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3章虛弱的西軍

作者 ︰ 未知

0131214

「汴梁圍困已經三個月了,城中的士卒多缺乏訓練,而統軍的的李綱,一介文人而已。如今的汴梁風雨飄零,時刻有陷落危險,我軍豈能徘回不前,耽誤軍機!」種師道厲聲喝道。

「兄長,不是我膽怯,而是實力不如人!」種師中嘆息道,「我軍兵少,僅僅是三萬人,盔甲甲缺乏,至少有一半卻是盔甲,而那些身有盔甲的士卒也多是老舊。破甲箭樣子僅僅是十萬只,遠攻不足。而最為憂慮的是騎兵僅僅是三千,馬匹又差!」

自己的家底,自己最清楚。

百姓都說,陝西軍(簡稱西軍)為大宋第一強軍。可實際上,西軍很是虛弱,好似一張紙糊的老虎。

當年,平滅青唐羌,那是因為敵人太弱,內部,西軍以幾倍的兵力出擊,以強勢兵力輾壓,不輸才奇怪。

後來平滅方臘,那時因為方臘太弱,手下的摩尼教教徒,都是一群農民和無業游民,戰斗力極差。再加上宋朝奉行著強干弱枝,致使地方府縣府庫的糧草欠缺,軍械嚴重不足。盡管方臘佔據了江南的諸多地區,雄兵幾十萬,但是這兩個致命弱點,使方臘起義,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外強中干。可以說與其說西軍擊敗了方臘,不如說方臘本身就不堪一擊。

在西軍內部存在各種矛盾,內部派系眾多,為了爭搶戰功,時常發生爭斗;一些將領存在貪墨現象,極為嚴重,經過層層火耗,層層孝敬上官,真正發給底層官兵的不足三層;一些將領還與商人勾結,倒賣鎧甲,兵器,甚至是大型的器械。而最為可怕的是西軍,在陝西尚且好,可是到了外地,時常劫掠百姓,形同土匪。而將領多數不敢約束,生恐引動嘩變。

看似強大的西軍,其實虛弱至極。對陣那些弱軍,可能拼著人數之眾,血勇之氣,一鼓作氣,擊潰敵人。可是遇到一些強旅,則是危險至極。

面對這西夏軍,西軍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士卒,防衛西夏軍趁機入侵。而能夠召集的機動兵力嚴重不足,而府庫中的器械也是嚴重缺乏,細細數著勤王之師的家底,種師中就緊張至極,這點實力遇到強軍,有點玄乎……

「這些我又豈能不知!可是我們沒有選擇!」種師道嘆了一口氣,「天下軍馬,西夏軍強于我陝西軍,遼軍又強于西夏軍,而金軍又強于遼軍。金軍之強,力壓西夏軍,遼軍、陝西軍,堪稱第一。我陝西軍與金軍差距之大,顯而易見。要想擊敗金軍,必須三倍,甚至是五倍于金軍,然後布下車陣、長矛陣、盾牌陣,強弩陣、滾刀手等集合,騎兵護衛左右兩翼,士卒果敢,悍不畏死,死戰不退,方能有一線勝機!」

「可是,如今我們沒有選擇。金軍七萬之眾,威逼汴梁,而城內雖然有二十萬守軍,可盡數是土雞瓦狗,守城的李綱一介書生,廢物一個。幾次被金軍攻上了城牆,差些城破。我就奇怪了,汴梁護城河十幾丈,城牆十幾丈,城牆之厚可以並排走兩輛馬車,這樣險要的城池,竟然將戰斗打成這樣,廢物不廢物,可是這樣的廢物,竟然居高位。」

種師道憤恨的謾罵道,「如今汴梁的局勢極為危險,城內人心惶惶。若是去的遲了,官家可能頂不住壓力,簽訂城下之盟,甚至是汴梁城破,那我們就是罪人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主動進攻,進入汴梁,可能引來金軍重兵圍殺,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滅,但是我們沒得選擇。只要我們到了城下,汴梁的百姓心中就會誕生希望;只要有一個士卒進入汴梁,官家的心就會穩定一些。」

「汴梁缺的不是勤王之師,缺的是信心,戰勝敵人的信心。進入汴梁,帶來的不是援軍,而是鼓舞士氣,安定軍心。」

就好似沙漠中行走的游人,烈r 很是可怕,但是比烈r 更可怕的是看不到鸀洲的絕望。

如今的汴梁,兵馬其實並不少,依靠著汴梁堅固的城池,金軍落後的攻城技術,根本難以攻破汴梁,可是汴梁卻是幾次差些失手。這一切都是因為那二十萬守軍,早已經是嚇破了膽的草雞。如今恢復那二十萬守軍信心,最佳方式是打勝仗,最次這時援軍及時趕到。

「金軍有七萬之眾,可以抽調出一半狙擊我軍,也就是可以抽調三萬金軍,阻止我軍。那時敵我雙方兵力相等,金軍多是騎兵,我軍則是步兵為主,平原交戰,對我軍大為不利。最後能夠有一半進入就不錯了!」種師中分析道,眼神黯然,閃現出不忍,「兄長,真的要這樣嗎?」

