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癮 第八十七章 見解

作者 ︰ 風一色

書記辦公會之後,經過兩個多星期的精心準備,地委組織部終于拿出了一套干部測評考核辦法。這個辦法一出台,很快就和人事調整方案一起提交了常委會並獲得了通過。

組織部開始對全地區的處級干部進行測評,而科級干部則由各個單位組織測評,測評辦法已經發放到各單位的組織人事科。

組織部放出風來,這次的測評非常重要,測評結果出來之後,將會在組織部存檔,以後每年會定期對干部進行測評,測評的結果將會是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據。

這樣一來,處級干部們的心都懸了起來,如果一不小心了黑名單,這輩子也別想有進步了!一時間,組織部成了最炙手可熱的部門,這些原本就牛皮哄哄的組織干部,現在更是成了香餑餑,每天到處都是應酬。

不過宋成剛在測評開始之前就已經召開了部務會議,他對這次的測評非常重視,對組織部的干部受捧的狀況也早就有了預見。所以他在部務會議上就強調,應酬吃飯可以,但是不許拿錢辦事!一旦發現,就不要怪他老宋翻臉不認人!到時候,紀委的審查室里隨時恭候大駕。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還有哪個人敢逆著組織部長干?這次的測評活動明顯是宋部長的政績工程,誰要是砸了宋部長飯碗,宋部長就敢擼了誰的帽子!地區的帽子付書記說了算,不過組織部的帽子可是宋部長說了算!

所以組織部的干部們雖然在外面吃吃喝喝,但是從來不敢弄虛作假,謊報軍情,這次的測評也就變成了大湖歷史上最公平的一次組織考察!

吳興國的任命很快就下來了,常委的任命不需要通過人大,所以不用走很麻煩的程序,組織部派了一個副部長過來直接宣布任命,吳興國就走馬上任了。

吳興國成了縣委常委,又是政府班子里除了陳濤之外唯一的常委,現在陳濤肯定壓力倍增。他本就不是蘇子山的對手,現在政府班子里又多了一個掣肘的常委,想不麻煩都不行。

吳興國原來只是普通的副縣長,雖然和陳濤也不大對路,但是不會搗亂,只要陳濤不蠻干,吳興國還是挺配合的。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蘇子山和吳興國明顯站在了一起,陳濤就是三頭六臂也擋不住啊!

但是陳濤並沒有坐以待斃,雖然吳興國現在是常務副縣長,不過陳濤並沒有調整多少吳興國的分工,只是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口子劃給了他,像財政、金融這些重要的分口,陳濤都是直管,並沒有給吳興國。

蘇子山的倒戈幾乎讓付振民失去了對含水的掌控權,含水縣已經正式成為了蔣文軒的治下,這讓付振民很是震怒。他一方面催促組織部加緊測評的進程,一方面交代宋成剛盡快擬定人事草案。

和大湖的暗流洶涌一樣,北方的局勢也越來越波橘雲詭,只是對于那個龐然大物來說,大湖只是一個小池塘罷了。

這些天來,北方的局勢愈加緊張,已經有十多個國家宣布**,不過這些東西對于我國的老百姓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關系,他們依舊日復一日的過著自己的日子。

這個年代的消息傳播速度遠沒有後來的網絡時代快捷,人們對于國外的信息知道的似乎很少,所以老百姓對那些也並不關心,甚至很多官場上的人對國外的形勢都不是很了解,只能知道個大概。

所以很多基層的官員都意識不到北方的變局會對華夏產生多大的影響,很多人只知道北方那個國度是老大哥,實力很強大!所以它解體的時候,很多國人當時都十分納悶!老大哥可是一個能夠和老米抗衡的國度,怎麼會莫名其妙的解體了?

但是吳建飛知道,國家的高層肯定對這個事情有了足夠的預見性。高層面對的東西和下面不一樣,基層官員,哪怕到了副部級,只要不是中央委員或是候補委員,他們只考慮如何發展地方就行了。

高層面對的不僅僅是如何發展國內經濟,帶領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更要面對群狼環繞的國際環境。外交是個到了國家層面才會產生的東東,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不要光看到那些國家級領導人天天在報紙、電視上風光無限,他們承受的也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壓力。

所以,現在國內輿論才會分成了兩個陣營,進行大論戰。

吳建飛從省城回來之後,就已經開始潤色如何寫這篇文章了。其實對于老大哥的解體,吳建飛當年也不是很清楚,畢竟那個年代消息十分閉塞。

吳建飛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晴天霹靂,當時還以為自己听錯了,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怎麼可能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這太不科學了!

其實老大哥在解體之前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才釀成了這個結局,但是國人當初並沒有听到之前的那些消息,所以乍一听到這個重磅炸彈,一時間都被炸蒙了。

69年啊!自從這個強大的國家誕生的那天起,就給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工人階級帶來了福音,也給華夏國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可是這樣一個老師加大哥的角色,居然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吳建飛也是很多年之後,一時興起,上網查看了當時老大哥解體的詳細信息。當時這些東西已經成為過往雲煙,那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已經成為了教科書上的反面教材。

對于老大哥解體的種種分析很多,但是吳建飛覺得,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崩塌肯定不是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方面的原因導致的。當時的老大哥本身就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像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隨時可能離去。

把這麼多國家整合成一個國家本身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種族問題,比如利益問題,這些國家從來就不是一個整體。

而領導無能、軍備競賽、體制僵化等等等等原因,都是導致老大哥最後消亡的因素。

其實在吳建飛看來,老大哥的解體對于華夏國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有了這面鏡子,華夏的領導人就能引以為戒,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老大哥有太多太多的失敗教訓值得我們去反省。

但是吳建飛認為老大哥解體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七十年的發展並沒有使人民富足起來,長期的軍備競賽拖垮了整個國家。

有了原子彈、氫彈又如何?上了月球又如何?發射衛星又如何?這些東西能當飯吃?

國家的強大應該體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單純的軍事強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這些東西都強大了,國家才是真正的強大!

吳建飛知道,國與國之間比的是什麼?比的是綜合實力!老米從來不只是軍事牛逼,人家在方方面面都十分強大,所以才能笑傲地球。人家有好萊塢,人家有航母、空間站,人家有米元,你老大哥有什麼?

怎樣才能使國家的綜合實力強大起來?這個落腳點還是要放在改革開放上面。人家牛逼,咱就要學!有些垃圾怕什麼?咱提高警惕,把它掃出去就是了!

只有改革開放,華夏才能發展經濟、塑造人才、提升軍備,才能營造整個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才是王道!

所以吳建飛這篇文章,是要以老大哥為鑒,寫出改革開放的重要性!他要指出,老大哥不是在資本主義的侵蝕下亡國的,而是自身發展的畸形才導致亡國的!一國之強,要海納百川,吸收其他國家的精華,去其糟粕,為己所用。

數千年來,華夏強大,別人都來向我們學習,可是現在既然人家超過咱們了,咱們學習一下人家又有何妨?難道閉門造車就能造出一個強大的華夏?那是不可能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癮最新章節 | 官癮全文閱讀 | 官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