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93章泉州的佳人

作者 ︰ 未知

南泉州,北定州,這是北宋極為特殊的兩個城市。

定州位于北方,位于遼宋邊界地帶,這里建有榷場,是遼宋重要的交易城市。宋朝,可以從遼國換取戰馬、毛皮、鑌鐵等草原產品;而遼國也可以從宋國換取糧食,茶葉、食鹽、絲綢等物品。龐大的邊境交易,活躍了這個城市,從而誕生了一個商業群體,定州商人,也算是晉商的初級版。

而隨著邊境貿易的繁榮,走私行為也是大行其道。一些定州商人靠著金錢打通關系,向遼國、西夏、金國等販賣違禁物品,宋國的神臂弩、火藥武器等,都是源源不斷的流入草原國度中。在遼金的大戰的時刻,金國能夠用十年多的時間覆沒遼國,固然是因為女真驍勇善戰,還有著定州商人遠遠不斷的輸血。

而在南方,泉州則是最大的海上貿易港口。

隨著西夏的崛起,河西走廊、玉門關一代斷絕,宋朝的陸上絲綢之路斷絕,這對宋朝的打擊是致命的。絲綢之路,對中國很是重要,原因之一是就是借著絲綢之路,可以從其他地域輸入銀銅等。

銅,銀,在古代扮演著貨幣的角色,隨著經濟的發展,對銅銀的需求量也是日漸變大,可是中國一直是一個缺少銅礦,缺乏銀礦的國度。在古代,中國銅銀等礦產奇缺,不得不優先利用鐵器,因為缺銅。因為缺乏銅礦,在唐代不得不用絹,實行貨幣的功能。因為銅礦缺乏,宋朝不得不在四川一帶實行鐵錢,甚至是發信名聲極差的交子。

而銀礦更是缺乏,因為卻少銀,在宋朝一直是銅本位。在市場上,流行的貨幣是銅錢,交易也多是一貫錢,兩貫錢等;只有在中高層,在一些特殊場合,采用銀子結算。直到明朝時,歐洲開闢了新航路,在美洲大肆掠奪金銀等,最後通過貿易,流入中國,中國才緩解了缺銀的壓力。

宋朝與西夏激戰百年,有很多的理由,其中重要一個理由便是打通西邊的絲綢之路,獲得金銀銅等輸入的渠道。可是激戰了許久,西夏還好似一個不死小強一般,聳立在那里,就是死不了。

因為西邊的路上絲綢之路斷掉了,只能大力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在這種條件之下,泉州日漸繁榮,成為南方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

而宋朝一直不抑制商人,這固然帶來很多的害處,可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宋朝時歷代最富裕的國家。

在宋朝,商人、地主、官吏、讀書人等本身就是四位一體的。沒有純粹的商人,也沒有純粹的地主,更沒有純粹的官吏,更沒有純粹的讀書人,在很多時刻往往是彼此勾連在一起,甚至是一體出現。

讀書人,若是考中秀才,舉人,甚至是進士等,都會獲得許多的特權,可以免除糧食稅,不用服兵役的,不用服徭役。于是,很多的農民往往會依附在讀書人底下,以免除糧食稅、徭役、兵役等等,于是讀書人也往往是富農,地主之流。

而讀書人又信奉「以本養家,以末發家」,這又涉及到商業,又有商人才成分。

而商人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靠著金錢開道,獲取官吏支撐;而官吏為了獲取更多的錢,孝敬上官,也是接受商人的拉攏。

…………

而在所有的階層,群體中,處在巔峰的則是皇族。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宋朝皇族是悲劇的,他們好似豬一樣的被圈養著;可是他們又是幸福的,享受各種的特權,只要不是造反,可以活得很滋潤。憑借著政治上的優勢,只要不是太無能,只要不是太敗家,只要不是太廢物,往往都可以掙下一大片的家業。

而趙樸,就是這樣的角色之一。

身為宋徽宗的兒子,身為當今的儀王殿下,不僅僅是有著封地的賦稅收入,更是可以大量的兼並土地,可以肆無忌憚的佔據店鋪,只要不是做的太過火,沒有人會理會。御史不會說某某不對,而當地的知府,知州也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憑著政治上的優勢,在很多時刻,不需要強迫動手,往往是只要點點頭,或是打上一聲招呼,就會有人乖乖的送上門,挨宰。

身為王爺,趙樸不僅在汴梁附近佔據著大量的田地,十幾家店鋪。在江南一些地區,也是有著不少的田產,在泉州也是有著十幾條大船,行走于南海各地,獲取著豐厚的利潤。

而此刻,車轔轔的響聲中兩個女子走下了馬車,看著這座陌生的城市,泉州。

「姐姐,這就是泉州嗎?」

「泉州,距離河東之地,距離汴梁很遠,這里該不會出現戰亂吧!」

這兩個女子,正是遠道而來的舒紋繡和瑞雪。

此刻,在北方河東、河北、河南等地,殺得昏天黑地,死了無數人,一片末日場景。可是在千里之外的福建路,在泉州這個古城,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詳、平靜,似乎一點也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

北宋太大了,南北隔離也太大了,此時的泉州還沒有發動戰爭動員,一切都是平靜。很多老百姓們,還是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的睡,一切照舊,很多老百姓們還不知道戰爭爆發了。只有一些書生,一些官員,通過邸報知道宋金大戰爆發了。

于是,書生們在一些酒樓上,在一些花樓上,罵聲不斷,大罵六賊,大罵李綱無能,罵來罵去,罵聲不斷,罵完了之後,還是一切照舊。

「只是不知王爺怎麼了?」

「王爺,也真是的,為何要去參軍。參軍可是要死人的!」

舒文秀和瑞雪既有些抱怨,又有些埋怨,同時有些慶幸總算是安全了,到了泉州,金軍的鐵騎再厲害,也打不過來吧!

在汴梁第一次圍困解除之後,兩人就離開了,一路上幾經波折,總算是到了泉州。而在泉州,有著趙樸的產業,她們暫時將定居在這里,直到戰爭的結束。

…………

而隨著戰爭的波折,北方的動蕩不安,許多貴族也是紛紛南下,逃難。

只是這個時代,沒有汽車,沒有火車,許多地方連平整的路面都沒有,這注定了南下逃亡,艱難至極。可能水土不服,遇到疾病而亡;可能被惡僕算計,最後死亡;也可能遭到土匪打劫,最後生死。

在亂世,生命是這樣的不值錢。

而在南下的路上,也是步步驚險。若是在太平年間,靠著她們是王爺家眷的身份,沒有人感動他們,即便是一些土匪也是繞著路走。只是到了戰亂,人心已經亂了,她們的身份再也不其作用了,一路上必須小心又小心。

舒文繡和瑞雪,在十幾名家將的護送下,也是驚險的南下,一路之上,多次遇到土匪堵截,官吏敲詐,還有兵匪橫行,幾次差些生死。多虧了管家機智,才一次次避開危險,最後達到了泉州。

而到了泉州之後,總算是安生下來,這讓惶恐的兩女松了一口氣。

在泉州的一座院落中,兩人暫時的住了下來。

「這是王爺臨走時,遞給我們的錦囊!」

「說達到泉州時,打開錦囊,上面有王爺的叮囑!」

「如今到了泉州,我們打開吧!」

在燈光下,舒文繡和瑞雪打開了錦囊,上面寫著趙樸臨別前的叮囑。

「原來如此,泉州,原來是王爺最後的後路…………」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