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癮 第六章 飛機上的談話

作者 ︰ 風一色

這個考察團的標準在大湖地區來說應該是很高了。

考察團一共13人,除了吳建飛以外,其他12人都可謂是大湖地區官場上的風雲人物。

蔣文軒就不用說了,這次和蔣文軒一道去東元的還有一名副專員,名叫李振東。而其他的都是地區各局委的主要負責人,每個單位至少派來一名副局長。可以看出,蔣文軒對這次考察頗為重視。

對于李振東,吳建飛也印象頗深。蔣文軒剛來大湖的時候,無論是在常委班子,還是在行署班子里,基本上屬于孤家寡人。而李振東是第一個向蔣文軒靠攏的副專員。正是由于他靠攏較早,隨著蔣文軒一路青雲直上,他的官運也一直亨通。從普通的副專員到後來的常委副專員,再到常務副專員、專員、市委書記。

而他也很好的繼承了蔣文軒的執政理念,在他的任上完成了地改市。

吳建飛坐在了最後一輛桑塔納上,和他同車的是計委的一名副主任,不過這名副主任明顯眼高于頂,不愛搭理吳建飛。

吳建飛也樂得清靜,在車上閉目養神。

經過三個小時的顛簸,五輛轎車駛進了機場。一行人打包行李,過安檢,又折騰了近一個小時,一群人才簇擁著蔣文軒上了飛機。

直到到了機場下了車,吳建飛才看清蔣文軒的真容。和自己前世印象中那個垂垂老矣,卻和藹可親的老人形象有些對不上號。畢竟年代有些久遠了,不過能夠再次看到蔣文軒中年時的樣子,吳建飛打心里還是感到頗為親切。

蔣文軒此時才不過40歲的年紀,一頭烏黑的短發,顯得十分精神。他沒有一般官員那種大月復便便的樣子,體型十分適中,一看就知道平時十分注意保養。能夠在剛到不惑之年成為一個地區的行署專員,用想想,他的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吳建飛前世的時候研究過蔣文軒的簡歷,他是真正的學者型官員。畢業于北方大學行政管理系,畢業後繼續深造,一直讀到博士畢業。

這個年代的博士可不像他重生前的時候滿地都是,他這個年紀的博士絕對是國內精英中的精英。而且蔣文軒明顯不是那種高智商低情商的人,能在短短十年時間里從國家計委一名副處長成長為地區專員,這中間需要多高的政治智慧不言而喻。

還是那樣的和藹可親,還是那樣的平易近人,還是那樣的充滿智慧。

蔣文軒坐的也是經濟艙,和大伙一道。蔣文軒來到大湖地區以後,只要是坐飛機去外地,他買的都是經濟艙。

有道是班長帶頭,學生加油。專員都坐經濟艙了,誰還敢沒事坐個頭等艙?

領導們各自找到自己的座位,陳睿則成了大管家,忙前忙後的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吳建飛看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主動上去幫忙。

收拾完之後,吳建飛準備回自己的位子,就听到蔣文軒沖他招了招手︰「小吳啊,過來,坐我這邊。小陳,你坐那邊。」

蔣文軒一邊招手,一邊指了指過道旁邊的位子。

來了!吳建飛心想,這次談話終于來了!

其實前世的時候,這次談話讓吳建飛也十分詫異。一般情況下,領導需要調人,通過秘書說一聲就可以了,那是十分給你面子的一件事,哪有親自當說客的道理?

吳建飛前世的時候對官場不感興趣,所以並沒有深思,而且做了人神共憤的選擇。可是從昨天以來,吳建飛就一直回味著這次談話。

他最終得到的結論是︰蔣文軒對自己真的很看重,否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蔣文軒都沒有自己親自說這件事情的道理。

要知道,秘書出面,一旦被回絕,那還有寰轉的余地,可是領導親自出面說事,一旦被回絕,那丟人就丟大發了。

吳建飛現在回想一下,前世的自己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要是換個人的話,自己的小鞋估計要一雙接著一雙的穿了。可是蔣文軒後來跟沒事人一樣,照樣用自己,而且從來沒有給自己小鞋穿。

吳建飛不得不感嘆,宰相肚里能撐船,古人誠不欺我。不過現在的領導干部有幾個能夠像蔣文軒這樣大肚能容?

