殿下此言甚好!」韓常點頭道,心早不願意開始這場戰斗。騎兵善于奔襲,卻不善于進攻;若是敵軍軍陣未擺好,可以快速沖擊,沖殺敵軍;只是如今,軍陣已經嚴密,再沖擊,那是找死。

號角聲吹起,金軍騎兵緩緩退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