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小人 第二十二節凡塵仙蹤

作者 ︰ 蕭潘偉

洛陽兵變,諸軍入城大掠,唐莊宗亦為亂軍所殺,唐莊宗臨死之際,遣使至長安,殺「蜀」主王衍全族。李嗣源兵入洛陽,稱監國,將唐莊宗采自民間的三千宮女,遣使送還家園。殺被唐莊宗賜號「豐財贍國功臣」、狂征暴斂、十惡不赦的租庸使孔謙,民心大快。命三司仍由宰相專判,罷諸道監軍。唐莊宗子「魏王」李繼岌還至渭陽,自殺。李嗣源即皇位,是為唐明宗。

五月,以鄭玨、任圜為宰相。任圜知人善任,文武全才,為樞密使安重誨所忌。唐明宗不識字,常命安重誨朗讀奏章,安重誨亦不能全部通曉。遂置端明殿學士,以馮道、趙鳳任其職。唐明宗令捕李紹欽、李紹沖二人入獄,旋釋之,放歸田里。翌年,流放李紹欽遼州、李紹沖端州,旋即同制賜死,滅殺全族,一代「偷天墓盜」終未逃過上天血腥的懲罰。

唐莊宗義子武寧節度使李紹真,本梁陝州留後霍彥威,唐莊宗使改今名。因從唐明宗平潞州,授徐州節度使。後再從唐明宗討伐契丹,為副使,屢建奇功,為唐明宗所用,且有擁戴之功,尤厚之,使復本名。唐莊宗眾多義子,唯霍彥威得以保全,善始善終。

是年,契丹大軍進至忽汗城,「渤海王」大凐潠出降,渤海國亡。契丹改元天顯,改渤海國為東丹,忽汗城為天福城,留兵鎮壓各地軍民的反抗。七月,耶律阿保機死,速律後攝軍國事。

契丹盧龍節度使盧文進以平州歸唐。「閩王」王延翰稱「大閩國王」,其弟泉州刺史王延鈞、建州刺史王延稟襲福州,殺王延翰,王延稟推王延鈞為威武留後。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增置左右牙兵、飛棹兵,斬殺朝廷所派監軍李嚴,潛謀割據。

青州兵變,監軍使楊希望、指揮使王公儼擁節度副使韓光嗣為留後,據青州,逐前往鄴都平叛歸來的青州節度使符習。唐明宗遂遷符習為天平節度使,遣平盧節度使霍彥威平叛,殺韓光嗣、楊希望、王公儼三人。韓光嗣子韓熙載星夜奔「吳」。

大長和國鄭仁旻死,其子鄭隆稟嗣立。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中秋。嵩山,少林寺。

一輪皎潔的明月照在古松掩映下的黃牆碧瓦、氣勢巍峨的古寺。一位面目清奇的六十歲左右的紫衣人,躑躅在寺門外,有些進退兩難,他就是當世奇士陳摶。

唐明宗初年,執宰大臣安重誨胸無點墨,手無縛雞之力,卻得到唐明宗寵信,極力打壓才德兼備之士。天成二年,宣武節度使朱守殷據汴州叛唐,旋即敗死。朱守殷少為唐莊宗之奴,好言人**長短,遂得任用,實無才干,無自知之明,欲為李存勗復仇而反,汴人不附,唐軍至,即敗死。安重誨借機誣陷前宰相豆盧革及宰相任圜,二人隨即為安重誨遣人矯制殺之,唐明宗知而不問。長興元年,安重誨唆使河中節度使楊彥溫逐走唐明宗養子「潞王」李從珂,再派兵伐叛,殺楊彥溫滅口,藉此誣陷李從珂,請唐明宗治其罪,唐明宗不許。