吳建飛依言坐在了蔣文軒的旁邊,系好安全帶。

「小吳啊,工作有大半年了吧?」

「是的,蔣專員,去年9月份進的電視台,到現在差不多正好7個月。」吳建飛回答的很仔細。

「嗯,覺得自己干的怎麼樣?」這個問題可不怎麼好回答,說自己干得不錯吧,小樣新來的就這麼自滿,在領導那肯定沒有什麼好印象。說自己干的不行吧,小樣,你跟我混的,是你不行還是我不行啊?

不過好在吳建飛準備十分充分。

「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吃力,不過這半年來跟著您東奔西跑的,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漸漸適應了過來。」

「哦?你倒是說說,學到了什麼?」

「您經常到基層去視察,我在旁邊看到學到了很多,不過這半年來最大的收獲,我覺得是政府的工作和新聞工作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新聞工作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肩負著上傳下達的任務,而我的工作就是當好這個傳話人。這雖然是書本上的話,但是以前的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而現在通過實踐,我對這些理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政府的工作和新聞工作雖然性質不同,但是歸根結底,我們都希望用自己手中的職能讓老百姓的生活能夠漸漸富裕起來。」

這番話吳建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從昨天以來,他一直在想著今天這個對話。他覺得蔣文軒跟他蹈話不僅僅是為了調自己去秘書科,也有考校自己的意思。既然這樣,自己回答的內容就要跟上蔣文軒的思維,得到他的認可。而想要得到他的認可,自然是自己的思路能夠和他的政見相吻合。

果然,蔣文軒一听吳建飛的回答就來了興趣。

「那怎樣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呢?」

吳建飛聞言猶豫了一下,這畢竟不是他的工作範圍之內的事情,一個新聞工作者在領導面前妄談國事似乎有些僭越的感覺。

不過蔣文軒似是知道他的顧慮,擺擺手道︰「沒事,是我讓你說的,我們都有言論自由嘛,談談你的看法。」

吳建飛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好,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不對的地方還請領導指正。我覺得雖然改革開放十多年了,目前就我們大湖地區來說,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相對沿海城市來說,步伐還是太慢了。」

「沿海地區和外面的接觸空間比較大,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而大湖地區相對屬于老區,群眾思想比較閉塞,不太願意接受外來事物,或者說接觸的新思想太少。所以我覺得目前大湖地區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群眾解放思想,讓他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這樣他們才能主動去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只要群眾自己願意動起來,他們就會產生的勞動價值,大湖地區才能快速發展。」

蔣文軒的臉上一直保持著淺淺地笑容,吳建飛也看不出來他到底對自己這番理論認不認可。

「那你覺得應該怎樣去改變他們的思想呢?」

「呵呵,其實專員不是正在做麼?這次出去招商,如果能引進一到兩家大企業進駐大湖,解決幾千人的就業問題,老百姓發現到工廠做工比自己種田收入多得多,他們自然願意來上班。如果他們接觸的企業多了,他們會發現做生意比種田賺錢,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他們願意做生意,很快就會富起來,也會有更多的人來效仿,這也是先富帶動後富的手段。」

蔣文軒點點頭︰「嗯,你說的不錯,那你願不願意到行署來上班?呵呵,我知道你是個挺有抱負小伙子,但是做新聞工作估計你很難實現你的抱負。畢竟在我們國家新聞報道還是以正面報道為主,要堅持正面的輿論引導為主嘛。」

吳建飛有些興奮,蔣文軒說出這句話明顯就是自己的回答得到了他的認可。而如果在前世的時候,蔣文軒說自己無法實現抱負自己心里肯定會不高興,但是自己已經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證明了蔣文軒所言不虛。其實在重生前,吳建飛也有些悟了,新聞報道一味的挖掘社會的陰暗面會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而正面報道雖然有些唱贊歌的味道,但是引人向善總是利大于弊的。

吳建飛恰到好處的表現了自己的詫異和興奮之情。說到表演,吳建飛並不陌生,前世暗訪的時候演戲是必備的素質。

「能跟在專員身邊學習我當然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勝任。」

蔣文軒笑著用手拍了拍吳建飛的肩膀,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後閉目養神去了。

同樣的問題,不一樣的回答,吳建飛在心中忐忑,自己能夠憑借這個回答延伸出不同的結果嗎?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癮最新章節 | 官癮全文閱讀 | 官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