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農家樂悠悠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光耀門楣

作者 ︰ cc的幸福

數日後,林小橋父女倆從考場,將大郎二郎兩兄弟接回家,兩人顯然也是累的不輕,跌跌撞撞的上了馬車,不到片刻就睡著了。舒愨鵡

兄弟倆眼底的烏青,發絲的凌亂,干涸的嘴唇,無不顯示著他們,從考場走出來時,容顏的憔悴。

休整了三日後,兄弟倆才算漸漸的緩了過來,父子兄妹商議一番之後,大郎二郎倆兄弟決定,跟著林二牛父女兩個,一塊回鄉。

書院對于參加鄉試的學生們,都給予了一個月的假期,此舉也是對于莘莘學子們的一種體諒。

剛剛經歷過一場嚴苛的應試,學生們不論是從體力或是心力,都有些疲累不堪,也是需要一段時日來進行休息和調整。

此外,身體休整過來後,又要面臨著緊張又焦心的,等待結果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每一位應試的考生來說,可謂是一種煎熬。

十年寒窗苦讀,學子們最終期待的,也就是那張紅榜上能夠幸運的,寫上自己的名字。

與其讓他們在課堂上,心不在焉,還不如干脆給學生們放個大假,中與不中的,都能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再重回書院的課堂。

父子兄妹一行四人,踏上回鄉的路途,三天後順利到達了安平鎮。

此後十數天的日子里,林小橋一家每天,都享受著久違的團聚時刻,一家人坐在一塊兒吃飯說話的,好不溫馨。

偶爾,兄妹四人也會如幼時那樣,重溫那縷閑暇的時光,去郊外找一條小河,拿上釣魚竿子和魚簍子,四人比賽著釣釣魚。

二郎的釣魚技術,一如小時候那樣不堪,與此同時,他耍賴的功夫也是一點兒不減當年,每回正兒八經的釣魚比賽,輸的總是他。

在這個時候,為了挽回顏面,二郎便會挽起衣袖和褲腿,干脆跳到水里去,拿著漁網兜子撈起魚來。

這家伙雖然釣魚沒什麼耐性,不過這兜魚的本事,卻是一流的,往往用不了小半個時辰,就能撈上七八條活魚來,且大小多是在二尺以上。

待到大家最後比著結果的時候,二郎才不管這魚到底是釣的,還是網的,反正他的簍子里的魚,數量就是最多的,且魚還是最肥的,所以,這家伙硬是耍賴起來,就是不認自己是最後一名。

面對他這樣耍無賴的行徑,林小橋幾個也是見怪不怪的了,但還是會免不了笑話他兩句,無奈人家臉皮厚的很,一點兒也不在乎旁人的譏笑,還樂滋滋的下河撈蝦去了。

等到魚蝦變成美味的菜肴端上桌時,一家子開開心心的享用美味,間或林小橋也會與二郎斗斗嘴什麼的。

「哎,那個誰,今天就數你數落我,數落得最起勁了,怎麼現在還要吃我網的魚和蝦啊?」二郎斜著眼楮,手指著林小橋說道。

「切——,那個誰,你怎麼就這麼度量小呢?這一碼歸一碼嘛,你釣魚耍賴,我還說不得了啊。」林小橋撇了撇嘴巴,也學著二郎,斜眼說道。

「說了多少遍了啊,我那叫變通,知道不?易經有雲,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虧我們平時里,總夸你聰明,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啊!我釣魚是比不過你們,但是我可以通過別的法子,捕到魚嘛,這怎麼能叫耍賴呢。你可別毀我一世英名啊!」二郎一副吊起了書袋子的模樣,對著自己小妹,循循善誘的教導道。

林小橋壓根兒就不吃他那一套,只顧著埋頭苦吃,大郎和林小溪也不多話,只舉著筷子吃菜,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桌上的魚蝦,已經被掃掉一大半了。

「那個誰,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就只學會了這點子歪理邪說,真不知是何其悲哀!」林小橋一手剝著蝦殼,一邊嘆氣說道。

二郎本想繼續反駁,豈料看著桌上的魚蝦,竟然都快被掃光了,這才後知後覺的發覺自己虧大發了,于是,趕緊嚷嚷著︰「哎——,你們也太不厚道了吧,怎麼也要多留點給我啊!」

林小橋與大郎幾個,听他嚷嚷,手中的筷子,不約而同的,加快了速度,這情形看的二郎直想跳腳。

于是,一場嘴仗還未打完,又改為兄妹四人的‘搶食大戰’……

林二牛夫婦兩個,便坐在一旁樂呵呵的,看著幾個孩子胡鬧嬉笑,也不出言訓斥或是阻止,連小小的安哥兒,坐在李

氏的懷里,看著這一幕,都撲騰的歡實,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似乎也想加入自己哥哥姐姐們的,這場爭奪游戲之中。