安重誨欲分東川之閬、果二州為保寧軍,又傳將分西川,孟知祥遂與董璋謀,共拒朝廷。天成五年,蜀中董璋、孟知祥聯手起兵反唐。唐明宗遣石敬瑭伐蜀,石敬瑭前鋒攻陷劍門,孟知祥遣兵扼守劍州天險,石敬瑭屢攻不克。朝臣皆言蜀地不可伐,獨安重誨一意孤行,並自請為帥伐蜀。長興二年,朝命石敬瑭退兵。趁安重誨不在朝中,眾文武大臣群起攻之,言安重誨結黨營私,擁兵自重,意欲謀反。唐明宗大怒,下旨召還安重誨,罷免其樞密使,旋遣使殺之,中外撫手相慶。

此次,陳摶聞之安重誨已死,遂雄心再起,赴京趕考。誰知又是名落孫山,心情極其沮喪,遂發誓此生永不入朝。離京出城,左右無事,陳摶遂起了娛情山水之念,徑自冒昧地夜上嵩山。

忽然,寺門「呀」的一聲,開了一條縫。一位少年僧人,探出頭來問道︰「施主可是從洛陽來?」陳摶不禁啞然失色。僧人接著道︰「方丈大師請施主到後禪堂說話。」陳摶跟在僧人身後,心想︰「世人都道新任少林寺方丈寂空禪師禪學淵博、知古通今,果然有些門道。」

「施主!此來可是欲知前程?」寂空禪師望著陳摶,目光淡定,微笑問道。陳摶趕忙起身再拜,道︰「大師真乃神人也!」于是,將自己四十余年屢試不第的經歷一一道來。

寂空禪師听罷笑道︰「施主與貧僧年貌相當,卻如此執著,難能可貴啊!值此亂世,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可惜沒有晉身之道耳!恰逢中秋,敝寺倒有些仙逸佳客,施主不妨和他們聊聊,或許有些裨益。」

少林寺,立雪亭。

相傳二祖慧可從達摩祖師學佛,在此立候達摩祖師,請授衣缽。時逢大雪,雪深及膝,慧可**雪中,忍饑挨凍,巋然不動。達摩祖師卻不為所動,認為慧可一心向武,已然偏離佛道。慧可靜思良久,毅然將右臂削下,將賴以成名、傲視天下的「禪指神功」廢棄。皚皚白雪上,灑落一片殷紅的鮮血,觸目驚心,儼然寒冬怒放的梅花,艷麗淒美,禪堂里的達摩老祖登時肅然動容。慧可立雪斷臂,精誠所至,終于打動了達摩祖師,得以承受衣缽。

亭中坐著八位相貌奇特、年歲不等、奇裝異服之人,正自圍坐在一起,品茗賞月。經寂空禪師逐一介紹,陳摶不由肅然起敬。孫君渀、摩皮處士、杜光庭、王秋葉、何昌一、李琪、呂洞賓、譚峭,無一不是當今隱逸名士。

鶴發童顏的道士杜光庭「呵呵」一笑,道︰「陳摶之名,久有所聞。汝之奇才,當朝執宰,非君莫屬!」杜光庭乃是「前蜀」王建時的諫議大夫,蜀亡不仕,隱居青城山中,自創「青城派」,傳為傳奇讀本「虯髯客傳」的作者。大唐末年,天下大亂,唐衣冠之族多避難于蜀,王建多加禮用。

孫君渀淡然道︰「只是生不逢時而已!」孫君渀乃是一代奇俠,武功高絕,卻**獨行,隱身深山大澤之中,乃唐末「江湖十老」碩果僅存的耆老,與蓬萊仙島的摩皮處士以及唐開元年間中郎官華陰隱士李琪常住海外。

呂洞賓「嘻嘻」一笑,道︰「陳兄才高八斗,名動天下,朝廷齷齪,豈敢用汝?以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柳公綽、韓愈之輩,尚難有所作為,何況此紛紛亂世?」關西逸人呂洞賓向以輕功、劍術聞名江湖。人言其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劍刺飛花落葉,如探囊取物。呂洞賓于唐末舉進士不第後,隱居終南山修道,隨後遷居武當山,潛心修行。

