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君回眸 第十三章皇上小心思

作者 ︰ 未知

自打葉言突然記起京城還有君逸這般俊逸的人物,每日有事沒事總要去君府一趟,正應了他那句「一回生兩回熟」,君府一幫僕從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對這三皇子熟悉起來。

周正下了早朝,喜氣洋洋地回到家去,自己的兒子被皇上賜作駙馬爺,眼見這吉日良辰就快到了,朝中上下,大小官員無不眼紅,周史陽的造化,羨煞旁人。

然而,皇上真正看重的卻是君逸一人,也僅此一人。

周史陽的父親是周正,況且此人的確有點才華,周家小女早已嫁人,只剩下周史陽一人,如果不把婚姻當做一個無形的枷鎖拴住周家,恐怕周正的野心會越來越大。

御書房內,散發著淡淡檀香味的深色/書桌上擺著一份殿試試卷。上面有御筆親批的朱紅色批注,葉天智看完奏折又看起了君逸的試卷。

一旁的葉言萬分好奇君逸寫的什麼,笑嘻嘻地走到葉天智背後給他捏肩,「爹,您怎麼又看起這文章了?」

恐怕這麼多皇子中,也只有葉言一人敢這樣稱呼葉天智,換做他人,早就戰戰兢兢一本正經地稱呼「父皇」之類的。

如此溫馨的稱呼,讓葉天智有種為人父而不是為天下聖上的感覺,很受用。

葉天智愜意地眯著眼,「言兒,听說最近你和君主事走的挺近啊。」

君逸在工部任職主事,故稱君主事,每聰明人想要在朝廷上站穩腳跟,要有手段,眼線更是必不可少的。

葉天智說這個有什麼目的?葉言一笑而過,「爹,言兒和他走的近又怎樣,君逸是個不錯的人,所以言兒才和他結交朋友。」

葉天智不疑有他,把手里的卷子遞給葉言,「你看他的文章,如果沒有周家這根刺橫在心上,爹就讓他當狀元郎了,他也絕對有這個資格。」

幸好君逸不是狀元,這次的狀元可是要賜婚的,一旦被賜婚,君逸就是其他女人的了……葉言眼眸沉了沉,不再想別的,細細看著手里的試卷。

君逸的字體如其人,非常飄逸的字體非楷非篆,隱隱約約有著獨樹一幟的氣派。比起他的字,葉言的蚯蚓亂爬根本舀不出手。

「……治水,堵為下策,疏為上策。若一味堵住水路,只能讓無路可走的水更加狂猛,決堤之後損失更大,勞心費力卻沒有效果。而疏導則不同,提前為水疏通一條道路,讓它自行流動。如此一來,不但節省人力,效果更不是堵水所能比的。東江一帶地形復雜,人口分散,不宜管理,一旦洪澇爆發,苦的是下游人民……若撥款,必選用賢者前去賑災,嚴懲朝中蛀蟲,保我傾朝政治清明……」

葉言心頭一跳。

君逸在文章中雖寥寥幾句說了如何治水,同時對政治的看法涉及的有些過多,要是平常人,指不定葉天智一個不順心就把人拉下去砍了,看來君逸的治水言論的過人之處比他非議政治還要重要,所以葉天智才沒有找他麻煩。

不但如此,葉天智還說︰「朕打算今年派他去東江一帶試一試這治水之策,如果可行,那他就立大功了!」

朝廷每年都要撥款防治東江那邊的洪澇災害,方案和君逸的方案大同小異,可偏偏效果不怎麼明顯,每年一到夏天雷雨天氣,東江淹沒大片城鎮,損失慘重。

葉言有時會想,真不知前朝先皇是怎樣治理的。

讓初入官場的君逸去?恐怕有些不妥。

念及至此,葉言勸道︰「爹,讓他去恐怕有些不妥。」

葉天智搖搖頭,捋一捋胡子,「朕早已想好,安排他去工部,最大的原因是好借口派他去治水。」

原來老狐狸早就算計好了!

正在工部監督別人制瓷的君逸忽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揉揉鼻子,繼續津津有味的看他們把一塊陶泥變成瓶子、盤子、水罐,愈發覺得有趣,很想親手試一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盼君回眸最新章節 | 盼君回眸全文閱讀 | 盼君回眸全集閱讀