「這三萬軍馬,都是種家的親族、鄉黨,可以說是嫡系,最為親近,也最為忠心。種家在西北安身立命,全靠他們。只要有軍馬在手,即便是官家也不敢太過為難種家。可是若是執意進入汴梁,必然與金軍交鋒,那時能夠活下一半就不錯了,這值得嗎?」

「值得嗎?」種師道喃喃道,「我們沒有選擇。一旦汴梁陷落,皇室落入蠻夷,那時我大宋就亡了。失去皇室的制約,那時中原大地必然陷入四分五裂之中。那時各個藩鎮會相繼割據,稱霸一方,各自為戰,再度重現五代十國的慘劇。在外有金軍入侵,我中原可謂是遍地烽火,那時萬千漢人將淪為金賊的奴隸……」

不敢想,不敢想,那個場景太恐懼了。

「我已七十多了,即便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尸,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兄長……」種師中臉上不覺流出了淚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傻子;明知必死之路,還要前往,這是瘋子。可是為了大義,為了中原千萬蒼生的x ng命,則有算得了什麼。

拔營起寨,三萬軍隊帶著悲壯,向著汴梁前進。

………

一路上,很是恐懼,竟面對虎狼一般的金軍,沒有人不恐懼。

為了緩解心中的恐懼,只好與這位大ji n臣張邦昌談論,天南海北的胡亂談論,有如今的局勢分析,有官場變化,以及詩詞歌賦。越是交談,越是驚嘆,若不是深知後世的歷史,趙樸一定會以為他是一代賢相。

一點也看不出ji n臣的特點,在談論中只會被他豐富的學識所迷,陷入沉思。

「看來當ji n臣,也不容易。可以說他三觀錯誤,可以說他諂媚上官,可以說他道德無底線,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學識之淵博,人情世故之練達,對朝局分析之j ng確,唯一不足的就是膽氣缺乏,少了那股銳意進取,敢于拼命的j ng神!」

交談中,趙樸給這個大ji n臣下著定義。

「王爺,金營到了!」這時,在馬車旁邊,一個侍衛大聲道,高昂的聲音中,中氣不足,似乎有些膽怯。

「終于到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思,趙樸走下了車,隨後則是張邦昌。

金軍營寨近在咫尺,粗狂的面孔,別樣的辮子,還有那冰冷的武器,空中飄蕩的戰旗,無一不顯示著蕭殺。

這就是金軍嗎?

趙樸眼楮有些發疼。

北宋末年,完顏阿骨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激戰遼國,掃滅北宋,成就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威名。

而在五百年後,在遼東大地上,努爾哈赤率領女真再度崛起,以十二副鎧甲起兵,薩爾許一戰,卻得遼東主動權,建立後金。他的後代更是借著明末農民起義的契機,入主山海關,掃滅反抗勢力,在亂世中建立清朝,主宰這片土地達到三百年之久。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似乎是神話,一個難以打破的神話。

沒有人打破金軍不敗的神話,只有十五年後郾城大捷,金軍不敗的神話,才宣告破滅。而之前,大江南北,河南河北,盡數是無敵。投降的,如郭藥師之流是多數;棄城的,如趙明誠之流也是多數;而如劉琦,敢于死守順昌的,幾乎是少數。金軍所到之處,人馬俱驚,不是棄城而逃,就是舉城投降。有勇氣一戰,幾乎是鳳毛麟角。

「王爺到了!」

「到了嗎?」

沒有他出頭的機會,這時張邦昌率先走出,上前與金軍的使者交涉。沒有人在意他這個人質,也沒有在意他大宋王爺的角s 。

金軍使者關注的是,金宋議和條約中,宋朝許諾的金銀、馬匹,還有大量抵押的布匹財務等等,還有國書中割地的條款。至于一個宰相,一個王爺,只是捎帶貨而已。

「尊使,條約中的許諾,我們已經盡數答應,馬車中載著金銀等,請求檢驗……」這時張邦昌再也不復剛才的優雅從容,變得極度猥瑣,成了溜須拍馬的小人。言語中盡數是諂媚,似乎這個金軍使者是他的爺爺一般,而張邦昌也是發揮出ji n臣的潛力,低聲下氣,完全無一絲尊嚴,似乎蛻變為哈巴狗。

「貴國的速度太慢了,竟然遲了三天,還以為要毀約。我正要勸說我家王爺元帥進攻汴梁,刻r 而下!」迎接的金軍使者極為傲慢,頭抬得很高,似乎恨不得眼楮長在頭頂上。

交談了許久之後,金軍使者才傲慢的去接受禮物。

而這個金軍使者身為漢人,c o著吐著汴梁口音,卻做著金軍的走狗。

看著這一切,趙樸心中,滿是怒火,可必須忍著。盡管很難受,但是必須忍受著。他不是趙雲,難夠在千軍萬馬中七進七出;也不是仙人,吹上一口氣,十萬雄盡數覆沒。他只是一個凡人,腦袋掉了,會死去。沖動于事無補,只會留給金軍刁難的借口。

ps︰時間有限,今天就一更了。抱歉!

..

..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