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農記 第一百七十六章年賞

作者 ︰ 流連

快過年的時候,最忙碌的就是廚房了,林竹家又有將近三十個人的飲食要做,而林竹也在張老大夫等人的勸說下,不再進廚房了,所以張家姐妹帶過來的兩位廚娘,王嬸子和蔡媽媽的活計就繁重了許多。

王嬸子還好一些,得了張曼雲的指示,而張曼雲又陸續給她了些打賞,所以干起來還是相當來勁兒的,可蔡媽媽就不一樣了,從一開始進廚房就被林竹晾了下,好幾天只做粗使丫頭的活計,著實讓她大失臉面,想張曼青哭訴,又被她大加斥責了一番,如今別說賞錢了,不扣錢就算是不錯的了。

蔡媽媽也知道要收斂性子了,所以從那之後一直老實著,可如今要過年了,往年在張府,這時候是打賞最多的時候,可她們現在在這個鄉下院子里住著,賞錢估模著是沒戲了,所以蔡媽媽的牢騷就出來了。

「唉,也不知道今年過年是個什麼樣子,往年府里的夫人小姐為了圖個吉利,可是挨著發賞錢哪。」蔡媽媽邊洗菜,邊在一旁嘀咕。

「蔡媽媽,以前過年發的賞錢很多嗎?」張曼青給她派過來的一個粗使丫頭春杏,湊到蔡媽媽的跟前,好奇的打听著。

「可不,一到這時候,府里的夫人們總會犒賞下人們。那會兒別提多熱鬧了。」蔡媽媽的聲音不低,另一邊忙活的王嬸子和小秋都听到了。

「王嬸子,蔡媽媽說的是真的嗎?」小秋也有些好奇,雖然她也賣身到張府,可時間還短,就沒趕上過這樣的好事。

「嗯,往年,府里的夫人們是會發些賞錢,不過都是那些有頭臉的丫鬟婆子們得了,下邊的有也不多。」王嬸子點了點頭,她之前也羨慕過蔡媽媽,在二夫人那里很是得臉,經賞能得到賞銀。

「那今年呢?」春杏和小秋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她們分別向蔡媽媽和王嬸子問出了心里話。

蔡媽媽的臉色有些難看了,因為到現在也沒有听人說起來,過年賞銀的事兒,她有些坐不住了,又听到春杏這麼問她,心里煩躁,說話的聲音就有些不太好了,「我哪知道,這又不是在咱們府里,行了,該干嘛干嘛去。」春杏有些委屈的轉到一邊兒了。

「這個我也說不好,」另一邊的王嬸子卻一直和顏悅色的跟小秋說話,「不過大小姐那里應該會有吧,她一向賞罰分明的。」看到蔡媽媽那有些動靜,王嬸子小小聲的跟小秋說道。

「那,這里呢?」小秋偷偷的用手指了指林竹房間的方向。

「噓,」王嬸子瞪了她一眼,「亂指什麼?這家的主子可不能得罪,給是人家仁義,不給咱們也不能在背後說三道四,知道了嗎?」王嬸子突然嚴肅起來的臉色嚇的小秋有些呆住了,她趕緊點了點頭,「知道了,王嬸子。」

「嘴緊些,別到處瞎打听亂問的,要是讓大小姐知道了,可饒不了你,你這是在丟她的臉面。」王嬸子不放心的又囑咐了一遍。

「我絕對不往外說。」小秋听出了事情的嚴重,所以指天發誓。

「不過,我看著這位竹小姐不像是個小氣的人,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王嬸子小小聲的把自己的猜想告訴了小秋。听的她眼楮一亮,卻知趣的沒有說出來。

「小姐,眼看就要過年,這跟著咱們過來的這些人是不是也要發些賞錢呢,往年她們其中有些人也得了呢。」香巧一邊給張曼雲梳頭,一邊詢問著。

「你說的也有道理,沒的讓這些辛苦跟著咱們出來一遭,過年了還不能高興些。」張曼雲非常明白,下面的奴才雖說是家里買回來的,可要是不給些好處,使喚起來也不是那麼得心應手。「咱們這次出來,帶的銀子雖然不多,可應付一下他們也是可以的,你去舀出一百兩銀子來,找人換成方便打賞的碎銀,準備過年的時候賞給下人們吧。」

「是,小姐。」香巧答應了一聲,「不過,小姐,咱會知會竹小姐嗎?她家可能沒這個習慣吧?」香巧在這里住了很長時間,也知道林竹家里並沒有多少人,其實大部分人都在莊子上,根本不會往林家村里來,所以她才不知道的。

「還是不要了,讓她破費也不太好,畢竟咱府里的人佔了大多數。待會兒你先安撫下幾個有臉面的管事,讓他們稍安躁。」張曼雲又囑咐著,她往年倒是跟著自己的母親給下人發過賞錢,也知道尤其是那些在府里有些根基的奴才們,最是看重這些的。要是他們在林竹這里也計較起年賞的事,那可就丟臉丟到外面了。

