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主公。」
「謝主公。」
徐庶和向朗向孫堅拜謝道。
徐庶和向朗投奔孫堅後,一個擔任議曹,一個擔任決曹,雖是小官,但畢竟是官,用徐庶的話來說,無論是大官小官終究是為了百姓謀福祉的。
「主公,庶听聞袁術將遣張勛前來襄陽新任郡守,不知主公將作何打算。」徐庶拜謝孫堅闢舉官職後就直奔主題向孫堅問道。
「袁公路授意張勛擔任襄陽郡守,名為協助,其實乃是為奪我襄陽,我即依附于他,自然會受他掣肘,我又怎不想與他斷絕,怎奈袁術勢大,我軍弱小,如之奈何。」孫堅听罷于是便將實情托出,雖然眼下自己新近才奪得襄陽,但畢竟勢單力薄,而襄陽又處于四戰之地,東南西北方向均被各大軍閥虎視眈眈,要是就此和袁術決裂,孫堅就一定會月復背受敵,因此如今最好的辦法,還是必須維持和袁術的這種半依附半聯盟地殊聯合關系。
「主公所言極是,庶竊以為袁術能授予張勛襄陽郡守,主公為何不可自領荊州刺史,主公雖為豫州刺史,可卻據有豫州一縣一邑,今朝廷羸弱,如今主公擁有襄陽一郡六縣,何不趁此機會自領荊州刺史,如若那張勛過來也不過一郡守耳,如何又能興風作浪。♀」徐庶對孫堅分析道。
「此計甚好,可是那劉表卻也是荊州刺史,如若出現兩荊州刺史,豈非笑話焉?」孫策見徐庶的意思和自己老師司馬徽的建議如出一轍,于是連忙問道,孫策心想要是荊州真有兩個刺史,肯定是個大笑話了,況且名不正言不順,算什麼嘛。
「非也非也,殊不知劉表乃是朝廷真荊州刺史,主公現據有襄陽一郡六縣,可以破虜將軍之名領荊州刺史,按朝廷任官律法,有真、守、假、平、視、領、錄、兼、行、督、待詔及加官,劉表乃是真荊州刺史,可如今天下大亂,賊寇四起,朝廷既以破虜將軍授予主公,便是望主公執兵討滅賊寇強虜,劉表在其位而不謀其職,親小人遠賢臣,與賊虜無異,還請主公明鑒。」徐庶說罷嚴肅地朝孫堅拜道。
「諸公如此說來,可是叫我違逆朝廷詔令,如今我已是襄陽之主,理應先謹守朝廷詔令,如無故自領荊州刺史一職,無異于是要犯上作對耳?不可不可,諸公不要誤我。」雖然按照漢朝的選官任職制度,所謂「領」不過就是兼領,但是畢竟沒有朝廷公文,自己這樣做和那些叛臣逆賊沒有什麼不同,名不正言不順,孫堅听罷趕緊推辭道。
其實,對于孫堅來說,早年時就做過除滅荊州刺史王睿、斬殺南陽太守張咨的事情,地方上所謂刺史、郡守只要是不和孫堅意的,非殺即斬,哪里顧及過朝廷律法和道義名聲。正因為這樣才有了「輕佻果躁」這不好的名聲,可是如今孫堅已經佔據襄陽,與佔據南陽的袁術,和據有江陵、江夏及荊南四郡的劉表,一道形成了三股勢力三分了這荊州,孫堅從大局上來考慮不得不顧及到如今的名聲名望,為了能獲得更大發展,更是希望能名正言順獲得荊州刺史一職。
「主公,可依元直此計,待張勛來此,也不得不順從主公,如今劉表勢大,我等還需與袁術合力抗據劉表,以襄陽掣肘劉表,袁術便可放手一搏,北上可與袁紹、曹操爭奪,東進又可襲取豫州,鑒于此,袁術也斷然不敢輕易與主公決裂。」桓階覺得這樣做總比乖乖接受張勛過來接收襄陽要好,畢竟是江東軍費盡心思才奪下的襄陽,沒有理由說放手就放手,況且如今襄陽各個世家大族均認可了孫家的統治,孫策更是倍受荊襄一眾名士親睞,天時地利人和,根本不需要再擔心什麼。
「主公,向家願意擁戴主公領荊州刺史,其余各大家族請交予在下,朗定可說服他們。」向朗向前朝孫堅拜道。
「主公,楊家更是絕對擁戴主公,請主公勿要推辭。」早早就想在孫堅面前表現一下的楊,見向家二少向朗已經搶先一步向孫堅表示忠心,為了楊家的利益于是也連忙站了出來朝孫堅拜道。
話說原來這楊因為歸順有功,被襄陽令桓階推舉為襄陽縣蔡洲鄉的鄉嗇夫,這嗇夫一職和三老、游徼一道均是漢代鄉一級行政組織的鄉官,相當于現在的鄉鎮官員,三老負責教化(約莫相當于現代的教育及宣傳部門),游徼負責治安巡查(就是派出所啦),嗇夫負責訴訟和賦稅(司法加稅務所)。可是和現代不同,鄉官嗇夫並不屬于公務員,但是楊家好歹也是襄陽目前最大的家族,又吞並了蔡家的所有田產,楊家和蔡家在洄湖比鄰而居,兩家所在的蔡洲鄉自然而然就形成為襄陽縣上最為富庶一個鄉,因此桓階這才讓楊負責起蔡洲鄉的賦稅起來,楊這次前來襄陽,就是將最新收繳的錢糧賦稅送至襄陽來。
「父親,就請如此安排,有各大家族連同荊襄名士的推舉,請父親立即領荊州刺史一職,諸公,請與我一道拜見大漢烏程侯、破虜將軍、新任領荊州刺史孫公。」孫策說罷就伏地朝孫堅拜起。
「拜見使君!」
「拜見使君!」
「這這這,不可不可啊。」孫堅見狀連忙站起朝眾人推辭說道。
「主公,袁術佔據南陽不修法度,以抄掠為資,奢姿無厭,百姓患之,待袁術再奪這襄陽,襄陽百姓危矣,請主公憐惜襄陽百姓啊。更何況,主公難不成還想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受人掣肘,有襄陽作為基業,大事可成。」徐庶于是站起身來,以一副大義炳然的模樣面向孫堅大喝道。
「好,如此這般,那還請元直謄寫文書頒令,為襄陽百姓計,為興霸業,望諸公與我一道合力抗拒袁術、劉表,堅拜謝之。」孫堅听罷便不再推辭,朝諸位僚屬拜了拜說道。
「諾!」
「諾!」
經過一番推辭,孫堅還是暫時兼領了荊州刺史一職,于是在荊州就出現了一個怪現狀,袁術、孫堅和劉表三股勢力在荊州以北中南分布,袁術則以南陽太守之名盤踞著十分富庶殷實的荊州北部重郡——南陽郡;最弱的孫堅被夾在中間,眼下以領荊州刺史之名據有新從南郡析置出來的襄陽一郡六縣;正牌荊州刺史劉表則丟掉了治所襄陽向南退居江陵,但是仍然把持著長沙、零陵、桂陽、武陵這荊南四郡,以及江夏郡,最後還據有南郡南部的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陽、秭歸、巫縣、佷山十縣。三股勢力明爭暗斗間,荊襄烽火燃燒得更為劇烈了。
孫策仿佛已經感覺到了劇烈的暴風雨即將撲面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