溫馨閑適的生活,似乎都已經讓眾人,忘記了對于等待結果的緊張,自從大郎二郎兩兄弟回來以後,大家伙也確實是心照不宣,都很有默契的沒有說起過,這回鄉試的一應話題。

如此半個月的時間過後,林小橋一家迎來他們家,光耀門楣的一件大喜事。

喜訊是由縣令親自上門來通知的,像這種應試的結果,往往都是縣衙最先得到消息,于是,沈縣令得了名單後,第一時間便親自登門來報喜了。

大郎二郎兩兄弟,這些日子以來,雖面上看著無甚異樣,該吃吃,該喝喝,但兩人那心里頭,卻一直都是懸著的,兄弟倆每天都在掐著指頭算日子,就期盼著能夠听到報喜的聲音傳來。

直到,兄弟倆听到縣令大人,親自上門的那一刻,大郎二郎兩人坐在書房里,對視片刻,才堪堪松了口氣兒,隨即淺笑。

兩人都明白,能讓縣令大人此時親自登門,必是為了鄉試結果一事,且多半也是帶著好消息來了,就不知是一人中了,還是兄弟二人齊中呢。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兄弟倆緊繃的心弦,都能夠得到釋放,兩人都覺得,只要不至于讓爹娘家人,完全失望就可以了。

就在兄弟倆暗自猜測著,會是哪一種結果時,李氏身邊的荷花,喜笑顏開的走了進來,說道︰「大少爺,二少爺,縣令大人過來了,老爺和夫人讓你們過去花廳見客呢!」

大郎二郎兩兄弟听了這話,皆是木木然的站了起來,抬腳便要往外頭走去。

好在大郎關鍵時候,更顯穩重一些,不一會兒,就穩住了自己的心性,走到荷花身邊的時候,輕聲問道︰「縣令大人過來,有沒有說是,為了什麼事兒啊?」

荷花不就等著自家少爺問話嘛,于是,大郎一發問,這丫頭就笑意吟吟的說道︰「咱們府上又出一件大喜事了!縣令大人是過來報喜信的,大少爺與二少爺兩人,現在都是舉人老爺了!」

荷花說這話時,聲音並不小,二郎走在前頭也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忙止了腳步,轉過身來對著荷花,一臉緊張的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荷花見他這副窘樣,再轉眼瞧了下大少爺,此時落在她身上,略顯炙熱的眼神,不由得抿著嘴笑了笑,才說道︰「大少爺和二少爺兩個人都考中了,這是我方才站在夫人身邊,親耳听到縣令大人說出口的!」

再一次從荷花的嘴里,听到了這樣如此令人欣喜的消息,大郎二郎兩兄弟,內心皆是一派洶涌澎湃,險些高興的壓抑不住自己的心跳,也不知該以什麼樣的詞,才能來形容他們此時的心情,欣喜有之,激動有之,除此之外,還有一股不言而喻的放松心情……

荷花瞧著自家兩個少爺,面上愣愣的樣子,腳上卻似生了釘似的,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的,不禁覺得有些好笑,于是,便笑著出言催促道︰「兩位少爺,縣令大人還在花廳等著呢!」

兄弟倆听到這話,才回過神來,加快了腳步,趕往花廳去,一路上,二人皆已極力的控制和平復了自己的心情,所以,見著沈縣令的時候,面上也無甚不妥。

二人面容淡定的,陪著沈縣令寒暄了一陣,兄弟倆此番表現,落在沈縣令的眼里,自是更加覺得,這兩個後生可畏,前途無量,自此也越發堅定了,要與林家人結交之心。

送走了沈縣令之後,林府上下一片沸騰,不論是主子,還是下人們,皆是欣喜若狂,整個林家小院里,就好像一片平靜的水面,突然激起了歡騰的浪花,眾人均都迅速的沉浸到了,這片喜悅之中。

