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開印」.
養心殿東暖閣里邊,年節的喜氣猶在,君臣都是神采奕奕。
這個年,是兩宮皇太後近十年來,過的最舒心的一個年。
天下底定,只剩下西北還有亂子。不過,這一次,確實是「縴芥之疾」了。
一來,徹底平定回亂只是時間問題;二來,甘肅、疆省的回亂,再也不可能像之前捻回合流那樣,有蔓延到中原的風險。
三來嘛,畢竟西北離內地還遠著。
所以,十年來,兩宮的心第一次真正放到了肚子里。
心態怡然,看一個又一個的慶賀典禮,不論規模大小,都愈覺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何況,又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在這種氣氛中,幾項人事安排︰浙江巡撫馬新貽調任陝西巡撫,江蘇布政使劉郇膏署理浙江巡撫,江蘇署理巡撫趙景賢真除,「輕快」地通過了。
講到「旗務改革」,東暖閣里的氣氛開始變得凝重。
慈禧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旗務要改,多少年了,誰都知道,誰都不敢做。難得你們有這個志氣,我們姐倆,都是很欣慰的。只是,萬事要小心。」
關卓凡和恭王對望一眼,關卓凡說道︰「是,臣等謹遵兩宮皇太後聖諭。臣等議過了,這個事情,調子要低,不用‘改革旗務’的名義,就說‘整頓旗務’便好。還有,一開始不必大張旗鼓,先在外省,尋幾處生計最苦的旗營,做一個……‘試點’,果然有效用,再在全國推行。還有,這麼做,另有一個好處︰一開始如果有什麼措施不當的地方,後邊來得及改正;缺什麼,也好加進去。」
「試點」兩個字,不是這個時代的用語,但兩宮都听懂了。慈禧喜道︰「好,好,這真是‘老成謀國’。你們放心,這個事情,不要怕我們姐倆耳根子軟,且放出手段,漂漂亮亮地把差使辦下來!」
這是極難得的表示。辦這種差使,最怕的就是「上頭的」的「耳根子軟」,喊苦叫冤的聲音听多了,便嚇住了,乃往後縮。而退堂鼓一打,第一個倒霉的是主政其事的人。為搪塞輿論,主事的大臣會被當做替罪羊扔出來,大多都落個沒下場。歷朝歷代,無不如此。
當下關卓凡和恭王一起跪下謝恩。
軍機準備跪安了,慈禧微笑道︰「關卓凡,今兒是你第一次辦弘德殿的差使吧?」
關卓凡說道︰「是,請聖母皇太後訓喻。」
慈禧含笑說道︰「你學問大,我能有什麼‘訓喻’你的?不過,你仔細著,可別出什麼丑啊。」
話是這麼說,臉上卻是笑意盈盈。下面的幾個軍機,也不由面上帶笑。
關卓凡頗為尷尬,心想「沒有學歷」,就是被人說嘴啊。
剛想答話,慈安開口了,是笑著向慈禧說的︰「哎呦,妹妹你嚇到他了。」轉向關卓凡,溫言道︰「皇帝年紀小,可也是很佩服你的,盡管好好的教。可惜,我們姐倆不能在邊上听你講書了。」
「皇帝也是很佩服俺的」?這可是一條重要的信息。
關卓凡正想回話,卻又被慈禧搶了先。她微笑道︰「這就嚇到了?好吧,關卓凡,你給皇帝講書講得好,回頭我們姐倆請你給我們姐倆講書。」
這句話隨隨便便地說出來,卻似大有深意,幾個軍機大臣心中都是一動。
今天第一次給小皇帝上課,關卓凡本來就有點緊張,被慈禧幾句話一「揉」,更是渾身微汗。
回到軍機處,定下了神,在心里把「備課」的內容,默默「過」了一遍,看看時辰差不多了,拿起「教具」,往弘德殿而來。
本來,按照制度,不論教授哪門功課,不論授課時間早晚,所有的師傅和皇帝學生都要同時到殿、同時下學。上一門功課的師傅口若懸河,下一門功課的師傅就在一邊坐等。