「是,小姐,我馬上就去囑咐他們。」香巧給她福了一禮,便想要出去。

「等一下。」張曼雲從梳妝台前,站起身來,走到香巧跟前,「你待會跟書翠也悄悄的囑咐一聲,二妹可能不會注意這些,也得讓她們提前準備一下。」

「是。」香巧得了吩咐,快速的出門辦事去了。

張曼青雖然平時嬌蠻些,可這時是收買下人的時候,她當然也不會輕易的放過,听了書翠說起香巧的來意,她也點了點頭,「既然姐姐這麼說了,那咱們也這麼辦吧,吩咐下去,只要她們不給本小姐丟臉,不僅本小姐有份賞賜,等回到府里,也會讓二夫人再給他們些獎賞。」

「是,小姐,奴婢這就去囑咐他們。」書翠很欣慰自家小姐在這個時候能如此明理。往年她可能想不到這麼多,沒想到出來一趟反倒是讓她明白不少事理,她這個做貼身丫鬟的很是為張曼青高興。

這樣張府帶來的下人們,有些浮躁的心情都被安撫下來。

「嗯,呵呵呵呵,做的不錯,不愧是我的孫女兒。」張老大夫听到張管家的匯報,也清楚了張氏姐妹最近的行為,心里對她們的明事理很是高興。

「孫小姐們行事越發有大家風範了,做事又周全,多虧老爺教導有方啊。」張管家做為府里的老人,雖說評論小主子們有些逾越,可是他又不輕不重的拍了下張老大夫的馬屁,讓他很是受用,自然不會苛責他。

「看來出來走走,還是有些作用的,如今連青丫頭行事也有分寸了。」張老大夫捋著胡子,眼里都是滿意的神色。「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真是誠不我欺。」

張家姐妹的這番動作當然也被林竹看在眼里。

「常媽媽,雲姐姐和青姐姐很會做人哪。」她們的這番動作既能安撫了下人,收買人心,又給了林竹很大的面子,不會讓她很難做。

「嗯,確實有些手腕兒。」常媽媽點了點頭,「這每逢年節的時候,主子們打賞奴才也是一種慣例,有些奴才們在乎的根本不是那幾個月錢,主子們的賞賜才是大頭呢。」常媽媽又給林竹說起,宮里的蘭妃娘娘,每到年節就得賞賜下邊的奴才不下三四千兩銀子,而有些爭寵的厲害的妃子,賞賜就更多了。下邊奴才們的眼都賊著呢,那邊賞賜多就往哪邊靠,從來都是如此的,常媽媽也都見怪不怪了。

林竹听了吐了吐舌頭,心說那她這里也得多備些散碎銀子了,不知先前準備的那些銀錁子,是不是能夠用。

「常媽媽,你看咱們今年準備的銀錁子夠用嗎?」林竹便在屋子里和常媽媽商議起來。

她前幾天才把要送給張老大夫他們的禮物準備好,雖然就著一起準備了些賞錢,但她還是怕到時候不太夠用。

「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像是老先生那邊的護衛那里,有些人都在打姑娘的米酒的主意,我看他們在銀錢上倒不是很在乎。」常媽媽笑著把從常十那听來的笑話跟林竹講了起來。

原來杜老爺子把米酒釀出來之後,除卻分給兩位老爺子的,其他的林竹也分給了大家一些,讓他們也都嘗了。沒想到,他們全都喜歡上了這酒的味道,又知道酒不是很多,所以喝的時候都很珍惜。

「那好吧,把酒也給他們算在里面,管事和護衛再加上一壇子米酒,每人十兩銀子,普通的下人就是五兩銀子。」林竹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了碼。「像是雲姐姐和青姐姐這邊的丫鬟婆子,常媽媽也按她們的等級,都賞些銀錁子吧,貼身丫鬟和管事媽媽多加上一份首飾,其他的就再給塊布料之類的吧。」

「姑娘想的很是周到,賞錢不宜超過張家的兩位小姐,但可以在東西上補嘗一下,這些人離家在外,有些貼補,也不會小瞧了咱們。」常媽媽點了點頭,雖然賞賜不是很多,可對于林竹卻有非常好的作用,將來林竹到京城生活,少不了要和張家的人打交道,到時候在林家待過的下人們,肯定會記著她的好處,也會給她在張府傳出個好名聲。

「咱們家里的人,今年也都辛苦了,賞銀上比照給干爺爺家的下人的。再加上些衣服料子,或是些點心和肉之類的。」林竹當然不會厚此薄彼,對于自家的下人,雖然不用他們前來伺候,但他們干的話卻比院子里的人重的多,當然也要好好賞賜。rs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嬉農記最新章節 | 嬉農記全文閱讀 | 嬉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