而大郎二郎兄弟倆,看著李氏夫妻二人,眼里那藏不住的欣慰的笑意,看著兩個妹妹,面上止不住的興奮,心底也是溢滿了幸福和滿足……

由于,沈縣令能夠提早得到消息,是因為上頭發過來的公文,所以,真正的喜報,可能還要過個三兩天的,才能送到安平鎮上來。

因此,李氏夫妻倆雖然心里無比欣喜,但還是暫時控制住了自身的情緒,也沒有將這消息對外公布,連姥姥家和小姨,小叔家,都沒有派人去報喜,只自家人關起門來,高興了一番。

眾人只等著報喜的官差上門來,再將這件大喜事,公諸于眾。

天後,果然等來了喜報,由于事先知情,所以,林家人也是做足了準備,報喜的官差還未走近,路叔听著動靜,就迫不及待的燃放了,大紅的鞭炮。

林小橋的小姨也立時就趕了過來,她們家開的干貨鋪子,離著官道近,所以,一見著那些騎馬而來的官差,就猜到了一點。

再一听到,那些官差敲著鑼鼓,唱著喜報的聲音時,便落實了心里的猜想,于是,小姨便丟下鋪子里的生意,匆匆趕過來了。

沒過一會兒,林小橋的小嬸也抱著興哥兒,一臉喜悅的跑了過來。

等到報喜的官差下馬之時,林府的大門前已經涌了,數十個鄉鄰了,眾人听得了喜報之後,皆是議論紛紛,幾乎都在感嘆著,林家人的發達。

經過了三天的沉澱,林小橋一家人都已經平復了,起初那股子狂喜的心情,高高興興的給了報喜的官差們紅包,再送走他們之後,林家人又歡歡喜喜的,招待起進門來道喜的鄉鄰們。

三年前,林家一門雙秀才的事跡,已經淡化在了安平鎮的百姓們,茶余飯後的談資里,而自此,‘林府兄弟同年齊中舉’的話題,卻是又成了大家伙,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一段熱門佳話。

經過一家人的商議後,林家所有的人,都覺著這回的喜事,應該要慶祝一下,畢竟這次兄弟倆齊齊中舉的事情,算是一件許多人,都期盼不來的光耀門楣的大事兒。

于是,得了喜報的第二天,林府便在自家門前大肆設宴,擺上了兩天的流水席,一是為了慶祝,二也是為了感謝一下,那些熱心上門道喜的鄉親們。

宴席是請了鎮上一家,小酒樓的廚子過來做的,一應食材,桌椅,碗筷什麼的,都無需林小橋一家人操心,皆是他們供應,最後都折算在銀子里頭。

林小橋的姥姥姥爺,得了喜訊之後,也是立即帶著全家老小,趕了過來,一起慶賀。

當時,孫氏一進了門,見著李氏,便摟著她大聲的哭了起來︰「我的兒啊,你總算是熬出頭來了!」

李氏一听這話,立時也跟著嚎哭了起來,母女倆抱在一起,又是抹淚,又是咧嘴大笑的樣子,林小橋兄妹四人,當時看著那樣的情形,都齊齊傻愣愣的站在了那里,不知該如何辦才好。

最終,還是李老頭子發了話,止住了她們娘兩,這樣不太正常的模樣,「行了,行了,咱閨女自打分家後就熬出頭了,咋就至于,這大喜的日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了呢!」,吳巧兒也走上前去,勸勸孫氏,再哄哄李氏的。

孫氏這時眼楮瞥見自己女婿,那副慌了手腳的樣子,才抬起衣袖擦了把眼淚,笑著說道︰「我這是心里頭高興!替我閨女高興!」

李老頭子也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看著孫氏如此失態的樣子,再瞅了一眼,旁邊站著一臉尷尬的林二牛,不禁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抽了口旱煙,說道︰「也沒人不讓你高興!不過這大喜的日子,你咋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呢!咱閨女這些年過的不錯了,二牛又知道疼人,幾個孩子也都是出息懂事的!」

「你個大老爺們的,懂個啥啊!咱們女人的苦,也就只有咱們自己個兒知道!雖說分家出來以後,閨女日子是過的越發順遂了,但那邊不還是三五不時的,上來鬧騰一番嘛!現在,我外孫子有出息了,咱閨女這腰桿子也更加硬了!還不興我高興高興啊!」孫氏說著說著,想到以前自己閨女受的苦楚,那眼淚就越發的止不住了。

李氏將將止住的眼淚,此時听了自己親娘這番掏心窩子的話後,也是又被招了下來。

「快都別哭了,娘們家家的,就會招眼淚,這讓外人看見了,還不得笑話咱們啊!」李老頭子見此情形,語氣便有些急了。

外面開席正開的熱熱鬧鬧的,孫氏听了這話,才真的止住了眼淚,開開心心的摟著林小溪姐妹倆,進了屋里。

又過了一天,村里的林老爺子和村長,也得了消息一同趕了過來,這回林老爺子並不多話,只一臉欣喜的坐在一旁,听著村長說話。

對于村長的到來,林小橋一家子也頗感意外,村長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希望林二牛一家子,能夠回村里去一趟,說是鄉里鄉親的,得了喜訊,都為著大郎二郎兩兄弟高興。