不過,教滿語的「諳達」,皇帝面前,是沒有資格坐的。「尊師重道」,尊重不到他們身上。如果想坐,只能退出殿外,到廊下坐著。
這個制度,無法用于關卓凡身上。關師傅國家首輔,政務繁忙,而大部分的公事,包括覲見兩宮,都放在早上,是沒有可能陪小皇帝從早上到中午枯坐大半天的。因此有特旨,「兵事、洋務」功課開始前一刻鐘,關卓凡到達弘德殿就好了。
為此,小皇帝午膳前的四段功課,「兵事、洋務」放在了最後一段。
弘德殿在乾清宮里邊,關卓凡今兒是第一次見識。太監帶路,到了乾清宮,進了一個院子,關卓凡四周打量,不由微愕。
這個弘德殿,說是「殿」,其實不大,單檐,面闊三間而已,前邊另接三間小小抱廈。
不過自成一院,十分清淨。
轉念想想也對,這是給小皇帝讀書的地方,如果重檐畫壁,金雕玉砌,目迷五色,還讀個啥書。
總司「弘德殿稽查」的醇王親自迎了出來。皇帝就在屋子里,臣子之間是不能見禮的,于是相互微笑示意,一前一後,進了屋子。
翁同龢的功課排在第三段,剛剛講完。這也是翁同龢第一天給小皇帝授課,看小皇帝的樣子,效果大致過得去。不像倭仁、徐桐,小皇帝每次上課,苦口苦面;課上完了,如蒙大赦。
關卓凡和倭、徐、翁三位,相互點頭,以示招呼。然後,由醇王主持,小皇帝給關卓凡行拜師禮。
年前,兩宮就專門召見了翁同龢,召見的時候,帶上了小皇帝,就便給翁同龢行了拜師禮。
關卓凡太忙,年前實在沒有時間,現在補上。
皇帝的拜師禮,和普通人家的拜師禮,頗有不同。
首先,關卓凡以君臣之禮給小皇帝請安,站起身後,醇王才高聲說道︰「奉懿旨……」
關卓凡重新跪下,殿內的其他人等,包括小皇帝,通通跪了下來。
醇王說道︰「派定——毅勇忠誠固山貝子、軍機大臣關卓凡,充任皇帝‘兵事、洋務’功課師傅。師道尊嚴,雖天子不得例外,應行拜師之禮,著關卓凡毋得固辭,欽此!」
關卓凡先磕頭謝恩,大伙兒站起身來之後,關卓凡說道︰「兩宮皇太後天高地厚之恩,卓凡感戴不盡。可名分攸關,大義至重,皇上要行拜師之禮,絕不敢受。請王爺回稟兩宮,免了這個禮節。」
醇王說道︰「你太謙了。本朝最重師道,皇上行了禮,才會記得︰要尊重師傅,要虛心受教。」言罷,轉頭向門外喊了聲︰「來人啊!」
立即有太監打簾進屋,打千侍立。
醇王吩咐︰「取墊子來!」
取墊子來,自然是要行跪拜之禮。
關卓凡連忙說道︰「若行大禮,這個師傅,就不敢奉詔了!」
醇王略略沉吟一下,說道︰「也罷。那麼,皇上就作揖吧——這個,你可不能不受。」
關卓凡不再多說,走到書案之前,偏著身子站好——意思是,即便皇帝只是作揖,這個禮,也不敢受全了。
醇王說道︰「皇上,給師傅作揖,叫‘關師傅’。」
小皇帝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做了一個長揖,喊了聲︰「關師傅。」
關卓凡心中漾起一股奇異的滿足感︰給俺行禮的是皇帝哦,嗯,做這個師傅,還是有點意思的嘛。
至此「禮成」。
其實,「懿旨」叫皇帝給師傅磕頭,師傅反復「固辭」,最後皇家「不得不」讓步,改成叫皇帝作揖,都是「套路」。以此表示︰即張揚師道尊嚴,又不廢君臣之義。
師弟歸坐,關卓凡說道︰「皇上,咱們今兒的功課,先講‘兵事’。」
然後將「教具」在書案上攤了開來,小皇帝一看,大感興味,原來是一卷圖畫。
看清楚畫中形象,更有意思︰一共四位人物,前面三位,頂盔貫甲,都是將軍,不過非本朝人物;最後一位,翎頂輝煌,乃是本朝一位大臣,卻不知道是哪一個?
關卓凡說道︰「這第一位將軍,名字叫做李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