唐天寶六載(公元747年),時稱「三仙劍客」的碎葉城李白入朝,李白以酒、劍、詩三絕天下,名動江湖,入朝後不事權貴,桀驁不馴。當朝宰相素有「口蜜月復劍」之稱的李林甫專權,唐玄宗命通一藝以上之賢能之士到京師應試,李林甫故意刁難,結果無一人及第,其中就有李白的摯友詩人杜甫。李林甫卻上疏恭賀曰︰「野無余賢」。李白力爭不果,兼之又得罪了執事宦官高力士,結果被貶夜郎國,客死異鄉。

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唐順宗即位,因患病失音,召王伾居禁中,王叔文坐翰林院決事。王叔文力主改革,欲使禁軍擺月兌宦官掌握,以範希朝為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韓泰為行軍司馬。宦官俱文珍、薛盈珍命諸將不听範希朝指揮,範希朝至奉天,諸將不來參見。後來,王叔文借母喪去位,王伾亦稱病去職。宦官趁機令太子即位,是為唐憲宗。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馬。王伾旋死于貶所,王叔文亦于次年被殺,皆宦官遣刺客所為。貶王叔文所用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為南方各州刺史,旋再貶以上四人及韋執誼、陳諫、凌準、程異八人為偏遠之地司馬,人稱「八司馬」。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宰相武元衡,東宮贊善大夫白居易首先上疏,請嚴捕刺客,當朝以越職言事,貶江州司馬。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朝命給事中柳公綽為京兆尹,有神策小將犯法,立即杖殺。唐憲宗無法加罪,囑左右言︰「汝曹須作意此人,朕亦畏之!」而後「八司馬」之一的程異因善理財,得以重用。柳公綽遂蘀其余幾人說情,為宦官所忌恨,不久被貶。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憲宗迎鳳翔法門寺「佛指骨」到京師,歷送諸寺,供人瞻禮。刑部侍郎韓愈上疏力諫,言「佛不足信」。唐憲宗怒,欲殺韓愈,因宰相裴度等力阻,貶為潮州司馬。唐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唐穆宗以吏部侍郎韓愈為京兆尹,六軍不敢犯法,相謂︰「此人欲燒佛骨,何敢犯也!」翌年,死于明教叛亂。

譚峭冷冷一笑,道︰「當今天子名為大唐李氏後裔,實乃竊國胡虜,堂堂漢人,即使屈身事胡,也不見得是什麼值得夸耀之事!」譚峭乃當世大儒,與北海韓光嗣齊名。其祖乃徐州人,無辜死于沙陀兵刀下。因此,譚峭深惡沙陀部人,眾人頓時撫掌稱是。

何昌一道︰「譚兄一語道破天機,非是吾等無能,只是不願事胡而已!是吧!王兄!」何昌一本名陸飛,乃張全義「關東虎狼軍」第一高手,早年江湖人稱「鐵劍」陸飛。後梁開平四年,隱居邛州天師觀修真悟道,自創睡功「鎖鼻術」,乃道家內功無上心法。

王秋葉不置可否,面露微笑。李琪知他早年遠走海外,一去經年。後來回到中土,以「鐵衣神功」傲視天下,並在黃山「光明頂」開創「鐵衣門」。唐莊宗聞其名,曾欲招至麾下,不得。遂道︰「秋葉深知胡人,相不從與,尤有氣節。記得去年大理少卿康澄曾上書,謂國有不足懼者五,即陰陽不調;三辰失行;小人訛言;山崩川涸;蟊賊傷稼。深可畏者六,即賢人藏匿;四民遷業;上下相徇;廉恥道消;毀譽亂真;直言蔑聞。可惜當朝明知而不顧,悲哉!」

摩皮處士接著道︰「當今天下,諸侯割據,雖擁兵自重,卻非入主中原堂堂之師也!彼時有韓延徽在契丹,終同光之世,契丹從不深入中原為寇,也算是韓延徽報答了李存勖當年待他的恩義。現下,李存勖死了,契丹人怕是要問鼎中原了。唉!中原胡運難終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江湖小人最新章節 | 江湖小人全文閱讀 | 江湖小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