就他們兄弟倆中了舉人一事,算是他們上林村,幾百年來最大的一件事情了,所以,村長強烈要求這回,一定要擺酒設宴慶賀一番。

另外,這上林村的住戶,幾乎都是姓林的人家,祖輩上就是一個家族的,近百年來,家族里就沒有出過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所以,這回大郎二郎中舉一事,在族里也是一件大事。

這樣的一件大喜事,若是不開祠堂,那也是對于祖先的一種不敬啊!

因此,村長作為一族之長,這回也是過來,與林二牛商議一下,讓大郎二郎回去開祠堂,拜祖先一事的。

林二牛听了這些,思量了一下,又與兩個兒子稍微商議了一下,便決定按著村長的意思來辦。

就想村長說的那樣,這回的喜事,不僅僅是林小橋一家子的喜事,也是整個上林村的喜事,林二牛原本就與李氏商議好了,等到鎮上的流水席擺完了之後,就找個時間回村里去擺個酒什麼的。

至于,村長說的開祠堂一事,而且這回還是要,召集全村所有的人開祠堂,這事林二牛顯然是沒有預料的到。

不過,大郎二郎卻是一點兒也不吃驚,這回他們兄弟二人中舉一事,怎麼著也算是為祖先添光彩的事情,在這樣一個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什麼有出息的人物的家族里,他們兄弟二人也算是開了先例了,不開祠堂才怪呢。

村長說話說得情真意切,語氣也顯得甚為激動,尤其是當他提出開祠堂一事時,那眼神里透出的期盼,更是讓林二牛父子三個,連拒絕的話,都沒法說出口。

說定了回村擺酒和開祠堂一事後,村長便又同林老爺子趕回村里去了,這開祠堂一事,可是族里的重大事件,他們必須要趕緊回去準備著了。

林小橋一家子看的分明,由于大郎二郎有了出息,這村長面對著林老爺子的時候,態度也顯得熱切和恭敬多了。

既然已經定下了事情,李氏母女幾個也沒什麼意見,兩日後,林二牛便領著全家人回了村里。

馬車行到村口,便有村民燃放了鞭炮和炮仗,村長率領著一眾鄉親們,站在村口迎接他們。

林二牛見此情形,便帶著全家老小下了馬車,在眾鄉親們的簇擁下,直接去了祠堂。

看著這樣的情景,林小橋不禁在心里想著,這回算不算是真正的‘衣錦還鄉’呢?

林小橋也跟著去湊了下熱鬧,這回回來村里,她深切的感受到了,村里那些與她歲數相差不多的姑娘們,那種羨慕的神色。

林氏一族的祠堂,並不大,只兩間屋子大小,孤零零的坐落在村子的最東頭,並不是林小橋想象中的,那種深幽的大院子,且看上去還有幾分破敗,這可能是因為,祖祖輩輩里頭,都沒有出過什麼大人物的原因吧。

林氏一族,祖祖輩輩的,近幾百年來,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小百姓,當然也沒有閑錢,來修建什麼氣派的祠堂。

不過,即使如此,村長還是神色極為慎重的,打開了祠堂的大門,率著村里一眾男性,走了進去。

林小橋作為女孩,是沒有資格進入祠堂的,她只跟著李氏,在外頭看了看,等著林二牛他們出來。

祠堂里,擺放著眾位先祖的牌位,桌案上也已經擺上了,早已準備好的三牲六禮的祭品,香爐里燃著縷縷輕煙。

林二牛帶著大郎二郎兩兄弟,拜過了先祖,村長在一旁,將他們二人中舉一事,告知先祖後,又將這事兒,鄭重的記在了族譜事志上,以此來供給後人知曉。

此外,林二牛還順帶著,將安哥兒抱來,跪了祖先,完成了安哥兒上族譜一事。

開過了祠堂,村長便領著村里的男人們出來,帶著眾人去了,村里公用的那片曬谷場。

曬谷場上已經安置好了桌椅,搭好了灶台,些許婦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的,但是各個臉上都帶著一股笑意……

------題外話------

月底了最後一天了,同志們給力(☉o☉)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農家樂悠悠最新章節 | 穿越農家樂悠悠全文閱讀 | 穿越農家樂悠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