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354章鑄犁為劍

作者 ︰ 未知

在皇宮內,趙樸正在召見遼國使者。

此時談判已經結束了,盟約也締結了,一切都搞定了,遼國使者也要離去了。而今天是餞別會,算是歡送遼國使者離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吃喝差不多時,趙樸忽然感嘆道︰「世上無百年強軍,昔日宋軍是何等威武,百年不到就朽了;而遼軍也是縱橫天下,不到百年也朽了;而此時金軍,剛剛立國不足十五年,也開始朽了。使者,你說這是為何?」

遼國使者道︰「天下無戰事,恬武嬉,自然朽了;久戰之下,國庫耗盡,百姓厭戰,自然朽了;久戰疲憊,無利可圖,自然朽了!」

遼國使者,說出了三個理由。

趙樸點點頭道︰「不知閣下貴姓?」

「卑賤之人,不足掛齒!」遼國使者道。

趙樸忽然問道︰「如何才能不朽?」

遼國使者道︰「什麼都會朽了,天人有五衰時,況且只是凡人王朝。世界上,沒有不滅的王朝,正如沒有長生不死一般!」

趙樸道︰「不錯!可我要建立不朽的強軍!」

遼國使者搖了搖頭,有些不信。

歷史上,沒有不朽的強軍。魏武卒牛逼無比,大戰七十多次,十二次勝利,八次平局,只是幾十年後,照樣是朽了,丟城失地,破爛無比;秦銳士,覆滅國,可是幾十年後,就被一群烏合之眾擊敗了;而遼軍當年何等厲害,可是百年後也朽了,成片成片被擊敗。

趙樸道︰「生命在于運動,要想不朽,唯有不斷樹敵,不斷尋找敵人,只有狼來了,羊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精力。唐軍就是一只不朽的強軍!」

「唐軍?」遼國使者點點頭。

世界上。沒有不朽的強軍。若是一定要找出一個,那必然是唐軍。唐軍之強,在于一直打仗,不間斷打仗。只是唐軍太能打了,導致了了藩鎮割據,央權力消弱,最後滅亡。

「唐軍雖強。但是終究有藩鎮割據之禍!」遼國使者說道。

「藩鎮割據?」趙樸冷笑了,「我不怕藩鎮,就怕藩鎮割據不起來!」

遼國使者一愣,不解道︰「這是何意?」

趙樸道︰「一個王朝的沒落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官吏**,有的是後宮干政。有的是太監專權,有的是外戚亂國,還有的是世家為禍…………原因多之又多,但是本質上,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百姓沒有土地了,吃不飽飯了!只要是百姓有飯吃。誰會造反?只要百姓不造反,其他問題,只是小問題而已!」

遼國使者點點頭,實際也是如此。

百姓的要求很低,只要是吃飽了飯,誰會折騰,誰會造反。

「而土地是有限的,多數被官僚士紳佔據。而隨著社會安定,土地兼並會越發嚴重,想要抑制土地兼並,是開歷史的倒車,必死無疑!解決之法,唯有鑄劍為犁!從海外獲取大量土地,將過剩的人口。遷移到那里!」

趙樸說出了主張。

鑄劍為犁,是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口號,也是西方苦難的開始。

只是趙樸不需要那樣殘暴,因為大宋太有錢了。也是天朝上國,可以采取更為靈活,更為柔性的方式,而這樣也必然要興建一些「都護府」,培植一些實力強大的藩鎮。

「強大的軍隊永遠不過時,恬武嬉永遠不可能。一個王朝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勇猛剛進,才能活得更好!」

「陛下,似乎要將大宋代入另一個極端!」遼國使者嘆息道。

「江山如畫,正需要帝王去書寫!」趙樸語氣平靜道,「至于後人評價嗎,我懶得理會,人是為自己而活著,而不是為了後人的評價而活著!」

遼國使者默然無語。

趙樸道︰「臨別前,我要贈送使者一個禮物,請莫要拒絕!」

「什麼禮物?」

「參加近衛軍閱兵!劉豫稱帝了,朕要北伐滅殺這個亂臣賊!」趙樸殺氣騰騰道。

「閱兵?」遼國使者思索著。

「是騾是馬,牽出來溜溜!」趙樸淡淡道。

閱兵,更多是為了炫耀武力,顯示赫赫武功。只是宋朝軍隊質量太差了,丟人丟到了姥姥家,于是從來沒有舉辦過閱兵儀式。似乎只有這樣自欺欺人,才能獲得一種麻木的自信。

而趙樸則是要通過閱兵,展現強大武力,威懾金國,威懾那些牛鬼蛇神,給大宋百姓以自信心。

這個時代,君王想要提升威望,變法改革太過緩慢,治理**又太糾結,作秀裝逼又效果太差。唯有塑造一只強軍,才是展現君王威儀的最大手段。

道德不能使人敬畏,強權才能才能使人敬畏。

在行政上,趙樸做得再好,也總會有人非議;在變法上,盡量迂回,盡量柔性化,但是依舊會觸動一部分人利益;而在朝堂,趙樸不論是如何治理,如何把握平衡,如何緩解各派斗爭,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

治國好似種田,地種得再好,賣不下錢,照樣是失敗。

而即便是有成績,也會容易被一些非議,一些社會污點所掩蓋。

唯有暴力,唯有血腥,才難展現君王威儀。

就像大宋,人們總是批評漢武帝,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似乎宋朝就不愛武力,不喜歡打仗。實際的理由是,大宋即便是窮兵黷武,也打不出漢武帝那種成績!只能是貶低漢武帝,獲得虛假的榮譽。

帝王的王座,不是用玉石點綴而成,不是用鮮花裝點而成,而是用累累白骨,鑄造而成。

趙樸相信,一旦他擊敗了金軍,收復了幽雲等地,那時即便是他變法上,出現一些漏洞,出現一些弊政,政策上出現一些不當,道德上有一些污點,也會被一一掩飾而過,沒有人會指責他,只會稱贊他為聖君;

而一旦北伐失敗,那時即便是變法上成績斐然,經濟建設上成績出色,但是最後也落不下好,一個不慎就是臭名遠揚。

軍事成敗檢驗著,政治是否合格!

王安石變法失敗,標志不是司馬光上台,而是五路伐夏失敗。

PS︰感謝wjs投了2張月票,ceer74打賞588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